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

李茜 湘潭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湘潭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茜  

页数:

208  

前言

  李茜女士总是表现得明里张扬而实际上却很谦虚。她喜欢争论,对于那些在她看来明显错误的观点,她往往表现出一种疾恶如仇的情绪,而对一旦在她看来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学说时,她却会表现得安静、开放和谦恭。  她的张扬,与她有过辩论的人都应该记忆犹新。她的逻辑思维的缜密、她反应速度之快、她用词的无忌甚至刻薄,无不强烈地彰显着她的个性。而她的谦虚、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也是同样地让人印象深刻。  早在几年前她就着手进行海明威作品的研究,从目前所搭建的框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本好书。从文章的框架和对海明威作品内容的理解来看,在这本书里李女士没有像其他文学评论家那样,涉及诸如英雄、正义等内容,也没有像其他评论学家那样大谈社会道义、国家存亡等概念。这本书里有的只是哲学上的思辨,她试图从人性的源头上来剖析父子困境产生的原因。  李女士告诉我说,海明威先生的书应该跟弗洛伊德的思想联系起来。她说海明威的思想是一部剔除了传统观念的心理剖析著作,运用弗氏的“俄狄浦斯情结”和“拉伊奥斯情结”理论可以让人们走进海明威的内心世界,从而解读父子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从书论来看,那些读过海明威著作的人再回过头来读这本书,应会对海明威所表述的观点有更深刻的理解。这种尝试或许是成功的地方,也或许是它危险的地方。  当然我所得出的这一结论或许是因为作者观点的缘故,也或许是我理解的缘故。这本书所谈论的东西显然不是用一个“父子伦理”所能够囿住的,它完全可以延伸着去解释“母子困境”、“夫妻危机”甚至“家庭危机”,它也可以去帮助我们解读和定义“父子关系”。或许是因为我对海明威已经产生了一种个人崇拜吧,我虽然没有广泛涉猎原著,但从李女士的书评中我已然感觉到它的独特。至于它是否精确,至于它是否让人们认可,显然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及的,一个学说、一个观点是否有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交给实践和时间来证实。  其实如果将海明威作品置于世界文学的整体环境中来思考的话,我们并不难发现:这一逐渐开始引人注目、特立独异的父子困境并非是偶然出现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与其说是一本文学评论,倒不如称它为一颗探索“父子人伦”道路上的棋子。它不但从源头上、发展过程上的变化特点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父子困境的成因、发展及表现,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评论了父子关系在家庭与社会环境下的进步体现。  相信这会给海明威爱好者和那些对海明威一无所知的人上一堂必修课,让他们能够在社会现实和命运之中,勇敢地面对一切矛盾和困惑,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让大部分的人懂得海明威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很高兴能够为李女士写上这些东西,很高兴我的言语能和这本书有了关系,也很高兴你能拜读这本书。我很期待着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充分解读海明威的人伦观念和隐藏在作品深处的作者的情感意识。  是为序!  覃先美  2010年1月11日于长沙

内容概要

  《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与其说是一本文学评论,倒不如称它为一颗探索“父子人伦”道路上的棋子。它不但从源头上、发展过程上的变化特点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父子困境的成因、发展及表现,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评论了父子关系在家庭与社会环境下的进步体现。  相信这会给海明威爱好者和那些对海明威一无所知的人上一堂必修课,让他们能够在社会现实和命运之中,勇敢地面对一切矛盾和困惑,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同时,也希望《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让大部分的人懂得海明威作品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很高兴能够为李女士写上这些东西,很高兴我的言语能和《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有了关系,也很高兴你能拜读《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我很期待着每一个读过《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的人,都能充分解读海明威的人伦观念和隐藏在作品深处的作者的情感意识。

