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失去的胜利(上册)

[德]曼施坦因 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
出版社:

黑龙江文化电子音像出版社  

作者:

[德]曼施坦因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失去的胜利(上册) PDF格式下载



  对照了戴耀先和钮先钟的翻译版本,之前先入为主地根据网传说法,以为后者的版本会翻译好一些,但对照后觉得还是前者的新译本更值得一读,语感上个人也更喜欢前者。大概是因为政治需要,后一种版本里删掉了许多涉及德军人性化和道义方面的内容。
  
  专搞神秘哲学的奥老爷子有一句话倒是说对了:【当希特勒(第三帝国)胜利的时候,整个东方都觉得很兴奋,整个东方内心都倾向希特勒(第三帝国)。】引用自http://dou.bz/2Ec707
  
  ———————————————————————————————————————————
  
  【即使在这种寒冷的冬天,莱茵河中的水都早已结冰了,伦德施泰特都还只穿了一件薄薄的雨衣。当我向他抗议着说,他可能会受寒时,他却只告诉我说在他一生当中,他都从来没有穿过大衣,而在他这样的年纪,也就决心不想再去买一件了!他的确是如此的,这位老绅士始终还维持着他在军校学员时所养成的斯巴达精神。伦德施泰特还有另外一个习惯,也使我回忆到自己在军校学员时代中的生活。当他回到办公室中,等候部下的口头报告时( 我自己与其他的幕僚人员,每天都要向他作如此的报告) ,他总是用一本侦探小说来消磨他的时间。也像许多其他的名人一样,很喜欢用这一类的小说来消遣,但是他觉得看这种低级趣味的东西是很难为情,所以总是把小说放在抽屉中看,一见有人进来就迅速把抽屉关上。这正是我们在军校学员时代所用的老办法,当我们自修时就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偷看小说,和对付教官!】——第2章-1940年西方战局,翻译:钮先钟
  
  【有一次,为了消磨漫长的夜晚,我劝大将到部队里看电影,但没想到他对戈培尔搞的每周新闻影片厌恶至极,搞得我很尴尬。】——第2章-1940年西方战局,翻译:戴耀先
  
  【当时海耶将军为了“美化”国防军军装,为军官增加了一条多余的肩带。不久,基层军官们就模仿当时流行的一种乳罩广告,将这种肩带戏称为“胸托”。这种东西遭到彻底唾弃,是由于纳粹党及其组织也佩戴了同样的肩带。多次废除这种肩带的努力都因服装处的极力反对而失败。鉴于在波兰战局中军官伤亡的数字相当客观,陆军总司令部决定,所有前线基层指挥官直至团司令部军官一律不再佩戴肩带。这样一来,团以上司令部的军官就成了“后方牲口”。于是我们集团军群也要求废除肩带,但没有人理睬。接着,我们就打了一份报告,称我们已在我集团军群范围内废除了所有军官的肩带。但是,为了不抢在陆军总司令部决断前采取行动,集团军群命令所有相当于军官级别的官员仍佩戴肩带。我们成功了!三天后,束缚我们的“胸托”终于被废除了。事实说明,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善于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全书中至少3次提到胸托,曼叔你对胸托的爱到底有多大!)——第2章-1940年西方战局,翻译:戴耀先
  
  【军部搬进一座耗巨资兴建的大宾馆,我与我的助手们则住进一所小别墅,它属于一个法国船主。主人虽然已经逃跑,但他的管家没走,留下来砍价,家里的一切他都照顾得井井有条。与我后来在德国所亲身经历的相反,我们从未以老爷自居,也没有随意处理被占领国的财产。我们处处都很留意,凡是部队住过的房子都要保持井然有序。顺手牵羊拿走主人家什或贵重物品充作“纪念品”,绝不是德国陆军的作风。有一次,当我经过一座别墅时,发现刚刚离开这里的部队把这里搞得一片狼藉。第二天,我便命令这个连的连长带领一个清洁组,把这里重新收拾干净。
  由于我们的部队行为检点,我在法国居住的半年时间里,与法国居民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对我们也很客气,因此也赢得了我们对他们的尊重。我想,每个人大概都会或多或少地迷恋于这个国家的魅力。这里有如此古老的文化、绮丽的风光和著名的美食!在这片富饶的国土上,有如此琳琅满目的商品!可惜,我们的购买力有限。我们的军饷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兑换为占领国的货币,这个规定至少在陆军一直被严格地执行着,我们热切的购买欲望因此受到限制。但为了德国国防军的尊严,我们觉得这一规定是合情合理的。】(你们不是去占领法国,你们是去为法国增加GDP的吧?)——第7章-两次战局间,翻译:戴耀先
  
  【新阿斯卡尼亚原本是安哈尔特公爵买的一块大型租地,这里的动物园在整个苏联都很有名。草原中央有一个很大的公园,里面小溪纵横,池塘棋布,从黑、白、红三色野鸭到鹭鸶和红鹤,足有上百种水鸟在这里栖息。这个公园在草原上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天堂。紧靠着公园还有一个达数平方公里的草原禁猎区,里面生活这各色各样的野兽,有红鹿、黄鹿、羚羊、斑马、盘羊、野牛、骆驼等,它们和平共处。只有少数猛兽被单独圈养起来。在这个禁猎区内漫步于各种各样的动物之间,可谓一种别具风味的享受。这里还有一个蛇饲养场。据说苏联人在撤退前,已将蛇从养殖场放出来了。我们曾搜寻过毒蛇,但没有找到。有一天,响起空袭警报。此前,参谋长韦勒上校让人预先在作训处办公室附近挖了一条避弹坑道,此时他便命令参谋部的人员进入坑道。当第一批敌机出现时,作训处的人员便陆续进入坑道,走在最前面的韦勒上校突然停在下面的一级台阶上,像被钉在那里一动不动。后面的人大喊:“上校先生,请您再往下走一点,我们大家还都在外面呢!”韦勒上校还是没有往前走一步,反而怒气冲冲地转过身来,对后面大声说道:“你小子喊什么?我走不了啦。前面有一条蛇!”果真是条蛇!这个时候,所有涌入坑道的人才发现,在坑道的地上有一条令人胆战心惊的蛇。它竖着半个身子,愤怒地左右摇摆着头,张着大嘴,发出嘶嘶的声响,令人毛骨悚然。
  在敌机和猛蛇之间,我们还是选择了前者,好在敌机不会百发百中——如果幸运的话。这段滑稽的事当然成了大家晚餐的笑谈。于是,有人建议工兵领导除了地雷探测,也将毒蛇探测纳入训练大纲。还有人建议将敌人的这种新式秘密武器,向陆军总司令部报告。】——第9章-克里木战役,翻译:戴耀先
  
  【这个动物饲养基地给我们带来许多趣事。一天,我们的作训处长坐在地图桌前,全神贯注地凝视着地图,思考着什么问题。一头温驯的雌鹿迷失了方向,走进处长的办公室,用温柔好奇的目光打量着钉在墙上的地图。然后,它用嘴碰了碰布塞上校,上校不愿有人打扰,于是非常不温柔地站起来,大声吼道:“干什么,给我滚开……给我……”当他回头面对这个他想象中的“肇事者”时,看到了雌鹿一双忠实、忧郁的眼睛!然后上校非常客气地将这位新奇的造访者领出了门。当我们离开新阿斯卡尼亚继续向前推进时,他还带走了两只虎皮鹦鹉,取名为诺瓦和阿斯卡(合起来便是新阿斯卡尼亚)。自此,这两只鸟便在作训处办公室里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它们愉快的欢叫声对我们倒没有多少影响,只是由于它们偏好红色,不停地用嘴去啄情况图上的红色,于是用红色标注的敌人越来越少,搞得我们哭笑不得。遗憾的是,现实恰恰相反!】——第9章-克里木战役,翻译:戴耀先
  
  【身为一个集团军的司令,同时也是集团军的最高法官。对于最高法官而言,最难的就是对死刑判决的批准。一方面,维护部队的纪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韦勒部队的利益,他必须对作战中的违纪者严加制裁;另一方面,在大笔一挥之下,即断送一条生命,这的确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当然,在战争中会有成百上千人付出生命,每个军人都懂得做好随时牺牲准备的必要。但是,在疆场上意外中弹英勇倒下,与站在战友的枪口前并以骂名离开人世,完全是两回事。
  诚然,如果一个军人因某种卑劣行为玷污了军队的荣誉,或因其行为而断送了战友的性命,那么他不可能也不应当得到同情。但是,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这种过失是出于某种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而不是由于思想品质的低劣而造成的。但是,不管怎么说,军事法庭对死刑的宣判必须公正。
  当处理一项死刑判决时,我从不轻信其他优秀的集团军法官的报告,而是亲自仔细查阅有关卷宗。在战争之初,我的军有两个士兵因强奸一名老妇被判处死刑,后来被枪决,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还有另外的例子。譬如,有一个在波兰战局中荣获铁十字勋章的人,在伤愈出院后被分配到一支陌生的部队。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他的机枪班长和其他战友都已战死,于是他神经失去控制并逃跑了。虽然按军法他理应被判死刑,但这种情况是否也可以用另一种标准加以衡量——尽管懦夫的行为会危及部队的士气。由于我不能立即推翻部队法庭的判决,于是每逢遇到这种记忆类似的情况,我便于团长磋商将死刑的判决延迟四周。如果此人在四周之内的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我便将判决撤销。如果他仍是屡教不改,便执行判决。这些戴罪立功的人在考验期内只有一人投敌,其他人均有良好表现,有的人则在艰苦战斗中忠于职守,战死疆场。】——第9章-克里木战役,翻译:戴耀先
  
  【到了贝希特斯加登之后,我们先与柴兹勒尔谈话。他告诉我们,自从上次会谈之后,戈林、希姆莱和凯特尔就拼命的说我的坏话,所以希特勒才决定免去我和克莱斯特的职务。】【不管希特勒内心怎样,他的外表却是礼貌周到的。当然,戈林与希姆莱之流早就想把我挤走,这也是我早知道的。】(“说我的坏话“这句莫名戳中笑点)——第15章-1943-1944年的防御战,翻译:钮先钟
  
  【我还想借这个机会说一个题外话。尽管我们上面提到在后勤补给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但本集团军还是千方百计——比如压缩我们自己的口粮——以满足大量俘虏的最低供给。这样,俘虏的死亡率年平均不到2%,这对一支庞大的由重伤员或筋疲力尽的俘虏组成的队伍来说,是一个极低的数字。我还可以举出一个我们善待俘虏的例子。在费奥多西亚,有一个关押8000名苏军俘虏的营地,看守逃跑了。然而,这8000名俘虏并没有投向解救他们的苏军,反而向塞瓦斯托波尔方向——也就是我们开来,而且没有任何人监督。
  此外,集团军还尽其所能对当地居民提供帮助。因为,苏联人在撤离克里木之前,不仅将几乎所有工厂、磨坊摧毁,而且还焚烧粮仓,使这里的居民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本集团军的军需官毫克上校和随军行政长官拉布斯,克服自己补给的各种困难,出色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们不仅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这使克里木的鞑靼人大多数都对我们十分友好。我们甚至还组建了由鞑靼人组成的武装自卫队,以对付贾伊拉山上的游击队对村庄的袭扰。】——第9章-克里木战役,翻译:戴耀先
  
  【在我担任装甲军军长期间,他每天都可以如愿以偿地随我在战场上奔忙。可是,当后来我升任集团军司令后,他便开始发牢骚,整天缠着我,要求到部队去。这是一名年轻军官常有的状态。】——第8章-装甲兵突袭,翻译:戴耀先
  
  【当我被任命为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之后,使我第一次直接受到了希特勒的指挥,因为他正在兼任着三军统帅和陆军总司令的职务。直到现在,我才亲自有机会看到他除了国家元首的职务以外,又怎样去尝试执行一个战争中最高统帅的任务,在过去我一直都感觉到他对于军事决定的影响,最多只不过是间接的和遥远的而已。因为凡是有关作战的一切事件,都是受到严格保密的限制。所以我自己很难作任何确实的判断。 
  
  在波兰战役中,我们不感觉到希特勒对于陆军领导权的干涉。当他两次视察伦德斯特元帅的集团军群总部时,他对于我们的情况解释,都很同情的加以听取,并且也同意我们的意图而毫无加以干涉的打算。 
  
  至于说到挪威的占领,局外人对于这个计划始终是莫测高深的,希特勒对于西线攻势的态度在以前早已详细讨论过。在这个事件上,他完全越过了陆军总部,这固然很令人感到骇异和不满,不过他的基本观念,认为解决之道必须是攻势的,若从军事观点来看却是一点都不错,尽管他原定的时间并不妥当。诚然,他所拟定的计划大纲不可能产生完全解决,理由我早已分析过了。在那个阶段中,他可能并不曾想到会获得那样伟大的战果。不过当A 集团军群的计划使他能有这种机会时,他马上就抓着了这个观念,并且自己去适应它——尽管因为害怕冒险曾经加以某些限制。他在敦刻尔克城外停止装甲兵的前进,固然是犯了一个致命的大错误,但是在当时,局外认却很难认清这一点,因为从滩头上所留下来的装备数量看来,足以使任何人都很难认清英国人撤运其部队过海的工作会有那样大的成功。 
  
  不过,由于缺乏一个“战争计划”,所以使对于入侵英国的作战缺乏适当的准备,而未能配合时机,这一点足以显示出德军领导阶层之失败,换言之,也就是应由希特勒本人负责。相反,任何并非实际在场的认却很难判断,转过头来对付俄国的决定,因为政治的原因是否真正无可避免。俄军在德国、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边界上的部署,却的确使人很感到触目惊心。 
  
  站在一个军长和集团军司令的地位上,我对于希特勒在原始攻击计划和第一阶段战役的作战指导,以及1942年夏季攻势计划所具有的影响作用都殊少认识。无论如何,希特勒对于克里米亚战役的指挥不曾加以干涉。当我在1942年春季去谒见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我们的意图,并且也毫无疑问曾经尽可能使我们在塞瓦斯托波尔获得成功。不过我认为在该要塞陷落之后,第11集团军的调动是不合理的,这已见前述,不再赘论。 
  
  现在我以集团军群总司令的身份,第一次直接受到希特勒的指挥,这也使我对于其最高统帅权的执行有了第一次真正的经验。 
  
  当分析希特勒在作为一个军事领袖的地位时,我们决不可以鄙薄他,说他只是一个第一次大战中的“小班长”而已。 
  
  毫无疑问,他对于作战十分敏觉,像他采取A 集团军群在西线上的计划即为一例。事实上,许多业余的军事家都常有这种天才,否则历史记录上就不会有那样多的王公都变成了指挥官了。此外,希特勒也具有惊人的记忆力和想像力,使他能迅速了解一切技术事件和军备问题。他对于敌方最新兵器的性能十分熟习,并且对于敌我双方的战时生产数字,能够整套的背诵出来,如数家珍。事实上,当他每逢谈到他所不愿意听的问题时,就会把这一套法宝请了出来以当作抵制对方的工具。毫无问题,在军备方面的许多成就都应归功于他的远见和过人的精力。但是他对于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天才却具有过份的自信,结果又常常引起不幸的后果。他的干涉妨碍了空中的顺利发展,而火箭推进和原子兵器的发展也都受到了阻碍。 
  
  此外,由于希特勒对于所有技术问题都深感兴趣,结果遂使他对于技术资源的重要性不免估计过高。在必须要用大量部队才能有成功希望的情况中,他却相信少数的突击炮或新式的虎型坦克即足以应付。 
  
  概括言之,他所缺少的就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军事能力,这是他的“直觉”所不能代替的。 
  
