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咖啡馆的门
时报文化
张耀
无
无
图片和文字倒是统一的,都透出那么一股子矫情;一味趋新的人往往是浅薄的;随着书中陈述文字愈见增多,矫情的成份便也愈见分明,令浮光掠影的图片渐次真实起来;把另外一种文化的一些东西当作时髦是相当简单的,但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这种时髦是不自然的,很做作的。
其实这本书挺好的,内容很实在,结合那么多咖啡馆的图片,串着咖啡以及咖啡馆的历史,真的算是帮忙打开了咖啡馆的大门。我大致上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在国外会有大大小小那么多间咖啡馆(这不免让我联想到中国的茶馆),还有为什么会存在从咖啡馆里头诞生的作家。
这本书有两个地方让我咂摸回味。其一,在于咖啡馆拥有自己的个性和灵魂。其二,在于书最后那部分,原文“在西方泡咖啡馆是一种‘挥霍’,挥霍你的时间。要看穿光阴,忘记时间宝贵这个词句,才有资格做一个咖啡馆里的常客。”
记得原来有人告诉我,你心里越是十分在意的部分,生活中就越是要忽略它,少去想它,它便会浑然天成自然而然,让你觉得满意,当然这的确需要时间。说起来有点玄乎,可是无法否认的是这种态度在有些事情上是成立的。现在的生活有点步步紧逼的感觉,所以你我自觉不自觉都沾染上了“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我觉得这种态度很不好,可是它又不是那么容易从身体里面除掉。那么也许当我们就专注于眼下正在做的事情,专注到忘记了时间,专注到不在乎什么时候它才会有一个结果,那么我想所谓的看穿光阴,就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自信,相信你现在脚下的每一步还有时间,最终会成全了你所追求的,不论眼前是一个什么状态。
而且话说回来,当“急功近利”真的从身体里被挤出去了,大家都如此,那么也许能看见更多难能可贵的个性和灵魂了。
这样想来,作者说得有理啊,咖啡馆的哲学就是,“一个客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
一个是吗啡,一个是咖啡,只相差一个字,却遭遇不同的对待。
同是容易上瘾的东西,咖啡有人著书立传,吗啡却让人趋之若鹜。
同是舶来品,服用咖啡的人,是雅皮,服用吗啡的人,就是泼皮。
同是提神醒脑之物,咖啡通常只被人看到优点,却忽视咖啡因的问题,而吗啡却让人感觉是魔鬼,却完全忽略它的药理作用。
同是啡字辈,咖啡是小资文化的代名词,吗啡却是堕落文化的象征。
总而言之,咖啡被人高高捧在手心,吗啡却被人一脚踏在地上,俺为其不平也。
回归话题,《打开咖啡馆的门》作者所写之物,所写之方式都让人觉得有不够份量之嫌。前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照片+图说,后三分之二是欧洲咖啡文化史+咖啡馆介绍。说句大实话,任何一个初中文化的人,给他充足的钱去指定地点拍照,再告诉他上百度百科查咖啡,他也能攒出这样一本书来。
没错,是咖啡让张耀出了名,他也想再从已是汁的咖啡里再榨出点什么来,人之常情。但麻烦既然署了你的名字,请有些诚意好吗?你的诚意请与这本书的价格对等好吗?请不要让你的消费者看了书却对咖啡失望好吗?
