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下一個天際線

阮慶岳 田園城市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21日  

出版社:

田園城市  

作者:

阮慶岳  

页数:

32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  導言:混沌  對我而言,混沌就是大氣。雖是未明,卻也是天地欲開未開的幽微惚恍狀態,值得期待與盼望,與此刻華人建築的現象彷彿。  這本書是過去幾年積累的成果,書寫對象包括大陸與台灣的十五人 / 組建築師。對象選擇以當代正值活躍期者為準,觀察時間點:大陸部分以1993張永和成立「非常建築」,宣告脫離設計院集體創作的系統為區劃點;台灣部分則以1988解嚴,作為斷代閱讀的劃分標記,書中作品取樣則主要以近十年為主。  台灣取五人,基本上延續我過往十餘年對台灣當代建築現象的觀察與紀錄,如:《新人文建築》(田園城市 / 2001)、《十人》(田園城市 / 2002)、《弱建築:從「道德經」看台灣當代建築》(田園城市 / 2006),其中積累的書寫與紀錄共38人 / 次。此次則延續這觀察的脈絡,同時特別關注921地震後,台灣當代建築逐漸浮露對社會議題與在地現象的積極回應,並針對此一建築現象作衍生鋪陳,另外還加入對台灣頻頻回應的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的對話。  大陸取十人,皆是當代活躍的建築師。此前,我曾寫過《建築師的關鍵字:東亞都市地景的30種閱讀術》(田園城市;2008),是以東亞(漢字文化圈)1的建築師為界,其中涵蓋了部分大陸、香港、日本、韓國和台灣的建築師;此次專注於近年火熱發展的大陸建築現象,希望能擴大與深入對以華人建築文化圈為範圍的整體觀看與解讀。書寫是以當面訪談本人 / 親自參訪工作室 / 參觀部分作品的方式進行,由於大陸整體地域遼闊,過去3年共有8趟參訪的田野行程。  其中,自然有遺漏與疏憾,譬如極具代表的馬清運 / 陳展輝、馬岩松及董豫贛等,雖然皆已作過對話,但因各種因素尚不能成章,期待後續再補。另外,張永和因多次在書籍或展覽中作過互動,且已有(目前是唯一的大陸建築師)個人作品集在台灣出版,此次以一篇對其整體文章的評論作代表。其他華人區域(新加坡與香港等)的建築師,因前也曾有其他形式的互動,除與陳家毅的對話外,此次暫略過。書籍後附有幾篇座談紀錄,皆是我近年在台北主持的對談。  華人建築此刻正繽紛多元,本書意圖以文化圈的大範圍,作各自區域的定位與解讀,希望宏觀與微觀兼顧。然意圖雖明,能力有限,不免露短,且稱:鏡裡混沌花難折。  阮慶岳                

内容概要

  著名建築評論家——阮慶岳,累積多年在華人建築圈的觀察與深入分析,結集活躍於當代的大陸與台灣的十五人/組建築師的作品,書中作品的取樣主要以近十年為主。  其觀察時間點,台灣部分以1988年解嚴,作為斷代閱讀的劃分標記。延續過往十餘年觀察台灣當代建築現象的脈絡,特別關注921地震後,逐漸浮露對社會議題與在地現象。大陸部分以1993年張永和成立「非常建築」,宣告脫離設計院集體創作的系統為區劃點。將近年來在大陸蓬勃發展的建築現象,更廣、更深的去觀看對華人建築文化圈的影響。  在華人建築正值蓬勃且多元發展之際,微觀各自區域性的定位;宏觀華人建築圈的趨勢與未來……。

作者简介

  阮慶岳  現任元智大學副教授,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曾為開業建築師(美國及台灣執照);除教職外,同時創作文學、建築評論與策展。文學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凱旋高歌》、《蒼人奔鹿》、《秀雲》等;建築著作包括《屋頂上的石斛蘭》、《建築師的關鍵字》、《弱建築》等逾20本。曾獲台灣文學獎散文首獎及短篇小說推薦獎、巫永福2003年度文學獎、中央日報短篇小說獎、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2004年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09年亞洲曼氏文學獎入圍等。

