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李柏洲,徐涵蕾 著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柏洲,徐涵蕾 著  

页数:

177  

字数:

200000  

前言

  近年来,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一种为制定创新政策提供重要基础的分析框架,因此,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时,各区域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但由于种种原因,地方政府在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偏差,导致变异行为,如地方主义、短期行为等。所以地方政府要科学实施区域公共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着力为区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的环境,营造创新的氛围,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保护性政策、协调性政策等,从宏观上为区域创新创造制度上的条件,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书重点关注了区域创新系统和政府行为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把握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规律与特征。结合具有区域创新系统运行不同典型特征的地区实际对比验证这些区域地方政府的行为侧重,表明由于区域创新系统所依托地区的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等要素的不同,地方政府的行为及其定位就应有所不同,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实证依据。通过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内涵与特点、构成要素,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指标遴选的原则,构建起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体系,指明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影响要素中涉及地方政府的指标,并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测试和确定。实际验证我国31个省市和地方的创新系统绩效,分析其创新系统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创新系统分类,总结出各种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欠发达地区创新网络关系断裂,老工业基地组织机构欠缺,大城市区域创新能力锁定等,并据此找到地方政府相应的行为定位及可以采取的行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寻找克服这些障碍的有效途径,将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行为定位为创新主体参与创新,老工业基地地方政府作为创新支持引导创新,大城市地方政府作为创新后备支持创新等。

内容概要

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区域创新系统(rus)运行的第一行动集团。该书从理论上把握RIS的运行规律与特征,实际对比验证具有典型特征的RIS,通过创新绩效对比证明地方政府行为各有侧重。运用构建的RIS系统动力学模型,找到合理的地方政府行为空间、方式和程度。利用博弈论方法研究减少地方政府负外部性的有效途径,对全书的研究作出有益补充。最后,提出提高我国RIS中地方政府行为效率的建议以促进我国RIS的良性发展。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创新之处第2章 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技术创新及技术创新能力 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2.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2.4 政府行为 2.5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2.6 本章小结第3章国 内外RIs中地方政府行为比较研究 3.1 美国硅谷地方政府行为 3.2 中国台湾新竹地区地方政府行为 3.3 欧盟地方政府行为 3.4 我国苏州工业园区地方政府行为 3.5 我国珠三角地区地方政府行为 3.6 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地方政府行为 3.7 不同RIS中地方政府行为差异比较 3.8 本章小结第4章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研究 4.1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内涵与特征 4.2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构成要素 4.3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4.4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与比较 4.5 本章小结第5章 制约RIs绩效的因素及地方政府行为定位 5.1 制约RIs绩效的具体因素分析 5.2 RIs中地方政府行为定位及作用 5.3 地方政府行为定位相应模式研究 5.4 RIs中地方政府行为评价 5.5 本章小结第6章 RIs中地方政府行为作用机理研究 6.1 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性质、内容和方法 6.2 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因果分析图 6.3 RIs中地方政府作为创新主体参与创新行为验证 6.4 RIs中地方政府作为创新支持引导创新行为sD模型 6.5 RIs中地方政府作为创新后备服务创新行为SD模型 6.6 本章小结第7章 RIs中地方政府行为作用机理的进一步研究 7.1 RIs中地方政府行为引起负外部性的原因及表现 7.2 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委托一代理问题 7.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 7.4 同一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间的行为博弈 7.5 本章小结第8章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取向研究 8.1 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8.2 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边界 8.3 不同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主导行为的确定 8.4 适时转变地方政府主导行为 8.5 完善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评估机制 8.6 本章小结附录结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对于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的研究从熊彼特时代(1943)开始,一直在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和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1)开创了对“创新”问题的研究。相当一段时期,从马歇尔、瓦拉尔到凯恩斯等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最美好的、和谐的,因此,经济学家应主要研究商品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他们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假定前提,就是技术和社会制度是不变的。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主要关注劳动、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的投入一产出分析。凯恩斯以后,经济学家对财政、税收、就业、价格、货币、利率等宏观经济问题倾注了较大的热情。唯独将技术、制度等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排斥在外。熊彼特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创新,这种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创新消失,资本主义制度也就消亡了。(2)熊彼特看到了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他认为企业应该重视研究和开发活动,进而增加市场的集中度;他对制度的创新主要强调信用制度的重要性。(3)熊彼特创新理论从方法上看是撇开社会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进行了一种生产力层面上的“纯经济特性”的理论分析,这样的研究方法具有开创性意义。古典经济学家对劳动分工、经济自由、增长的控制、法律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熊彼特认为,经济学家的全部职责就在于准确地揭示事件自身的逻辑。  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与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区域创新能力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正是区域创新能力的保证,因此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成为国内外众多经济学家涉猎的研究领域,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但具体涉及区域创新系统与政府关系方面的研究并未引起充分注意。此外,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经济区域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并具有独特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受到严重挑战,跳出梯度转移和自然资源的约束,以创新要素积聚为核心的区域创新理论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