我不是以嗜咖啡为生的人,面对果汁和咖啡,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果汁,可能在某些人眼里显得不够小资,不够档次,但何必为了别人的眼神而活,何必为了配不配当小资而计较。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贵族,所以城市居民,往上查三辈,全是修地球出身。再经过十年动乱,本应该成为贵族的,有丁点小资情节的人都含恨而亡,锯了高跟鞋,埋了化妆品,用开水浇死了门前的玫瑰花。
咖啡是近现代城市居民因房价上涨,无力消费,而转向消费既不费钱,又倍儿体面的黑色液体。为标榜自己有眼力,品味高,拿猫的排泄物当作最高档次的咖啡圣物,时常在想,看到人冲泡它的便便来喝,那猫会不会在一旁偷偷地笑。
等着吧,风水轮流转。哪天我也出本书,叫《打开果汁店的门》,说句你不在喝果汁,就在等着喝果汁的P话,然后有个人莫名其妙的写篇文章叫“我为豆汁抱打不平”的文章。
我期待着……
副标题是“欧陆三百五十年的文化风云”,作者希望达到“看看西方近代文明崛起的一幕幕史剧”的目的,说实话,从书中我是没看到的。书中以咖啡进入欧陆的历史为始,涉及启蒙主义、民主思想,还把文化发展、工业化都添在中间,还不忘提提文学、现代派艺术,最后终结在战后的复兴,这么庞大的体系,本来就不容易把握,显得既介绍不清晰咖啡馆的历史,又在表现文明的发展方面流于表面。老老实实地把侧重点放在文明下的咖啡馆,介绍各个时期咖啡馆的变迁就好,何苦要把立意拔到透视文明上。
书中图片的编排让人摸不着头脑,显出很大的随意性,像是随机罗列作者去过的咖啡馆,而不是为了配合文字。就拿自序来说,提到“绅士咖啡馆”、“作家咖啡馆”、“浪特曼咖啡馆”,咋配的是“博物馆咖啡厅”、爱丽丝咖啡馆”、“文人咖啡馆”和“哈维卡咖啡馆”的照片呢?这这里只字未提的哈维卡咖啡馆在第八章中倒是有不少文字篇幅,也有哈维卡夫妇的照片,怎么不整到一起呢?此类情况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当然,能游历这么多的咖啡馆,真是享受。
国内好多咖啡馆,装饰的意兴阑珊,比如门口的留言板,可爱的手作,整墙的书。
能用心如此的店家,已经很好了。总比拼盘式的装修更让人喜欢。
可是我呆在里面觉得不自在,那是一种人为的氛围,自己的情绪都会随着场景的不同而不同。
喝咖啡,被弄成了件事,一件不能随心随意慵懒邋遢的事。受不了。
我喜欢的咖啡馆,是路边一间外墙斑驳的房子,里面只有简单的桌椅器具,店家兼咖啡师,没有曼妙的灯光,简朴的店里只需要简单的光线。咖啡也许不是很香,可是亲切。没有制作精良的餐点,只提供香气四溢咬劲极好的面包和简单的培根沙拉,如果抱怨食物单调,店家会客气对你说请搭车到哪哪品尝大餐。自信但不轻蔑。我走路累了或不想回家的时候可以在那里悄悄的坐很久,因为店家不会时刻注意店里的客人。那是为每一个热爱走路的人而设,它的外面可没有宽阔的停车场。从荒原沙漠走来,和从马路对面走来,没有丝毫的差别,各种各样的相遇,打招呼,道别,继续前进,带着休息后补充的勇气。
真想开一家这样的咖啡馆。可是在国内,没有比这更白日梦的了。
不想提国内的咖啡环境。想到那种矫揉造作就受不了。喝咖啡不是跟喝水一样吗?不用每一杯都营造氛围细细品尝。拜托请自然点吧。
除了每个人都有个环游世界的梦想,每个人应该都有个开咖啡馆的梦。
你们没有,至少我有。
还记得这首简单的诗,配上我第一次去Starbucks的图片,很是精彩:
喝咖啡有时是一种感觉
好像没有一个人喝过咖啡
便不叫孤独
没有两个人喝过咖啡
便不叫恋爱
没有几个人喝过咖啡
便不叫友谊
但是我觉得咖啡馆更适合等待
整个空间弥漫着
柔和浓烈饱满的咖啡香
或许在雨亭之前
或许在天晴之后
也许就在下一秒
你推门而入的一刹那
去年六月,曾经在一家公司同事过的两个朋友开了家咖啡馆,让我们去捧场。
我简直羡慕到无以言表。而且据说是全部IKEA的家具,更是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如同天堂一样的地方。
结果,那是个在我的印象里装修最不成功、推广出现最大问题的咖啡馆。虽然那两个朋友至今也有联系,咖啡馆也早已不知去向,但当时推开大门进入的一刹那,确实让我的梦想幻灭不少。
原来也不是每一家咖啡馆都可以叫做咖啡馆的。不仅仅是几杯咖啡而已。
