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视唱练耳(下册)

孙家国 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孙家国 编  

页数:

237  

前言

  本套教材的编写以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南,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理论依据,在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地构建了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材体系。教材编写成员均是长期工作在各门课程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他们具有坚实的学科背景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最大限度地解决现行教材中存在的诸多与地方高校教学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了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性、综合性、创新性、专业性、基础性、适用性,从而达到协助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的。  本套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重视音乐文化、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知识的关联;更加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方法的探讨;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重视运用音乐知识指导艺术实践活动方法的研究;更加注重对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重视对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的探讨等。同时,针对现行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套教材加强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关照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内容上注重知识的融合与渗透。做到在分科的前提下,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统整与沟通,对于教材中的重复知识和交叉内容进行重点研讨,使课程内容既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又有合理的代表性。  (2)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主动接受当代音乐理论的研究成果,把目光放在学科前沿,时效性强。努力改变基础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强调“高、精、尖”的现象,减少过于程式化的内容,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使音乐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  (3)教材内容做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学习者的水平、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习者的水平、需求为目的,以音乐学科的审美体系为内在逻辑,保证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性和学习过程的有序性。  (4)教材内容加强了实践性环节,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设置既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又注重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教材内容简单、明了、清晰,贴近学生,贴近教学,教材的编撰体现了编写者多年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  (5)教材有计划地增加了中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中国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内容,以培养学生尊重、热爱本土艺术文化的情感。  (6)加强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直接体现在教材体例上,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  (7)教材编写的纵向发展层次与横向发展内容(如知识点、技能点等)有机融合,达到了预设性目标,并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本套教材颇具创造性和开拓性,是推动我国地方高校音乐学教材建设的重大工程,凝聚了编写组的集体智慧。对于教材中存在的一些疏漏和不足,我们诚恳地希望专家和读者多多指正,使其得以完善。本套教材的编写得到了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们对编审人员细致人微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为全国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内容概要

本教材是针对普通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本科学生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而编著的,考虑到普通院校特别是地方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特点和生源特点,本教材力求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进度的进程中,在兼顾学生基本素质训练的同时,强调与其他音乐课程的横向联系,以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教学能力。本书为下册。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 第三学期第一课 ※大、小七度音程 ※上行变化经过音 ※bB(B)大调第二课 ※大小七和弦 ※bB(B)大调第三课 ※五拍子 ※调式中的属七和弦 ※bB(B)大调第四课 ※大小五六和弦 ※下行变化经过音 ※bB(B)宫系统各调第五课 ※调式中的属五六和弦 ※bB(B)宫系统各调第六课 ※七拍子 ※大小三四和弦 ※g(#g)自然小调第七课 ※调式中的属三四和弦 ※g(#g)和声小调第八课 ※大小二和弦 ※小调降二级 ※g(#g)旋律小调第九课 ※附点节奏综合练习 ※A(bA)大调第十课 ※调式中的属二和弦 ※A(bA)大调 ※变化音综合练习第十一课 ※增二度音程 ※平行调转调——大调转小调 ※A(bA)大调第十二课 ※切分节奏综合练习 ※减七度音程 ※平行调转调——小调转大调 ※A(bA)宫系统各调第十三课 ※增五度音程 ※平行调转调——同宫调式交替 ※A(bA)宫系统各调第十四课 ※减四度音程 ※转上属调——变宫为角 ※#f(f)自然小调第十五课 ※休止符节奏综合练习 ※增三和弦原转位 ※转上属调——大调转大调 ※#f(f)和声小调第十六课 ※转上属调——大调转小调 ※#f(f)旋律小调 第四学期第一课 ※和声综合练习 ※转上属调——小调转大调 ※bE(E)大调第二课 ※连线节奏综合练习 ※转上属调——小调转小调 ※bE(E)大调第三课 ※和声综合练习 ※转下属调——清角为宫 ※bE(E)大调第四课 ※转下属调——大调转大调 ※bE(E)宫系统各调第五课 ※和声综合练习 ※转下属调——大调转小调 ※bE(E)宫系统各调第六课 ※三连音节奏综合练习 ※转下属调——小调转小调 ※c(#c)自然小调第七课 ※和声综合练习 ※转下属调——小调转大调 ※c(#c)和声小调第八课 ※同主音大小调转调——大调转小调 ※c(#c)旋律小调第九课 ※自然音程听辨小结 ※同主音大小调转调——大调转小调视唱练习第十课 ※变换拍子 ※同主音大小调转调——小调转大调第十一课 ※复音程 ※同主音大小调转调——小调转大调视唱练习第十二课 ※和弦听辨小结 ※同主音大小调转调——小调转大调视唱练习第十三课 ※和弦连接听辨小结 ※五声调式同主音转调第十四课 ※半音阶 ※远关系转调第十五课 ※综合视唱练习附录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视唱练耳(下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