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基础会计学

李现宗,叶忠明 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现宗,叶忠明 主编  

页数:

237  

前言

  2006年2月15日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标志性日期,不仅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全面建成,完成了企业会计制度模式的实质性变革,而且还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基本实现国际趋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此也掀起了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的新的浪潮,《基础会计学》自然首当其冲。  经过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确定本次修订的指导思想是:打破传统理念,树立全新的基础会计学教材内容体系,以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以财务报表为核心内容的会计信息形成过程和会计行为为主线,以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和账务系统为重点,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大胆舍弃现实中早就无用的内容,力求避免“小财务会计”现象的发生,吸收借鉴国外基础会计的相关逻辑体系,充分体现会计的时代特征和国际惯例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对本教材的内容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的全面重构,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便于国际交流的教材新概念。  在修订过程中我们还力求注意:充分考虑中国初学会计者的阅历等现实情况,尽量结合现实的例子逐步引导进入概念,避免将概念过于抽象化;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建立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接受消化;尽可能设计趣味性的小型案例,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避免过于专业和复杂的举例;练习题的安排要尽可能收集设计案例型,每章都应有理念性的思考型案例,避免简单的条条型习题,方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  参加本次修订的人员全部是获得《基础会计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的成员,其中李现宗、叶忠明两位教授任主编,负责本次修订的总体框架设计、编写大纲的拟定以及全部书稿的修改、审定和总纂等工作。全书共分10章,各章执笔人员为:第1章,李现宗教授;第2章,王秀芬教授;第3章,谢海洋讲师;第4章,叶忠明教授;第5章,秦洪珍教授;第6章,李晓东副教授;第7章,杨定泉副教授;第8章,王海东副教授;第9章,张俊霞副教授;第10章,陈新宁副教授。

内容概要

充分考虑中国初学会计者的阅历等现实情况,尽量结合现实的例子逐步引导进入概念,避免将概念过于抽象化;遵从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建立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接受消化;尽可能设计趣味性的小型案例,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意识,避免过于专业和复杂的举例;练习题的安排要尽可能收集设计案例型,每章都应有理念性的思考型案例,避免简单的条条型习题,方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会计信息与会计目标 第三节 会计领域与会计功能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五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第六节 会计行为与会计方法 练习题 第二章 交易与财务报表要素 第一节 交易和事项 第二节 财务报表及其功能 第三节 资产负债表要素 第四节 损益表要素 练习题 第三章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第一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原理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第三节 损益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练习题 第四章 会计科目与记账方法 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节 复式簿记与借贷法则 练习题 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及其功能 第二节 原始凭证 第三节 记账凭证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整理与保管 练习题 第六章 会计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及其功能 第二节 日记账 第三节 分类账 第四节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及其处理 第五节 会计账簿的使用 练习题 第七章 会计信息流程 第一节 会计信息流程设计 第二节 单一式会计信息流程及其应用 第三节 汇总式会计信息流程及其应用 第四节 IT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流程 练习题 第八章 会计信息披露 第一节 会计信息披露方法 第二节 会计信息披露前的确认 第三节 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 第四节 经营成果信息的披露 第五节 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 练习题 第九章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第二节 会计机构 第三节 会计人员 第四节 会计档案 练习题 第十章 会计行为约束系统 第一节 会计规范体系 第二节 会计准则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 练习题

章节摘录

  在营业活动中,企业主要经过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随着这些生产经营过程的不断开展以及不断循环和周转,资金也将随之发生形式上的不断变化,并同样出现不断循环和周转。供应过程是为生产过程做准备,开展的活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企业为了给生产和销售做好各种物质准备,就需要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材料物资,购置和建造厂房设备等,从而使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过程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也是各种财产物资的耗费过程,开展的活动是企业一项最基本的经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用设备在工厂加工并消耗各种材料物资,另一方面需要支付工资薪金以及其他费用,使有关的储备资金和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当商品加工完成达到可销售状态但未销售时,生产资金就转化为成品资金。这个过程既转移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价值,又创造了新的价值。销售过程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此期间,企业通过市场将产品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收回货款,成品资金便又转化为货币资金。这样,企业的资金随着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的不断进行,由货币资金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这种循环具有内容上的阶段性、时间上的继起性、过程上的连续性、价值上的增值性等特征。资金随着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不断往复进行而不断进行的循环,称为资金的周转。企业就是在这种生产经营不断进行、资金不断循环和周转的过程中,实现资金的价值增值,达到增大企业财富的目的。企业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创造过程,也是商品的消耗过程;不仅是价值的消耗过程,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在资金循环与周转过程中,不仅补偿了消耗的资金,也实现了价值的增值。企业用收回和增值的资金,支付各种税金、向投资者分配收益、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导致一部分资金退出企业。  在投资活动中,企业出于某种目的,将资金用于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从中收取投资收益,并于到期收回资金,称为对外投资及其收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基础会计学 PDF格式下载



基础会计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