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救济法教程
2009-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高维新,蔡春林 主编
277
贸易救济(Trade Remedy)是指当外国进口对一国国内产业造成负面影响时,该国政府所采取的减轻乃至消除该类负面影响的措施。它是WTO所允许和规范的,也为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成员所广泛适用。在WTO框架内,贸易救济包括三种形式: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 贸易救济法,是调整贸易救济主体在实施贸易救济措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换言之,贸易救济法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对国际贸易中的倾销、补贴和数量激增行为进行规制和调整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一国主管当局经过国内产业或其代表申请或者自己认为有必要时,以相关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或者保障措施调查,最终确定对外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或者实行配额管理(保障措施中可能二者并用)等行政救济措施,以保护其国内产业不受损害,抵消不正常价格和数量激增的影响,维护其国内正常的贸易秩序。 本教程是编者在原《贸易救济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教学与科研的实践,本着由浅入深,易学实用的原则,重新归纳整理、删繁就简,并吸取了贸易救济法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理论,增补了一些重要文献资料和新知识;对原《贸易救济法》所涉及的概念、论断和文字表述进行修改,力求使之更为准确;以深入浅出的论证方法、丰富翔实的资料、独特鲜明的研究视角和全面细致的案例分析,从贸易救济体系的基本理论、贸易救济体系的构建与运行等方面,使本教程极富系统性与前沿性。
第一章 贸易救济法概述 第一节 贸易救济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贸易救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第三节 贸易救济措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第四节 贸易救济措施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第二章 贸易救济法的渊源、基本原则和法律关系 第一节 贸易救济法的渊源 第二节 贸易救济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贸易救济法律关系 本章小结第三章 反倾销法概述 第一节 倾销概述 第二节 反倾销法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反倾销立法 本章小结第四章 反倾销实体规范 第一节 倾销的确定 第二节 损害的确定 第三节 因果关系 第四节 国内产业与同类(相似)产品 第五节 公共利益 本章小结第五章 反倾销程序规范 第一节 调查程序 第二节 反倾销措施 第三节 反吸收、反规避措施 第四节 反倾销的行政复审 本章小结第六章 补贴与反补贴概述 第一节 补贴概述 第二节 反补贴与反补贴法 第三节 世界主要国家的反补贴立法 本章小结第七章 反补贴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 第一节 反补贴的实体规范 第二节 反补贴的程序规范 本章小结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保障措施概述 第二节 保障措施的实体规范 第三节 保障措施的程序规范 本章小结第九章 保障措施的例外制度 第一节 农产品、纺织品、服务贸易的保障措施例外制度 第二节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与中国人世“特保”条款 本章小结第十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一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第二节 TBT协议 第三节 SPS协议 第四节 世界主要国家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立法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第二章 贸易救济法的渊源、基本原则和法律关系 第一节 贸易救济法的渊源 贸易救济法的渊源是指贸易救济法原则及其他具体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国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两个方面。国内法渊源主要是国内立法,有些国家还包括法院判例;国际法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及国际组织对国际贸易活动作出的一些带有规范性内容的决议。 一、国内法渊源 以中国为例,其立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国际条约。 (一)法律 1994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30条规定:“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进出口,并由此对国内已建立的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的威胁,或者对国内建立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时,国家可以采取必要措施,消除或者减轻这种损害或者损害的威胁或者阻碍。”这是中国的法律第一次对贸易救济作出规定,从而为其他相关立法提供了法理依据。2004年7月1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它增加了“对外贸易调查”和“对外贸易救济”两章,标志着中国贸易救济措施法律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行政法规 为了适应中国人世的需要,国务院于2001年10月31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取代了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是对外贸易立法的又一重大成果。随后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2004年3月31日国务院又公布了这三个条例的修订本,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