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经济合作实务

姬会英 清华大学
出版时间:

2008-2  

出版社:

清华大学  

作者:

姬会英  

页数:

306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资金、技术、劳务、信息、土地和企业管理为主的各项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逐渐增加,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已成为共同带动一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国际经济合作却相对滞后。我国已加入WTO,今后的对外经济联系方式也将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所以,对于日趋多样化的国际经济合作与交往的方式,迫切需要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并向各类外经贸工作人员和外经贸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在此背景下,编写了这本《国际经济合作实务》教材,以求将最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介绍给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涉外专业的学生及工作在国际经贸第一线的在职人员。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合作理论和国际经济合作实务两部分。本书编写在理论上,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在实务上,力求做到两点:一是突出“新”,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反映实践中最新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的政策;二是突出“实”,本书选用的案例,全部来自于真实的实践工作,力求案例內容真实生动,避免为讲案例而编案例的情况,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讨,能够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本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每章的开头,先安排一个相关案例进行讨论,然后再进入正文讲解。这种借鉴了MBA案例研讨教学的编写模式,使读者能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突出国际经济合作的新的发展方向。本书吸纳了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新动向。本书不仅介绍了以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为主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而且突出了21世纪世界各大企业更为注重的生产要素的研究,加入了土地、信息和企业管理在国际间的转移与合作部分。

内容概要

本书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有关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方式及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相关实践。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技术转让、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土地及信息和企业管理的国际转移、国际租赁、国际风险投资、BOT投资方式、国际发展援助等业务的介绍,揭示国际经济合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本书共14章,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总述包括第1章、第2章,主要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研究对象,合作的基本特征、方式、作用,以及国际经济合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2部分包括第3~9章,研究各项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转移;第3部分包括第10~14章,介绍国际经济合作的专项业务及其发展。 本书既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专业培训教材,同时也是涉外经营管理人员的参考读物。

书籍目录

第1章 国际经济合作概述 1.1 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概念  1.1.1 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  1.1.2 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和作用 1.2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构成和发展  1.2.1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构成  1.2.2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1.2.3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 1.3 国际经济合作的类型和方式  1.3.1 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类型  1.3.2 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第2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 相关案例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2.1.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2.1.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阶段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实施与资信调查  2.2.1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实施  2.2.2 资信调查 2.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2.3.1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  2.3.2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 相关案例第3章 国际直接投资 3.1 国际直接投资概述 3.1.1 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与特征 3.1.2 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 3.1.3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与趋势 3.2 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分析 3.2.1 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概念 3.2.2 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 3.2.3 国际投资环境评估 3.3 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 3.3.1 创建境外企业 3.3.2 跨国并购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第4章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 相关案例 4.1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及发展概况 4.1.1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 4.1.2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4.2 中外合资企业的开办程序及法规 4.2.1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法规要求 4.2.2 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优惠政策 4.2.3 中外合资企业的开办程序 4.2.4 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程序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概况 4.3.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 4.3.2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 4.4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申办程序及法规 4.4.1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条件和核准机构 4.4.2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需提交的材料 4.4.3 内地企业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投资开办企业的相关规定 本章小结 思考练习题对外直接投资第5章 国际间接投资 相关案例第6章 国际技术转让第7章 国际工程承包第8章 国际劳务合作第9章 土地的国际转移第10章 经济信息和企业管理的国际转移第11章 国际租赁第12章 国际风险投资第13章 国际BOT项目融资第14章 国际发展援助附录A 国际经济合作主要业务合同参考样本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国际技术转让的概念  技术转让是指技术拥有方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技术出让给另一方使用的行为。国际技术转让是指技术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转移。具体是指一国技术拥有方把生产所需的技术和有关权利,通过贸易合作、交流等方式提供给另一国的技术需求方。  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国际技术转让主要有非商业性和商业性两种形式.非商业性的国际技术转让是无偿性的技术转让,它包括国际技术交流和国际技术援助两种形式。国际技术交流不仅包括实用技术的国际交流,而且还包括非完善的初步科研成果的国际交流。其主要形式有:科技信息情报交流;召开技术专题研讨会;举办科技专题讲座和建立联合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机构。国际技术援助主要是联合国或不同国家政府机构间以技术援助方式进行的无偿技术转让。商业性的国际技术转让是有偿性的技术转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国际技术贸易。这是指不同国家的政府机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定的商业条件,授予、出售或购买技术使用权的一种贸易行为。国际技术贸易是指技术的供需双方按照商业条件,通过签订技术协议或合同而进行的技术转让。 2.国际技术转让的特点 同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技术转让具有以下特点。 (工)贸易的标的不同。一般国际货物贸易的标的是有形的产品,可以进行计量、检测,如轻工产品、纺织品、服装、机械设备等。而技术贸易的标的是无形的技术知识,没有具体的标准衡量其质量,如专利、商标和专有技术。  (2)所有权的转移不同。技术贸易在一定条件下,供方将技术贸易标的的使用权转让给受方使用,而不是转让技术的所有权,因此技术贸易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贸易。而在货物贸易中,商品从卖方手中转移到买方手中,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完全由卖方转移到买方,买方有权处理这一商品。  (3)贸易关系不同。在货物买卖中,交货付款后,买卖双方的关系即告结束,所以国际货物贸易合同的履行所需时间较短,而技术贸易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因为技术合同的履行要通过技术的传递、传授和受方的消化掌握,才能完成一项交易,最长可达10年左右。  (4)作价原则不同。国际货物贸易商品价格的确定方法通常是在商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数量的利润,其价格的高低与利润的高低并不一定成正比。而技术贸易中技术的价格一般采用利润分成的方式进行作价,利润越大,技术的使用费越高。  (5)运用的法律不同。技术贸易除了适用各国货物买卖法、合同法外,还受到工业产权法、专利权法、商标法及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公约或法律的制约。而商品贸易合同主要受各国货物买卖法和合同法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法律或公约的约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经济合作实务 PDF格式下载



学习国际经济的入门书籍,推荐.


教科书咯


书感觉还是挺贵的,正版的话还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啊)。


她是搞金融的。觉得很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