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郑保卫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郑保卫  

页数:

457  

前言

  光阴荏苒,转瞬间,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就在我们辞别“惊心动魄”(温家宝总理语)而又令人难忘的2009年的时光里过去了。  过去的这个十年,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经历了太多的风险和考验,也感受了太多的愉悦和欢乐。从抗击“非典”,到抗震救灾,再到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从庆贺载人宇宙飞船上天,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再到欢庆新中国60华诞,我们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喜悦!正是在这十年中,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快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整体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和尊重。  随着十年来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个人也经历了一生中难忘的十年。这十年中有八年时间我是在重返母校的愉悦中度过的。  2002年春天,我作为引进人才从新华社调入母校中国人民大学,由此开始了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里程。纪宝成校长聘请我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为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科研平台。这些年,我借助这个平台,组织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新闻传播如何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和舆论支持这一中心任务,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不但扩大了新闻学的学术影响,也提升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促进了新闻学的学科发展。  就我个人来说,这些年在科研上也有不少收获。我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80年新闻思想研究》(与方汉奇教授共同主持)、《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研究》、《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宣部委托课题《中国媒体格局变化及竞争力比较研究》、《舆论引导艺术与规律》;北京奥运会新闻宣传协调小组委托课题《北京奥运会舆情分析与新闻宣传对策研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课题《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中国记协委托课题《新闻工作者资质及准入标准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课题《新形势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等,出版了《当代新闻理论》、《新闻长思录》、《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主编)、《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新闻理论新编》和《新闻法制学概论》(主编)等著作和教材。

内容概要

本书以新闻学学科建设为主线,集中反映了作者关于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问题的一些理论思考,表达了作者“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学术见解与理念诉求。 本书集中展现了作者在新闻学学术研究方面的志趣及成果,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我国新闻学理论传承与创新的研究方向。 本书可作为新闻与传播院校师生、新闻实务工作者研修新闻理论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生进行上述方向专题研究的辅助教材,同时对撰写新闻学术论文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教材编写组专家,国家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曾先后担任北京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副主任、中国新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期间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实践、新闻法制、新闻伦理、新闻教育、传媒改革等。主要著作有《新闻学导论》、《当代新闻理论》、《新闻长思录》、《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主编)、《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新闻理论新编》、《新闻法制学概论》(主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新闻学学科建设 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3 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 ——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15 迈向辉煌的中国新闻学/24 对当前新闻学研究中几个认识问题的思考/32 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发展状况分析/38 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历程回望/46 新中国60年:新闻学研究发展经验思考/54 关于新闻理论框架建构的回顾与思考/60 新闻≠传播≠媒体 ——对《新闻教育错在哪里》一文的思考与回应/70 不是“独头蒜”,是“并蒂莲” ——对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的思考/76 浅谈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发展 ——一个新闻学者的传播学观察/85第二编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 试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95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与条件/102 试论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111 重温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历史传统 ——写在建党85周年之际/117 党的新闻工作的历史教训/128 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143 从三个“意见”的出台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深化新闻改革的思路/155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162第三编 新闻实践与理论热点 透明度与新闻传媒的自由报道权利/177 关于信息公开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意义/186 对新闻真实理论中两组概念的解读/193 当代传媒业性质辨析/199 传媒公信力的客观评估标准/206 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212 2008新闻启示录/220 成功的体育盛会 出色的宣传报道 ——北京奥运会宣传报道理念与基调评析/228 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234第四编 新闻伦理与法治 权力 责任 道德 法律 ——兼论新闻媒体的属性、职能及行为规范/243 理想·理念·理性 ——兼论新闻工作者的荣辱观/250 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淡泊名利 ——学习范长江的品行与风范/258 论中外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媒体责任观/264 试论当前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意义及环境/274 论传媒与司法的良性互动/283第五编 传媒改革 强化传播力 彰显影响力 拓展创新力 提升竞争力 ——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传媒业发展之要略/293 试论当前我国媒体格局变化的现状及特点/299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报业变革发展的历程、成就及经验/306 增强软实力 善用“巧实力” ——对当前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策略的思考/314 对“伍皓现象”的解读与思考/321 善待媒体 善用媒体 善管媒体 ——对李长春同志讲话的解读与思考/327 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 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334 关于党报工作中几个关系的思考/340第六编 舆论监督 “三股推力”与“三重阻力”下的舆论监督 ——浅谈当前我国舆论监督的生态环境/349 找准问题,把握好“度”,增强舆论监督的实效 ——对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思考/357 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363 “人治”一法治一长治 ——从长治经验看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发展之路/369第七编 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 浅谈当前我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377 论经济报道人才的素质要求与培养方式/389 论媒介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397 论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依据及实践要求 ——由普利策倡办新闻教育看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产生/404第八编 附录 郑保卫:教学科研今生情趣/419 郑保卫: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429 郑保卫: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438 三进人大,新闻圆梦之旅/445

章节摘录

  二是传播学快速发展对新闻学的冲击和影响。  传播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对传统新闻学形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多涉及社会共同性问题,社会适用性强,扩散力和影响力大,容易引起社会关注。而新闻学却主要囿于本学科的范围之内,不易引起社会关注,不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传播学研究队伍发展快,研究成果多,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渐成气候。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一些赴欧美等地学习和研究传播学的学者,在一些新闻院校已成为教学队伍的主体和骨干,使传播学的教学与科研队伍迅速扩大,影响力日盛。  三是传统新闻学本身理论创新难度较大。  由于经过长期的积累,新闻学研究发展到今天似乎难以有新的突破。同时也由于新闻学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往往在政策上受到的限制较多,因而理论创新难度较大,这使得近年来新闻学的研究步伐显得缓慢,有时甚至给人以停滞不前的感觉。一些新闻学研究人员只好转到传播学方面,有的成为“两栖”研究者,有的则进行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希望从中找到突破点。这样一来,使得近些年来坚守传统新闻学研究阵地的队伍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有逐步萎缩的趋势。  上述这些应当都是近些年来新闻学研究进展较慢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有些人轻看新闻学,并且提出要用“传播学”或“新闻传播学”来代替“新闻学”的原因之一。  不过依笔者之见,虽然新闻学学科的发展当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它有自己的理论内涵和科学品质,有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发展基础,只要学界同人重视并加强新闻学的理论研究,坚持不断创新,新闻学就一定会获得新的发展,一个科学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一定会确立起来。


编辑推荐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主要收录了2005年作者的《新闻长思录》出版以后发表的论文。其中,除了有关“新闻学学科建设”的内容外,还有关于“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新闻实践与理论热点”、“新闻伦理与法治”、“传媒改革”、“舆论监督”、“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等几部分内容。另外,还收录了3篇专访和1篇自撰回忆文章。这些文章所涉及的,大都是当前我国新闻学领域的一些热点和前沿问题,也是新闻学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论新闻学学科地位及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