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

(美) 谭恩美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美) 谭恩美著  

译者:

程乃珊,贺培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小说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各异的中国女性抛却国难家仇, 移居美国, 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的生活经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The Joy Luck Club(喜福会) PDF格式下载



  看到这本书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所在的小镇的图书馆和一个鼓励美国人读书的组织联合举办这本书的座谈会。这条信息在图书馆的网站上登了出来,正好被我看见了。看了看介绍,是一本中国的第二代移民写的书,居然在美国的畅销书榜上常胜不衰,而且被全美的读书协会推荐为必读的书籍,跟海明威的《告别了武器》,斯坦贝壳的《愤怒的葡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名著并列。登时让我燃起了中国人的自豪感。很有兴趣看看它到底讲了些什么。
  
  于是从图书馆里借了书来读,从看第一章起就被牢牢地吸引了,手不释卷直到今天读完。感觉的确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刻画人性方面,跟那些名著相比毫不逊色!
  
  这本书讲的是在美国加州旧金山中国城的四对母女的故事。母亲都是生在旧中国,49年以前移民到美国的。女儿都是在美国出生和成长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书中讲了很多中国和美国的文化冲突的事情,母亲的中国文化是如何影响女儿,而女儿身上的美国文化又如何反作用于母亲的。不过因为跟我差着一代,感觉母亲记忆中的那个中国,跟我自己熟悉的中国已经差了很远了。那是一个我这样在红旗下出生,红旗下长大的人很难理解的时代。那种有些带迷信色彩的中国文化,总给我一种陌生感。历史就是另一个国度。中国在不同时代的人眼里居然有那么大的差异,也很有趣。而更有趣的是,虽然我不太同意母亲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但我却很清楚的知道,这些的确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那种神秘和万物有灵,人和自然的交融,的确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性。
  
  文化差异和冲突虽然是一条重要的线索,其实最让人震撼的是母亲和女儿的相似而非不同。按理说,在旧中国长大的母亲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肯定是千差万别。但在作者巧妙的第一人称的描写中,我们会有种感觉,现在的女儿就是以前的母亲。他们只不过在不同的时空,面对不同的挑战而以。虽然每个女儿都在挣脱母亲的影响,甚至不肯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但实际上她们最后都发现,母亲和中国已经深深的嵌入在她们的血脉里了,她们的今天就是母亲的昨天的轮回和再现。
  
  我们自己很少想到我们的父母的童年时代。当我们第一次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大人了,是让我们敬畏的父母,长辈。我们很少会想到,其实他们也年轻过,也曾经象我们一样有过天真,有过年轻的傻里傻气和冲动。而现在我们长大了,也已经或将要为人父,为人母了,我们俨然以父母自居,很少会去想我们的孩子,他和她幼小的心灵是如何看这个世界了。很少去想,我们也曾经用这样一颗童心去看这个世界。一切好像都遗失在岁月里了。
  
  这就是《喜福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作者自由地在时间里漫游,好像灵魂附体一样,不断的用母亲或女儿的眼光,在不同的时期来看这个世界。用她们当年的口气来讲述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每个人,不论是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还是我们的孩子,原来都生活在自己独特的世界里,就算我们最亲最近的人,我们能体会的也只是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那么一点点。 我们无法理解别人,是因为我们已经被自己的经历装得太满了,很难去想像别人经历了什么,而这些经历又会对他或她看世界的眼光有什么样的影响。就像母亲用中文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在美国长大的女儿就算能听懂中文,那些故事也只会像风一样吹过,了无痕迹。
  
  但其实母亲也有童年时代,女儿也有长大的一天。而童年的经历,甚至父母亲童年的经历,都会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发生影响。这就是生命奇妙的轮回。 我们只是这个轮回中的一环,一切都会继续循环。风刮过,其实在我们身上已经留下了印记,不管我们是否能感觉到。
  


能写这样的书评,一定要赞一下的。


感想很好呢
这个星期我一定要去图书馆借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