有多少人真的是为了去喝咖啡而去到一家咖啡馆的。
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喜欢坐在桌边看书写字听音乐而点上一杯咖啡坐一下午的。
还有多少人是因为喜欢这个咖啡馆的名字或是喜欢里面的一张桌子抑或是喜欢上了它的某一杯咖啡的名字才不远万里的去找寻一家藏在角落的咖啡馆的。
我都会。
披荆斩棘,不管刮风下雨。那一杯温暖的咖啡,直入人心。
就像正在搅拌咖啡的同时,看见推门而入的你,微湿的头发,眼角的笑意,怦怦的心跳,和即将共度的一个下午。
作者对咖啡馆有十分深入的观察,不再如一些同类书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他的细致入微以及细细诉说的咖啡馆里的人们的故事,让书生动了起来,似乎也飘逸出了阵阵不定的咖啡香来
吸引我去看的原因除了是我也喜愛咖啡館
更是那幾句耳熟能詳但我郤從不知道是誰說出來的話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一個極度沉迷咖啡館的作者寫了這樣一本咖啡館的書
它是一本說咖啡館的歷史,也是說歷史中的咖啡館
【读品·城市】我的上海咖啡地图
一个流落在上海的俄国人,常常带着一个小袋子到咖啡店去,“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要了一杯咖啡,就从袋子里倒出了一些东西……全是土,全是黑土。他把土全倒在桌上,就望着土流眼泪。”他有一次还对那个中国茶房说:“这是俄罗斯母亲的黑土。”――巴金《黑土》
不清楚最早什么时候,由什么人,从什么地方把一种叫咖啡的苦味饮料带到上海。大段大段的历史空白把日益远去的鲜活记忆稀释,只留下孤零零藏在纸堆里的片断,供追忆的后人检索。
鲁迅当年就是不喝咖啡的,不管是否真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写作上,至少不喜欢那“洋大人喝的玩意儿”。但咖啡馆好像生来就有革命的意味,往咖啡馆里一坐,面前是一大杯热气蒸腾的无产阶级咖啡,远处是许许多多“龌龊的农工大众”,进进出出的都是“流氓才子”。大家在喝着,想着,谈着,指导着,获得着,那是,倒也实在是“理想的乐园”。
晚生了几十年,没赶上“理想的乐园”。所以我最初的咖啡记忆来自家里偶尔出现的,7分钱一块的鹅牌咖啡,我爸每天冲的雀巢,还有他常挂在嘴边的“梦咖啡”、“红房子”。那时候很小很小,小到还不被允许喝咖啡。所以,咖啡连同那些卖咖啡的店,总让我觉得神秘兮兮。若干年后,当我怀着朝圣的心情去瞻仰当年老爸的入门咖啡店时,彼处早已挪为他用。只好去近旁的国泰电影院转了一圈。据说是当年“革命同志”恋爱的两部曲:国泰看电影+隔壁“梦咖啡”喝咖啡。
初中的时候终于解禁,可以名正言顺喝咖啡。那时候没有什么张耀“咖啡地图”,也不明白毕加索或者雷诺阿与咖啡的关系,反正第一家迷上的咖啡店是当时只开了两家直营店的真锅。老板是台湾人。华亭路那个三层的小楼是总店,后来几易其手,现在已经是堂会酒吧了。我常去的那家则开在广场附近。因为住校,所以周末几乎就全泡在那里了。
一开始,真锅还是很努力想做专业咖啡馆。记得中考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车去那里喝了一杯80块钱的纯品蓝山。相对于当时我的零花钱,这是不折不扣的“巨款”。但那种干净到好像牙买加海风的味道,此后我再也没有尝到过。通常我们喝到的都是蓝山和巴西的混合豆,虽然也叫蓝山,但是蓝山独有的纯粹,清甜的口感是喝不出的。现在,真锅还在卖纯品蓝山,售价下降不少,咖啡豆质量也同步下降。巴金90岁的时候还在喝咖啡,我真想问问,和你年轻时在塞纳河畔喝的咖啡有什么区别呢?
现在的真锅,已经是专门吃套餐的地方。咖啡变成点缀。这样的咖啡厅,自然不可能再有徐志摩这样那样的“偶然”了。自从有一次,因为忍无可忍而要求咖啡重做之后,我就没怎么去过。我无法容忍心目中的专业咖啡馆竟然在咖啡粉的分量上出差错。好的咖啡师,常年接触同一个牌子,同样品种的咖啡,只要看看颜色,闻闻味道,就可以判断。这只是个态度问题呀。
对穆时英、刘呐鸥以及戴望舒、杜衡等人来说,结婚之前,咖啡厅简直像岳母家里一样,留着深深的感情。可是今天到哪里去找这样爱护我们的岳母的家?
