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入唐三韩人研究

姜清波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姜清波  

页数:

257  

字数:

3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19世纪,整个世界接受了一种社会模式,那就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世界模式,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之中。当然,我们可以从国外学习某些独特的技术,但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或许,我们应该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的确,全世界有许多值得我们观察、考虑并可以从中得益的反面经验。每块大陆、每个地区的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问题,他们有责任拿出自己独特的解决办法。……人类的前途取决于人们的觉悟程度……——[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修改整理而成的。之所以选择对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第二代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1902-1985)的研究风格引领了很多西方学者去追随。②一提及年鉴学派及新史学,人们很容易会想到长时段、结构分析、包罗万象的总体史研究。这种历史观在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③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在他的研究方法之下综合地展现出来,这是布罗代尔的成功之处。

内容概要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在唐代被称为“三韩”。目前学界对于入唐三韩人的研究多着眼于唐朝和新罗的文化交流方面,所以,对入唐三韩人进行系统探讨,从新视角审视唐与三韩的关系,是本文的出发点。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正史记载,并结合石志资料、野史、笔记小说、各种文集和杂记等等进行论述。在论述过程中,侧重对“人”的相关情况(生平、出身、家庭情况、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生活追求)的探讨。

作者简介

姜清波(1973),男,山东海阳人,历史学博士,现工作于暨南大学华人留学文化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三韩人的入唐概况 第一节 高丽人入唐概况 一、唐朝之前中原与高丽之间的人口流动情况 二、高丽人大规模迁入唐朝内地 第二节 百济人入唐概况 一、唐以前中原和百济之间的人口流动情况 二、百济人大规模迁入唐朝内地 第三节 新罗人入唐概况 一、唐以前新罗和中国之间的人口流动情况 二、唐代新罗人进入中国概况 第二章 入唐三韩使者考论 第一节 入唐高丽使者考论 一、高丽遣使入唐概况 二、对高丽遣使入唐的三阶段分析 三、乾封三年之后的高丽国存在状况探析 第二节 入唐百济使者情况考论 一、百济遣使入唐概况 二、百济王室成员充任入唐使者的原因 第三节 入唐新罗使者情况述论 一、新罗遣使入唐概况 二、新罗入唐使者的作用 第四节 新罗对唐纳质宿卫述论 一、新罗纳质宿卫的初因 二、新罗入唐宿卫者的职能演变 三、新罗遣质宿卫的过程和宿卫学生概况 四、新罗宿卫者的在唐期限 五、新罗宿卫者的作用 六、总结 第三章 入唐的原百济、高丽王室以及权臣事迹考论 第一节 唐朝对原百济王室、高丽王室及权臣的安置 一、唐对百济王室的安置措施探析 二、唐对高丽王室及权臣泉氏家族安置措施探析 第二节 高丽王室后裔和百济王室后裔在唐(武周)朝事迹述论 一、高丽王室后裔事迹考论 二、百济王室后裔事迹考论 第三节 高丽权臣泉氏家族成员在唐(武周)的不同命运 一、泉男生墓志略考 二、泉男产与泉献诚在唐事迹比较考略 三、对武则天评价问题的管见 第四章 两《唐书》列传记载的三韩籍蕃将事迹丛考 第一节 两《唐书》立传记载的高丽人仕唐事迹评述 一、高仙芝事迹考略 二、王思礼仕唐事迹评述 三、割据的李正己家族 第二节 史书中列传记载的百济人事迹述略 一、两《唐书·黑齿常之传》及学界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概述 二、黑齿俊事迹略考 三、对黑齿常之冤狱昭雪之事的分析 四、黑齿家族其他成员事迹考述 第五章 未被史书列传记载的三韩籍蕃将事迹丛考 第一节 散见于史籍记载的仕唐唐三韩人 一、有关高延寿、高惠真的几个问题 二、高文简、高拱毅降唐及降唐原因 三、沙吒忠义的族出及事迹考——兼及沙吒相如的仕唐事迹 四、似先义逸事迹略论 第二节 志石资料和笔记小说中所见的三韩人事迹考 一、高性文家族的事迹考 二、高玄事迹考 三、高足酉事迹考 四、沙咤(吒)利的仕唐事迹述论 五、难元庆事迹概述 六、李元佐事迹 七、张詠、金清事迹 第六章 参与发动或平定唐朝宫廷政变的三韩人 第一节 唐中宗时期参与(平定)宫廷政变的三韩人 第二节 参与唐玄宗宫廷政变的三韩人 一、王毛仲的仕唐事迹 二、李仁德的仕唐事迹 三、王景曜(耀)的仕唐事迹 四、小结 第七章 唐朝商业领域内的三韩人 第一节 三韩使者在民族、国家交往中的商人成分 第二节 三韩商人阶层在唐朝的活动 第三节 唐朝境内与新罗商人有关的物产、地名及事迹 第八章 入唐的三韩僧人 第一节 卷入政治事务的三韩僧人 第二节 与三韩僧侣有关的唐朝地名 第三节 入唐三韩僧侣的汉语水平考辨 第四节 三韩僧侣在唐的其它事迹 第九章 唐朝的三韩籍奴婢——兼论唐代的新罗奴与昆仑奴的比较(附:试论唐代的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第一节 由战俘而被变为唐朝奴婢的三韩人略论 第二节 试论被劫掠贩卖以及因灾荒而入唐为奴的三韩人 第三节 入唐的新罗奴与昆仑奴比较探析 总结 附录:试论唐代的押新罗、渤海两蕃使 参考文献 附记