  希特勒对于一个战术机会固然十分敏觉,能够迅速抓住机会,但他却缺乏能力不能够决定某种作战计划的先决条件和实际可能性。他不能了解一个作战的目标和最后限度,必须要与时间和兵力成正比例,至于补给的可能性更是不在话下。他也不会认清任何远程的攻势作战,其所需要的兵力必须逐渐增大,远超过原始突击时所需要的。在1942年夏季攻势的计划与执行中都很明显地表现出上述弱点。另一个例证就是他在1942年秋季中对我所说的话,他希望用一个摩托化的集团军群从高加索一直进入近东和印度。 
  
  在政治方面也和军事方面一样,希特勒对于何者为可以达到的,何者为不可以达到的,完全缺乏一种判断力。在1939年的秋季中,虽然他看不起法国的抵抗力,但他最先却不曾认清一个有正确计划的德军攻势,即足以有获得决定性成功的可能性。可是当他实际成功之后,因为条件改变了,于是他又错过了更好的机会。在每一种情况中,他所缺乏的就是在战略和大战术领域中的真正训练。 
  
  所以他活跃的心灵对一切足以勾起幻想的目标都感兴趣,这样同时追求几个目标,而且常常在战场上距离极远,遂使德军的实力消耗殆尽。他完全不曾了解下述的基本规律——在重点上的兵力决不嫌强大,为了得到决定性的目标,甚至于应不惜牺牲比较不重要的方面,或是不惜接受相当的冒险。所以在1942年和1943年的攻势中,他都不能倾全力以求成功。同时当情况逆转时,也不愿意采取任何紧急的补救措施。 
  
  至于说到希特勒的战略目标( 至少就对俄国的冲突而言) ,大部分受到了政治考虑和德国战争经济需要的影响。在有关俄国战役的导言中,我已经有所论述,以后在分析1943-1944 年之间的防御战时,还要再度提到。 
  
  在决定战略性目标时,政治和经济性的问题毫无疑问非常重要,不过希特勒的错误却是过份重视了这种成就,而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地理目标的保有,要重于击败敌方军事力量。事实上,从对俄国的斗争中看来,即可以了解当军事上胜负未决时,要想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地理目标,是颇有疑问的,而想长期的保持则更是不可能。在那个时候,还不能用飞机或导弹毁灭敌人的生产中心和运输体系。 
  
  战略毫无疑问应该是政治领袖手中的一个工具,但是他却决不应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任何战争中,战略的目标都还是击碎敌方的军事防御力量。只有在确保了胜利之后,才能实现政治和经济的目标。 
  
  这样就要说到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希特勒的意志力,这对于他的领导性格是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而他对于这种意志力却是未免估计过高。他认为这种意志力可以贯彻到每一个士兵的心灵中,这也就足以使他的决定和命令获得成功。 
  
  很明显,最高统帅的坚强意志是胜利的一个必要先决条件。在紧要关头,领袖突然丧失了其意志力,结果往往就会功败垂成。不过这种必胜的意志却又与希特勒的意志不同,后者的根源是他自信他具有“天命”的任务。这种信念必然会使人丧失理智,而认为他自己的意志足以克服现实——不管敌人的兵力是否远占优势,不管时间与空间的条件,也不管敌方的领袖是否同样具有坚强的意志。 
  
  大体说来,希特勒在作其自己的计算时,是很少考虑到敌人的可能意图,因为他深信他的意志一定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任何的报告,不管如何可靠,只要一说到敌人的优势,他就会不愿意采纳,即使后者要比他强过了几倍。希特勒会毫无理由地随便驳斥这些报告,或者故意夸大敌人的弱点和引述德国的生产数字,滔滔不绝,使人不能开口向他进言。
  
  在他的意志前面,任何军事指挥官在作决定时来当作基础的情况研判都实际上变得毫无意义。希特勒就是这样的不顾现实。 
  
  希特勒对于自己的意志力虽然如此估计过高,并且也如此忽视了敌人的资源和可能的意图,可是很奇怪的却是其决定的果敢程度并不能与此相配合。直到1938年为止,希特勒在政治方面节节胜利,可是这个人却已经变成了一个政治赌徒,在军事领域实际上却不敢冒险。希特勒本人所作的唯一果敢的军事决定,也许就只有对挪威的占领。甚至其原始计划也还是雷德尔海军元帅所提出的。尤其是在纳尔维克战况不利时,希特勒几乎又要命令撤出该城,无异于牺牲了整个作战的基本目标——使运输铁矿的路线畅通。在西线战役的执行中,我们在上文中也曾说道,希特勒不敢作军事冒险。归根结底,攻击俄国的决定,也是因为不敢渡海攻英而引起的必然结果。希特勒认为侵英的作战太危险,所以不敢一试。 
  
  在对俄国的战役中,希特勒对于冒险的畏惧也可以从两方面显示。一是他在1943年以后的情况中,拒绝采取弹性的作战方式。在那时只有自动地暂时放弃已经征服的土地,才能应付危局。二是他不敢放弃次要的战场和尽量抽调兵力,以应付主要的决战,尽管不这样做,即可能引起极大的危险。 
  希特勒为什么在军事领域中不敢冒险,其理由可能分为三点:一、他可能暗自觉察到他自己缺乏应付这些危机的军事能力。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更不相信他的将领们具有这种能力。二、他也像所有一切的独裁者一样,害怕任何的挫败都足以使其威望发生动摇。事实上,这种态度正足以造成军事上的错误,而更足以丧失其威望。三、希特勒对于权力具有一种贪欲,他不愿意放弃任何已经到手的东西。 
  
  当我任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的阶段中,我与陆军参谋长兹勒尔上将(Col-Gen. Xcitxler) 曾经花了无限的精力来矫正希特勒的错误思想,但结果却还是枉然。
  
  当他面临着一个即不愿意面对又无法避免的决定时,希特勒就会尽可能拖时间。当我们感到时机迫切,有立即调动兵力以阻止敌人的作战成功,或制止其扩张行动时,经常会遭遇到这种困难。总参谋部要与希特勒苦争几天之久,才能够从威胁性较低的地区中抽出一点兵力来援救紧急的地点。在大多数的情况中,总是当时机已经太迟了的时候,他才肯给予太少的兵力——最后的结果是花了比原定的数量超过了几倍的兵力还不能达到原定的目标。为了放弃一个不能守住的位置,例如1943年的顿涅茨地区和1944年的第聂伯河湾,常常要争论达几个星期之久。有时为了想抽调一点兵力而放弃不重要的突出地时,结果也是一样的难免一场争论。希特勒可能是希望事态最后还是能变得合于他的理想,于是他就可以避免作下他所不愿意的决定。因为他不愿意他的决定是为了适应敌人的行动。他对于他自己的意志力既然具有无比的信心,所以他不愿接受机动性作战中的任何冒险,例如迂回的攻势,其成功是事先无法保证的。他也不愿意自动放弃任何东西。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因素对于希特勒的军事领导方式所具有的影响力量也就日益增强。寸土必争的顽固防御也就逐渐变成了一个公式,而终于断送了这种军事领导。所以,当德军在战争的初期,凭借作战的机动性已经赢得那样优异的成功之后,希特勒对于在莫斯科前线上所发生的首次危机,所采取的对策却是斯大林的死守任何阵地的观念。在1941年,这种政策几乎使俄国一败涂地,所以当德国人发动其1942年的攻势时,他们也终于放弃了这种观念。 
  
  因为在1941年的冬天里我们部队的英勇抵抗,终于击退了俄军的反攻,于是希特勒遂深信他禁止任何自动撤退的命令,已经救了德军,使其不至于遭受拿破仑大军团在1812年所遭遇到的同一命运。他的宠信人员和某些指挥官对于他的歌功颂德,足以增强他的信心。所以当1942年秋季,德军的攻势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发生了顿挫,一个新的危机又正在兴起时,希特勒马上就再度想到他的老办法,认为只要不惜一切代价,抓着已经得到的东西不放手,即能确保成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他放弃这个观念。 
  
  现在大家似乎都已经公认,在两种形式的战斗中,防御是一种较强的形式。不过这却是有条件的,只有防御比较有效,足以使攻击者在攻击阵地时,流血过多而受到致命打击,才能讲得通。在东线上这种理论却是不合适的。德军的数量根本上就不够组织一个如此坚强的防御。敌人的兵力比我们要强过了好几倍,在那样宽广的正面,可以集中其兵力在任何选定的点上,达到突破的目的。结果,大量的德军遂难于避免被包围的命运。只有在机动性的作战中,德国参谋人员与战斗部队的优势才能发挥作用,或许才能抵消俄国大军的数量优势。 
  
  希特勒这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坚守不动的倾向与日俱增,等到下文中叙述1943-1944年的东线防御战时,还要更详细地加以分析。他之所以如此坚持的原因,也许要在本性深处去发掘。他对于战斗的看法,只注意到极端野蛮的一方面。他的思想只能了解挺着不动,而让敌军碰在我们的防线上流血致死,但却不能了解一个高明的拳师往往会后退一步,以便发动一个决定性的突击。他不懂得战争的艺术,而只懂得蛮力,而且认为意志力即足以保证其成功。 
  
  因为希特勒重视蛮力远过于心灵,所以他陶醉在德国军需工业的生产数字之中,甚至于忽视了敌人的生产数字还要更高的事实。他忘记了必须有训练和技巧才能使一种新兵器发挥其充份的效力,只要新兵器达到了前线,他就感到满足了。至于部队是否已经学会了使用方法,和这种兵器是否已经在战斗条件之下通过了考验,他却丝毫不予注意。 
  
  同样,希特勒又经常命令成立新的师。虽然我们部队数量的增加是极合理想的,但是因此而使已经编成了的部队缺乏补充兵员,却是得不偿失。这些老部队几乎已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而那些新成立的单位因为缺乏战斗经验,所以死伤率特别重大,空军野战师、党卫军师和所谓人民步兵师都是明显的例证。 
  
  最后还有值得提出的一点,虽然希特勒的扮像很英武,并且欢喜追求作为一个前线军人时所获得的经验,可是事实上,他却缺乏一个军人的性格,他的思想与情感都是不合普鲁士传统的。 
  
  希特勒从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报告中,对于前线上的情况,毫无疑问具有清楚的了解。此外他也经常召见刚从前线上回来的军官。所以他不仅清楚我们部队的成就,而且也知道自从俄国战役开始以来,我们部队即在不断忍受过度的折磨。也许这正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使我们从来无法劝说希特勒去接近最前线。要请他来视察我们的集团军群总部都已经够困难了,至于再向前走一步,对于他来说,就已经根本上不可能了,他可能是害怕在前线上的所见所闻会打破了他的黄金美梦。 
  
  希特勒虽然尽量强调他过去所具有的前线军人身份,但是我却从来感觉不到他的心灵是属于战斗部队的。部队的损失对于他而言,只不过是数字的减少而已。他从来是不曾把他们当作人类看待。( 注:有人认为希特勒内心是软弱的,他过份受到情感的支配,所以他自己害怕这种弱点会影响他的决心,因此不敢到前线上去看一看。不过希特勒这个人却是非常奇怪的,很难于了解。假使说他内心是软弱的,那么为什么他的统治又会那样日趋于野蛮和残酷呢?)
  
  不过有一点,希特勒的观念却完全像一个军人,那就是对于战功的勋奖。他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勇士能够获得荣誉。 
  
  我在上面所说的各点,即足以证明希特勒不适宜作一个军事领袖。不过假使他能完全信任一个有经验而负责任的总参谋长,则这些缺点也就多少可以获得一点抵补。无论如何,他也有几种特长,那都是一个最高统帅所不可缺少的:坚强的意志,能够抵抗最严重危机的神经,极端敏锐的头脑,在作战领域中也具有某种天才,还有能认识技术可能性的能力。假使他知道如何利用其总参谋长的技术来抵补其在军事领域中( 尤其是战略和大战术方面) 所缺少的训练和经验,则尽管有上述的诸多弱点,也还是照样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军事领导。但这却正是希特勒所不愿意接受的办法。
  
  正因为他相信他的意志力量是所向无敌的,所以他的政治成功和战争初期的军事胜利( 他认为这是他个人的成就) 都足以促使他在估计其自己的能力时,会丧失一切的比例意识。照他的想法,若是接受一个有实权的总参谋长的意见,这对于他自己的意志不是一种补益,而好像是屈服在他人的意志之下了。此外他事实上由于受到传统和背景的影响,对于军事领袖具有一种根本性的不信任心理,后者的生活规律和思想方式都是与他不同的。所以他不准备有一个真正负责的军事顾问站在他的身边。他想做另一个拿破仑,只能容许奴才在他的下面,驯服地执行他个人的意志。不幸,他却缺乏拿破仑一样的军事经验和军事天才。 
  
  在前一章中说到有关侵英计划的问题时( 第七章) ,我曾经说希特勒所组织的最高统帅部,其中并无一人有权可以向他就大战略的问题提出顾问性的意见,或是拟定一个战争计划。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处”(Wehrmachtfuhrungsstab) ,理论上来说应该担负这个任务,可是实际上它只是一个军事秘书处。它的唯一工作就是把希特勒的观念与指示,用军事术语改写成为正式的命令而已。 
  
  但是更坏的却是下述的发展。希特勒把挪威定为最高统帅部的战场,这是陆军总部无权过问的,那只不过是扰乱陆上作战的第一个步骤而已。以后几乎所有的其他战场都逐渐变成了最高统帅部的私产,最后只有东线还是属于陆军总部的,可是陆军总司令却又已由希特勒自兼。所以陆军总参谋长对于其他战场上的事情所具有的影响力量简直是小得可怜;同样,其他两个军种的总司令对于大战略的问题也是毫无影响作用。陆军总参谋长对于陆军兵力的全盘分配,根本没有发言权,常常不知道哪些部队和物资将会送往其他的战场。在这种环境中,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处与陆军总参谋部之间的冲突就无可避免。希特勒似乎是故意造成这种冲突,以便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他一个人可以有决定权。自然,这种恶劣的组织注定了要使整个的高级军事领导归于崩溃。希特勒对于其自己的意志力和军事能力估计过高,又产生了另外一种后果,那就是他用个别的手谕来直接指挥下级部队,这种情形日益恶劣。
  
  德国军事领导体系中经常强调一个特点,即希望各级指挥官都能发挥主动精神,并敢于负起责任。一切的措施都以发挥这种特点为理想。所以,照原则上来说,较高级指挥部的“训令”和中下级指挥部的命令,对于其下级单位都是只以“指定”任务为限度。至于如何去执行指定的任务,那却是下级指挥官本身的事情,上级不应加以干涉。德军往往能够战胜敌人,这种处理命令的制度要算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对手的命令常常是非常详细,把所有下级指挥官的行动都加以限制了。除非是万不得已,德军方面总是以尽量不侵越下级单位的权限为原则。 
  
  可是希特勒,却认为他自己坐在办公室中,要比在前线上的指挥官对情况还有更好的了解。他忽视了标记在他那幅太详细的情况地图上的情况,事实上赶不上情况的发展。而且从那样远的距离上,他也不可能判断前线上的行动何者为适合和必要。 
  
  他逐渐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爱用手令去干涉集团军群、集团军和更下级单位的行动,这是与他所应关心的范围完全不相干的。虽然过去在我自己的指挥范围之内,一直不曾受过干涉,但是当我从费特布斯克前往罗斯托夫时,中途在一个火车站上曾经与克鲁格元帅会晤,他却曾经给予我以一个预先的警告。他说在中央集团军群方面,任何一个兵力超过一营以上的行动,他都得事先与希特勒商量一下。虽然我以后总算未受到这种不可以忍受的干涉,可是由于希特勒的多管闲事,已经使我们与最高统帅部之间有了够多的冲突。 
  