作者简介

  李茜,女,1966年出生,湖南嘉禾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文学硕士,湖南女子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先后主持了院级课题《Internet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课题《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研究》,参与了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侗族民间节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和2008年省级教改课题《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师生关系重构》的研究。发表论文近20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章 海明威及其思想意识第一节 文明与野性的摇篮第二节 母子恩怨父子情愫第三节 “迷惘”与“硬汉”第四节 硝烟与情感第二章 体现父子关系的文本介绍第一节 儿时的经历在作品中的映射第二节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第三节 《丧钟为谁而鸣》第四节 《老人与海》第三章 本课题研究运用的理论第一节 俄狄浦斯情结第二节 模糊语言第三节 心理分析理论——同理心第四节 冰山理论第四章 父子关系的困惑与冲突第一节 父子关系主题的形成1.两难困境的形成因素2.父子困境在作品中的映射3.难以释怀的父子情结4.自我发现过程中的环境因素5.父母在作家自我塑造过程中的作用第二节 父子冲突的心理分析1.同理心的缺失2.同理心的苏醒3.儒家父子4.基督父子第三节 父子困境的表现形式1.父亲品质的认同2.“拉伊奥斯情结”效应3.从言外行为看人性的虚伪4.从言外之意看夫妻情感的桎梏5.从弦外之音看父子困境6.朴素的父亲及父子情7.父子身份的动态转换第五章 父子矛盾的消融与父子关系的重生第一节 体验与醒悟第二节 宽容与接受1.对自杀的诠释2.对话和交流的治疗功能3.枪——颠覆自杀主题的象征第三节 回归与重生1.至情至善的理想父亲2.拳拳儿子心3.语言功能在父子关系中的作用第六章 海明威笔下“父”、“子”的生命哲学第一节 意义生存观1.《印第安营地》2.《医生夫妇》第二节 爱情观的宿命性1.自我超越与宿命论的较量2.“超越自我”的爱情观3.“唯我论”的宿命性第三节 在优雅中变老1.浪漫的夕阳2.晚年的尊严第四节 荒诞自由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海明威的父亲名为克拉伦斯·埃德蒙·海明威,毕业于奥柏林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内科医生。克拉伦斯的父亲安森·海明威曾经参加过内战,退伍后就在芝加哥经营房地产生意。克拉伦斯热衷于收集硬币和邮票,还包括坡塔瓦图密印第安人的箭头,业余时间喜欢小动物和鸟类的标本,甚至还收集蛇类。他常把收集起来的蛇放在玻璃罐中,用酒精泡着并密封。克拉伦斯高中时代与海明威的母亲格莱斯·霍尔第一次相遇。  海明威的母亲格莱斯是位声线美妙的女低音,她的老师们都曾鼓励她以歌剧为事业。她高中毕业之后,从事了近五年的音乐教学以及语言与声音训练的工作。七岁时她得过一次猩红热而从此落下眼疾,因此一直以来她的眼腈对强光都非常敏感,头部也常伴有神经痛。在纽约市的麦迪逊广场初次登台表演歌剧时,她年方23岁。同年夏天她跟父亲出国,回来便于1896年10月1日与年轻的克拉伦斯·海明威医生结婚。  1899年7月21日,橡园镇北大街439号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是一个男孩,身体健壮,哭声洪亮,两颊上长了一对酒窝。他是这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但却是第一个男孩,年轻的父母非常欣喜。他便是海明威。好多年过去了,这男孩的母亲还幸福地回忆着:当时知更鸟正在欢乐地歌唱,迎接着这个小生命降临美丽的人间。  这个小生命出生以后不久便是他父母结婚三周年纪念日。他的双亲于是选定这个喜庆的日子,在教堂为他举行了洗礼命名仪式,“欧内斯特”来自母系,而“海明威”来自父系,他即名为欧内斯特·海明威。名震20世纪欧美文坛的海明威便是这个在19世纪最后一年的夏天来到人间的孩子。  海明威的诞生使得橡园镇的人以出过这样的骄子为荣。