章节摘录

插图:从唐太宗时代开始,直到唐末,这种宿卫方式一直存在。由于是基于身份地位的派遣,这些宿卫质子大多由新罗王室子弟担任,所以这些高品出身的质子相对于“相望于路”的人唐留学生来说,数量不多。本书后文对此将有详述。高丽、百济灭亡后,新罗在扩张过程中支持原高丽旧民反抗唐朝,至少有两千名新罗士兵被俘。根据中国方面史书对唐在与高丽、百济战争之间处置俘虏的记述,每当唐朝把战俘赦免或放归本国时,史书就大书特书,以突出宗主国在讨逆战争中的高姿态。但这些新罗被俘者在史书中没有只言片语交代其下落,说明他们很可能被迁入唐内地了。遣送留学生人唐学习,也是新罗人人唐的途径之一。唐代中后期,新罗入唐学生的身份,由王室贵臣子弟垄断扩展到向全社会的好学者开放,新罗著名文人崔致远就是放松限制之后的留唐学生。唐后期,新罗学生留学中国竟然也被称为宿卫,而且有时候学成归国的人士一次就达一两百人,反映了宿卫在罗唐之间其实成了一个形式上的外壳,当然也侧面反映出宿卫在新罗人看来与其说是一种义务,不如说是一种荣誉。留学生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也可以做官。在唐朝的中央朝廷内和地方政府内,都有新罗人为官的史料记录。这可能是很多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因此应该给予研究关注。严耕望先生认为,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到五代中叶的三百年间,新罗所派遣的留唐学生在两千人以上。而马驰师的《羁旅长安的新罗人》也认为人唐的新罗学生大大超过三千人。留学僧是入唐新罗人的又一来源阶层。新罗的僧侣为求法而人唐巡礼,甚至转而入天竺礼佛取经,他们的行为给唐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新罗的商人们更是利用了接近大唐帝国的地理位置优势,或入唐朝内地经商,或长途贩运,在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中国之间构织了一张海上商业网。另外,还有新罗人因为国内灾荒和饥馑,或被海盗掠卖入唐,或逃荒到中国,有的人被迫典身为奴,以求食谋生。综合上述高丽、百济、新罗人人唐的特点,可以明确他们有以下不同之处:第一,人唐方式不同。

后记

本书是在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成的,博士论文又从硕士论文拓展而来。虽然笔者在写作时注意论从史出,但毕竟功底浅陋,书中难免有谬误之处。真诚期待专家学者不吝赐教,这会使笔者的学业得以再进步。笔者的博士导师纪宗安教授悉心指导了本书从大纲拟定到最后定稿的过程,特别在资料搜集和引见有关专家学者观点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开阔了眼界。2002年的冬天,笔者的硕士导师马驰教授拿出他一个月的退休金,托人从西安带给当时还在暨大攻读博士学位的笔者和同样经济不宽裕的一位师兄,这种激励至今铭记心问。两位导师的为人和治学给笔者的影响是恒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吴玉贵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的拜根兴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李云泉教授、青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杜常顺教授、沈阳东亚研究中心的孙进己研究员和孙泓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薛平拴教授、暨南大学的刘永连副教授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各种帮助和便利,谨向上述尊敬的师友致谢!暨南大学出版社陈涛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本书还得到暨南大学华人华侨研究院第三批“2ll工程”资助项目,在此一并感谢!


编辑推荐

《入唐三韩人研究》:暨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华侨华人与中外关系项目资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入唐三韩人研究 PDF格式下载



作者连三韩都搞错了还敢写书,请问高丽归属于三韩的吗?


书拿到了,外观还行,内容还没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