  这种希特勒个人的命令,通常对于指挥和作战都只会具有妨碍作用,相反的,希持勒又极不愿意颁发长期性的作战训令。当他愈是把“不惜一切代价死守”的原则,当作其政策的要点时,于是也就愈不愿意颁发长期性的训令。因为他已经不信任其部下,所以害怕这种长期的训令会使他们获得了行动自由,做他所不愿意的事情。不过,这样的结果却是使一切领导作用都丧失了。长久时间之后,甚至于连一个集团军群若无统帅部的命令,都无法行动了。我们时常回忆到我们在克里米亚时的情况,那时我们具有充份的行动自由。 
  
  有许多的记录都说希特勒的态度是很粗暴的,有时口中喷着白沫,甚至有时还会咬地毯。诚然,他有时会丧失自制能力,不过当我在场的时候,却只看过他发过一次坏脾气,那就是与哈尔德的争吵,上文中已经说过。很明显,希特勒是看人打发的。专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论,他一直都还能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即使我们的意见冲突,也都不曾红过脸。 
  
  希特勒要算是一位心理专家,对于凡是来见他的人,他都有一套办法来说服他,并使其接受他的观点。此外,他当然也知道任何来拜见他的人所具有的动机,并且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套答辩的理论。他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足以说服他人接受他自己的观念,不管那是真的还是假的。尤其是某些刚刚从前线上回来的军官,对于他毫无认识,更易于受到他的欺骗。在这种情况下,当这个人出发时,他心理只想把前线上的事实真象告诉希特勒,可是回来的时候却完全被希特勒说服了,而且更充满了信心。 
  
  当我充任集团军群总司令的时候,为了作战的问题,常常与希特勒发生辩论,使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为他自己的观点辩护时,实在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韧性。几乎一争论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他的来宾会达到他的目的,但多数却是空手回去,最好的安慰也只不过是空洞的诺言而己。我所认识的人中间,再没有哪一个在这样的讨论中具有与他同等的持久力。与一个前线指挥官之间的争论,最大限度的时间充其量也还不过几个小时,可是总参谋长柴兹勒尔上将为了要求希特勒采取必要的行动,常常是一争论就是好几天。当这种争论正在进行之际,我们总是惯于问柴兹勒尔他们已经达到多少“回合”了。 
  
  此外,希特勒用来为其观点辩护的理由( 我在这里所指的包括纯军事的在内) ,通常也还是不易加以驳回的。尤其是在有关作战意图的任何讨论中,所争论事件的后果几乎无人能作绝对正确的预测。在战争中没有一件事能够确定,不管是说的还是做的。 
  
  当希特勒自己感觉到他在战略方面的意见,不能予人以任何良好印象时,他就马上会从政治或经济的领域中去寻找理由。因为他对于政治和经济情况的知识,是任何前线指挥官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他的辩论在此时通常就也更显得理直气壮。作为一种最后的手段,我们也就只好坚持着说,假使他不同意我们的建议或是向他所提出的要求,则在军事方面一定会发生恶劣的后果。于是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就会随之而受到恶劣的影响。 
  
  相反,尽管他不愿意接受要求,可是却常常表现出来他是一个善听者,而且有时他也能作客观的讨论。 
  
  这样一位宿命论的独裁者,他所思考的就是他的政治野心,而且生活在他的“天命”信仰之中,所以与其军事将领之间,自然很难发生任何亲密的关系。很明显,希特勒对于个人的因素最不感兴趣。照他看来,一切人类都只不过是一种工具,用来达到其政治野心而已。他自己对于德国的军人,毫无任何感情上的联系。 
  
  一方面由于希特勒的个性,另一方面由于统帅部的组织,遂使德国的军事领导所具有的缺点日趋明显。于是又自然引出一个进一步的新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这种局面有所改良呢?关于政治方面的问题,我在本书中决心不加以分析。 
  
  为了使战争可以有比较合理的指导起见,我曾经至少作过三次的尝试,来劝诱希特勒在最高统帅部的组织中接受某种改革。据我所知,还没有第二个人敢于像我这样的直率,当面批评他的军事领导是不适当的。 
  
  我当然完全了解,事实上,希特勒决不肯公开放弃其最高指挥权。作为一个独裁者,他不可能采取这样的步骤,因为照他看来,这对于其个人的威望将是一种不能忍受的打击。所以我的意见是只想劝诱希特勒在名义上仍然保留着最高统帅的地位,但是事实上却把所有军事行动的指导权,交给一个有实权的总参谋长去执行,对于东线则另外特任一位总司令。我这些企图很不幸都未能获致成功,在以后叙述1943-1944 年之间的形势时,对此将要作更进一步的讨论。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些努力尤其困难,因为希特勒完全知道当时在陆军中,有许多人都希望我能出任真正有实权的总参谋长,或是东线的总司令,所以我的处境很窘迫而微妙。 
  
  我在这里不拟讨论用暴力手段改变国家领导的问题,例如1944年7 月20日事变,虽然也许有一天我会发表我的意见。在这本战时回忆录的范围中,我只想说一句话。作为一名负责的前线指挥官不允许在战争中有发动政变的思想,因为它将导致前线的崩溃,并引发国内混乱。此外,这种思想与入伍誓词背道而驰,谋杀能否成功也是个问题。 
  
  诚如我在接受战犯审判时所说的话:“高级军事指挥官年复一年地要求其士兵为胜利而捐躯,因此他决不会用自己的手制造失败。” 
  
  无论如何,在那个时候我们都早已明确认识到,即使发动一个政变也不能改变盟军的无条件投降要求。而且当我尚据有兵权时,我也还觉得我们尚未达到那样一点,要把这种行动当作唯一的出路。】——第11章,希特勒执掌军队最高指挥权
  
  【”旅行者,请到斯巴达来,在这里向世人宣布,我们看到他们长眠在这里,这是命运的安排。“
  
  通过上面的诗句,世人了解了泰尔莫皮伦防御者的英雄事迹,它也从此成为对勇敢、忠诚和服从的赞歌。但是,没有人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路上,为纪念在斯大林格勒惨遭覆灭的德军第6集团军树立一块镌刻这样史诗的纪念碑,没有人为在那里阵亡的、被饿死和冻死的德国士兵们树立一个十字架。
  
  尽管胜利者的欢呼声早已消退,尽管德军士兵对痛苦的抱怨、对失望和不满的怒吼已渐沉寂,但对他们所遭受的无以言状的苦痛和伤亡,对他们表现出的史无前例的英勇、忠诚和尽职的缅怀,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尽管这种英勇并未取得成效,尽管接受效忠和尽职的这个人(希特勒)对此并不理解,也不值得,但这种英勇、忠诚和尽职依然是对德国军人气质的一首赞歌!一种牺牲如果没有带来胜利也许等于徒劳,一个政权如果不懂得珍爱对它的忠诚,这种忠诚也许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服从的前提被证明是骗人的,那么说明这种服从是错误的。然而,这种由第6集团军在他们捐躯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民族品质和气节,将永世传承。
  
  要描绘德军第6集团军的英勇事迹,恐怕只有杰出的诗人才能胜任。但是,德国军人的苦难和牺牲太神圣了,以至于会使人感到心惊胆颤,使人们怀疑资料的可靠性,或者会引发政治上的争论。凡是想着手描绘着一悲剧的人,定会对这段历史肃然起敬,而不会心怀憎恶!凡是像我这样曾处在一个负责的位置上,亲身经历过斯大林格勒战斗的人,都不会用低劣的语言亵渎在斯大林格勒死去的人们。不管是言之无物的华丽辞藻,还是与之不相协调的仇恨,都不能用在这一悲惨事件上,对它只能是客观地描述。历史会对此做出最终的评判,不过可以肯定,那些认为其所走过的艰苦路程是他们应尽的义务的人们将是正确的。也可以肯定,这段历史是一个错误或疏忽,但对他们的效忠进行谴责是不公的。
  
  我并不认为我不能够描述第6集团军士兵的战斗和苦痛,但是我的地位阻止我这样做。在这里,没有必要对这出悲剧中的人,对他们所遭受的苦痛、绝望、怨恨和死亡,以及在那些日子里,后方人们的恐惧、担心和悲痛进行描述。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这些东西在我和我们的同事,以及包括所有为拯救第6集团军而为之战斗的军人心里一直留存着可怕的阴影。对于斯大林格勒悲剧中的人,没有人比曾亲历此事的我们有更深切的理解,我们在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拯救我们战友的努力。但是,要说起这出悲剧中的人,其中饱含了无法想象和难以言状的苦痛,以至于我们有可能在描述他们时挂一漏万,有失真实。我们不是低估他们所遭受的痛苦,而是怕重新解开这个旧疮疤。我们这样做有助于理解,避免制造新的仇恨。
  
  因此,我将对这出悲剧进行理智和客观的描述,不掺杂情感的东西。我将不提及那些德国军人的伟大英雄气概和苦痛。我将站在我的位置上,从更宽大的视角,将斯大林格勒作为整个战局的一部分来描述。我的描述也许没有将读者带到会战的喧哗、斯大林格勒周围的冰天雪地,以及争夺沟堑和居民地的激烈战斗之中,只能停留在一个高级指挥层,对这一点,希望读者能够给予理解。】——第12章-斯大林格勒的悲剧,翻译:戴耀先
  
  【最后,希特勒宣称,投降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苏联人从不守约。不是按字面理解,而是就其本意来讲,希特勒的这最后一句话还是正确的。因为事实说明,在最后落入苏军手中的9万名俘虏中,能够存活下来的不足几千人。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苏联人有完备的铁路运输线直达斯大林格勒,如果他们有善心的话,俘虏的供给和运输是不成问题的。尽管严寒和虚弱会导致过高的伤亡,但死亡率仍是超出了此种情况下的一般限度。】——第12章-斯大林格勒的悲剧,翻译:戴耀先
  
  【”球形闪电“是蔡茨勒将军的绰号。因为,他一旦在陆军总司令部出现,就会引起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的效应,同时他也要求其下属以闪电般的速度完成各项任务。之所以获得这个绰号,也因为他的外表酷似圆球。他不但身材短小,脑袋也是圆圆的,面颊红红的,头顶光光的。他行动迅速,犹如射出的球。】(你说来说去会起这个绰号重点就是后半段吧。)——第15章-1943-1944年的防御战,翻译:戴耀先
  
  【这次撤退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此德军指挥不得不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以阻止苏军的追击。其中重要的是要阻止苏军到达第聂伯河时,立即由追击转入进攻。
  
  基于这个原因,德军方面也必须运用苏联人过去在撤退时所采取的方法:”焦土政策。“
  
  在第聂伯河前方20-30公里宽的地幅内,凡是有助于苏军继续进攻并借以渡河的东西,也就是说,所有在第聂伯河镇地前方展开地域内能为苏军提供遮蔽和宿营的东西,以及能帮助苏军实施补给尤其是部队粮食供应的一切东西,要全部摧毁或带走。
  
  同时,根据戈林经济参谋部的特别命令,要将所有为军工生产服务的物资和机器设备从撤离地区撤走。但是,对于本集团军群而言只限于重要机器、稀有金属、谷物和油料果实,以及马匹和家畜。当然,这与”抢掠“毫不相干。与其他国家军队不同,德国军队是绝不容忍抢掠的。为防止非法运走某些物品,特别采取了严格的检查措施。至于我们从工厂、仓库和集体农庄带走的物资,属于苏联的国家财产,而不是私人物品。
  
  苏联在重新夺回某地区后,会立即将全部60岁以下有服役能力的男人编入军队,其他居民则被强迫从事用于军事目的的工作;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命令也要将居民带到第聂伯河彼岸。事实上,这一条强制措施只限于那些可能立即被编入军队的适龄者。相反,为摆脱恐怖的苏维埃统治,大部分居民情愿加入我们的撤退队伍。于是,像我们后来在东德亲身经历的那样,撤退的居民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难民大军。途中,得到了我们各集团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并没有受到”胁迫“,而是自愿随同我们一起来到第聂伯河以西地区。(这是党国特色的带路光荣么?)在这里,德军各级指挥机构为他们妥善地安排了食宿。撤退的居民可以携带凡是能够携带的东西,包括马匹和家畜。我们还在运输工具方面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不可否认,战争不可避免地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和折磨。但是,敌人对德国居民的野蛮轰炸,以及后来在东德所发生的一切,可谓登峰造极了。而德国方面所采取的全部措施都局限在战争急需的范畴之内。
  
  这次撤退中所包含的巨大技术成就,可从几个事例中窥见一斑。仅仅需要撤退的伤员就达20万人,用以运送军队物资和撤走本地物资的火车约有2500列,随同我们一起撤走的居民至少有10万人之多。此次撤退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以及仅有几个渡口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它正好驳斥了有些人的观点,证明这种行动也是可以迅速实施的。
  
  9月30日,本集团军群所属全部集团军到达梅利托波尔——第聂伯河一线。】——第15章-1943-1944年的防御战-焦土政策,翻译:戴耀先


  你知道席伐斯托普指的苏德战场的什么地点吗?知道邓尼兹指的是哪里吗?如果不知道,请看“战略大师”+“汉语敌人”钮先钟先生翻译的《失去的胜利》。
  但本文要讲的显然是解放军出版社独家出版中文简体版《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这本《回忆录》跟“大师”的作品有几毛钱关系呢?本来是没有的,八杆子打不着,但我读着读着感觉就有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可能和我这种二战史菜鸟一样对《回忆录》的很多地方弄不明白,是元帅的文笔太高深了吗?不晓得。弄不明白就看原著啊?可菜鸟除了会几个日常鸟语外,其它的一概不会。
  菜鸟看不懂,只有把“汉语敌人”请出来比照着看,这一看不知道,看完之后发觉“敌人”有可能是元帅的朋友。以下就是我对照学习的一点笔记。
  说明:下文中,解放军版《回忆录》简称《回》,“大师”版《失去的胜利》简称《失》。
  
  1、《回》P17:“如果说波兰的作战企图不是想‘保护一切’,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想主动放弃任何东西……”。这句话与它的下文有矛盾。
  《失》P21作:“除非是说它的基本思想,就是想要掩护所有一切的东西,而且决不自动放弃任何的东西……”。
  评:多印一字?
  
  2、《回》P21:“但同时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德军的主突方向可能来自西里西亚……”。
  《失》P26作:“但内心里却应随时记着,德军的攻击主力是一定会来自西里西亚方面……”。
  评:用语明显不同。
  
  3、《回》P26:“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尽量以其从西里西亚出发的两个集团军迫使波军在维斯瓦河曲地带进行战斗,阻止其撤到维斯瓦河—桑河一线后方。要想做到这一点,第10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以及紧随其后的步兵师,就要击溃在边界附近展开的波军,先敌到达登布林至华沙的维斯瓦河上的渡口”。
  《失》P31作:“南面(方)集团军(群)所应担负的任务,就是应该尽量在维斯托拉河的前方与敌军交战,以阻止他们退到维斯托拉河和桑河后方去的企图。这就是说第十军团的战车部队(步兵应尽量紧中在后面前进——原文)应协力冲过可能在国界附近集结的敌方部队,于是装甲兵力可能赶在敌人的前面,达到从邓布林起到华沙为止的各个维斯托拉河上的渡口”。
  评:这两段哪个表述得更清楚?
  
  4、《回》P26:“它一直争取的目标是迫使波军主力在维斯瓦河东部决战,并力争将其歼灭”。
  《失》P31作:“它的目的是要在维斯托拉河的前面,击毁敌军的主力”。
  评:错印一字?
  