书籍目录

壹、 導言:混沌 貳、 大陸篇小序:輕舟與萬重山--測量中國當代建築寬度的兩種方法 一、 兀自放光的一口井/劉家琨 二、 一片土地,重重繁花/王澍 三、 玻璃窗上的槐樹影/朱錇四、 練家子下山行道/都市實踐五、 一屋如方舟/張雷 六、 漫遊者的城市/王昀 七、 雪後獨舟賞西湖/童明 八、 莫干山50號的風景/陳旭東九、 城市自有山水秀/祝曉峰十、 大隱,隱於城?/標準營造參、 台灣篇小序:單向與迂迴--台灣戰後建築的發展簡述 一、 以社會性的介入質疑現代建築的方向/謝英俊二、 何處是客家?/謝英俊三、 搜神記:新故鄉社區見學中心/邱文傑四、 聲遠音嘹亮─現代建築的常民與社區辯證/黃聲遠五、 昨夜疑是松動我/黃聲遠六、 救恩堂光影記事/廖偉立七、 野渡無人舟自橫--花東小住宅系列/陳冠華 八、 我與馬可的對話/ Marco Casagrande肆、 對話一、 遊園不驚夢─談張永和的《作文本》/阮慶岳 二、 建築的作為在建築之外/史建、朱錇、阮慶岳三、 如何現代,怎樣建築?/王路、史建、朱濤、黃聲遠、阮慶岳四、 黃河流域以及那以外的/陳家毅、阮慶岳

章节摘录

  導言:混沌  對我而言,混沌就是大氣。雖是未明,卻也是天地欲開未開的幽微惚恍狀態,值得期待與盼望,與此刻華人建築的現象彷彿。  這本書是過去幾年積累的成果,書寫對象包括大陸與台灣的十五人/組建築師。對象選擇以當代正值活躍期者為準,觀察時間點:大陸部分以1993張永和成立「非常建築」,宣告脫離設計院集體創作的系統為區劃點;台灣部分則以1988解嚴,作為斷代閱讀的劃分標記,書中作品取樣則主要以近十年為主。  台灣取五人,基本上延續我過往十餘年對台灣當代建築現象的觀察與紀錄,如:《新人文建築》(田園城市/2001)、《十人》(田園城市/2002)、《弱建築:從「道德經」看台灣當代建築》(田園城市/2006),其中積累的書寫與紀錄共38人/次。此次則延續這觀察的脈絡,同時特別關注921地震後,台灣當代建築逐漸浮露對社會議題與在地現象的積極回應,並針對此一建築現象作衍生鋪陳,另外還加入對台灣頻頻回應的芬蘭建築師Marco Casagrande的對話。  大陸取十人,皆是當代活躍的建築師。此前,我曾寫過《建築師的關鍵字:東亞都市地景的30種閱讀術》(田園城市;2008),是以東亞(漢字文化圈)1的建築師為界,其中涵蓋了部分大陸、香港、日本、韓國和台灣的建築師;此次專注於近年火熱發展的大陸建築現象,希望能擴大與深入對以華人建築文化圈為範圍的整體觀看與解讀。書寫是以當面訪談本人/親自參訪工作室/參觀部分作品的方式進行,由於大陸整體地域遼闊,過去3年共有8趟參訪的田野行程。  其中,自然有遺漏與疏憾,譬如極具代表的馬清運/陳展輝、馬岩松及董豫贛等,雖然皆已作過對話,但因各種因素尚不能成章,期待後續再補。另外,張永和因多次在書籍或展覽中作過互動,且已有(目前是唯一的大陸建築師)個人作品集在台灣出版,此次以一篇對其整體文章的評論作代表。其他華人區域(新加坡與香港等)的建築師,因前也曾有其他形式的互動,除與陳家毅的對話外,此次暫略過。書籍後附有幾篇座談紀錄,皆是我近年在台北主持的對談。  華人建築此刻正繽紛多元,本書意圖以文化圈的大範圍,作各自區域的定位與解讀,希望宏觀與微觀兼顧。然意圖雖明,能力有限,不免露短,且稱:鏡裡混沌花難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下一個天際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