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
2008-7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胡主帆 编
244
本书从商品全面质量观出发,围绕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商品的寿命周期及其延伸的全过程中,通过质量与标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质量监督与认证,商品检验、分类与编码、包装、储运与养护,商品的可持续发展,新产品开发等,研究商品的质量及变化规律。在保持前一版商品学概论内容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结构形式,重新安排体系,使内容紧密相连的章节合并,更加合理化,突出了基本理论和实用方法,强调知识更新、前瞻性、理论性、系统性、先进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书中内容前后连贯,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简明实用。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可供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商业经济、国际贸易、工商行政管理、商品学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从事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参考用书。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学习目标1.1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1.2 现代商品的整体概念1.3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1.4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1.5 商品学的任务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第2章 商品质量与商品质量标准学习目标2.1 现代商品的全面质量观2.2 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2.3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2.4 商品质量标准2.5 商品质量标准的分级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计算题试述题论述题第3章 商品质量的自然属性学习目标3.1 商品自然属性的构成要素3.2 商品的物理特性3.3 商品的化学特性3.4 商品的微生物学特性和商品的生理生化特性3.5 商品质量的技术特性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计算题试述题论述题第4章 商品质量的社会属性学习目标4.1 商品市场质量特性4.2 商品市场质量的社会属性4.3 商品包装市场质量特性4.4 商品包装质量的社会属性4.5 商品美学质量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第5章 商品标准化与商品质量管理学习目标5.1 商品标准化5.2 标准化原理5.3 商品质量法规5.4 商品质量管理5.5 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关系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计算题试述题论述题第6章 商品质量监督与认证学习目标6.1 商品质量监督6.2 质量认证制度6.3 产品质量认证6.4 管理体系认证6.5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第7章 商品检验学习目标7.1 商品检验与鉴定7.2 商品抽样7.3 商品检验的方法7.4 商品品级7.5 假冒伪劣商品的识别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第8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学习目标8.1 商品分类8.2 商品分类标志8.3 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体系8.4 商品编码8.5 商品条形码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计算题试述题论述题第9章 商品包装学习目标9.1 商品包装质量的双重属性特点9.2 商品包装的分类和技术要求9.3 商品的运输包装9.4 商品的销售包装9.5 商品包装标志与商标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第10章 商品的储运与养护学习目标10.1 商品储运与养护的重要性10.2 储运商品的损耗与质量劣变10.3 商品储运方法10.4 商品养护10.5 储运商品的质量管理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计算题试述题论述题第11章 商品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1.1 商品经济活动的发展阶段11.2 可持续发展性商品11.3 绿色商品11.4 商品与资源11.5 商品与环境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第12章 新产品开发学习目标12.1 商品信息12.2 商品预测12.3 新产品的概念和分类12.4 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12.5 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本章小结关键概念简答题实训题试述题论述题主要参考文献
第1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1 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由于商品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商品,因此商品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步深化,商品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地拓宽,商品学自身也处于不断地深化发展之中。 在原始社会阶段,生产力低下,人类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多余的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商品学自然不存在产生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有了剩余的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出现了商品经济,人类社会进入了商品和货币交换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商品学开始处于萌芽阶段,以后逐渐地形成了商品学这门科学。因此,无论是我国的商品学还是外国的商品学,其产生与发展总体上都可分为萌芽、创立和发展几个阶段。 1.1.1 我国商品学的发展概况 1)商品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达曾闻名于世,为商品学的萌芽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西京(西安)、东京(洛阳)两地之间的商业很繁盛,农业、冶炼业、陶瓷业、印刷业和其他手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广州、泉州、扬州等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盛唐中叶,我国的茶叶生产很发达,从江淮一带传人北方,运到京城的茶叶品种繁多,色、香、味各异,茶叶作为饮料逐渐盛行起来。当时的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陆羽收集了大量有关茶叶生产和消费方面的知识,于公元780年写出了《茶经》一书,全书共三卷十篇。书中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集、加工炮制、烹饮方法等均有详细论述,书中还对茶叶的审评、用途及储藏方法等内容做了专门介绍。中国的茶叶闻名世界,同《茶经》的问世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茶经》促进了茶叶的生产与消费。我国商品学界认为,《茶经》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商品学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