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與楚辭
2010-3
聯經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吳宏一
225
无
《詩經》,原來只叫做《詩》或《詩三百》或《三百篇》。到了戰國末年,才和《易》、《書》、《禮》、《春秋》等書,被儒家尊重為「經」。著成的年代,最早的詩篇,大約在西周初年,最遲的已在春秋中葉。產生的地域,除了極少數的篇章,來自現在湖北北部江漢一帶之外,其餘各篇大約都在現在的黃河流域,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四省境內。它包含了這段期間、這些地域的民間歌謠、士大夫作品和祭祀的頌辭。全部有311篇,其中〈小雅〉裡的〈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等6篇只有篇名沒有詩,所以實際上只有305篇。
一般泛稱的楚辭,指的原是戰國後期,流行於南方楚地的一種新詩歌,主要的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人。從《史記》、《漢書》等相關史料看,「楚辭」這個名稱,是從西漢初年才開始出現的,指的就是屈、宋等人的作品。甚至有時候專指屈原的作品而言。這些「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富於個人或地方色彩,和《詩經》頗不相同。《楚辭》的成書,是西漢末年的劉向,輯選屈原、宋玉、賈誼等人的作品而成;東漢末年的王逸,據此纂成《楚辭章句》,流傳後世,既久且廣。因此,《四庫提要》將它列在四部的集部之首,並且稱之為總集之祖。
黃河、長江在華夏大地上,澤被萬里;《詩經》、《楚辭》在中國文學史上,也輝映千秋。假使我們想要溯流尋源,認識中國詩歌,乃至中國文學、中國文明,就不能不讀《詩經》、《楚辭》。
1943年生於台灣高雄。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台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曾主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台、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輯顧問。著有《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先秦文學導讀》、《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白話詩經》(一)(二)(三)等專書多種,學術論文近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文藝創作,作品曾被選入台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的語文教科書中。
序
緒言
上編 詩經
第一章 詩經的來歷
一、詩歌的產生
二、采詩與獻詩
三、引詩與賦詩
四、孔子與詩經
五、詩經的流傳
第二章 風雅頌詮說
一、十五國風
二、二雅
三、三頌
第三章 詩經的題材分類
一、愛情與婚姻
二、農耕與狩獵
三、戰爭與徭役
四、祭祀與宴飲
五、政治與諷喻
第四章 賦比興詮說
一、賦
二、比
三、興
第五章 詩經的語言藝術
一、語言特色
二、藝術技巧
下編 楚辭
第六章 楚辭詮說
一、楚辭的產生
二、楚辭的名義
三、楚辭的編集與流傳
第七章 屈原其人其辭
一、屈原生平
二、屈原作品
第八章 其他的楚辭作家作品
一、宋玉、景差
二、賈誼
三、淮南小山、東方朔、莊忌、王褒
四、劉向、王逸
第九章 楚辭名篇選譯
一、離騷(節)
二、少司命(九歌)
三、天問(節)
四、哀郢(九章)
五、橘頌(九章)
六、漁父
結語
附錄:研讀書目
一、楚辭的產生 「楚辭」一詞,是指產生於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新興詩體,也用來指以屈原為主的一些楚辭作家的作品。這個專有名詞,最早見於司馬遷的《史記?酷吏列傳?張湯傳》。傳中說朱買臣善讀《春秋》,又以「楚辭」得幸。不過,這裡所說的「楚辭」,還不是專書的名稱,而只是楚國人歌辭的意思。 楚國人的歌辭,根據宋代黃伯思的解釋:「皆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可見這些歌辭,富於地方色彩,用楚國的語言寫作,用楚國的聲調朗誦,所記載的也都是楚國的風物。 我們知道,春秋以來,楚就是南方大國,尤其是在戰國時代,它更是足以與秦國爭衡抗勝的敵國。楚辭的代表作家屈原,是個愛國詩人,又是一位主張抗秦的著名政治家。他一向忠君愛國,看到國家的危急,君王的昏庸,因此寫了一些文采?奇的作品來諷諫。他希望藉此獻詩明志,感悟楚王,而不僅僅是抒發個人情感而已。他所寫的歌辭,為了存君興國,一篇之中,再三致意,難免有逆耳之言、違礙之語。不但楚王不聽,而且大臣也之入骨。這個情況,在當時應該是社會廣為人知的事情,沒有秘密可言。