海明威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里度过。严格的家教和橡园镇浓厚的清教气氛使海明威感到了太多约束,使得他以后回忆起这段生活时,似乎没有多少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事实上,橡园镇的大多数孩子都有称得上美满富裕的家庭,海明威也不例外。家长们望子成龙而且教子有方,更重要的是:这里名师众多,有着与“中产阶级之都”相称的全州一流学校。并不是名人伟人在“人之初”阶段都必备这样的成才环境,但海明威是一个具有“斗牛性格”的天才,所以这个环境可真是幸运女神出于“矫狂”的良好愿望而特地送他的一份恩赐。  有一个关于童年海明威的故事。他还在幼儿园时,有一天回家后跑到外祖父跟前,煞有介事地说,他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匹脱缰狂奔的马,路上的人都纷纷躲避,可他冲上去大喝一声,那马就站住不动了,然后他牵着马送给了主人。这也许是他听说的或者看到的事情,也许纯粹是出于想象,总之是蒙不了大人的。但他那阅尽人事的外祖父似乎从中看到了这孩子身上有点非凡的东西,很高兴地对孩子年轻的母亲说:“女儿,你听我说,这孩子总有一天会有名声的。如果他走正道,遇事冷静,将来准能出人头地。但若纵容自己,走邪路,那以后坐牢也少不了他的份。”  编造故事的时候,海明威五岁,正与父母一道住在鳏居的外祖父家,也即他出生的橡园镇北街439号。他外祖父其时正卧病在床,老人郑重其事地说了这番话之后,没过几个月,就撒手西去了。但海明威的父母没有松懈过引导儿子走“正道”的努力。这种努力从海明威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也尽可能地绵延到了他们力所能及的时候,尽管其效应的大小与时日的迁移几乎成反比。作为“中产阶级之都”的居民,海明威的双亲不仅具备引导儿子走“正道”的“主观愿望”,而且具备“客观条件”。这不是天下所有的孩童,尤其是20世纪初的美国孩童都能有的幸运。  海明威的祖父安森·海明威和外祖父欧内斯特·霍尔,都参加过使童年的海明威为之神往的南北战争,后来都在芝加哥经商。安森经营房地产,霍尔从事五金批发。生意上的兴隆使他们在橡园镇置下了房产,并能够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海明威的父亲克拉伦斯毕业于芝加哥鲁斯医学院,获硕士学位。他在橡园镇开业行医数年后,又曾到明尼苏达州的圣玛丽医院进行高级研修。有了这一段资历,他后来便以“博士”自称,他给亲友,包括青少年时代的海明威写的信,落款常常不是与对方相应的称谓,而是颇为自豪的“海明威博士”。他的职业与为人使他在橡园镇有很好的口碑。海明威的母亲格莱斯·霍尔很有艺术方面的天赋,少女时代的梦想是当歌剧演员。落下眼疾后,她无法再登台演出,只得放弃当歌剧演员的梦想,中学毕业以后便辍学在家陪伴多病的母亲。但她毕生都保有对音乐、美术以及上流社会文明的追求与热爱。她的大部分时光都是怀抱职业女性的追求而在家庭主妇的位置上度过的。埃德蒙与格莱斯是在橡园镇中学读书时认识的,1896年10月结婚。其时埃德蒙颇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身高六英尺,膀阔腰圆,臂力过人,性格开朗,一脸络腮胡子又粗又密。他虽以医生为业,且以“医学博士”为荣,却又酷爱钓鱼打猎,能射落空中的飞鸟,是有名的“神枪手”。格莱斯则具备理想的歌剧演员的条件:天蓝色的眼睛、淡褐色的头发,有英国妇女白皙的皮肤,亭亭玉立,气派非凡,而且虔诚地信奉基督。  ……


编辑推荐

  《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着重探讨海明威作品中的父子关系的描写,代际冲突以及隐含的、象征性的父子关系,为海明威作品的深层阅读提供文本的佐证。“父与子”的文化主题贯穿于漫长的人类文化史程,无论父子冲突发展到如何不可调和的程度,儿子对父亲都怀有本能的敬爱之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来令人崇敬的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逐渐失去了光芒,而父亲对儿子的道德要求也相应地遭到抗拒,父子间的矛盾情结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儿子的思想意识中。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海明威笔下的父子关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