  5、《回》P26、P27:分别有克拉考和科拉考的地名。
  《失》对应几处均作克拉考。
  评:这些名字都应指的是一个地方:克拉科夫。这点可从两书的配图上得到印证。
  
  6、《回》P29:“第10集团军由上西里西亚出击……,4个军部署在第一线。从右翼开始的顺序为:第15(摩托化——原文)军,第4军,第16装甲军。第二线为……”。第一线少了一个军。
  《失》P34:第16装甲军后面还列有一个“第十一军”。
  评:漏印?
  
  7、《回》P46:“这是1814年该城的城防司令,一位苏联将军留下的”!
  《失》P46作:“俄国将军”。
  评:这个问题网友已谈过。这应是译者的问题,不是印刷问题,而且类似错误还不少(P192、P218)。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方是P169页的注释○1,赫然印着“苏联沙皇尼古拉一世”。《回》的译者借元帅之口表示了对“苏联”的尊重,言必称“苏联”。
  
  8、《回》P79:“向西挺进的‘B’集团军群离海峡或索姆河口的距离愈近,敌军对德军北翼纵深的反突击就愈加有效”。
  《失》P86作:“B集团军向英吉利海峡和索穆河口的方向挺进得愈远,则敌人对于这个侧面的反攻也就愈有利”。
  评:《回》的译者喜欢这种拗口而不易让人理解的译法。在书的不少地方还可以看到。
  
  9、《回》P91:“观象青娃”。
  《失》P101“气象专家”。
  评:就算是直译,给个注释好不。
  
  10、《回》P96:“(第2集团军群)。”
  《失》P108作:“第二军团”(即第2集团军)。
  评:凭空冒出的部队在这本书里是很多的,皆是印刷错误吧。
  
  11、《回》P104:“我的妻弟和第四名乘员是被高炮击中后身亡的”。
  《失》P117作:“被一颗高射炮弹击中……死在飞机里面”。
  评:好古怪的译法。
  
  12、《回》P104:“第9步兵师在亚眠担负同样的任务”。
  《失》P117作:“第九装甲装师则在艾斯敏担负着同样的任务”。
  评:凭空冒出来的部队,文章前后对不上的地方很多。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回》P107页“第9师”。
  
  13、《回》P105:“但是要从防御转入反攻,只有等敌人铲除了登陆场,将守卫登陆场的师消灭,并渡过索姆之后才可以使用”(说的是第9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两个快速师的用处)。
  《失》P118作:“而且必须等到敌人实际上铲除了桥头阵地,渡过了索穆河,它们才能用来担负反攻的任务”。
  评:哪个译得更明白?
  
  14、《回》P105:“我曾多次向我的上司第4集团军司令建议”。
  《失》P118这段话后面还多了一句:“我们现已拔交该军团指挥”。
  评:第38军前期隶属于第12集团军,后期才交给第4集团军,《回》未作指挥关系变化的交待。让读到此处的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15、《回》P113:“而右翼第15军6月10日才到过鲁昂附近的塞纳河地段”。
  《失》P130:“其右面的第十五装甲军直到六月十日,尚未能达以赛纳河上”。
  评:不同之处。
  
  16、《回》P116:“这似乎就是事情的始末初终”。
  《失》P133:“这似乎就是结束了”。
  评:始末初终。只有哭着说:太高深了。
  
  17、《回》P116:“其中还有一个向林德曼投诚的炮兵连”。
  《失》P133作“炮兵团”。
  评:又一处不同。
  
  18、《回》P176:“第49山地军(下辖第170步兵师、第1、4山地旅——原文)”。
  《失》P198:“第四十九山地军,下辖第一七0步兵师,和第一及第四两个山地师”。
  评:《回》后面的P178有“山地军辖两个山地师”。所以《失》应准确。
  
  19、《回》P176:“第30军(下辖第72步兵师、第22步兵师和近卫部队——原文)”。
  《失》P198作:“第三十军,下辖第七十二和二十二两个步兵师,以及希特勒生活标准师”。”
  评:《回》所说的“近卫部队”颇让人摸不着头脑,其下文还会讲到“党卫军近卫师”。《失》讲得较为明白,但也不太容易搞懂,这个所谓的“希特勒生活标准师”可能指的是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师。搞懂这个问题对读下文还是有帮助的。
  
  20、《回》P177:“在地峡中部横贯有古时被称之为的‘鞑靼壕沟’,水深达15米”。
  《失》P200在相似的句子之后还有一段:“这是一个古代的工事”。
  
  21、《回》P179:“德军第70步兵师则被当作……”。
  《失》P203:作“第一七0步兵师”。
  评:克里木德军作战序列里没有第70步兵师。漏印一字,就可以让人把书读得昏天黑地。
  
  22、《回》P189:“第24军在快速追击中……”。
  《失》里没有对应的段落。
  评:印错,克里木战役中德军没有24军这个单位,应为第42军。
  
  23、《回》P207:“正当德军各师抵御苏军进攻之际,罗马尼亚第19师的防御崩溃”。
  《失》里没有对应的段落。但《失》P225写道:“这是自从他们击溃了罗马尼亚第十八师之后……”,《回》P211“这是在罗马尼亚第18师被击退后形成的”。
  评:结合上下文来看,此处该是印错:不是罗马尼亚第19师,而是第18师。
  
  24、《回》P210:“……只有第54军以及新近调来的罗马尼亚第19师。德军第50步兵师也从中抽调走,用于刻赤方向”。
  《失》P223作:“只有第五十四军和新到的罗马尼亚第十九师。后者调换了德军第五十师”。
  评:哪个更一目了然?
  
  25、《回》P210:“集团军司令部除了从塞瓦斯托波尔抽调来的第50师之外,就只有5个德国步兵师和第22装甲师”。
  《失》P224作:“我们所使用的兵力只有五个德国的步兵师(包括从席伐斯托普所调来的第五十师在内——原文)和第二十二装甲师”。
  评:我核对了一下:5个德国步兵师应该分别是:46、170、132、50、28。所以《失》是准确的。《回》译文有错。
  
  26、《回》P216:“以及罗马尼亚第7军,下辖罗马尼亚第10、19步兵师、第4山地师……”。
  《失》P231在“第四山地师”后面有段括号解释:“(即以前的第四山地旅,罗马尼亚当局虽然把所有山地旅都改名为山地师,但事实上兵力却并未增到一个师的标准)”。
  评:这样的注解对弄懂作战部队编制的变化有用。否则,某些部队的番号都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但这样的注解《回》略去了。
  
  27、《回》P221:“以及装备300、50、350和420毫米榴弹断然和迫击炮连”。
  《失》P237作:“口径分别为30.5,35,42cm不等”。
  评:《回》应该是印错了。
  
  28、《回》P221:“为保障其安全,有两个高炮营时刻守护在其左右”。
  《失》P237作:“经常要用两个高射炮兵团去保护它”。
  评:不同之处。学霸来解答吧。
  
  29、《回》P225:“清晨气温就高达50度”。
  《失》P240:“甚至于在清晨温度都高达华氏一0六度”。
  评:我拿网上的公式换算了一下,华氏106度大概是41摄氏度。这又是不同之处。
  
  30、《回》P226:“尽管遭受重大伤亡,但截止6月17日第30军还是在苏军防区前方的萨蓬阵地上打入一个楔子。经艰苦奋战,苏军防区最前方的诸支撑点如‘北方鼻子’、‘教堂山’、‘遗址山’等相继落入第72师之手……”。
  《失》P241、P242作:“六月十七日,我军付出了重大的成本,终于在北面的要塞地带中造成了一个深入的楔形。第二道防线中的阵地,例如‘赤卡’、‘GPU’、‘伏尔加’等都已落入了我们的手中。同一天,第三十军也已经冲入了查本阵地前方的前进防区中。在苦战之中,第七十二师攻占了‘北鼻’、‘教堂山’、‘废墟山’”。
  评:《回》少了一段。这很奇怪。
  
  31、《回》P230:“第24师和第22师的第一波兵力从南岸搭乘冲锋艇到达北岸,冲锋艇返回南岸”。
  《失》P246里对应的语句没有南北方向之说。
  评:萨蓬高地在谢韦尔纳亚湾的南面。所以《回》这段话方向应该搞反了。另外需要提一句本页中前面那个炸山洞的“悲剧”。两书译法不同,代表了两种阶级立场,有点意思。
  
  32、《回》P238、P239:“我们出席了一个德国男孩的洗礼”、“晚上,我们是在一群德国少数民族中度过的”、“今天,仍在那里居住的德国人重又遭受奴役”。
  《失》没有对应章节。
  评:据说“鸡儿慢”这个词,即可以指德国人,也可以指日尔曼人(忘了在哪本书里看到过)。但这是在人家罗马尼亚,你用德裔也好啊,或是日尔曼裔、日尔曼人也行。言必称德国,不符合我们理解的概念。这就好比说骆家辉是中国人一样。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P109页,《失》在此处对应段落也作德国人,我倒。在这方面二位译者学养相似。学霸来解读吧。
  
  33、《回》P240:“指令要求只以第42军和第46师”。
  《失》P251作:“代替它(指第11集团军)的一个作战却只使用第四十二军军部,第四十六师,和某些罗马尼亚兵力”。
  评:《回》或有误。
  
  34、《回》P242:“第11集团军所属兵力共计12师……,1个集团军的敌人——计19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1个边防旅和1-2个坦克旅”。
  《失》P254:“本军团所能运用的兵力还在十三个师以上……,因为敌军在那里有一个军团,共为十九个步兵旅,一个国际守卫旅,和一两个独立装甲旅”。
  评:《回》在该段说“抽调4个师”,又说“真正用于列宁格勒正面的只有9.5个师”。这道算术题似乎“大师”做对了。后面关于苏军兵力的描述两书也不相同。
  
  35、《回》P246:“没有几天,森林地便变成一个巨大弹坑”。
  《失》P257:“终于在这个地区变成了一个荒原”。
  评:个人觉得译作“荒原”比“一个巨大弹坑”要好。
  
  36、《回》P249:“一名步兵上尉(指元帅战死的长子)”。
  《失》P262:“一名步兵少尉”。
  评:《回》应印错,其前文也说是少尉。
  
  37、《回》P250:“第11集团军司令部已由列宁格勒的中央集团军群所在地域移至维捷布斯克地域”。
  《失》P263:“第十一军团司令部就已经从列宁格勒移到了中央集团军(群)地区中的费特布斯克”。
  评:错得好明显。
  
  38、《回》P253:“二战中的下士(此处说希特勒)”。
  《失》P265:“第一次大战中的‘小班长’而已”。
  评:不了解希特勒历史的人读这句话一开始会摸不着头脑。
  
  39、《回》P273:“其他所有罗马尼亚部队部分被投入斯大林格勒,部分被歼灭或击溃”。
  《失》P288:“所有其他的罗马尼亚部队不是被逐入斯达林格勒包围圈中,即已全被击溃”。
  评:《回》表述不如《失》。
  
  40、《回》P273:“……霍特大将的第4装甲集团军……在罗马尼亚军队溃败后……正面向南的防线,并划归第6集团军指挥”。
  《失》P288:“……在罗军崩溃后,其第四军改受第六军团指挥”。
  评: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4军,改归第6集团军指挥。《回》似乎出现漏印。
  
  41、《回》P274:“该军(第48装甲军)所辖兵力只有新组建、且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罗马尼亚装甲师”。
  《失》P289:“第四十八军管辖着两个新成立的罗马尼亚装甲师”。
  评:《失》指出是两个罗马尼亚装甲师。
  
  41、《回》P294:“在苏军发动攻势之初便参加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战斗的第2装甲师……”。倒数第一段:“(最早为11月8日)”。
  《失》P314:“第二十二装甲师即早已投入战斗,用以援助罗马尼亚第三军团”。 P315:“(但无论如何决不会早于十二月八日)”。
  评:两处参看上下文,应是《回》印错。
  
  42、《回》P313:“这种危险也必将降临到罗马尼亚第3军在奇尔河下游的防线”。
  《失》P338:“在齐尔河下流的罗马尼亚第三军团也就注定了要受到这种危险情况的影响”。
  评:前文没有说到过有罗马尼亚第3军这支部队,但有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可能是《回》印错。
  
  43、《回》P319:“当12月末希特勒拒绝了‘顿河’集团军群提出的迅速加强第6集团军的所有要求之后,第6集团军的命运已无可挽回”。
  《失》P345:“当希特勒拒绝了顿河集团军在十二月底所提出的一切迅速增援第四装甲军团的要求之后,第六军团的命运也就终于确定了”。
  评:结合上下文,《回》当印错。
  
  44、《回》P331:“1月31日,晋升为元帅的第6集团军司令携其司令部向苏军投诚”。
  《失》作的是另一种译法:“都做了俘虏”。
  评:“投诚”?看到这里,我只想瞄准一个地方吐一口唾沫。
  
  45、《回》P333:“……第6集团军2万英勇官兵……”。
  《失》P364:“……二十万壮士的……”。
  评:《回》漏印。
  
  46、《回》P334:“……至少提供了一个军事上的和棋机会,其价值……”。
  《失》P364:“……一次至少可以构成军事僵持形势的机会,其价值……”。
  评:个人认为:“构成军事僵持形势”优于“和棋”。
  
  47、《回》P349:“……党卫队‘诺曼人’师……”。
  《失》P386:“……一个费京(Viking——原文)党军师……”。
  评:这个师一般译作党卫军“维京”师吧。
  
  48、《回》P353:小标题“1943年中旬的作战态势”。
  《失》P391:小标题“在一九四三年一月中旬的作战形势”。
  评:《回》漏印。
  
  49、《回》P354:“虽然第1装甲集团军尚在300公里外的罗斯托夫附近的顿河渡口”。本页下面一段:“几天之后集团军群的翼侧已经不复存在”。
  《失》P392:“虽然第一装甲军团距离罗斯托夫的渡河点尚在一九0哩以外”。第二处:“在几天之内这个集团军(群,明显的是指B集团军群)的这个翼将会实际上不存在”。
  评:结合上下文,《回》此处错得离谱,第二处不如《失》说得明白准确,易使人产生误解,以为作者在说“顿河”集团军群。
  
  50、《回》P356:“只有如此才能防止‘顿河’集团军与‘A’集团军群的的联系被切断”。
  第二处:“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在重要地点即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下游之间地区增加兵力的话,未来形势如何发展;要么就是对当前的危险视而不见”。
  《失》P393:“若要想阻止敌军包围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第二处:“假使我们不在这个夹在顿尼兹满足要求与聂泊河之间的地区中增厚兵力,则前途不堪设想;否则它就是故意……”。
  评:结合上下文来看,《回》在第一处的翻译有问题,作者要说的是敌人要将由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构成的南翼与德军其它部分切断。而译者用语虽然不能说绝对有错,至少极易让人产生误解,让人以为敌人想要将这两部分军队切开。在后面的章节里,我们还会发现这种问题。
  第二处“未来形势如何发展”后面似乎少了一句。
  
  51、《回》360:“企图插入‘A’集团军群与第1装甲集团军北翼之间……”。
  《失》P399:“于是企图从第四装甲军团与第一装甲军团的北翼之间插入……”。
  评:从此时战场上军队的部署位置来看,《回》此处明显是错误的。
  
  52、《回》P363:“不过这也许是某个被吓坏的地方部队指挥官所作的虚假报告”。
  《失》P403:“不过这种警报常常可能是一种虚惊,由后方地区中那些疑神见鬼的乡镇长们所发出的”。
  评:此处译文不同得有些意思。相信只有学霸才能回答这种不同。
  
  53、《回》P367:“同时大量缩减‘B’集团军群的补给,因为该集团军群实际已没有部队可资补给”。
  《失》P408:“事实上,‘B’集团军已经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
  评:哪种说法更明确?
  
