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就通
2012-1
出版事I股份有限公司
傅佩s 著
396
向西方哲學敞開心靈(文摘)/ 傅佩榮 「江山代有才人出」,這句話可以用來描寫西方哲學界的發展,從希臘到中世紀,再經近代而到現代,哲學家的大名有如珍珠,細數他們的見解可謂頭角崢嶸,真讓人有進入大觀園的感受。譬如,我們在讚嘆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建構了兩大思想體系時,怎能忽略希臘哲學從泰勒斯到蘇格拉底所鋪墊的堅實基礎? 接著上場的是中世紀哲學,表面看來這是協調信仰與理性的一千多年,甚至哲學的作用被貶低為神學的婢女,但是誰能否認這個時代測試了理性的極限,又為人類心靈安頓提供全盤的景觀?正是由於信仰籠罩人生所帶來的後遺症甚多,才使得文藝復興的成果讓人目眩神迷。然後近代哲學也才能取得快速的進展,試圖跟上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啟蒙運動、浪漫主義思潮的腳步。 聯經版最大的特色,是增加了一份附錄:「希臘哲學重要術語」。這份資料是我在教希臘哲學時提供學生參考的,頗具學術價值。熟讀這份資料,所得知的不僅是希臘哲學家在概念上的傳承與演變,對於探討後續直至今日西方哲學家的基本術語也能得到不少啟發。原文出自F﹒E. Peters, Greek Philosophical Terms(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7)我選譯其中一部分刊於此書。
生命何其深廣,要找安身立命處何其不易、何等重要。西方先哲們的思想所給予的人生哲思,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他們不凡的心靈,進而尋找個人生命的定位。
學習哲學,是從完整且根本的角度思索人的生命是怎麼回事、該往何處邁進?人生是一個奧祕,正是因為結局未定,才使我們懷著敬畏的心,踏出每一步,哲學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原素。我們不需寄望讀了哲學家的思想名言後,可以改善人緣、增加個人附加價值,但是可以期許自己的心靈能夠走向更遼闊視野。
《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是一本傳遞人類生活智慧的書,也是西洋哲學的入門書,介紹由古代到現代每一位哲學家的主要觀點。它配合讀者的背景,用很淺顯精準的語詞來介紹西方哲學名家的思想,不搬弄太多原典,不在哲學術語裡打轉,讓大家可以從中獲益。
作者簡介:
傅佩榮,民國39年生於臺北。輔大哲學系畢業、臺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臺大哲學系教授。近年致力於在大陸推廣國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東方衛視「世界文明講壇」擔任主講。2008年獲《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為文化類「年度風雲人物」。曾獲教育部頒發教學特優獎,並榮獲國家文藝獎、中正文化獎。論著豐富,寫作涵蓋哲學研究、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解讀五大經典》系列、《原來孔子這樣說》系列、《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系列、《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易想天開看人生》、《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等百餘種。
向西方哲學敞開心靈(傅佩榮)
引言
古代哲學
瑰麗的神話世界
多神論的宗教信仰
獨特的城邦生活
泰勒斯:希臘第一位哲學家
安納齊曼德:開啟抽象之門
畢達哥拉斯:用數解讀世界
赫拉克利特:詮釋變化與規則
巴門尼德:區分現象與實在
齊諾:埃利亞學派的鬥士
恩培多克勒:關注靈魂
安納薩格拉:提出「心智」概念
