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官纯

刘江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江  

页数:

21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力图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傣族村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当代生活画卷。作者对官纯寨的调查研究不仅是一个所谓的“典型调查”,而且还展示了该村傣族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全貌,反映了村寨研究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如果我们把官纯寨看成是整个傣族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并通过该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去触摸和把握傣族社会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那么我们就可以意识到官纯寨的故事确实能够揭示傣族社会与文化的若干重要层面。作者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研究方法,对官纯寨这个微观社区经历的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明确指出了哪些文化事象是已经消逝的,哪些又是复苏再现的,哪些社会文化传统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哪些是保留了其文化的内核而仅在表层上进行了变化与调适的,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同时,作者还在一些章节中运用鲜活的实例说明村民对自己社会文化的“文化自觉”样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官纯寨的社区背景一、区位与历史沿革(一)区位、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二)历史记忆二、自然环境三、聚落格局四、人口发展状况五、属官寨与土司制度第二章 土地与生计一、传统的生计方式二、新政权对土地与社会的改造三、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与当代生计四、劳力与农业机械投入五、土地意识第三章 社会组织与村寨治理一、组织形式和作用(一)社会组织与村民小组领导班子(二)老年组织(三)中年妇女组织(四)青年组织二、毒品与村寨社会第四章 婚姻一、婚配原则(一)固守不变的同姓不婚(二)变迁中的传统婚姻原则二、通婚范围的扩大三、变迁中的婚恋习俗(一)从普遍的父母包办到绝对的自由择偶(二)择偶标准的更新(三)早婚现象仍然突出四、变迁中的婚配形式(一)明媒正娶(二)“拐婚” (三)“腊婚” (四)逃婚(五)转房婚第五章 家庭与宗族一、家庭结构类型二、家庭继替三、生育观念(一)从多育到少育的转变(二)养儿防老(三)传宗接代四、亲属称谓与命名(一)命名(二)亲属称谓表(三)亲属称谓的特点五、宗族与“很”、“哈”第六章 生命礼仪与岁时节庆一、庆生礼仪(一)生育与养育(二)拜干爹干妈礼仪二、婚礼(一)“列少”(二)说媒(三)订婚礼(四)迎娶(五)婚礼文化变迁三、丧葬礼仪(一)入棺(二)报丧(三)停灵祭奠(四)择墓穴(五)出殡(六)“复山”四、迁新居仪式五、时令节庆(一)春节(二)清明节(三)端午节第七章 宗教信仰与仪式一、两种信仰的当代表现二、民间信仰(一)关于灵魂(二)灵魂崇拜(三)自然崇拜三、佛教信仰(一)核心场域——奘(二)僧侣 (三)信众与信仰(四)供养关系(五)佛教庆典——“摆” 第八章 社会规范与人情互动一、社会规范(一)乡土社会与“份” (二)“随奔”二、人情互动(一)礼物与人情(二)人情圈(三)社会互助第九章 时间、空间与禁忌一、空间二、家屋的空间格局与禁忌(一)空间格局与安排(二)堂屋的神圣性与父系制表达三、家庭伦理与禁忌四、时间与历法第十章 特色文化一、傣剧及其社会文化功能(一)傣剧概况(二)官纯寨的傣剧队(三)社会文化功能(四)傣剧面临的问题二、特色服饰文化及其变迁(一)服饰的变化(二)其他传统习俗的变迁三、特色饮食及其制作(一)饮食习惯(二)特色饮食及其制作(三)辅料制作第十一章 教育、卫生一、教育(一)传统教育(二)学校教育二、卫生(一)传统卫生习惯(二)“新农合”医疗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官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