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都市农业背景下的农民终身职业教育研究
2009-9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郑伯坤 主编
158
19000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率先将域内农业的发展方向,确定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并对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区域布局、发展目标任务做出了系统规划,制定具体政策推动区域都市农业发展。在这些地区,一个纳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目标明确的都市农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批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新型劳动者,即都市农民。都市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一翼,是从事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专业农民。他们除了需要具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基本标准外,还要具备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职业能力和经营理念。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中坚或骨干,是新型生产力的代表。 培养新型都市农民,需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尤其需要大力发展农民终身职业教育。因为,现有农业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职业能力、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存在巨大差距。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也远不适应都市农业的发展需要。
1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解析2 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影响3 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4 都市农民及其职业教育5 大力发展农民终身职业教育6 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体系7 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民终身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8 政府在农民终身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定位9 都市农民职业教育的模式创新参考文献
1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政策解析 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可以使我们以动态的思维来思考、判断和选择在城市化和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教育方式。只有对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有清醒的认识,对现实与未来的发展与演变做出更清醒的判断,才能明确农民教育的目标、任务。有针对性地做出近远期教育规划,制定适合都市农民教育特点的方针、政策。 1.1 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社会学把城市化看作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经济学则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徘徊到加速的发展过程。纵观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演进,城市化进程与各个时期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同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样,以改革开放为转折点,中国的城市化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
城市化与都市农业背景下的农民终身职业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城市有责任要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需求
城市化让职业农民的产生成了可能,关键是农民为城市化作出了大量贡献,而城市并没有真正接受农民。只有大多数农民变成市民,从事农民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行业,职业农民的终身教育才变得必须,不然干着农活想着去城里打工,农业怎么可能变成终身的职业,也毋谈终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