德謨克利特:用想像力探知世界
普羅塔哥拉:相對主義
高爾吉亞:否定存在真理
蘇格拉底(一):得到神諭的道德哲學家
蘇格拉底(二):真理的助產士
柏拉圖(一):博學的雅典貴族
柏拉圖(二):探尋真理的知識論
柏拉圖(三):追求至善的理型論
柏拉圖(四):智慧與德行並重的幸福人生
亞里斯多德(一):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亞里斯多德(二):科學的邏輯學的創始人
亞里斯多德(三):追尋終極本原的形上學
亞里斯多德(四):以幸福為目標的倫理學
斯多亞學派(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倫理學理想
斯多亞學派(二):反思人生問題的哲學家們
伊壁鳩魯學派:追求個人快樂
懷疑主義:渴望心靈安寧
普羅提諾:站在古典哲學頂點
中世紀哲學
「基督宗教」之名
天主教的發展
中世紀哲學的特色
教父哲學(一):護衛信仰的先鋒
教父哲學(二):融合宗教與哲學
奧古斯丁(一):經歷悔改的聖徒
奧古斯丁(二):知識得自光啟
奧古斯丁(三):發揚愛的倫理學
偽狄奧尼修斯:重視「否定之途」
中世紀的哲學教育
愛留根納:為大自然分類
困擾中世紀的共相問題
安瑟姆:倡言上帝存在先天論證
波納文德:接續奧古斯丁立場
多瑪斯(一):中世紀哲學的集大成者
多瑪斯(二):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
多瑪斯(三):人生幸福在於信仰
司各特:適當定義「善」
奧卡姆:剃除一切煩瑣
艾克哈特:密契主義大師
庫薩的尼古拉:聯繫中世紀與近代
蘇亞雷:經院哲學的謝幕者
近代哲學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宗教改革
科學革命
培根:力圖打破偶像
霍布斯:以國家為利維坦
笛卡兒(一):建立理性思考的大原則
笛卡兒(二):從「我思故我在」展現新格局
巴斯卡:為上帝下賭注
史賓諾莎(一):一元論的天羅地網
史賓諾莎(二):由理性走向真正自由
萊布尼茲:深信「預定和諧」
洛克:為經驗主義奠基
貝克萊:取消物體存在
休姆(一):以自我為一束知覺
休姆(二):懷疑論者的道德觀
盧梭:批判文明的罪惡
高舉理性大旗的的啟蒙運動
康德(一):把握哲學的四大問題
康德(二):人只能知道「現象」
康德(三):道德實踐的優先地位
康德(四):重新為宗教定位
費希特:界定自我價值
謝林:關注自然世界
黑格爾(一):絕對者即是精神
黑格爾(二):精神展現的過程
黑格爾(三):完成絕對唯心論的系統
叔本華:以意志為物自體
費爾巴哈:以人類學取代神學
馬克思(一):哲學應該改變世界
馬克思(二):共產主義的原始理想
現代哲學
浪漫主義思潮
生物學及心理學的革命
尋求意義的現代人
齊克果:肯定個人「存在」的先驅
尼采(一):要大聲對生命說「是」
尼采(二):超人是大地的意義
詹姆士:以實效決定真理
胡塞爾:開啟現象學運動
柏格森:直覺「生命衝力」
懷德海:打通科學;哲學與宗教
羅素:廣泛關注社會問題
卡西勒:詳究人類象徵能力
維根斯坦:對真理心存敬畏
雅士培:由剎那肯定永恆
海德格(一):深度剖析個人存在
海德格(二):提醒人「向死而生」
馬塞爾:敞開心房接受光明
沙特:由自我承擔一切責任
卡繆:從荒謬走向幸福
德日進:對人類寄於厚望
李維─史陀:結構主義的代表
加達默爾:矢志探求真理
里克爾:詮釋人性深度
哈伯馬斯:經營批判理論
德希達:擅長解構的怪才
羅爾斯:以正義理論知名
隆尼根:新經院哲學的代言人
列維納斯:珍惜我與他者關係
伊利亞德:描述神聖境界
附錄
西方哲學編年資料略記
希臘哲學重要術語
