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贸易学

吴汉嵩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汉嵩  

页数:

32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以年均超20%的速度发展,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世界排第32位)增加到2008年的25 616亿美元(世界排第3位),一举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一场罕见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风风火火的外贸发展戛然减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一些外贸企业停业、转产,甚至倒闭。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只是贸易大国,还不是贸易强国。所以,培养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和符合我国对外贸易从大国变强国需要的专业人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当务之急。 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应用型本科学校“十一五”国家课题“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同时,总结了从事国际贸易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广泛吸收众多院校的意见和建议,笔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尤其是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编著了《国际贸易学》教材,本教材有如下特点: 第一,适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理论以够用为度,体现精练、务实的特色,适合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更加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本着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线的思路,在本教材中,增加了大量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内容难度适中。围绕培养本科财经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减少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内容,对国际贸易学科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不属于本学科的内容一概不列入本教材的编写范围。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相互需求理论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三节 “里昂惕夫之谜” 第四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节 产业内部贸易理论 第三节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第四节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第五节 国际竞争优势理论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第六章 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国际贸易环境问题的产生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七章 世界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世界市场概述 第二节 世界市场竞争 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 第四节 国际贸易条件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第三节 自由贸易政策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第九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关税壁垒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有效保护率 第四节 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十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非关税壁垒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第二节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第三节 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四节 国际贸易新型非关税壁垒第十一章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出口促进 第一节 出口补贴 第二节 反补贴 第三节 倾销 第四节 反倾销第十二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述 ……第十三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第十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条约、协定与组织第十六章 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第十七章 国际服务贸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2)世界贸易组织和多边贸易协定使成员国贸易行为不断规范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8轮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为规范成员国的贸易行为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谈判在国际贸易许多方面制定了新的国际规则,为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法规和建立正式的世界贸易组织奠定了基础。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以具有法人地位的正式国际经济组织的身份来行使自己的职能。《世界贸易组织协定》是通过立法程序,经过成员国立法机构批准后形成的对成员国贸易行为具有法律约束的权威性文件。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不仅包括以往形成的货物贸易规则,而且还包括服务贸易规则、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与贸易有关的国际投资规则。这些规则对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规范贸易行为并促进贸易自由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多样化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时期,贸易自由化倾向比较突出,而经济衰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容易抬头。“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高速发展,发达国家普遍主张贸易自由化。如美国1947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同意平均降低关税21%;1962年制定了《扩大贸易法》,授权总统可以削减关税50%以上,直至100%;1964年“肯尼迪回合”减税谈判,工业品关税平均削减35%;1974年制定了《1974年贸易法》,主张进一步消除非关税壁垒。通过7轮谈判,美国的关税壁垒大大降低,由1946年进口商品平均关税水平的26.4 %削减到_1978年的4.3 %。欧共体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统一税率,取消数量限制等,这些措施产生了贸易转移的效应,不但有利于共同体成员之间贸易的自由化,也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开始衰退,随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形成新贸易保护主义。其主要表现是:(1)限制进口的主要措施由关税转向非关税。在国际贸易行为不断规范化、关税水平不断降低的大趋势下,通过关税对进口国实施保护的作用越来越小。于是为了阻止其他国家的商品进口,许多国家都更多地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进口商品有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影响。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地缘经济政治形势愈趋复杂,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例如2009年2月美国出台了购买“美国货”的法案;法国出台禁止汽车工业到国外投资等。金融危机也造成更多的贸易壁垒,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经济发展较缓时,贸易摩擦将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我国出口遭遇国外各种贸易壁垒数百起,涉及的产品超过所有出口产品的1/3,至少损失几百亿美元。


编辑推荐

《21世纪应用型本科财经管理系列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学》:21世纪应用型本科财经管理系列规划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贸易学 PDF格式下载



是国际贸易学方面的经典教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找了很久,终于在这里买到所需,很高兴~


东西来的挺快的,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