第一图书网

古滇茶录

杨昆宁,卢云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昆宁,卢云  

页数:

159  

字数:

10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清朝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农业生产逐渐从恢:复走向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在康熙、雍_正、乾隆三个皇帝的统治下;华夏中原的农田面积大大增加,水利也得以兴修,茶叶商品经济在农业中有一定的发展,这些都为清王朝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康雍乾盛世时期,也是云南普洱茶最恢弘的鼎盛时期,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这样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光绪年间,云南普洱茶被正式写入朝廷贡茶案册:并指定为皇家冬天专用茶。从此,就有了夏喝龙井,冬饮普洱之说。

内容概要

云南是世界的茶树原产地之一,普洱茶是云南的一张特有的牌子,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云南的普洱茶,杨昆宁教授和卢云先生编纂了《古滇茶录》。这是一本带有浓厚的人文情趣、民俗奇异、民族学色彩和文献史记味道的书籍,将中国茶文化和云南普洱茶的历史这一伟大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普及于民众,发飨品茗者、爱茶人、茶文化研究者。

书籍目录

前言卷上 古滇王国 茶树之源 千古茶山 普洱茶记 女儿茶录 贡茶古府——普洱 普洱茶都——思茅卷中 茶马古道古商驿道 茶马古道抗战之路 茶马古道山地民族 马帮文化 蓝天马帮卷下 茶礼艺风 茶俗大观 品茗艺术 普洱品鉴 普茶茶器 藏茶文化 品饮健康卷尾 普洱天下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位于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境内的孔明山,当地人称“龙谷岩”(海拔1788米),这与蜀国丞相诸葛亮安定南中的传说有关。在《新纂云南通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祭风台在城南六茶山中,其上可俯视诸山,俗传武侯于此祭风,又叫孔明山。”民间流传,古代的龙谷岩山上,风大无比、飞沙走石,刮起来令人无法睁眼。诸葛孔明来到龙谷岩,见此情景,设坛祭风,大山得孔明智慧,山风平息。后来龙谷岩就有了孔明山和祭风台的名字。在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相传三国时代,诸葛亮带兵南征,途经西双版纳的南糯山。士兵们因水土不服,一个个患了眼疾,看不清脚下的路,于是在大山中迷失了方向。诸葛亮情急之下把手杖捅入山坡上,刹时间,奇迹发生了。诸葛亮的手杖活了,竟然生根、发芽、长叶,变成了葱绿的一株茶树。诸葛亮摘下茶叶煮水让士兵喝。茶水有明目之功效,士兵们喝了茶汤后很快恢复了视力,走出了大山。从此,南糯山上便有了茶树,这里的少数民族就把此树称为“孔明树”,将此山叫做“孔明山”,尊孔明为“茶祖”。后来每逢农历七月十六日,在孔明生日的这一天,当地的人们都要举办“茶祖会”,高悬孔明灯,载歌载舞,对月品茶,寄托思念。其实,古六大茶山早在三国以前就种植有野生古茶树,三国以后即有少量的茶叶作为商品交换贸易,到了晋朝,茶叶商贸逐渐得到发展,唐、宋时期已形成茶叶种植基地,茶马互市渐成定制。明洪武年间,古六大茶山被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管理区域。清朝中叶,茶山贸易空前鼎盛。古六大茶山于元朝初步形成,茶园超方亩。明朝时茶园面积进步扩大。到了清朝年间,茶同栽种面积超过10万亩,尤其是清乾隆至咸丰年间,是古六大茶山种植茶树和制作茶叶最为鼎盛的时期。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古六大茶山在清朝末年及民国时期逐渐走向衰亡。当时的古六大茶山有三座半分布在倚邦附近,有一座半分布在易武,有一座分布在今基诺山。茶叶产量以易武为首,倚邦启次,朝廷所需贡茶,由思茅厅负责在倚邦、易武采办。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古六大茶山又恢复了“万亩茶山万担茶”的丰盛景象,展现出昔日茶贸兴盛的风采,易武茶山成为今天最著名的茶文化之山。勐腊,是一句傣语,汉译为盛产茶叶的地方,也叫茶乡或茶水河流经的地方。传说,很早以前:佛祖释迦牟尼来到勐腊传教讲经时,当地信徒殷勤献茶给佛祖品茗,佛祖便赐名勐腊——茶乡。历史上,古六大茶山除攸乐茶山在今天的景洪市境外,莽枝、蛮砖、倚邦、革登、慢撒五大茶山都在勐腊县境内。明、清两朝的贡茶也多在勐腊县境内的五大茶山采收加工。历史上著名的制茶重镇倚邦、易武也都在勐腊县境内,当年用石板铺设的茶马古道仍有迹可寻,依稀可见。倚邦街,一是明清两代声名远扬的一个山乡集镇,有“普洱茶博物馆”之称,在明末清初就扮演着普洱茶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倚邦街位于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北部,如今是村公所所在地。倚邦街在史志中简称为“倚邦”,是历史上古六大茶山的中心。倚邦街有一块保存在村支书家里的清朝牌匾,匾上刻有“福庇西南”四个镏金大字,左边落款:护迤西道事前署普洱府思茅同知加三级记录十次功。牌匾右刻:光绪二年岁在丙子季夏之季。“福庇西南”表明作为清朝贡茶产地之一的倚邦在西南地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倚邦村公所门前靠放着三块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的石碑,分别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所制。

后记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引用了其他国内已公开开出版的图书中的部分照片,因无法与原著作权人取得联系,请这些图片的合法著作权人见书后与杨昆宁教授、卢云先生联系图片使用费等相关事宜。联系电话:13888850908(杨昆宁教授)。13577123603(卢云先生)


编辑推荐

《古滇茶录》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滇茶录 PDF格式下载



比期望中还要失望一些,虽然收录的古云南的茶叶品种很全,但是印制和排版都不如人意;内容还好了。


内容单薄,包装、设计尚可。
送上四个字:金玉其外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