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色的非洲
2008-8
云南大学出版社
刘鸿武,暴明莹
213
无
斯瓦希里文化是东非沿海及岛屿各民族创造的一种充满亚非文化独特魅力与浓郁风情的文化,也是当年郑和远航造访之“西洋文明”的一部分。这一文化借助于印度洋之贸易季风,由那些跨越大洋的古代商人、冒险家、传教士、旅行者经千百年之努力融合而成,是古代“亚非文明”的结晶。 本书在充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作者实地考察所获得的丰富资料和真切感受为素材写成,视野开阔,文笔优美,是一部融知识性,学术性、欣赏性为一体的非洲研究著作。
刘鸿武,出生于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在滇西北丽江小城度过了青少年时代。曾在迪庆高原的澜沧江一金沙江峡谷山村寄读下乡,在长江边的武昌珞珈山度过了大学时代。爱好大自然、音乐、诗歌、绘画与摄影,多次远赴赤道非洲几内亚湾、东非大草原、喀麦隆高原、南非好望角留学和考察旅行。
现任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国际关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亚非学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访问学者,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访问学者。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出版《故乡回归之路》《守望精神家园》《人文科学引论》《黑非洲文化研究》《列国志·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多维透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史》等著作多部,发表数十篇论文、评论与散文札记,已培养30多名非洲研究博士、硕士和留学生。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成果获国家精品课程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并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社会科学专家奖。
引语:非洲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第一章 千秋往事留与后人说——“环西北印度洋文化圈”与斯瓦希里文化 一、中国古代文明视阈下之“西洋” 二、斯瓦希里文化的定义与分布范围 三、斯瓦希里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阶段 四、相关历史文献与著述的梳理与评析 五、若干学术争议问题及本书作者的观点 六、研究斯瓦希里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七、本书的主要内容与叙述方式第二章 大陆与大海之间——斯瓦希里文化产生的自然与历史条件 一、东非沿海独特的文化地缘结构 二、印度洋季风提供的人类往来动力 三、非洲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珍禽异兽对世界的吸引 四、东非地区便于进入内陆腹地的自然优势 五、非洲本土班图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三章 海月何时初照人——斯瓦希里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一、东非沿海的早期城邦文化 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印度洋贸易的兴盛 三、东非沿海斯瓦希里城邦的成长 四、斯瓦希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五、斯瓦希里语言文化区的出现第四章 文明交汇之果——繁荣时期的斯瓦希里文化 一、桑给巴尔:亚非欧文化融合之奇葩 二、桑给巴尔的早期历史 三、波斯设拉子人的“桑给帝国” 四、阿曼人的桑给巴尔帝国第五章 异域的魅力——存留迄今的斯瓦希里珍贵遗产 一、世界文化遗产:翁古贾石头城 二、世界文化遗产地:基尔瓦 三、斯瓦希里音乐歌舞 四、斯瓦希里艺术 五、斯瓦希里文学第六章 中华与西洋——斯瓦希里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交流 一、古代中国与东非沿海的往来 二、郑和下西洋与中非文化交流 三、现代中国与斯瓦希里文化的交流第七章 亚非复兴自有时——斯瓦希里文化的形态特征及现代意义 一、斯瓦希里文化的形态特征 二、斯瓦希里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余论:和谐世界之梦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一:用文史哲架设人类沟通与理解的心灵通道 附录二:国际关系史学科的学术旨趣与思想维度 附录三:亚非历史文化对于现代世界的特殊意义——关于亚非国家文化遗产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附录四:旅居非洲日记数则