  54、《回》P370:关于“对一切凡与急迫的作战态势无直接关系的考虑”一段,觉得不太好理解,可以参考《失》P412。
  
  55、《回》P382:“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与第1装甲集团军的联系被切断的危险便可排除”。
  《失》P429:“何立德兵团与第一装甲军团遂可以再无被切断的危险”。
  评:此译之问题同第50小点。
  
  56、《回》P383:“不保持越过第聂伯河的联系畅通,第1装甲集团军与兰茨集团军级支队就不可能生存”。
  《失》P430:“除非越过这条河川的交通线仍能畅通无阻,否则第四装甲军团或何立德兵团(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也就无法继续活下去”。
  评:结合上下文,《失》当正确。
  
  57、《回》P385:“它不仅暂时切断了中央集团军群与本集团军右翼的主要供给线……”。
  《失》P434:“敌军现在不仅已经暂时切断了本集团军(群,‘本集团军’指南方群团军群)中央与右翼的主要补给线……”。
  评:有吐口水的冲动。《回》文还可参见其P383第一段倒数第三排的段落。
  
  58、《回》P400:“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的威胁日渐迫近”。
  《失》在此处没有对印段落,但说“西方联军在欧洲登陆”。
  评:看到这里吐口水都没有力气了。从前面的“投诚”再到此处的“开辟第二战场”,让人感到元帅可能是卧底。
  
  59、《回》P440:“……从中央集团军群北翼转隶……”。
  《失》P464:“……是从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方面,拔交给……”。
  评:这种方位想一想就明白了,印错。
  
  60、《回》P442:“此外,从苏军海军兵力和舰船吨位的分配上不难大体上看出其在何处登陆的企图”。
  《失》P468:“而且无论如何,从西方国家海军兵力和船舶运输的分配上,也可以不太难于猜得其一般的意图”。
  评:苏还是西,西还是苏?
  
  61、《回》P467:“位于基辅以北第聂伯河畔的两个军向东退却……”。
  《失》P493:“在基辅以北,聂泊河上的两个军也被迫向西撤退……”。
  评:印错。
  
  62、《回》P469:“同时,苏军还企图在第1装甲集团军东线,扎波罗热以南横渡第聂伯河,攻击第8集团军位于切尔卡瑟两侧的第聂伯河防线”。
  《失》P496:“在第一装甲军团的东向正面上,他们同时也尝试在查波罗齐以南渡河,并从齐尔卡赛的两侧攻击第八军团的聂泊河正面”。
  评:《回》说的是一件事,《失》说的是两件事。查看地图,切尔卡瑟离扎波罗热非常远。
  
  63、《回》P472:“据守在科罗斯坚周围地域的第59军则正面向东……”。
  《失》此处也作59军。
  评:关于此处章节中提到的第59军,两书出现相同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就是前面的文字里两书都说是第49军,从此处开始,两书同时开始说是第59军。查地图标注为第59军。难道是原书的问题?
  
  64、《回》P476:“由新调第42军负责的主要受威胁地段后面,苏军第48坦克军的两个坦克师、第168步兵师和(在南方集团军群地域内新组建的——原文)第18炮兵师,正集结在日托米尔周围待命。面对数倍于己的苏军,单靠第42军这点兵力能否阻止苏军的突击,实属疑问”。
  《失》P503、P504:“诚然的,在现在由第四十二军所指挥的最危险正面地段的后方,还有第四十八装甲军正集中在齐托米尔的附近待命中,它包括着两个装甲师,第一六八步兵师和第十八炮兵师(新近在集团军(群)地区中成立的——原文),但因为敌军的兵力要强过了好几倍,这一点兵力能否阻止敌军的突击,实在是大有疑问”。
  评:一错再错,不想多说。
  
  65、《回》P478:此页存在三处不同:
  1、“第1装甲军奉命于1月1日前将其防区移交第6军”。
  2、“第46装甲军军部”。
  3、“苏军的主要突击集群在维亚济马方几西南宽大正面上达成突破”。
  《失》P506:第一处不说了。第二处作“第四十六军司令部”。第三处地名作“芬尼特沙”。查地图,可能说的是“文尼察”。
  评:关于第二处的不同,我倾向于认为《回》准确,这可以参见P485:“第46装甲军攻击了苏军另一翼”。第三处不同是把“维亚济马”搬到了“文尼察”。
  
  66、《回》P479:“暂时为刚刚到达的第3装甲集团军前部所阻”。
  《回》P507:“在那里暂时为第三装甲军的前进单位所阻”。
  评:又出现了新单位?
  
  67、《回》P485:“……,那么第8、6集团军之间的联系将被切断”。
  《失》P514:“……,则第八和第六两个军团即有被立即切断的威胁”。
  评:与第50小点问题相同,但更明显,“之间”一词终于冒出来了。
  
  68、《回》P486:“第3装甲军和第26装甲军实施向心突击……”。
  《失》P515:“由于第三和第四十六两个装甲军所作的另一次向心式攻击的结果……”。
  评:应指第46装甲军。
  
  69、《回》P487:“我的元首……,而是采取措施对付一个我们无法避免、且能驾驭的危险的问题”。
  《失》P517有相应译文可作参考。
  评:少印个“不”字?
  
  70、《回》P497:“清算德军最高统帅部所犯根本性错误的时刻来到了。这个错误就是,为了能在关键性地点构成优势或至少拥有充足兵力,从来不想放弃任何东西”。
  《失》:“最高统帅部从来肯放弃任何的东西,以求在决定点上获得比敌人较强的兵力”。
  评:个人认为这么深奥的错误表述是译者搞出来的,绝对跟印刷无关。
  
  71、《回》P500:“在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地域,……,相继到普罗斯库罗夫附近的第4装甲集团军背后待命。同样,还将从上述集团军中抽调出第7装甲师、近卫师和第503重型装甲营,支援第4装甲集团军”。
  《失》:“在第一装甲军团和第八军团的地区中,……,跟在后面一同前往在第四集团军后方的普罗斯库罗夫附近集结地区。从第四装甲军团也调来了第七装甲师,生命标准师,和一个重战车营(第三0五——原文)”。
  评:不同的表述,不知哪个对?其中《失》出现了“第四集团军”的表述,《失》中的集团军等于《回》中的集团军群,显然《失》此说是有错的,我看可能是将第四装甲军团印成了第四集团军。
  
  72、《回》P501:此页有四处于《失》表述有区别:
  1、“如北方集团军群第6集团军的防线……”。
  《失》P532:“要想抽调兵力则必须再缩短北面集团军(指北方集团军群)和第六军团的正面……”。
  2、“但不能最终排除苏军在集团军群左翼取得决定性战果”。
  《失》P532:“反言之,若是敌人对集团军(群)左翼方面获得了一个决定性的成功,那么其后果也就无法挽回”。
  3、“但是,态势已经如此,集团军群司令部只能两者之间择其善。……因此,南方集团军群右翼和‘A’集团军群将可能不得不继续向西撤退”。
  《失》P532:“不过事已至此,集团军(群)就必须要在两害之间取其轻。……因此,其右翼,以及A集团军(群)的全部,将有被迫再向西撤退的可能,也就是一个应该接受的冒险”。
  4、“该防线现由第1军指挥”。
  《失》P533:“第一装甲军团”。
  评:第1、第2、第4,哪种说法有问题显而易见。第3,前面一截哪个更符合语境?后面一截,《失》后面多了一个重要补充,论述逻辑更加完整。
  
  73、《回》P520:正文最后一页,最后一句话,两书的表述区别很大。
  “我将这句话作为对我的战友的最后敬辞。他喊到:‘元帅先生,今天我们已把我们胜利的标志克里木徽章从飞机上取下来了’”。
  《失》P552:“对于我而言,他的话也就代表了我的僚属们对我的最后敬礼。他高声喊到:‘元帅,今天我已经把我们的胜利象征,‘克里米亚之盾’,从飞机上取下来了’”。
  
  
  《元帅战争回忆录》封面上名字顺序的问题我在某网友的回复中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本书是越到后面,严重的错误就越多,赶工吗?元帅惋惜其失去了胜利,“他们”却主动的丢掉品质和信誉。
  举了73点,并不意味着我将两书全文都作了比较,只是在我读到不太明白的地方才进行了相互参照。而且,某些明显的错字也没有列举出来。《失去的胜利》这本书与《元帅战争回忆录》相比,还少了一些章节和段落。两书在于“城堡”战役(库尔斯克战役)这一章也不大相同,《失去的胜利》在此章像是缩写版。
  这么一路写下来,并不代表由战士出版社翻印的这本《失去的胜利》中就没有错误,我至少发现该书有三处以上的印刷错误。但是,显见的是,从上下文的关系来看,该书错误还是很少。《失去的胜利》上下文之间的逻辑清晰准确,这是《元帅战争回忆录》比不了的。
  有人问:既然你认为《失去的胜利》要好,为什么不直接读该书。我的回答是,我恐怕我读完该书大陆语言就失去了。湾人翻的军事书不敢多读。
  仅把此文献给喜欢曼施泰因回忆录的菜鸟们。本文肯定会有缺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欢迎将两书不同之处加以补充。


  书中基本可以算是他一人的牢骚了,他也算是传统参谋体系下出来的比较厉害的角色,只是人品不太好
  关于在法国的作战,的确有他能力的贡献,到了苏联打得也算不错,哈尔科夫算是力挽狂澜了
  但是从城堡作战开始,这货就各种固执,至死不悟,44年初切尔卡瑟都一败涂地了还非要强调那个时候德国人还是可以获得全面胜利,其实他的防线早就被打得千疮百孔了,城堡作战更是不负责任,只知道自己手头的精锐还有余力进攻,根本就考虑不到北面的莫德尔已经被三面围攻,而且北面的苏军要比南面更多,所以只能说他是个局部拼杀的高手,却算不上什么“一流的战略天才”


  从德国人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是我们以往不曾有过的视角,看看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背后,还存在着哪些让人唏嘘不已的可能性,曼施坦因作为德军的优秀将领,他对于战略的理解,对于掌握战场主动,对于机动性防御的种种思路,都非常值得我们在生活中慢慢学习和体会。
  
  曼帅,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军级指挥的位置上,对于整体战局的战略发展没有发挥特别大的作用,话又说回来,如果他对于战略有明确的认知,就应该知道第三帝国是无法同时和东西两线开战的,战争甫一开始,就已经预示了第三帝国的失败可能远远大于成功概率,但是他很幸福的只是一个战术层面的执行者,对于掌控战场主动的思路,对于战局发展的判断的准确性,对于机动性防御的至高理解,都确保了他的江湖地位。


  曼施坦因在书中多次提到“人格的完整”,这是他用人的标准,大概也是其自律的格言。从其最终的结局可以看出,人格要是“完整”了,真的就能很顺。
  
  作为纳粹高级军官,在侵略战争中杀人无数,在德意志帝国治下荣耀风光无限,即便是战败以后,也只是象征性地坐了几年牢,狱中还写就此书,得以在其侵略过的西方国家出版,晚年依靠稿费顾问费之类,想必过得很滋润。直至1973年病逝,享年86岁,貌似是纳粹高级将领中最长寿的;甚至还一度上过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用今天的话来说,此人是一名彻头彻尾的成功人士。
  
  其人格的完整体现出来在几个方面:
  1、没有野心和过度的欲望。正因如此,他没有被卷入德国内部血腥的政治斗争中,得以安享晚年。不像隆美尔,因为搞政变,被赐了毒药。
  
  2、彻底敬业。作为军人,此人一门心思钻研打仗,别的很少考虑其它事情。不论身处何种位置,总能在岗位上殚精竭虑,发挥才华;由此也得到了部下的爱戴和希特勒的尊重。
  
  3、敢于坚持原则。即便上头是希特勒这样乖戾无常的刁钻老板,他仍然多次直言极谏。
  
  4、百折不挠。希特勒一再拒绝接纳其建议,但其仍然想方设法,在夹缝中维持部队不至于溃败。
  
  5、深谙生存之道。其从来没拍过希特勒或者什么领导的马屁,却能扶摇直上。战败后,他没有像保卢斯那样成为苏联或欧美的宣传工具,掉转枪口指向德国,以至终身受本国人唾骂;相反地,其在世界范围内口碑还算不错,不单在德国受人仰慕,连他的对手都称赞他的成就。要做到这点,除了要有真才实学之外,确实也要有些处世的狡黠。
   从书中可以看到,他对共产主义提出尖刻批评,同时也从恰当的角度多次批评了希特勒,这些都对上了欧洲人的胃口,使得战胜国当局没有太为难他,还让他写书出版。而他骂希特勒也骂得很有艺术,顶多批评他缺乏军事才能,听信谗言;而没有全盘否定其成就,在德国人看来,也就不会将曼施坦因归到过河拆桥的小人一类。
   在书中,他绝口不谈政治,纯写军事,读者看到入神时,不禁产生错觉,要为德国人的胜利叫好。
  
   曼施坦因提到的德国军人的传统,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也令人受益匪浅。这个传统换成中国的老话来说,那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战争中,上级指挥官只需要给出大的战略目标,而不得干涉下级士官的具体实施办法,正因为有了如此科学的指导思想,德国士兵得以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并涌现出大批名将。
   试想,当两军对垒,苏联人还在打电话请示上级指令时,德国士兵已经在自发组织冲锋包抄了,最高统帅远在万里之外,又如何能掌握瞬息万变的战场实况,从而做出准确判断呢?
   将每一个战斗单位的的主观能动发挥到极致,不单是战场上的金科玉律,在职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第三帝国将星荟萃的德国国防军中,曼施坦因无疑是最为璀璨的一颗。他对于德国陆军在二战中的贡献,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指挥无疑在他的同僚之中是出类拔萃的。
  
  曼施坦因的著名,世人皆知的是他那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然而读罢全书,我却觉得曼帅最令人激赏的作战是克里米亚战役以及1942-1943年南俄冬季防御战。在这两场战役中,德军均处于绝对之劣势,然而曼帅依靠自身深邃的战场洞察能力,以及卓越的战略思想,硬是化腐朽为神奇,变不可能为可能,击溃数倍于己的苏军,就德军于危难之中,将现代战争的将道发挥到了极致。我想,一个攻无不克的将军固然令人崇拜,但是一个救全军于危难之中,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英雄却是更加令人景仰的。
  
  进攻策略
  曼施坦因的进攻思想是典型的闪电战思路:以大规模坦克集群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迅速突破敌人正面,在深入腹地之后作迂回包抄,以求尽可能多地围歼敌军。在进攻时,曼施坦因主张各级指挥官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大地夸张战果。指挥官不应害怕风险而束缚不前从而错失良机。在进攻时,曼施坦因鼓励跳跃式地打法,并认为保险的层层推进式进攻不能充分发挥闪电战的威力。在进攻时,不应将目标锁定为大城市,交通枢纽,工业重镇,矿产资源等打击目标,而应该将全部战力用于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上述目标是持久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不应该是闪电战的核心。总而言之,曼帅的进攻思路就是突击。突击再突击。
  
