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银行业务

戴建中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戴建中  

页数:

349  

Tag标签:

无  

前言

  国际银行业的迅速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在本书杀青之际,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正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为国际银行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影响又添加了一个新的佐证。  国际银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它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促使国际银行业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形成并逐步得到发展。目前国外许多大学在商学院或经济学系都开设了国际银行业务这一课程,也有不少学术专著和教材相继问世(如Andrew W.Mullineteux和VictorMurinde编辑的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Matha,Dillep R.and Hung-Gay F1Jng所著International Bank Management等)。至于个别单独论题的著作则更是不胜枚举。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国际银行业务也受到广泛的重视,一些大学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相继也有一些学术著作和教材问世。  然而据笔者看来,目前已有的国内外教材又都存在某些缺陷。国际银行业务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首先表现在其研究的范围目前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从现已出版的国内外专著及教材来看,有的偏重实务,有的偏重经营管理,有的则偏重对银行的监管。从内容的选择上看,也与其他专业领域存在严重的交叉。例如,在实务方面有的将国际结算的内容纳入教材,在经营管理方面有的将一般商业银行管理的内容纳入其中,也有的教材花了大量篇幅介绍有关投资学的理论,等等。所有这些,在笔者看来都严重影响了“国际银行业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  本书是在笔者多年从事国际银行业务教学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在内容方面,本书范围较广,包括业务、管理和宏观监管3个方面。对我国的涉外银行业务亦有所涉及。在材料取舍上笔者特别注重国际的角度,以与一般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的教材相区别。不过由于许多内容国际与国内几乎难以区别,要完全做到这一点仍有困难。  本书的每一章节几乎都可以独立成书,事实上国内外也有许多这方面的专著出版。限于篇幅,笔者对每个领域只能给予相当粗略的介绍。笔者在本书的参考文献中列出了许多个别领域的专著,对某一个领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阅读这些专著。由于笔者本人并非实际部门工作人士,且不同的机构通常会有不同的做法,其变化也非常迅速,加上篇幅的限制,故在业务方面笔者尽量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读者亦可进一步阅读相关专著(特别是由实际部门人士编写的专门书籍)。  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国际银行业务又是变化非常迅速的领域,旧的业务不断得到革新,同时新的业务和技术又不断涌现,经营的制度和机构环境也在不断变动。国际银行业务的教材必须跟上现实的前进步伐,不断地更新内容。由于出版周期的缘故,书面资料的更新往往不能跟上现实中国际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为了取得最新的数据和资料,笔者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以确保书中内容不至于过时。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商业银行业务的种类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银行的负债业务,即国际银行的资金来源。根据银行负债业务的种类这一部分分为国际银行存款和国际银行借款两章;第二部分内容为银行的资产业务,分析主要的国际贷款方式,分五章,其中三章分别介绍三种特别的贷款方式,另外两章则分别阐述国际贷款的协议和我国的涉外信贷。第三部分则是有关银行的表外业务,分四章,分别涉及四种不同的重要的国际银行表外业务。本书的第四部分阐述银行的管理问题,分两章,包括银行的内部管理及宏观监管问题。本书阅读对象为仅具备初步经济学和金融知识的本科学生,个别超过这一知识水平的内容将放在附录中阐述,感到困难的学生可跳过这部分的内容。为方便学生复习,本书在每章的结尾列有一些复习题。在一些章的结尾本书还列出了一些相关网站供读者进一步学习。本书可以作为经济、金融和管理类本科生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银行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戴建中,南京大学副教授。  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班毕业。“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会员。  2001年获荷兰海牙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经济发展硕士学位。  1987年-1991年南京大学经济系国际贸易专业助教。  1991年-1997年南京大学商学院国际金融系讲师。  1997年至今南京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  银行与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  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与宏观监管  学术成果:  在《国际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经济类核心刊物上发表“九十年代美国银行业的调整和复兴”、“拉美债务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比较研究”、“银行重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等论文十余篇。  独立编写教材《国际银行业务》一部  并与人合作编写了《国际服务贸易》等专著及教材七部  译著《格林斯潘-谁掌管美国金融》等2部

