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东江历史文化初探

成晓军 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成晓军  

页数:

268  

书籍目录

东江文化研究专题
 “东江文化”名称之辨
 东江文化开放性、兼容性和创新性特征的主要来源
 从“杂合”文化现象中梳理出东江文化的基本内涵
 简论东江文化的源流和特征
 “首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东江历史事件和人物研究专题
 简论大革命时期东江农民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辛亥革命在惠州——惠州成为辛亥广东光复首义之区简述
 试论东江抗日根据地的统一战线
 孙中山与1923年的东征讨陈之役述论
 论廖仲恺“为工人农民谋利益”的献身精神
 简论廖仲恺与两次东征
 试论廖承志对“仲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从七次被捕看廖承志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陈炯明与广东禁赌
东江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开发、利用专题思考
 惠州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特色办学:东江文化研究
 关于惠州学院特色办学的几点思考
 东江文化重点研究领域论证
 惠州学院东江文化研究院建设方案
 东江客家人·东江文化概说
 孙中山与1923年东征讨陈之役史事日志
 廖承志生平展览馆(暂定名)展览文字策划大纲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东江文化的源与流:地缘·人缘·文化传统的多元化东江文化作为中国众多地域文化的一个分支,尤其是作为岭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产生、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明显地体现出地缘因素、人缘因素和文化传统因素的作用,不管是它的源头还是流变,都较深地打上了这三种因素的印记。地域文化的构成,起作用的首先是特定地理环境条件和历史上形成的特定行政区域。就文化地理学原理而言,地理环境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决定不同地域文化存在差异的首要因素。历史上的惠州所辖区域,处于东江流域中下游。自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隋文帝建置循州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东江专员公署的设立,其间所辖区域虽有变更,但最终大体上包括现今惠州、河源、汕尾、东莞及广州之增城、深圳之宝安和梅州之兴宁等市县。东江流域在两亿年前的中生代就生育于东北一西南走向的断陷盆地,被流水侵蚀、削低了山地,流水沿着这些夷平面两侧下切,把处于这条断裂带上的河源、灯塔、龙川等盆地切穿,并连贯起来,形成东江干流。因古生代地层分布广,河谷得到充足时间扩展而显得宽广,尤其下游河段,河床覆盖层深厚,便于垦辟,文明产生也就较早。谨以惠州为主体的整个东江区域而言,既有较长的海岸线,又有起伏不平的丘陵和连绵数十里的大山,还有较开阔的平原。这个特定的区域,既是闽、赣至广州的必经之路,又是通往海外的最近出海口。由于以惠州为主体的东江区域处于东江流域中下游,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所以历史文明悠久。


编辑推荐

《东江历史文化初探》是东江历史文化丛书之四。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东江历史文化初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