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

张帆 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江苏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帆 编  

页数:

434  

内容概要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以“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为主题从多个方面展开讨论,全书收录了36篇高质量的论文,从“理论探讨”、“政策阐释”、“资源保护”、“文化管理”、“网络文化”、“海西文化”、“台湾经验”和“国际视角”8个方面,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剖析和理论探讨,并提出“文化创新”是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

书籍目录

理论探讨
文化的意义及其三种关系
美学经济与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及其组织形式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进程:一个实践分析框架研究
走向文化产业强国的对策思考
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文化创新与东亚的现代化实证研究
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学景观中的读者
政策阐释
文化政策研究的兴起
文化产业金融政策研究
中外文化产业政策基本特征比较
经济全球化中的文化产权问题研究
资源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文化资源开发的创新——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闽西红色文化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分析
文化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城市与文化遗产共生模式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开发保护为例
文化管理
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一个宏观分析框架
略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创新
国内外文化产业管理若干模式探究
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思路
网络文化
虚拟的意义:社会与文化
网络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网络文化认同的三个维度
当前网络文学批评的困境
海西文化
论海峡文化
试论海峡文化圈成长过程中的文化生产力因素
福建文化产业优势行业发展分析
变局与转型:2007—2008福建传媒业解读——以福建报业为考蔡中心
动漫产业与闽台合作
近年福建会展业发展观察
台湾经验
台北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经验
台湾工艺产业的历史发展与世纪流变
国际视角
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战略命题:国际经验的视角
传统与现代——日本的文化产业和传统文化保护
虚拟世界的现实观照——再论文化创造性产业

章节摘录

  明治时代的企业家涩泽荣一提倡“论语加算盘”的思想。涩泽荣一认为,德川时代作为统治思想的朱子儒学存在两个弊病:一是脱离民众日常生活;二是使“仁”与“富”处于分离状态。民间虽可经商致富,但儒学精神未能下达庶民,商业活动缺少基本的道德原则。此流弊一直延续到当代。当明治日本一旦实现市场化以后,顿时出现上下求富而不择手段、纲纪颓废的局面。他主张将儒学从两方面进行改造:一是向庶民普及,尤其向工商阶层普及;二是将“仁”与“富”相结合,使儒学成为工商时代的社会准则。他认为孔孟学说中将求富贵视为天经地义的人性,而“贱商”是后世儒学家的杜撰与陈腐之论。他觉得只要对孔子的《论语》做现代意义的诠释,就是一部极好的工商伦理教科书。因此,他宣讲《论语》,亲自编写《论语讲义》出版传世。他写到:“把算盘而求富,绝非坏事。问题在于置算盘之基础于仁义之上。余从事实业五十年,丝毫未离却此信念。恰如穆罕默德所言:一手持剑,一手持经文而临世界。及至今日,当一手持《论语》,一手持算盘。”①他说:“《论语》、算盘,初看乃不相合之两物,然探究富的根源,以仁义道德及正义求富,其富必将永续长久。故将《论语》、算盘本来不相合的两物,合为一体使其一致,乃当世要紧之务。”他认为重义轻利,不讲究盘算与利润,自然不会成功;然而只会打算盘,而不顾“信义”,必是短暂的精明,而非恒久的“高明”,这种经营无法赢得市场的信用,最终从竞争中失败。在他看来,所谓“义”就是“重诺”与“守信”。他援引英国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既作经济学名著《富国论》,又作《道德情操论》,故得出信、义、利合一于东洋和西洋皆为相通不易之原理。  与此同时,他还对孔子“天命观”加以改造,转换成“天职观”。他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是孔子的一大教训。然生死有命并不是一切听任于既成的事实。相反应充分克尽本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委以天命。是乃终身勤勉,方能得到世人的尊敬。倘若一生徒食无为,骄奢淫侈,则无法得到世人的信赖。如前者克尽全力,仍事与愿违,方可称天命天运。如后者消极无为则非天命也。”他把“天命”直释为生命本质与天赋职守。他说:“所谓生死有命,简单易懂地说,就是尽人事以俟天命。”他呼吁全体国民“恭敬履礼,洗练心念,尊重国家。无论男女均勉力于各自职业”,由此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践“尽君子应尽之天职及不逾分限的圣人训诲”。否则,将成为“天命”的罪人。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 PDF格式下载



信息量大,观点新颖,反映了当前文化产业创新研究的最新成果,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值得认真学习、参阅的书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