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看得见的世界

黎萌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黎萌  

页数:

200  

Tag标签:

无  

前言

退而结网者言—— 主编的话余纪学术的精进,同政治的昌明、国防的稳固、经济的繁荣、民生的安乐一样,都是历朝盛世的标志。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观察,可以看作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和谐共振,既相互协调,又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满足了上述条件的社会形态,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大约就可以称之为太平盛世了。然而上述标志盛世的诸般条件中,学术一条却有相对的独立性,因为,我们不难从历史上找出社会动荡而学术繁荣的特例,如春秋战国;但是,这种独立性却又只能是相对的,因为,你不可能

内容概要

电影呈现的世界图景,直观展示的哲学问题,关于世界、自我、知识与道德的沉思,各种学说、立场、怀疑与辩护的交锋。

作者简介

黎萌,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艺术哲学、电影理论。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世界与知识 第一章 寻找可靠的知识:《黑客帝国》三部曲 一、怀疑论 二、柏拉图的“洞穴”:对怀疑论的误解 三、笛卡儿的怀疑方法 四、墨菲斯:笛卡儿问题的显现 五、休谟的红色药丸:“自我”的真相 六、反击怀疑论:“矩阵”与贝克莱的上帝 七、康德的转向:不能不如此的世界 八、怀疑论的意义 第二章 真理的性质:《罗生门》 一、从“苏卡尔事件”到普罗泰戈拉的门徒  二、相对主义  三、树林中发生了什么  四、兔子还是鸭子  五、不同视角之下的世界  六、意见分歧的来源  七、怎么都行第二编 心灵与自我 第三章 走不出的房子和路:《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唯我论实验 一、唯我论 二、电影中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 三、被“叙述”的是什么 四、可能的解释 五、唯我论的世界 第四章 “自我”的根据:《大话西游》与《东邪西毒》  一、自我与人格同一性问题  二、孙悟空“同于”至尊宝?从“来生”说起  三、忒休斯之舟  四、慕容嫣是谁,慕容燕是谁  五、“猪八戒”成为“青霞”了吗  六、自我:身体、心灵还是灵魂  七、醉生梦死之酒:记忆之链与自我第三编 道德责任与意志自由 第五章 道德判断与道德要求:《楢山节考》 第六章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少数派报告》与《罗拉快跑》

章节摘录

一、哲学问题时常有人说,哲学是极端深奥晦涩的学问,它总是去探究一些极度抽象的、现实生活脱节的问题。这是一种误解。对于“什么是哲学”,不同的哲学家可能有非常不同的回答;但对于哪些问题属于哲学的问题,学者们往往有着比较一致的看法。哲学一直致力于探究的,是我们的生活世界中最基本的问题,例如,我们知道些什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在做梦还是醒着?我们应当怎么行动?什么是自由的行动?等等。之所以说这些问题是“最基本的”,是因为,当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思考和行动确立一个理论框架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首先要追问的。

后记

我原本从事电影研究,后来涉足哲学专业,电影和哲学都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我的兴趣。在考虑一些哲学问题时,我常常会想到电影的例子,并发现它们对思考甚有帮助。从2004年开始,我选择了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以及适于探讨它们的电影,陆陆续续地写了些笔记。这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自己清理思想,一方面也是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我一直相信,不管对于电影专业还是哲学专业的学生,借助电影来讨论哲学都是有吸引力的、有益的。至少,当一个哲学问题被呈现在银幕之上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比在书本上接触它时更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原本从事电影研究,后来涉足哲学专业,电影和哲学都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我的兴趣。在考虑一些哲学问题时,我常常会想到电影的例子,并发现它们对思考甚有帮助。从2004年开始,我选择了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以及适于探讨它们的电影,陆陆续续地写了些笔记。这一方面是为了帮助自己清理思想,一方面也是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我一直相信,不管对于电影专业还是哲学专业的学生,借助电影来讨论哲学都是有吸引力的、有益的。至少,当一个哲学问题被呈现在银幕之上的时候,学生们往往会比在书本上接触它时更容易产生探究的兴趣。这样写就的笔记累积了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看得见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喜欢电影,喜欢哲学,《电影哲学》我自然喜欢了。


哲学原来可以很简单


书的品相很好!


书里的内容还不错,可惜收到书的时候书有股发霉的味道,而且书全部折了,有点伤心!


两本书之前在图书馆读过 现在买回来再读一遍 很有感触。


还不错!对每个故事都有评述,但感觉没自己想象那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