  防守策略
  在防守策略上,曼施坦因主张机动性防守,放弃将全部兵力平均分散在整条防线上的做法。因为平均化的结果是,敌人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任意选择2个点进行突击,然后迅速合围,消灭在该防御段上的所有守军。如此一来主动权将完全掌握于敌手。不幸的是,在1942年冬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正是用此一钳形包抄战术,围歼了德军第6集团军。曼施坦因主张,德军应集中兵力,防守重要据点,放弃一切非重要之防御段。并且当苏军一旦进攻时,德军部队应立即逆向突进,也就是向苏军阵营作前进式的旋转包抄,目的为
  1. 以预备部队顶住苏军突入的进攻矛头
  2. 以旋转突进部队切断敌军的进攻部队补给以及与后续部队的联系,围歼之。
  可惜曼帅的这种运动性防御思想和希特勒sb的寸土必争防守思想水火不容,导致他们俩之间争执不断并最终在1944年被希特勒解职。我想,如果曼施坦因能够自始至终留在东线战场的指挥岗位上的话,也许二战的结束会更晚一些。
  
  法国
  这是曼施坦因最为著名的一战。德军原本进攻法国的计划实为史里芬计划的翻版,主要进攻矛头从德国北部出发,突入荷兰境内,以期在荷兰与英法联军主力进行决定性地会战。曼施坦因则认为此法不可行,原因有二:
  1. 此计划在一战时已施行过,事实证明其效果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理想
  2. 其时英法联军主力已经在荷兰境内集结,如果德军主力进攻荷兰,那么他们将迎头撞上英法联军主力。当时即使考虑到德军在战胜波兰后士气高涨,作战思想先进,但是德军并无战胜英法之一定把握。在这种情形下,德军很有可能步一战之老路,陷入持久战并最终被英法拖垮。那么第三帝国就成了第二帝国的翻版。
  在获得古德里安将军确认坦克集群能够穿越阿登山区的森林之后,曼施坦因即主张,主力进攻方向应为阿登山区,在坦克集群穿越阿登之后,即直奔法国海岸线,将英法联军拦腰切成两段,与从德国北部进攻荷兰的德军一起,将在荷境内的英法联军全部包围歼灭。然后携胜利之余威南下彻底扫荡法国。所幸的是德国大本营最终采用了曼施坦因的主张,而事实的发展也完全符合了曼帅的预料。德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了人数装备均不弱于自己的英法比荷联军,一举跨越当年一战时跌倒的地方。如果没有曼施坦因的计划,我们不能说德军一定会在西线再次失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德军的进攻能量必然会在西线受到极大的消耗。
  
  克里米亚战役
  这是让曼施坦因走上军人生涯巅峰的一战,曼帅本人因此一役而受封元帅。此一役中,曼施坦因以第11集团军一个集团军之力,击溃苏军4倍兵力,攻占克里米亚全境。尤其赛瓦斯托波尔要塞一战,曼施坦因在没有坦克兵支援的情况下,以1:2的兵力比例,攻克由苏军2个集团军防守的天然坚固要塞。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这一战曼施坦因的胜利,在于他完美地运用了炮兵和航空兵,以空地立体化进攻的方式,打破苏联的防线,成功运用了现代化战争的立体作战形式。并且曼帅采取渡河偷袭的方式,在苏军侧背翼寻找突破口,同样收获奇效。这再次体现曼施坦因的总体进攻思路:一定要选择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作为进攻点才会事半功倍。
  
  1942-1943南俄冬季防御战
  这是一场沉重的战役,因为从头到尾这场战役都充满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由于sb希特勒的指挥,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完全包围,覆灭已经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尽管曼施坦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挽救第6集团军。然而比第6集团军覆灭更为严重的是,德军在整个苏德战场的南翼有全盘崩溃的危险。在第6集团军被歼之后,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由原顿河集团军群改编而成)的兵力已经无法防守顿河,顿涅茨河漫长的防线。此时A集团军群深陷于高加索地区不能自拔,而更加糟糕的是,在消灭第6集团军之后,俄国人已经在B集团军群右翼撕开一个缺口,透过这个缺口,俄国人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入兵力作一个大迂回,直奔罗斯托夫和第聂伯河渡口。这是整个德军南翼战场唯一的交通线和生命补给线,一旦被切断,德军就会全部被迫退向艾左夫河或黑海的海岸上,而最终在那里接受毁灭的命运——俄国的黑海舰队也恰好能够构成封锁。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继第6集团军之后,德军2个集团军群,共计4个集团军将从地图上消失,1943年就会成为德军的覆灭一年。因此,曼施坦因就像一个疲于奔命的裱糊匠,将手中为数不多的装甲部队频繁地调来调去以应付一个又一个局部危机,同时又要协调指挥全军,向第聂伯河下游及哈尔科夫地区撤退。于是苏军一路高歌猛进,德军一路仓皇败退。俄国人欣喜若狂,以为德国人全然丧失了稳定战线的能力,一泻千里。然而他们错了,曼施坦因在积聚能量,等待着机会。在一路追击中,苏军的兵力分散了,战线拉得过长了,后勤保障困难并推动了德军增援的可能性。于是,反击的机会来了,在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作为左右两钳,向苏军追击矛头出击,包围并全歼苏军攻击矛头。4个月前俄国人用在第6集团军身上的招数曼施坦因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俄国人。第聂伯河反击战,俄国第6集团军、在格里希罗战斗的波普夫集团,以及第1近卫集团军遭受重创。敌方的第25坦克军和3个步兵师基本上全军覆没;第3、第10、第4近卫坦克军,还有 1个独立装甲旅、1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师和1个滑雪旅也都被打垮了;而第1近卫坦克军、第18坦克军,加上6个步兵师和两个滑雪旅也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到这场战役结束时,战场又回到了僵持状态,希特勒拱手送给俄国人的战场主动权,曼施坦因硬是活生生地从俄国人手中夺了回来。虽然战役结束时既无显赫的胜利,但也绝对不是为德军送丧。因为是一个退却作战,它注定了不会有光荣的胜利。但事实上,其结束却绝非失败,它使德国最高统帅部获有一次至少可以再构成军事僵持形势的机会,其价值可能更超过了一次寻常的胜利。
  
  总结
  总结曼施坦因所有的作战思想,可以发现曼帅的用兵精髓全在于2个字“运动”。通过运动来创造战场的时间差和空间转换,以此形成局部优势来消灭敌人,同时抵消敌人的全局优势。通过运动来不断创造战场机会并且把握住战场主动权。凡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天才,都深谙利用运动将战争潜能发挥到极致的方法。可以说,在战场上静态的一方比运动一方所承受的失败风险要高得多。也许是人类的不幸,每隔数十年或上百年,当有大型战争发生时,人类历史中总会涌现出一两个这样的军事天才,让无数的生灵涂炭,让无数的血流成河,细看历史,着实让人感叹。


  这本书可以充分的教导我们,如果你失败了,应该首先考虑如何死皮赖脸的证明你的失败是由于更惨的失败者拖住了你的后腿
  
  曼斯坦因元帅坚持要在43年4月南俄罗斯的烂泥坑里对苏军发起总攻,原因是此时苏军没有承受他重拳的准备。问题是作好充分准备的德军打不穿库尔斯克的作好了充分准备的苏军。没做好准备的德军就能在43年4月的一片烂泥潭里对没作好准备的苏军进行教科书似的歼灭战?
  
  甚至一直到他死前,草原方面军的存在已经是战史学家认定的板上钉钉的事实。他还在一口咬定希特勒不肯让他把疯狂的城堡行动持续到底是错误的!希特勒调走武装党卫队的装甲部队至少给他留下了一点可怜的机动部队来应付43年9月的烂摊子!
  
  不过一切都没关系,反正希特勒死了,死人是不会站起来反驳和申辩的。曼斯坦因元帅可以继续享受崇拜者们的吹捧


   本书不同于很多其他的关于战争的回忆录,他不但有作者亲身的经历,还有作者对各个战役决策思考的过程分析与研判。是军事爱好者了解战争艺术的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二战中,德国人的几个重大胜利,几乎都与曼斯坦因有关。
   1939年的波兰战役,曼斯坦因作为主攻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是战役的主要策划与执行者。特别是在战役过程中,第八集团军遭到波兰走廊退下来的波军主力的困兽之斗,而出现危机的时候,曼帅的随机应变和果敢处理,把危机变成战机,迅速变更部署,围歼了波军的主力。是其才华的初次显露。
   西线的法国战役,就是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曼斯坦因计划》的过人之处在于,有正确而清晰的目标——取得法国战役的全胜。(原先计划只是为了夺取更多的港口,从后来的不列颠之战可以预想,那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的。)被誉为“施利芬学派”最后一位大师的曼斯坦因,与德国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统帅——老毛奇,施利芬等一样,有着更深远而敏锐思想,在希特勒和他的一班参谋在谋划如何突破法军和比利时防线的时候,曼帅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并牢牢不放。仅仅突破防线是不够的,全歼在法的盟军才是目标,与当年那个伟大的《施利芬计划》 可谓 异曲同工。所不同的是施利芬计划是一个右勾拳,而《曼斯坦因计划》是一记左勾拳。历史惊人的巧合,施利芬和曼斯坦因都没能亲自指挥他们的伟大计划。指挥一战的小毛奇和二战的指挥希特勒如出一辙的不具备一个伟大统帅的能力和技巧。小毛奇在一开战,就违背了施利芬的临终遗言“不要削弱我的右翼”。为保证各条战线保险,将原先右翼和左翼7:1的兵力配比,折中成5:3,以至于德军在突破第一道防线之后,缺乏继续的冲击力,而未能完成预想的合围。比施利芬幸运的是,虽然曼斯坦因也没能亲自指挥他的作战计划,并且希特勒在马斯河决定性的时刻灾难式的干预。但是他遇到了坦克大师古德里安将军。这个倔犟的装甲兵统帅从一开始便深刻理解了曼斯坦因计划的精髓,并矢志不渝的坚决执行,甚至不惜抗命。当接到上级停止前进的命令,古德里安以辞职向威胁,最终惊险的换来上级“可以继续执行武力侦查”的许诺。古德里安充分利用了这个“武力侦查”,一直推进到英吉利海峡。英国著名的军史专家李德.哈特说,法国战役实际是在曼斯坦因的伟大计划下,整个德国军队被古德里安一个人拖着走向的胜利。
   而我个人认为,曼斯坦因最淋漓精致的才华展示,是其接手顿河集团军群之后,在1942年末到1943年哈尔科夫反击战结束,这一段时间所取得的军事成就。这也是曼斯坦因比施利芬幸运的地方,他终于有机会在战场上充分施展其才华与抱负,虽然他没能最终换来德国的胜利。但其在哈尔科夫所取得的军事成就,却可以不折不扣的成为现代战争中“坎尼之战”式的辉煌胜利。曼斯坦因接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时,德军在整个苏德战线的南方已经严重恶化。那时顿河集团军群的组成第六集团军已经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其余的都是在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军团崩溃之后,如潮水般撤退下来的德军残余。而A集团军群还被牢牢的钉在遥远的高加索。曼斯坦因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需要同时面对三个难题,解救第六集团军,保障高加索A集团军的后方不被切断。保障南方集团军群自身不被苏军合围于黑海边。结果是,他奇迹般的打到了斯大林格勒30公里外,只是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以及罗马尼亚集团军和意大利集团军的崩溃,拯救集团军的后防已经无法继续维持,遂被迫撤退,而功败垂成。由此可以看见,曼帅对于整个战场态势的判断是非常精准的,他可以准确的拿捏危机与灾难的临界点,并以此把对态势的驾驭和对战场形势利用发挥到极致。在拯救第六集团军无望之后,德军南方战线处于奔溃的边缘,尽管有希特勒灾难式的干预指挥,但是曼帅最终还是成功驾驭了这种形势,并在整个防线退到哈尔科夫附近时,准确的抓住苏军补给线过长,部队超过负荷的时机,利用精锐的党卫军三个师,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反击。而这也是德国在二战中的最后一场胜利。并且是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虽然曼帅是个天才,他也有吃败仗的时候。切尔卡瑟之败,是曼帅指挥下的南方集团军群在1944年吃的一个大败仗。虽然这次败仗的主因是由于希特勒坚持固守第聂伯河上最后的桥头阵地切尔卡瑟突出部而使德军在战略上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其在1944年还在幻想来年通过这里德军能够重新向东进攻。(1943年后的希特勒已经完全活在自己的梦幻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正常判断。)从战役开始德第8集团军就处于3面被围的不利态势,等到苏军从突出部两侧发起强大的钳形攻势,大约一周后,第8集团军即被合围。
   此时第8集团军提出立即突围,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们则建议立即将南方集团军群的所有机动部队集中,组织一个强大的解围集群从距离合围圈最近的一点突击,解救被围部队。但是这两个建议均被曼帅否决了。此时曼帅采用了一个看起来更具风险的方案。他一方面命令被围第8集团军固守,另一方面他将南方集团军的快速机动部队分为两只快速解围集群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包围圈突击。可以看出,曼帅此时想的不仅仅是救出被围的德军部队,他仍然想通过一个两侧的突击,救出解围部队的同时,合围突入德军防线的苏军突击集群。如果此目的达到,德军将重创苏军的装甲突击力量,那将大大减轻1944年德军在南方防线的巨大压力。此战也将成为德军自1943年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德军又一次反败为胜的奇迹。
   但是事与愿违。分为两股的解围部队分散了原本就已经严重削弱的德军突击力量。并且由于天气的原因,泥泞的道路也使德军的行动被大大的延缓。另一个原因,当时德军状况最好的第22装甲师,按曼帅的指令(瞒着希特勒,因为其不愿意调动22装甲师,担心此调动会使南方集团军群最南端的防线无法维持,从而失去克里米亚半岛)向突击集群的集结地开进。当第22装甲师终于克服泥泞到到达集结地,却接到希特勒要其立刻返回的命令。这个灾难的命令使得22装甲师没能参与到性命攸关的解围行动,而其实力也完全消耗在了泥泞的道路上。结果,两个解围集群均未能到达合围圈。实力稍强一些的位于北面的解围集群,突击到了距离合围圈18公里处。而南面的解围集群距离合围圈则更远。第8集团军的命运只能靠他们自己了,曼帅不得已下达了第8集团军突围的命令。虽然第8集团军大约2/3的人员突出了包围圈,但是他们丢去了几乎所有的装备和物资,这些是1944年的德军无法承受的损失,并且此役也消耗了德军实际上最后的突击力量。
   虽然从事后诸葛的角度分析,此战曼帅的指挥有其失误的地方,但仍然可以看出其指挥的特点——战略优先。当第8集团军被围之后,他的思想并没有被苏军的行动完全牵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丢弃他的战略目标——如何稳定整个南方防线的态势。他知道仅仅救出被围部队是不够的,必须消灭苏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否则对于德军来说,仅仅只是拖延死亡的时间。但是,1944年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来实现曼帅宏大抱负,更何况还有希特勒灾难的干预。也许希特勒在解职曼帅时的理由也可以让我们窥其一二,“东线特别适合你的大规模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做的仅仅就是防守。”
   防御战相对于进攻战,特别是那种非预有准备的防御战,心理上的劣势可能更甚于实际的战场态势。(看看法国的崩溃就是典型的例证)这种极端复杂而恶劣的情况下,要求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指挥,还要有大胆的创造性的应对,并且要对胜利怀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指挥者的神经、胆量以及意志都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这种挑战要远大于进攻战役。
   曼帅的过人之处在于,优势时不轻敌,慎密的计划,果断的出击;劣势时,不被动消极,利用机动和灵活巧妙周旋,在不可能中创造胜机,永远保持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具有钢铁般的神经,处变不惊,善于在变化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不愧为一代名将。
   曼斯坦因有句名言:“不论在何种困难的状况下,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胜利!”


