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烫的泥土
2008.11
浙江大学出版社
范康明、杨继东、吴浩
408
知青往事,早在上一世纪90年代就看到很多,也不成为新鲜事了。由于知青涉及的是整整一个时代的人,每一位知青所走过的路和随之带给他整个的人生历程也各有不同,所以知青的往事也是叙述不完的。当年的知青一代,如今虽说都已步入天命之年,但他们现在还真真切切地活在人世。知青往事,或者说每一个知青对往事所体会到的人生感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青个体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个体年龄的增大,在认识上起着变化。当然这种认识上的变化总是变得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符合情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它两个方面的作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确实耽搁了这一代人十年最宝贵的青春岁月,但与此同时它也锻炼了这一代人。十年深入农村底层的社会生活,使他们非常感性地、全面地了解了中国,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我,体会到了人生之路的艰辛,懂得了什么叫天高地厚。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里,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承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并千方百计通过自身的努力,力求改变自己的命运。
《滚烫的泥土:3个上海知青的故事》系三位作者经上海知青身份所与的回忆录,他们原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时值“文革”前期,学校一律停课闹革命,该届上海初中毕业生情况也尤为特殊,毕业选择就是“一片红一,唯一的前途,只有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一的号召,下乡插队落户对他们来说,这实际意味着从此在城市的失学、失业乃至城市生活的中断习惯于城市生活、年龄还未满十七足岁的三位作者1970年来到贫困的安徽淮北农村,落户阜阳地区太和县关集公社他们以后的命运究竟如何?他们怎样在农村学习农活以自食其力,怎样一边务农一边继续自修文化知识,又怎样与周围的乡亲以及其他知青协作相处?三位作者以纪实的方式,生动叙述了知青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看来平凡却对自己后来人生道路深有影响也颇值得反思的故事。范康明在《我的知青人生》中还写了后来怎样跳出农村进入淮北煤矿挖煤,在知青“返城”高潮中又怎样应运返回上海艰难地投入新的人生拼搏,包括90年代以来为积极应对信息时代与社会需求的挑战,怎样在影视广告与电脑平面设计领域做出贡献的种种经历。
范康明,江苏苏州人,1954年1月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师大历史专业政史专业本科,文学学士,工艺师。1997年建立上影唯一影视创作室。
杨继东,江苏海门人,1953年7月生于上海。曾在长航客轮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站点工作。
吴浩,江苏苏州人,1953年11月生于上海。曾在阜阳肉联厂工作,现为无锡市某医院财务主管。
三位作者同为上海南模中学69届初中毕业,1970年5月下安徽太和县关集公社插队。范、杨1978、1979年先后随知青大返城回上海。
我的知青人生/范康明著引言余庆路80号贵竹园难忘的日子太和县关集公社我们的房子第一次出工“太和航空”、“吴大”、“夜壶吉他,温柔的琴声“接受再教育上海“蛮子恋曲1972年高寨生产队的四个女知青公社大院告别高史庄调队并组上河工去“马列经典著作”函授短训班《五七通讯》公社汇演永福路52号动荡的1976年淮北张庄三矿一个采煤工人的话在知青大返城的日子里告别淮北农村在家待业的经历美术成了我的职业香海美容品厂我的大学梦到南京去考察东渡日本留学被骗影视广告是我的偏爱创办企业的经历人生的感悟去浦东新区“下海电视剧拍摄的流产开设自己的图文设计室唯一影视创作室成功的久事公司十五年成果展50岁的知青聚会完成自己心愿关于纪实片《悠悠岁月曲,浓浓乡土情》土坝子在麦收的季节里煤油灯那年走过的路/杨继东著写在前面光环下的他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邻村有个知青姑娘叫小芳沉重的翅膀天地宽,这条路却难走在知青点的日子里秋天的童话我所知道的阎庙小杂铺铁匠铺北大塘我的两个好伙伴最漫长的一个冬天以知青的名义贫困的皖北相逢贵竹园麦收纪事徐新宅日志在淮北生活的日子/吴浩著在淮北生活的日子我所见到的淮北农村婚俗——记一名与当地农民结婚的上海知青心中永远的彩桥安徽省阜阳地区太和县关集公社(1970.5.13)上海知青分布图滚烫的泥土·附吃狗肉山芋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徐小树的一封信后记
《滚烫的泥土:3个上海知青的故事》是一部真情故事文笔干净利落,叙述细腻生动,感情真挚质朴,亦有不少鲜为人知的逸闻逸事,读来引人入胜:敢于直面自己坎坷艰难的过去,回眸自己的知青人生而无怨无悔,作者的积极进取与坦诚的人生态度,一定能够赢得广大读者尤其是有志于实现自己奋斗人生的当代青年的共鸣三位作者通过《滚烫的泥土:3个上海知青的故事》所展示给人的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可以成为当代青年砺志成才的有益借鉴,《滚烫的泥土:3个上海知青的故事》不失为回眸与反思“中国知青运动40年(1968-2008)”的活的素材读本。 配有220余幅新老照片,图文并茂,还附有作者编导拍摄的一张DVD光盘《悠悠岁月曲,浓浓乡土情》,以七集纪实片(片长120分钟)的容量,记录了包括三位作者在内的六位上海知青2005年5月重返当年插队落户的太和县关集镇的感人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