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本体性否定

吴炫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炫  

页数:

440  

前言

1986年末,当我将短论《批评即苛求》寄给《当代作家评论》杂志时,我还没有想到从此的批评文字会与“否定”结下不解之缘,也没有想到今天我会对这个人们似乎已熟知的哲学和文化性概念产生一种重新理解和改造的冲动。从文学批评逐渐搞到文艺美学和哲学、史学,我有时担心这种跨越是否幅度过大,但是当这《本体性否定:穿越中西方否定理论的尝试(文艺哲学卷)》的框架逐渐成形、展开时,我又不得不对自己说;这种跨越既是必要的,也是自然的。如果说,在1990年出版的《否定与徘徊》中,我顶多表达的是我对文艺批评现状的不满、对文学批评本体的哲学性试探、对科学与文艺学中一些共同的否定现象的关注和梳理的话,那么,在《本体性否定:穿越中西方否定理论的尝试(文艺哲学卷)》近三年的写作过程中,我已开始习惯于把文学批评看作是与中国哲学、美学和文艺学,乃至中国国人精神重建不可分离的一个系统。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要真正建设中国自己的文艺美学和文艺批评学,首先必须着手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哲学本体论或哲学本根论的重建工作。这种重建是使中国的美学、文艺学等摆脱目前的移植、评介、综合西方诸种学术流派的唯一途径。

内容概要

按照否定主义美学的看法,美是不可正面言说的,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内涵是批评的概念性语言难以准确把握的。对于大部分作家来说,一部作品表现出来的内容总是与该作品可以达到的境界有不同程度的距离,因而,文学批评只能依据从一部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来分析该作品影响其审美的“不美”与“丑”的部分,依据文学对现实的穿越特性和穿越程度来臧否该作品所存在的文学性问题,但批评家因为语言的限制,不可能代替作家设计其理想的表现性内容应该是怎样的。

作者简介

吴炫,男,1960年2月3日生于江苏南京。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已出版《穿越中国当代思想》、《穿越中国当代文学》、《否定主义美学》、《中国当代思想批判》、《中国当代文学批判》、《中国当代文化批判》、《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穿越群体》等著作10部以上,主编《原创》集刊、《中国视角:穿越西方现代美学》丛书,发表文、史、哲各类论文300余篇。

书籍目录

初版前言修订版说明上编 作为哲学的本体性否定 第一章 本体性否定即存在 第二章 历史:时间中的本体性否定 第三章 个体作为结构性存在 第四章 本体性否定与中国理性建设 第五章 本体性否定与方法 第六章 本体性否定与自我否定 第七章 本体性否定与传统否定中编 作为美学的本体性否定 第一章 本体性否定与美的产生 第二章 本体性否定与美是什么 第三章 审美的非肯定性 第四章 审美体验的基本特性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本体性否定即存在一、西方哲学存在论局限概述迄今为止,就像对“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存在着莫衷一是的认识一样,哲学究竟应该“关注什么”也存在着争议。但是,这些争议和不同的认识大致是围绕着人的价值、意义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来进行的,是基本能够统一的。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说”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也无论是笛卡儿的“怀疑说”还是黑格尔的“纯存在”(纯概念),乃至现代萨特的“自由(虚无)说”和巴特的“消解说”、实证主义的“经验说”等,实际上都是对人生存意义和价值追问的结果。这种追问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同样以“道生天地说”、“太极阴阳说”、“缘起性空说”以及“天人感应说”等各种学说出现过。某种意义上,探讨人与世界的起源,实际上就是人探索生存性质及其价值的一种方式。在此意义上,尽管中西方哲学家对人的存在性质、方式有种种不同的理解,但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便是人的存在问题抑或与存在相关的问题,可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


编辑推荐

《越中西方否定理论的尝试(文艺哲学卷)》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本体性否定 PDF格式下载



吴炫教授是国内最具原创意识的学者,他主张本体性否定,即穿越既定的政治与生存现实,穿越既往的艺术现实,穿越既有的文化现实,与以往的文学、艺术、文艺学、美学、哲学构成一种不同与并立的关系,从而体现出自身的个体化理解。《本体性否定》是他早年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否定本体论》的再版,从中可以看出他本体性否定理论提出、形成与走向成熟的过程。而且,《否定本体论》早已脱销,恰逢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再版,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本。读着,读着,便仿佛重又回到了吴老师的课堂,一刻也不敢懈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