书籍目录

第O章 绪论 0.1 国际银行业务的概念 0.2 国际银行业务发展简史 0.3 国际银行业务的现状 0.4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0.5 战后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 0.6 国际银行业务的影响 思考题第1章 国际银行存款 1.1 存款概说 1.1.1 存款的种类 1.1.2 银行存款的决定因素 1.1.3 存款的开户、存入与提取 1.1.4 存款业务发展简史 1.2 外币存款 1.2.1 外币存款的种类 1.2.2 外币存款的管理 1.2.3 我国的外币存款 1.3 境外银行存款 1.3.1 境外银行存款概述 1.3.2 境外存款的方式 1.3.3 境外存款的再创造问题 思考题第2章 国际银行借入资金 2.1 国际银行同业信贷 2.1.1 银行同业信贷的业务操作 2.1.2 银行间的备用信贷(Standby Credit) 2.1.3 国际银行同业信贷利率 2.2 浮动利率票据的交易 2.3 国际银行借款的利率 2.3.1 银行借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2.3.2 利率与国际银行的筹资策略 思考题第3章 国际辛迪加贷款 3.1 国际辛迪加贷款的概述 3.1.1 辛迪加贷款的特点 3.1.2 国际辛迪加贷款的发展简史 3.1.3 国际辛迪加贷款的优点 3.2 辛迪加贷款的当事人 3.3 辛迪加贷款的程序 3.4 辛迪加贷款的利率及费用 3.4.1 辛迪加贷款的率构成 3.4.2 贷款的其他费用 3.5 辛迪加贷款的贷后管理 3.5.1 代理行的职责 3.5.2 代理行与参与行的关系 思考题第4章 国际贸易融资 4.1 短期贸易融资 4.1.1 对出口商的短期贸易融资 4.1.2 对进口商的短期贸易融资 4.1.3 保理业务 4.1.4 短期贸易融资的条件 4.2 中长期出口信贷 4.2.1 卖方信贷 4.2.2 福费廷(Forfaiting) 4.2.3 买方信贷 4.2.4 银行对中长期出口信贷的审核 4.3 出口信贷保险 4.3.1 出口信贷保险业务的发展简史 4.3.2 出口信贷保险的申请手续 4.3.3 出口信贷保险的条件 4.4 挈易信贷的政府措施 4.4.1 政府对贸易融资的鼓励措施 4.4.2 贸易融资的政府机构 4.4.3 发达国家关于出口信贷的“君子协议” 4.4.4 关于出口信贷保险的伯尔尼联盟 思考题第5章 项目贷款第6章 国际贷款协议第7章 我国的涉外信贷第8章 国际银行外汇业务第9章 国际银行担保第10章 国际银行清算第11章 国际银行信托与代理第12章 跨国银行的经营管理第13章 国际银行的宏观监督和管理附录A BasleII的资本计算方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O章 绪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银行业务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成为战后国际金融界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从根本上说,这是国际分工协作不断加深、各国间的经济依赖日益加强的必然结果,但反过来它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众多领域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目前,我们在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政治,以及各国国内的政治与经济等方面的许多问题时,都不能不涉及国际银行业。随着国际银行业地位的日益提高,对国际银行业的分析研究也在世界各国受到广泛的重视,经过各国经济学家的努力,国际银行业务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0.1 国际银行业务的概念  所谓国际银行业务(International Banking),概而言之,指的是商业银行业务的国际化,或者说是跨越国界的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也是各国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很难给商业银行下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最好还是从商业银行的职能中来了解这一概念。传统的商业银行职能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货币创造职能。在西方发达国家,活期存款已成为货币的主要组成部分,现钞使用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在当今社会商业银行是活期存款账户的主要提供者。商业银行通过活期存款的创造就具有了独特的货币创造职能。  ②存款吸收职能。商业银行属于存款类金融中介机构,其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存户存入的各种存款。  ③贷款职能。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投向就是提供期限长短不一的各种贷款。  ④结算职能。通过活期存款的划拨转账,商业银行可以代理客户的资金结算,这也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独有的职能。  ⑤货币汇兑。在国际交往中,商业银行还是国际外汇交易的主要参与者,这是它在国际结算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很自然的结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银行业务 PDF格式下载



不错,内容较丰富


考试专业用书 非常专业


全面,比较实用


不太好,内容单薄是问题之一,没深度是最主要的问题。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经济类教材中,影印类的还不错,其他的我用过的,都不太令我满意。


新修订的书~含有金融海啸的相关内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