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杨红英 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红英  

页数:

224  

内容概要

  本书的研究发端于民族发展问题,认为少数民族发展应确立一种与本民族的文化相适应的道路取向,追求符合实际需求的真实的发展。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发展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发展的内在力量。
  笔者试图从经济学、文化人类学、民族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中获取思路和分析工具,对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形成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突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扩展人力资本研究的范畴和视域,对少数民族发展做出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富有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作者简介

杨红英,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民族经济专业博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民族经济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等各类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4部。

书籍目录

导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发展与少数民族发展
(一)发展的内涵及发展观的演进
(二)少数民族发展与现代化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人力资本的形成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
(三)人力资本的异质性
(四)少数民族人力资本的形成
四、少数民族“人”的全面发展
五、本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
一、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素质特征
(一)体质特征
(二)智力特征
(三)心理特征
二、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少数民族人口过快增长,人力资源投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开发严重不足
(二)学校教育中“地方性知识”欠缺,脱离当地的实际需求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片面性,导致云南少数民族
人才分布不合理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环境条件
 一、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云南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分布特征
(二)云南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影响
(三)云南自然生态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二、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依存的社会环境
(一)民族关系环境
(二)政治环境
(三)宗教环境
 三、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依存的经济环境
(一)云南少数民族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
(二)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现状
 四、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依存的文化环境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四章 以教育为核心的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
结语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  一、云南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的素质特征  人的素质特征包括生理、智力、心理(人格)、行为和价值观念等。“素质是人的一种内在身心状态,尤其是这种身心状态所处的水准,它是一个由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机制构成的综合体。”素质是由人的某种特质所决定的能力状态。少数民族“人”的素质也是由某种民族特质所决定的,其内涵应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素质即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及意识素质等,这三大素质中,包含了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要素。  智力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核心,主要由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传播能力构成。知识吸收能力指民族共同体成员吸收知识(包括技术知识和价值知识)的机会和能力。少数民族通过获得各种形式的教育机会才能不断提高知识吸收能力,能否获得全面的教育机会是少数民族“人”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知识创新能力是指一个民族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这种新知识不仅包含技术知识,同时也应包含价值知识。知识获取和利用能力是指一个民族获取其他民族乃至全球知识并加以有效利用的能力。任何一个民族不仅需要自己创造知识,还需要从外部获得各种所需知识,对于后发展民族来说更是如此,能够积极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外来知识,意味着可以弥补本民族知识体系的不足,实现本民族的跨越式发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少数民族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