畢達哥拉斯:用數解讀世界 同樣在小亞細亞沿岸,米勒圖稍北之處,有一個薩摩斯島(Samos)。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580-?B. C. )誕生於此。他的身分是數學家、宗教家與哲學家。我們小學時代所念的「畢氏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平方,為兩直角邊平方之和),就是他的貢獻之一。 他在薩摩斯島住了一段時間,遇到專制的暴君,就遷往南義大利的克羅頓(Croton),在那兒他為居民立法,手握大權,並建立宗教性的學社,成員約三百人。克羅頓人長期忍耐其教條規範,一百多年後(約440-430 B. C.)終於驅散了此一團體。 畢氏學社的成員必須嚴守祕密,以致畢氏本人的見解不易為人所知,加上後代成員為了尊崇而把個人心得歸之於畢氏,更使他與學社之間難以畫清界線。此派的基本立場是:不同於自然學派,他們要由非感性之物找到萬物的根本要素或原理。 首先,畢達哥拉斯本人大致主張以下觀點: 一、人有靈魂,靈魂不死而輪迴。這或許得自古代奧爾菲教派(Orphism)的啟發。他曾制止一人鞭打小狗,因為他從小狗的嗷叫聲中聽到已故朋友的聲音。人生的目的即在妥善照顧靈魂,方法是:靜默修持、音樂陶冶與數學研究。他希望由沉思宇宙的秩序,達到淨化靈魂的目的。 二、一切生物皆有親屬關係。靈魂輪迴,會轉生為別的生物,甚至可以轉成植物(如桂冠葉、豆子)。所有的生物形成一個統一體。既然如此,人的生活必須遵守一些禁令,如:不准吃生物,遠離屠夫與獵人;不可縱欲亦不可自殺,因為人是神的財產,而身體是靈魂的監獄及墳墓;勿跨橫欄、勿戴指環、勿在燈旁照鏡子,勿在灶灰上留下鍋的印跡,勿食豆子,要撫平睡過的床鋪,洗腳時先左腳,穿鞋時先右腳等等。這些類似宗教的規定,在非信徒眼中就成了無理的要求。 三、萬物的存在必須「有形」,而有形之物皆可用「數」計算,因此「數字」是萬物結構的根本要素。甚至可以說:數字是萬物的始元。宇宙的基調是:平均、秩序與和諧。「平均」須由數的相互關係來表明;「秩序」是由數的順序而顯示:「和諧」則是宇宙的主要特徵,可藉音樂的音階來理解,如發音器振動數之不同,會形成不同的音階,但整體仍可協調。10是數的主軸,因為10=1+2+3+4,為前四個整數之和,萬物皆為此四元(點、線、面、體)所組成,畢氏學社的成員在宣誓時,必須面對這個神聖的圖形: 這是完美的圖形,從三個端點看進去都是1、2、3、4的順序,而其總和為10。 畢達哥拉斯具有數學家與宗教家的雙重身分,而使他成為哲學家的,則是:一方面他試圖用一個元素(不再是質料,而是形式),亦即數字,來解說萬物的起源;另一方面則是他的靈魂觀點提醒我們不能忽略人類生命的特殊處境。這一點對柏拉圖深有影響。 一般而言,畢氏學派補充說明了以下幾點:首先,「數」比起任何具體質料,都更適合作為萬物始元,因為它與存在著及生長著的東西之間,有更多的相似點。數的屬性包括正義、靈魂、理性、機遇等,萬物皆為對數的模仿。數的元素便是萬物的元素,整個天界不過是和諧與數而已。比如:1是點,2是線,3是面,4是體,5是物質的性質,6是屬性,7是理智、健康、愛情、智慧。 其次,數既是始元,則也是萬物的質料及其本性與規定,數的元素是偶(代表無限)與奇(代表有限),而「1」則兼具奇偶二性。此派由此推出十種基本對立,代表明顯的二元論。 有限-無限;奇數-偶數;單一-眾多;右方-左方;陽性-陰性;靜止-運動;直線-曲線;光明-黑暗;善良-邪惡;正方形-長方形。 再就宇宙而言,宇宙有一個中心之火。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是環繞中心之火而旋轉。此中心之火也不是太陽。環繞中心之火的有十個行星,即:日、月、五大行星、恆星天,地,以及「相對地」(counter-earth)。 畢氏也談到了人間之「最」:最合義的是祭品,最明智的是數目,最優美的是和諧,最有力的是知識,最美好的是幸福,最佳的能力是醫術,最真的話語是「人是邪惡的」。哲學家的自省心得,仍然在等待理論上的證明。 畢達哥拉斯名言 不能制約自己的人,不能稱之為自由的人。 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 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劣的事情:最要緊的是自尊。 思而後行,以免做出蠢事。因為草率的動作和言語,均是卑劣的特徵。 短時期的挫折比短時間的成功好。 別的動物也都具有智力、熱情,理性只有人類才有。 友誼是一種和諧的平等。 畢達哥拉斯軼事 畢達哥拉斯的學生要嚴守一項規定,五年之內要保持沉默,專心聽講。在通過考核之前不能與老師單獨見面談話。他說:「朋友之間的一切都是共有的。」學生們就組成社團,把所有的財產聚集在一起,大家共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