所以《史記?屈原列傳》才會這麼說: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祖述屈原的「從容辭令」,不但意味著宋玉等人喜愛模仿屈原的文采,而且也反映出他們注意到屈原作品中的思想和情操。也因此,在屈原以身殉國,楚國不久也被秦國滅亡之後,忠心楚國的遺民,一方面倡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方面對屈原的文采與忠貞,開始表現出無限的尊敬與同情。在這種趨勢下,屈原的作品受到楚人的重視、傳習,自是勢所必然之事。相對於此,秦國不會讓屈原作品在秦流傳,統一天下之後,更不會讓它傳誦於世,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可是,等到秦亡漢興,屈原等人的作品卻重見天日,逐漸受到了君王乃至一般文士的賞愛。根據班固《漢書?禮樂志》的記載,漢高祖劉邦是「樂楚聲」的。我們更不要忘記劉邦和項羽都是楚人,他們爭霸天下的時候,都打著楚國的名號,而且,在兵團垓下時,劉邦還以「四面楚歌」的心理,對付項羽。不但漢高祖喜歡楚聲,他的兄子吳王劉濞和後來他的孫子淮南王劉安更是廣招賓客,大大發揚楚辭。在吳王劉濞的門下文士中,枚乘和莊忌(世稱「嚴夫子」)都是精通楚辭的;莊忌的兒子莊助,就是推薦朱買臣給漢武帝的人。淮南王劉安的都城在壽春,這是舊楚的最後一個都城,也是政治文化中心。淮南王劉安的門下文士,習見楚辭不用說,就是劉安本人,都還曾應漢武帝之命,作過〈離騷傳〉,為屈原的〈離騷〉作了注解。這種情況,在漢武帝時,因為他「方好藝文」,上有所好,下必景從,所以一時蔚為風氣。 一、詩歌的產生 詩歌和音樂、舞蹈一樣,都是古人用來表情達意的工具。當人們遇見了可喜可悲可歌可泣的事情,心中有了特殊的感觸,不管是在生產勞動、談情說愛、征戍行役,或者是在祭祀宴飲的時候,都會想把心中的喜怒哀樂之情表達出來。有時候,光是口頭說說,覺得還不夠,就用嗟嘆的方式來表達;覺得嗟嘆的方式還不夠,就曼聲長吟,用詠唱的方式來表達;假使用詠唱的方式,還不能表達心中的情感,那麼,往往在詠唱之餘,不知不覺的,手也跟著舞起來了,腳也跟著蹈起來了。古代的很多詩歌,應該是在這種情形下產生的。 在沒有文字以前,這種令人感動的事情,或已經形諸舞詠的詩歌,只有靠先民口耳相傳;有了文字以後,才可以把這些事情或歌辭記錄下來。中國在商、周以前,雖然已經有了文字,但字體歧異,詞彙不多,語法還比較簡單,不容易用來記述繁複的事件和豐富的感情:周朝以後,文字的使用普遍了,進步了,已經可以用比較豐富的詞彙、語法,來寫作。因此,從周朝開始,中國詩歌才能夠逐漸發展起來。 雖然在周朝以前,應該已經有了歌謠樂章產生,所謂「歌詠所興,宜自有生民始也」,例如《墨子.非樂》篇記載夏啟時有〈九歌〉、〈九辯〉等樂商,商湯時有〈晨露〉、〈桑林〉等樂章;《史記.殷本紀》產生以前,應該早有其他的歌謠樂章傳世。但可惜的是,這些作品要不是早已亡佚,就是斷簡零篇,殘缺難認,甚至是後人的偽託之作。即使有人說《周易》的卦辭爻辭,保存了不少商、周之際流行的歌謠,也往往是三言兩語,並非完整的詩歌作品。真正可靠而巋然成書的詩歌集子,應該只有《詩經》。梁啟超在《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中,就這樣說: 現存先秦古籍,真?雜揉,幾乎無一書無問題;其實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詩經》其首也。 《詩經》的價值,由此可見一斑。不過,這一本詩歌古籍,從寫作的時間說,大約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前後綿延了五百多年;從產生的地域看,除了周王城之外,還涵蓋了當時各諸侯國統治的地區,包括現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湖北等地,範圍十分遼闊;作者的身分,有平民,有貴族;題材的類別,有愛情、婚姻、征戰、祭祀、宴飲等等,非常繁複多樣。這樣的一本書,大家試想想,就當時的社會狀況來說,交通不發達,通訊不方便,是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彙編在一起呢?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推問:是誰編選成書的?什麼時代編成的?這些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在中國詩歌的長河裡,《詩經》和《楚辭》一樣的源遠流長,一樣的光芒萬丈。它們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既廣且深,是其他的文學作品難以比擬的。吳宏一教授撰寫此書,是為大中學生及一般社會人士了解古代人文而作,因此文字力求淺近,徵引的材料、見解,也不一一注明出處,希望讀者讀了此書後,若有進一步研討的興趣,可以參考書後附錄,按圖索驥,自行研讀。
无
语言清通,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