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赵晓齐 编 7-81124
出版时间:

2007-6  

出版社:

7-81124  

作者:

赵晓齐 编  

页数:

283  

内容概要

  基于第一手详实资料,概要介绍、分析了亚太地区主要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政策与结构框架,主要包括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西兰、韩国等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产生背景、质量保障权威机构与组织、评估与认证的原则和目的、标准与规范体系、指标体系及其结构、操作流程与实施方法等全方位的内容,可供政府的教育、科技相关的管理部门、评估与认证中心、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和质量保障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评估概况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第二节 日本两种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NIAD的评估第四节 日本大学评估协会及其评估第二章 日本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第一节 日本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第二节 日本工程教育认证措施和方法第三节 日本工程教育专业评估标准第四节 日本工程教育专业自评报告指南第三章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第一节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发展第二节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框架第四章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第一节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质量保证准则第二节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第三节 马来西亚公立大学的质量评估第四节 马来西亚学士学位专业标准和规范第五章 新西兰高等教育评估第一节 新西兰大学学术评估署简介第二节 新西兰大学的学术评估第六章 印度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第一节 国家评价与认证委员会第二节 国家评价与认证委员会评估方法和标准第三节 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第七章 韩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认证第一节 韩国大学综合评估与认证第二节 韩国工程教育评估委员会简介附录附录A 日本工程教育专业终期评估报告式样附录B 马来西亚大学评估术语表附录C 马来西亚大学评估数据资料附录D 马来西亚评估各阶段注意事项附录E 马来西亚评估报告推荐格式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评估概况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  日本具有十分庞大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HEIs),经过几十年建设和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适合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现对日本高校评估制度产生和发展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一、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化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学评价成为日本广受关注的改革课题。之所以如此,除了大学自身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之外,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化和国际化、大学预算分配政策调一主大学生消费者意识增强等外部因素也要求建立相庆的评估制度。  1.大学预算分配上的调整和变化  1981年开始的“行政改革”导致了教育总体预算大幅度消减。从大学财政情况看,国立大学的政府经费投入占学校总体收入的比例从1964年的82.7%减少到1999年56.8#,而私立大学的政府补助金比例也从1980年度的29.5%降到了1997年度的12.1%。、最近几年,由于大学法入化改革步伐的加快,政府资金下滑的倾向更加明显。严重的投入不足使政府在大学预算的直不得不改变先前的分配方式,而采取“重点项目中心主义”政策,即对成果卓著、社会信準良好的大学在预算、补助金上实行优先配置对政府来说,如何找到一种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方式来配置有限资源成为关键所在,而把大学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结合起来便是解决问题的良策之一。


编辑推荐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可供政府的教育、科技相关的管理部门、评估与认证中心、大学高等教育机构和质量保障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学习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亚太地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