  纵贯曼斯坦因回忆录的一条主线,是他和希特勒关于德军战略方向与策略的争论。
  
  曼斯坦因主张在大规模的机动战中,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无论是在进攻阶段,还是防御阶段,都不应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听上去很像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策略)。
  
  而希特勒始终强调战略物资的供应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北方瑞典的铁矿,南线罗马尼亚的油田(占领与死守克里木半岛,就是为了让罗马尼亚油田处于苏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南线乌克兰的锰矿与煤矿,以及粮食和马,乃至高加索的油田。为了控制这些资源产地,他放弃了古德里安在中线战场的一路猛进,止步于莫斯科外围,分兵加强北线列宁格勒和南线基辅(古德里安)至克里木(曼斯坦因)的进攻节奏。在后期防守阶段,始终不肯接受曼斯坦因的建议,收缩南部乌克兰的战线,死守打消耗战,最终东线全线溃败。
  
  我的问题是,乌克兰等地的战略资源,对于第三帝国到底有多重要? 是否没有这些资源,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就真的完全无法运转?曼斯坦因的先消灭苏军主力,然后自然而然占有资源的策略,能行得通吗?曼斯坦因称,他也无法确定到底谁的战略更正确,毕竟他只是前线的将军,而不能纵览经济与军事的全局。
  不知道有没有专门研究第三帝国战争经济的著作?有知晓的豆油请赐教。


  堡垒行动---库尔斯克战役,曼斯坦因与朱可夫的回忆录给出的数据,差异太大,都有胡说八道的嫌疑。
  
  关于德军坦克。
  曼斯坦因自称,中央与南方2个集团军群共有1,080辆。朱可夫书中给出的估计是2,500-2,700辆,整个战役消灭了1,500辆------怪不得曼斯坦因说,苏方宣称的战果比德军的拥有量还多!
  
  再看苏军坦克。
  朱可夫称苏军装备了3400辆上下。而曼斯坦因声称,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即德军进攻期间,就“缴获”了苏军坦克1,800辆!天哪!按照曼的数字,德军接下来,只要用缴获的苏军坦克,就可以取得战场上的坦克数量优势了。显然是胡说了。
  
  至于双方的飞机,恐怕更无可信度了。朱可夫的回忆录中,先是称德军投入了2,000架战机,可在战役总结部分又称德军损失了3,700余架,自己的数据都前后矛盾,还有什么可信度呢。
  
  在德军的人员损失方面,曼斯坦因与朱可夫的数据相差一个数量级!呜呼哀哉。。。。。。
  
  英文版维基上的数据,与双方的说法都有出入。
  
  另外,对于战役结果,朱可夫自然是宣称苏军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而曼斯坦因则称作“终止”,似乎视为平局;并且把他不能取胜的原因,归结于希特勒开战时机的错误,以及为应付地中海战局而抽调其兵力所致。
  
  这场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坦克大战,真相到底是什么?
  
  


  陕西师大的“德军观点” ⅠⅡⅢ系列都不错
  
  
  德军观点Ⅰ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德军观点 Ⅱ 隆美尔战时文件:沙漠之狐作战理念的完美体现
  
  德军观点 Ⅲ 失去的胜利:曼斯坦因元帅回忆录
  
  ------ⅠⅡ都出了,Ⅲ一直没出,国家图书馆也没有。


  看了通篇,我只能说,曼施泰因你很有才,但你脑袋真的秀逗了。
  
  一边在那里感叹战争的残酷,牺牲的高贵,一边毫不犹豫地发出会导致上百万人死亡的命令,这就是曼施泰因。
  
  正如皆杀王田中借杨威利之口说出来的那句话:名将和愚将的唯一区别在意,名将杀害了一百万的敌人,而愚将杀害了一百万的同胞。
  
  通篇都在为自己和自己的组织洗白——我们打波兰因为波兰要进攻,我们打苏联因为苏联有军队——我是服从命令忠于国家的军人,我爱好艺术,热爱家人,敬爱同事,爱好一切美好的事物——然后把自己的杀人工作讲解得如同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一般——确实是艺术,不过你并不是导演,上帝才是。而作为凡人,你必须付出代价,接受审判。
  
  不过抛开脑残的立场之外,这部作品对于了解当时的很多战争、政治和人物细节,确实是相当有用的。
  
  
  
  ————过了这几年之后再看自己当初的评论就能明白自己那时是何等轻率和肤浅,分析观察事物何等缺乏深度,这篇愚笨的评论恰可存证于此,让我时刻铭记自己随时可能再度因为无知而变得同样愚蠢。


  如果你是一个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大众对于二战的了解似乎主要集中在西线。但是,真正的较量绝对发生在东线德苏这两个死敌之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朱可夫,巴顿,蒙哥马里,隆美尔的名气都比曼施泰因大,但曼帅无疑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是我所看过二战将领回忆录中最精彩的。流畅的笔锋,严谨的逻辑让战场上,政坛里的风云变换跃然纸上。回忆录里讲了很多细节和见解,都极具说服力。
  
  看了这本书,又读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东线的书籍,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希特勒任命曼施泰因为东线总指挥,同时又给他足够的指挥空间的话,那么历史会被重写。战争很有可能在德国与美国之间的核攻击中结束。曼施泰因很清楚德国无法在兵力与物资上和苏联抗衡,但是德军的战斗力是苏联无法比拟的。德军只有利用较强的机动性,在局部,集中兵力,以最大限度去消灭苏军的作战力量为目标,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决不是希特勒那种寸土比挣的打法。
  
  因为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了如果不是曼施泰因所指挥的顿河方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所做的一系列努力,苏联早在1943年初就可能彻底击败德国。当时德军的凶险是无法想像的。位于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完全有可能被切断交通线,被苏军来个瓮中捉鳖。那损失可就不只是第6集团军的20万人了。当时失去第6集团军的B集团军群实力极为薄弱,而中央集团军群刚刚接受了苏军“火星”作战的洗礼(苏军在这个战役上投入的兵力甚至大于斯大林格勒),战斗力大大下降。苏军完全有能力从南方包抄德军,让德军全线崩溃。就在这时,出现了曼施泰因来力挽狂澜,以著名的反手打击(Backhand Blow)消灭或重创了来自苏军4个方面军的部队,其中至少两个方面军彻底失去了战斗能力。不但稳主了战线,也从战略上夺回了一定的主动权,为夏季攻势奠定了基础。一句话,打得太漂亮了!但同时,这长战争被延长了两年,战争的痛苦也被延长了。
  
  在军事战略上,我绝对崇拜曼帅,可惜他为纳粹德国服务。如果,希特勒赢得了战争,那么会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更多的人在纳粹蹂躏下痛苦生活,人间更多的苦难。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胜利还是让他失去好了。
  
  


  为论述本书的优秀之处,现摘选如下:
  
  本书解释了诸多德国战略转移的一些基本依据。当然,曼施坦因主要是从军事角度来阐述这些问题,对于希特勒的政治考虑并不是十分清晰。
  包括:1939年入侵波兰的军事原因。波兰对德国的军事威胁和德国解除西部战线的后顾之忧。
  1940年发动西欧攻势的原因。首先解释了英法长期坚持奇怪战争,一直在西线采取守势的原因。
  第67页-68页
  这个思想的有力证据可以在盟军最高司令甘末林将军制定的“战争计划”中找到,后来这份计划落入德军之手。该计划的主要思想如下:
  1941年春季前,同盟国军队的物质力量尚不能达到在西线对德国发动攻势的水平。地面部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取决于争取更多的同盟国。
  英国尚未做好在1941年前参加大规模攻势的准备;这不包括德国部分崩溃这一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希望德国发生一场变革;它说明我们如果真的发生一场政变,结果将如何)
  1940年西方国家的任务是,确保法国领土的完整;但在比利时和荷兰遭到德国攻击时,自然要去支援这些国家。
  此外,要努力开辟其他消耗德国的战场,即北欧诸国和巴尔干。
  ……
  从这份“战争计划”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西方国家打算尽量在其他战场进行一场消耗战,直到其力量达到能在西线发动一场攻势的绝对优势——但绝对不会在1941年之前。
  
  评论:事实上,曼施坦因关注的是军事上盟军的准备不足。但事实上,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才是根源。这既是军事上准备不充分的根源,也是政治上表现软弱的根源。英法总在希望避免战争,希望利用他国力量避免战争,从结果来看,浪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是相当愚蠢的,没有十足的把握便不敢冒险,本来就是错误的战略。
  
  
  对于登陆英国和入侵苏联的选择
  第137页-138页
  
  面对在英国登陆的问题,希特勒深知这一行动所包含的极大冒险性。如果登陆不成功,那么投入的路、海军兵力 将化为乌有;空军也将受到致命的削弱。从纯军事角度看,登陆英国的失败虽然并不意味着德国军事力量的彻底毁灭,但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肯定十分严重。更重要的是,这一军事上的巨大失败,会使独裁者在德国以及全世界的威望一落千丈,威风扫地。
  
  然而,由于害怕在军事、政治上冒巨大风险希特勒采取了一个大错而特错的决断。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希特勒害怕在对他最为有利的时刻进行对英作战,那么德国或迟或早必然陷入一种无法维计的境况。对英战争拖延得时间越长,德国在东方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大。
  
  这样,事实上希特勒在登陆英国这一冒险面前退缩的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大的冒险——两面战争。同时由于他拖延了登陆英国的计划,使他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本可以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对德国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评论:从军事角度来说,海狮计划的放弃是个错误。但如果从希特勒的角度来说,放弃对英国的进攻是一种风险规避。在两场赌局之间,他宁可选择苏联。尽管需要冒着两面作战的风险,但他似乎更有信心对付苏联。何况苏联的军事力量威胁正在加强,德国的优势正在消减。
  
  另外,在本书的第十一章,曼施坦因还专门用一章书论述了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其中不乏客观和独特的观点。作为研究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为高级军官,曼施坦因的记录角度很独特,记录了很多德国军队的文化传统和作为高级指挥官的生活与作风。
  
  第193页-194页
  身为一个集团军司令,同时也是集团军的最高法官。对于最高法官而言,最难的就是对死刑的判决的批准。一方面,维护部队的纪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部队的利益他必须对作战中的违纪者严加制裁;另一方面,他的大笔一挥便了结了一条性命,难啊!当然,在战争中会有成百上千人付出生命;每个军人都懂得做好随时牺牲准备的必要。但是,在疆场上意外中弹英勇倒下,在站在战友的枪口前并以骂名离开人世,完全是两回事。
  当处理一项死刑判决时,我从不轻信其他优秀的集团军法官的报告,而是亲自仔细查阅有关卷宗。在战争之初,我的军有两个士兵因强奸一位老妇被判处死刑,后来被枪决,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还有另外的例子。于是每逢这种例子,我便与团长磋商将死刑的判决延迟4周。如果此人4周之内在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我便将判决撤销。如果他仍是屡教不改,便执行判决。这些戴罪立功的人在考验期内只有一个人投敌,其他人均有良好的表现,有的人则在艰苦的战斗中忠于职守,战死疆场。
  
  评论:德国军的尚武精神突出的表现在这段文字中。对于死刑的考虑,曼施坦因考虑更多的是军人的荣誉感,而并非一味的突出法律至上。富有人性化的管理,对军队的作战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在保证军纪的同时又激发了作战的潜能。
  
  关于政治委员命令
  
  第142页至143页
  
  在叙述第56装甲军的作战之前,首先需谈一谈军人和政治领导在观点上的截然不同。因为这要比实际意义上的一场装甲兵突袭重要的多。
  在发起进攻前几日,我收到国防军统帅部的一份命令,即后来为众人所熟知的“政治委员命令”。它的主要内容是,所有被俘的红军政治委员均应当做布尔什维思想工作者,予以枪决。政治委员的国际法地位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他们的确不能算作军人。譬如,对于排到我身边作为政治监督人的德国省党部头目,我也很少把他们看成是军人。同样,也不能承认这些政治委员具有像医务人员、随军牧师或战地新闻记者那样的非战斗人员身份。他们是狂热的战士,而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活动是非法的。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对苏军指挥官在政治上进行监督。而且使战斗变得极端残酷,与传统的军事斗争观念迥然不同。事实上,那些严重违背海牙陆战公约的作战方法和对待俘虏的方式,首先应归咎于这些政治委员。
  但是,不管如何看待政治委员的国际法地位,在其被俘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地枪决的做法,也与军人的一是和感受不符。像“政治委员命令”这样的命令,从根本上说不能算是军事命令。军队一旦奉命执行,不仅玷污了军队的荣誉,也将挫伤军队的士气。因此,我们不得不向上司报告,在我所属范围内将不执行“政治委员命令”。在这一点上,我与我下属指挥官们一拍即合,并在本军的行动中保持一致。我的上司也完全赞同我的观点。很长时间以后,大家才清楚的意识到,“政治委员命令”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促使政治委员们用嘴野蛮的手段强迫其军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只是到了此时,撤销这一命令的努力才终于见到成效。
  
  注释:当我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我的这一观点已在陆军中得到普遍传播。在担任该集团军司令后,我也没有执行“政治委员命令”。少数被击毙的政治委员不是在战斗中、而是在后方被俘的,或是作为游击队的指挥官和组织者被移交部队的。他们都按照战争法规受到相应的处置。
  


  曼施泰因元帅是个全才,所涉及的领域也有一定的哲学深度。他面对困难总是怀着令人惊讶的乐观,但更令人吃惊的是他的判断和决定却出奇的冷静。完全的军人作风,对上级下级的态度,对国家的忠诚,让人肃然起敬。虽然他不缺少个人的胜利,但却无力挽回国家的战败。
  在军事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他达到了无人超越的地步。个人除了崇拜还是崇拜。


  不过书是好书,值得一读。
  曼施泰因书中对于战争,大局许多见解都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不果总的论调就是对苏联人不服气。
  另外还读过本邓尼茨的回忆录,相对这本分量就轻很多,毕竟是在1个次要战场上指挥。


  草率的说下读完本书留下的一个大致印象,具体的战役细节就不提了,虽然这类著作读后没有什么剧透的说法,由于草草为之,希望大家拍砖的时候轻点。。。。。。
  
  总的来说,是一部质量较高的回忆录,曼施坦因,作为后来被推崇的将领,又并非是最高指挥官,因此希冀在读之前能够获得一些冷静的判断应该说虽然曼施坦因并未着力刻画自己,但是在这本书中他的形象还是历历在目的,我个人认为就回忆录来说,文笔比古德里安写的更好些
  着重谈下对曼施坦因个人的看法,
  从本书中看出来,是一个典型的容克普鲁士主义者
  他在文中指出,他不相信会有什么人真的相信种族优于其他种族,不得不说和已经披露的许多事实比起来,他的说法太象谎言,或者至少说是对国内环境的视而不见,这点令人颇为遗憾,我相信曼施坦因将军本人一定不会有那样种族歧视的观点,可惜他简直在为德国全国性的狂热掩饰什么,整本回忆录中充满的是军事理论,不过在进攻英国之前谈到了他切实的政治观点
  
  他认为丘吉尔代表了英国的民族性,在这里失去了冷静,曼施坦因将军为丘吉尔谋划了这样的一副图景,那就是丘吉尔应该认清这样的局势:德国和苏联这两个集权国家必然一战,从而英国从中渔利——从而使盎格鲁民族统治世界,我们从中
  可以窥到他的战略思想——其实也还是那种想要统治世界的观念
  
  那种老式的普鲁士军国思想,在德国军人的身上打下了太深刻的烙印,以至于影响了曼施坦因的判断——政治判读,他极端仇视和瞧不起苏联,整本书中一直是以“俄国”而非“苏联”代之,当然无论今天对斯大林这个同样是独裁者包括他的一些作为有怎样的评价,曼施坦因的对“俄国人”的评价显得十分偏狭而且充满误解
  