第一章 千秋往事留与后人说——“环西北印度洋文化圈”与斯瓦希里文化在非洲大陆东部那碧空如洗椰风轻拂的蓝色海岸,在那些郁郁葱葱灿如珍珠的沿海岛屿上,历史上曾出现过一系列因印度洋贸易而兴盛繁荣的斯瓦希里城邦国家与港口城市。这些大大小小的沿海城邦,北起索马里(Somali)的摩加迪沙(Mogadishu),中部经肯尼亚(Kenya)的蒙马萨(Mombasa),坦桑尼亚(Tanzania)的桑给巴尔(Zanzibar),南到莫桑比克(Mozamhique)的索法拉(Sofala),先后有数十个之多。虽然经千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们当中的大多数已辉煌不再,有的甚至早已化为废墟,只留下些许断碣残碑、古堡遗址。但是,它们所代表的那种多元融汇的精神文化,却并未因岁月流逝而全然消失。在今天东非各国沿海,在历史上形成的这一独特文化,依然鲜活地存在着,并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东非各国人们的现实生活。在东非沿海地带的这些城市与乡村,有着一种十分独特的文化氛围。当你去到那里,你会感到,尽管你虽身处非洲,却又会有一种置身阿拉伯古堡、波斯商城或是印度海滩的惊诧,你似乎来到了那《一千零一夜》所描述的天方之境。在非洲的椰林海滨,那随着印度洋海风飘拂而来的斯瓦希里音乐,优美旋律中分明夹裹着阿拉伯音乐特有的那种古老的情感。每当夜幕降临,你若行走在那些沿海古老城镇曲曲幽幽的小巷深处,你会觉得那些当年用作贸易货栈的院落古宅,那些虽已斑驳却依旧沉实的桑给巴尔木门,依然都还透着一种浓浓淡淡的伊斯兰艺术风格与南亚大陆的特色。小镇上那些肤色棕黑、长相俊俏的斯瓦希里人,还不时会向你讲述起他们的祖先在遥远的波斯设拉子的故事……这一切就是东非沿海斯瓦希里文化的魅力所在,是历史上那个所谓的“桑给帝国”(zandj Empire)给世人留存下来的亚非文化遗韵。在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亚非各民族的文化(包括非洲大陆的、阿拉伯的、波斯的、印度西海岸的、东南亚的,甚至中国的等等因素),在长期的跨洋交往与联系的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这是一种在印度洋暖风热浪浸润下,在穿越印度洋冲天巨浪去构建跨洋亚非贸易体系的长期努力下,最终将东方文化之神韵与非洲文化之风情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独特文化。以世界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斯瓦希里文化作为一种多元复合的区域性文化,它不仅有着独特的成长过程与表现形式,而且在人类文化之交往史、传播史、融合史上,亦占有特殊的位置。
无
这本书基本将斯瓦希里文明概括了一番。能够给读者以清晰地脉络。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于印度洋贸易的兴盛
古代东非沿海城邦国家与帮口城市的发展,规模较小。原因是当时的古代世界的贸易中心还在地中海的周边世界。北非的埃及、希腊、罗马和波斯帝国,及后来的托勒密王朝、拜占庭帝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也都是围绕着地中海世界展开的。
东非沿海地区城邦文化的真正发展与繁荣,是公元7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兴起之后。因为那以后,印度洋贸易文化圈真正发展起来,并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地中海,成为中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
在世界文化史上,公元7世纪以后印度洋贸易文化圈地位的上升并取代古代地中海的地位,是与中世纪欧洲的衰落与阿拉伯帝国的崛起这两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在古代世界,埃及文化、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波斯文化以及腓尼基文化、犹太文化、迦太基文化,基本上都是以地中海为中心。但随着罗马帝国的崩溃,公园6世纪末叶,在地中海和西亚地区,两大作用力。一是拜占庭的东罗马地火,以东正教基督教(希腊正教)为思想文化的基础,另一个是西亚的萨珊波斯帝国,信奉索罗亚斯特教(也称拜火教、祆教、波斯教),控制着中东的许多地区。
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半岛内陆落后地区,突然崛起了由先知穆罕穆德领导的阿拉伯帝国。借助伊斯兰教的兴起,很快征服了北非、西亚和波斯地区。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完全改变了许多世纪以来整个地中海、北非和西亚地区的局势。北非的埃及、马格里布、波斯地区,开始了一个逐渐阿拉伯——伊斯兰化的过程。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开始向非洲东海岸扩张其势力。
嗯?写完了吗?似乎缺了论证过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