  包括他将俄军军中“政委”理解成是一种精神操控者,似乎和军人有别,而都是一种嗜血的怪物,这种观点从何处而来令人感到奇特和不可思议,尽管我们确实不知道当时俄军中政委是何角色,但是以我们自己的经验,政委和普通的军人一样,在部分时候也是军事指挥官,并不是什么洗脑师一类的角色
  
  曼施坦因,着力描写的是自己和德军的强大战力——这当然不假,但是对俄军包括法军的作战表现,则是比较忽视,这和李奇微的回忆录相比,有显著差别,后者对中国军队的描写显得比较多,也喜欢探究中国人的战术,曼施坦因似乎只关注本国
  的军队,让人感觉他对俄国人的印象几乎停留在19世纪初期,他几乎就是个老式的普鲁士军官,有些数据也令人生疑,比如俄军在南翼的反攻,他认为敌军的损失是自己的4倍。
  
  曼施坦因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在书中基本没有看到他有种族主义的倾向,可是我们几乎能看到复仇的火焰还是一直在燃烧,德意志民族确实是一个相当记仇的民族,我想当时大部分德军指挥官的观点和他还是一样的,并不是纯粹为了那些种族至上的观点参加作战的。
  
  有朋友指出曼施坦因将失败都推卸在小胡子身上,不知为何,我却没得出这个结论我倒是留下这样的印象,曼施坦因还是相当钦佩小胡子的,他在书中不厌其烦的提到小胡子敏锐的战争嗅觉和体现出来的某种天才——只是缺乏一些军事指挥官的基本训练这也是普鲁士式的观念,而在斯大林格勒20万德军凭空消失之后,曼施坦因还是认为能够一战的,这和我们通常把第六集团军被歼作为苏德战场转折点有所不同。
  


  作为德军的高级将领,曼斯坦因无疑是很杰出的,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定理下,个人能力的杰出并不能改变德国整体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希特勒的目标远远超出了他和德国的能力。在这种前提下,德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但相对而言,曼斯坦因是幸运的,因为他策划了战争初期德军入侵法国的方案,而他作为一方统帅又能在战争处于拉锯阶段一展自己的才华,在德军大溃败的最后日子里,由于被希特勒冷藏,他又避免了在那个阶段将自己一生英名毁之一旦。而且二战后由于东西方冷战的需要,德军将领被有意无意的神化了。
  纵观此书,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提供了我们了解欧洲战事的材料而言,很值得一读。


  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都有资格担任总参谋长。
  
  曼施坦因在三个人之中最擅长战略,总参谋部出身,军功显赫,威望也最高。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希特勒对他最尊敬。元首最将领的尊敬,未必是好事。让上级如芒在背的人,基本也就到头了。
  
  所以最合适的,也恰恰是最不合适的。
  
  曼施坦因指挥的后期与希特勒的斗争比对苏联红军的斗争还多。争论的焦点无非是两个:行动的自由和兵员的补充。
  
  大量的精力用于内耗。
  
  元首不是不知道需要一个总参谋长,也不是不知道曼施坦因最合适。所以这个位置宁可长期空着。
  
  元首的内心也许更倾向隆。可惜隆是林彪。
  
  所以这个位置最后给了最不适合当总参谋长的老古。
  
  于是元首和总参谋长对着争吵。
  
  曼没当上总长是好事,否则肯定会被作为战犯处死。
  
  曼自己怎么想呢?无奈、遗憾,于是他的回忆录被命名为《失去的胜利》。
  
  曼这本书里,涉及政治的东西很少。曼这样的人不会看不透政治,刻意回避而已。如果写出来,一定比军事的部分还内容。
  
  只谈军事不谈政治,不涉及是非,是非功过后人评价吧。


曼施坦因唱:“我肚黑傲娇爱吐槽,自幼生得美娇俏。家族时代皆良将,有个姨夫兴登堡~”
朱可夫唱:“我农家子弟天分高,自学成才披战袍。挖得一手好战壕,抱走曼曼小傲娇!”


虽然我只是看了一小部分,但是从零星的篇幅上我也可以感觉到和古德里安回忆录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两个人就不是一个性格的人,曼施坦因貌似对个人的东西更计较一些,不太像我们中国人印象中的普鲁士军官家庭出身的贵族。当然,文笔的差异也有可能是其中一个方面,你看古德里安的闪击英雄就有人会说是流水账了。此外,翻译也是其中一方面,也许译者的用词、个人主观情感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不过,我觉得无论如何曼施坦因还是有其伟大之处,至少他的作战思想和实际贡献是不可否认和磨灭的。
不过,能隐约感觉到,他写这份回忆录的时候,是不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而且我感觉他的情商确实不怎么高,每写一句话之后也不想想读者会怎么想他这个人,不会换位思考。也许纯军事家不会想那么多吧。


楼上 此言差矣 他要是情商不高的话下场就和隆美尔一样了


还是我说的,专业领域的能力还是不用怀疑的,再者也没有常胜将军,特别是44年实力对比极其悬殊的时候,回忆录折射出的只是人品问题,在那个时候每次都能把一个战术胜利吹上了天,而从来不谈全线后退的事实和原因,总是归咎于苏联人的数量和希特勒。看看杜立德的回忆录,叫We could never be so lucky again,他一个败军之将的回忆录叫Verlorene Siege,用的还是复数


如果莫德尔能够活下来,我会很期待看看他写的回忆录的。


将每一个战斗单位的的主观能动发挥到极致,不单是战场上的金科玉律,在职场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军人的精神特别值得敬佩


够厚黑~够成功~不是讽刺~


隆美尔是被冤枉的好不好


库尔斯克并不是曼斯坦因的本意。从他之前的作战风格上来看,等待苏军完全做好准备再发动进攻应该也不是他的路数。希特勒对前线指挥官的干预也不只是发生在曼斯坦因身上。有没有拦功的成分?肯定有。但是,个人感觉他仍然是二战最杰出的军事家。


读一下古德里安的回忆录《闪击英雄》,我觉得里面他对曼帅的评价比较中肯,大致意思是:他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但是在希特勒的面前总是显得不那么清醒。也许曼帅比较在乎自己个人的得失,人品一般吧,但不得不否认他的专业素养还是很高的。


假如是第三帝国经济的话,倒是有一本《纳粹德国经济史》


法国人写的? 找不到电子版


我也一直在找,要不你去上网买本旧书,或者去国家图书馆之类的买个复印本也行。另外补充一个,《第三帝国内幕》,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的回忆录,不过个人感觉里面讲的东西不算多。


施佩尔的回忆录也断货了。评价似乎也不高


斯佩尔的回忆录好多地方都有电子书的。


经济 国际政治 军事 气候 和 舆论·~~~总体平衡的产物 国力~~~~~~~~


@shumi2
最近看了《战争改变历史》,发现新论点是纳粹德国并非受限于资源问题。更多是管理上的不善导致资源的错误利用。具体见Richard Overy的《Why the Allies Won》


如果当时希特勒真的接受了曼斯坦因的意见,现在的欧洲仍然是第三帝国的天下。


@黑化的大神 战争改变历史一书已纳入阅读清单,读完再聊


回忆录都应该三星到顶


曼施坦因在回忆录里给出的数据不太可靠,这本回忆录的优点是对战略形势的分析。比如他说苏军反应迟钝,过分拘泥于斯大林格勒这一战术围歼战成果,丧失了歼灭整个德军右翼的机会,倒是很新颖的观点。


朱可夫回忆录中说,他(还是某方面军?)在围歼保卢斯第6集团军之前,提出过扩大战役范围,顺势切断高加索A集团军群的构思,但斯大林认为力所不能及,且不符合战役目的,未批准细化此计划。


原来如此,我没读过苏联将军们的回忆录。曼施坦因称当时德军的阵线窟窿百出,兵力分摊太广,只要苏军集中主力直插南方,德军根本挡不住。幸运的是苏军并没有进行这样的作战,他认为这为第6集团军的突围赢得了宝贵时间,只可惜第6集团军更喜欢固守待援。


應該永遠都沒有真相吧...
戰史或多或少都有灌水的嫌疑,尤其是回憶錄,夾雜了太多個人情感、老人家的記憶、大環境的影響...,就算是官方正史,也包含一堆自以為是的片段事實跟謊言所拼湊出來的故事大拼盤、加上當時的錯誤的情報評估、政治及人情上的考量...,準確性其實還是存疑的。
之前做過幾次實驗,打算生存遊戲的戰史來印證撰寫戰史上的可能問題,我曾遇到的問題有:
1) 雙方報的座標錯誤百出,看不懂地圖的人物 (請參考BoB的戴克連長) 之類的人物永遠都存在,偏偏這種人還特別喜歡跳出來當領導者。
2) 誤判:包括錯把風吹草動當敵軍、把友軍當成敵軍、把敵軍當成友軍、把敵軍偏鋒當成敵軍主力先鋒。
3) 雙方雞童鴨講,光是我在兩邊指揮部收到的無線電訊息已經亂成一團,事後還立即拿著地圖詢問兩邊人馬查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版本,故事根本兜不起來。
4) 錯誤人人會犯,不過礙於人情壓力,下筆時都有美化自己或是美化他人的狀況發生。
實際的戰史估計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海军的战报相对准确一些,fog of war更少。


由此想到苏德双方的王牌飞行员的击落数字,恐怕水分多得不是一点点了。


越戰美軍的殺敵數目也是灌水灌到連美軍基層軍官都看不下去了。


回DMC,在斯威特莫兰的回忆录里提到过


空战的击坠数字,德国人的统计相对是最严谨的了,如马尔塞尤的战绩大部分都符合盟军的记录,只有两三个战绩例外。不过东线的空战可能是一笔糊涂账,主要是苏联方面的记录比较混乱。


朋友,去读读mars的二战系列文吧,对你串联东线战役很有帮助。给你个链接。
http://cogito.bokee.com/4938734.html


李德哈特的战史也收了。
怪不得第三本我没有…


这本书的市场是中国哈德的意淫纳粹


你不能否认 军人 这个职业存在的必要性,并且这只是一本以军事内容为主的书。


我想请问作为军队的指挥作为一名军人,如果不是服从于上级的指挥你认为他能做什么?作为一名元帅如果不是"发出会导致上百万人死亡的命令,"那你认为是什么?去前线当护士吗?
你引用的那句话到底是在褒他呢还是在骂他?
"我是服从命令忠于国家的军人,我爱好艺术,热爱家人,敬爱同事,爱好一切美好的事物"请问他哪儿说错了?非得告诉您他一切都是装腔作势,他是个伪文艺,他骨子里是个毫不热爱家庭和身边朋友的人么?
拜托你用当时的情况去思考,若你的国家正处于战争,你是个什么状况?
所谓战争还讲人道和正邪简直是自欺欺人,可怜之人在指责别人入侵的时候是否回避了自己的可恨之处?上帝只是导演人类互相残杀的婊子(如果真有上帝的话),而人类还兴高采烈地称之为王.


看了这本书,又读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东线的书籍,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希特勒任命曼施泰因为东线总指挥,同时又给他足够的指挥空间的话,那么历史会被重写。战争很有可能在德国与美国之间的核攻击中结束。
呵呵,这个结论很有趣,但我觉得很有可能是。
看曼帅的回忆录然后再结合李德哈特的《战略论间接路线》,也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曼帅是最杰出的战略军事家。


打仗 不仅和人有关,统帅,将领,士兵,还和经济有关,就凭德国那些国力,和苏联斗,我觉得够呛。况且苏联有百战名帅朱可夫,朱可夫也不是傻瓜吧。


楼上此言差异,苏联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和其人口基数 早就亡国了 一个苏芬战争就能损失几十万的兵力 你觉得这是神马垃圾军队啊 一个朱可夫顶神马用?


朱可夫用兵真的很高明吗?如果说从部队损失程度与战役成果进行比较的话,他那里的投资回报率很底的。大家都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多牛,没人提起针对中央集团军群的“火星”作战。这次由朱可夫发起指挥的作战投入的兵力要远远大于作为呼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但是结果被莫德大败,从此从苏联文献中消失。


都从文献消失了,那么你怎么知道的???


苏联解体后,有些文献解封了,被历史学家挖了出来。说大败可能过了,但的确没有达到战役目标,而且伤亡数量过大。后来被认为有损朱可夫形象,就被彻底封存,很少被提及了。我是从Zhukov's Greatest Defeat: The Red Army's Epic Disaster in Operation Mars, 1942 (Modern War Studies)这本书上看到的。


朱可夫在战术上是个低能儿,战略上有-定的视野。


朱可夫在战术上是个低能儿,战略上有-定的视野。
-----------------------------------
right。


他只是个军人.. 所以,我想说的是,别太苛责曼帅;军人典范,我们只专注战争,不谈政治,不谈思想。
  
  忘记在哪里看过一句话了,军队有了思想,国家就完蛋了。
  
  对于要求将领打败仗来提前结束苦难神马的,太不靠谱了~


另外,针对上述童鞋的论断,我想说的是,用苏军的战损来衡量朱可夫这种做法可能是欠妥的;德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小规模部队的战术水平,不是苏军能比拟的,这和谁当家没多大的直接关系。
  
  德军在二战中之所以失败,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战略失误,希特勒更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放弃了包括曼帅在内的将领提出的利用机动性强的优势,优先消灭苏军主力部队的做法。
  
  二战苏德二军,苏军优势在于战略缓冲余地极大,而德军在于军队个人素质和战术能力。
  
  不是军事爱好者,也不是专家,就事论事!


德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和小规模部队的战术水平,不是苏军能比拟的,
----
没有数量的平推,大兵团苏联就是一团菜。


实际上曼施坦因很清楚,他在第140页,谈到错误,说希特勒“低估了苏联国家体制的强点、军事潜力和红军的战斗力。希特勒的偏执狂挽救了斯大林:应该说在37年的大清洗中受害人太多了,而希特勒的灭绝政策,正像书中所说“与军方的努力背道而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处决政委的命令。


一群白痴,你们有什么资格对这样历史人物评论短长? Solaris完全是在放狗屁


天才的战略家,没有之一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天材的战略家?


星光的書並不算貴,而且也有促銷的活動,
上冊一本才台幣99元,以幾年前5:1計算,折RMB約20吧。


二战期间德军的军官团是很优秀的,德国的失利在于战线拉的太长和希特勒的乱指挥。希特勒是一个有赌徒性质的人,他在政治上的连连胜利使他对军事也盲目自信,虽然他在攻占挪威和“沙恩霍斯特”“格奈森诺”两舰穿越英吉利海峡的行动中赌赢了,但大多数时候希特勒的乱指挥直接导致了德军的失败。
曼斯坦因在文中对“政委”的理解我认为他是以此来讨好英美等西方国家,使自己的书能顺利出版。在书写成的50年代,两大阵营已经开始对抗了。


我觉着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德国和英美对苏联的鄙视应该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曼斯坦因对政委的看法也并不奇怪,毕竟有苏联30年代大清洗还历历在目。反而是我国人民对政委还抱有莫名的好感才奇怪吧。。。


制约战争胜负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但综合起来,很多大型战役的失败不在于战机的把握,很多是由于统帅部对战场的形势判断不准确而下达错误的指令。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败也是如此,希特勒的狂热和骄傲葬送了先前建立的巨大优势。
有时候,政治对战役的胜利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但回过头来,战争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就是这样。


隆美尔真不适合当总参谋长,这人就是个战地指挥官,精战术,短于战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