现在这样吃饭为主、咖啡为副、甚至在店里的点击率还不及茶水饮料的所谓“咖啡店”变得主流起来,比如:上岛,比如:迪欧。这些店或多或少都是台资背景。虽然适应了很多国人的口味,从咖啡的角度来讲毫不专业。专业水平的堕落与精神状态的堕落是同步的。很多咖啡师本身不会烧咖啡,就是在店里看会的,专业知识极度贫乏。使用的咖啡豆也良莠不齐。最夸张的一次,去朋友开的咖啡店,第一次他请我喝咖啡,也是蓝山。第二次,我碍于情面不得不去,只好拿出自带的咖啡粉麻烦他帮忙加工。
并非我刻意模仿海上前辈的做派。我没有他们的雅致,而咖啡店更是没有了那种浪漫。
说起台湾人和咖啡,或许因为在大中华文化圈里较早受西方和日本文化影响,很多上海的咖啡潮流都是台湾人带起来的。比如现在已是著名品牌的illy,最初是被台湾人炒起来的。从金茂君悦到哈根达斯,除了水质不同的影响,咖啡豆都是一个味道,illy的味道。就算这是咖啡的味道吧,却不是我认同的上海味道。
这种又红又贵的咖啡豆,出现在这样的环境里,真配得上所谓“第一意大利咖啡”的称号么?只怕盛名之下,其实难副。illy比较淡,缺乏意大利咖啡招牌式的浓香口感。相比LAVAZZA咖啡的细腻,又显得过于单薄,没有层次感。难道它真得值这些钱吗?
讲意大利咖啡,还不得不提星巴克。研究星巴克的管理学专著都出了好几本,所以无论你喜欢或者像我一样不屑于这家“咖啡店里的麦当劳”,你都得承认其经营的成功。像麦当劳一样,星巴克卖得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有多少人能像区分蒸青、炒青和晒青那样喝出同种豆子,不同烘培,或者不同产地的差别?我常想,咖啡的流行,并不是咖啡文化,或者台湾,日本人说的“咖啡道”的深入人心,而是西风东渐的副产品。仗着强大美式文化在全球的强势地位,人们去星巴克,寻找想象中的美国生活,喝着质量永远稳定的咖啡。
我一直抱怨星巴克的豆子不怎么样,水质很差——因此我老是怀疑,星巴克号称员工福利第一,那些福利费用是不是都是从水费上省出来的。但因为他坚持着咖啡店不是饭店的原则,以及口感稳定、门店众多的优点,我还是常买那里的拿铁,特别是走在路上,想喝一杯的时候,可以马上买个中杯,20分钟解决。
听说几十年前,霞飞路上到处能闻到焙烘着的咖啡豆的芳香。咖啡豆盛在落地透明长筒形玻璃缸内,颜色有黑棕、棕黑、棕褐、淡棕,依焙炒火候强度而各异。豆子有发亮的和发暗的,据说那是炒时放入了白塔油。豆粒也有大中小之别。旁边还有几筒未炒熟的生豆子,深绿色的,让有些老饕愿意自己动手烘焙。这一场景始终让我不能忘却。
喝咖啡的年数不长,也不算太短,但是自己的咖啡地图上,相对于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来讲,标记实在很少。比起张耀先生的“欧洲咖啡地图”,我的“上海咖啡地图”简直是破落到可怜了。套一句“开到荼靡”里的话:还有什么值得拿来推荐?喜欢过的咖啡店一个一个消失。相对于fresh brew coffee,上海可以去的意大利咖啡馆还有一些。那些意大利人弄来的咖啡豆味道很正,员工好像也很正。可是里面再也碰不到巴金、施蛰存、叶灵风那样好玩的人了。
张耀著:《张耀•咖啡地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58元。
张耀著:《打开咖啡馆的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68元。
附录:我的私人版上海咖啡地图
Wagas(wireless)
1.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地下一层(近江宁路)
2.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1楼107
3.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大厦108-109
4.浦东南路999号新梅联合广场102单元
5.陆家嘴环路1233号汇亚大厦102单元 (58794235)
意大利咖啡。推荐:espresso,美式以及拿铁。
环境舒适,人不算太多,老外比中国人多些,因为提供的食品口味比较适合外国人。每天早上10点前,早餐半价。+¥10,可加一杯咖啡。2-5点,有下午茶套餐。晚上六点后,意面¥28/份。这家店除了咖啡,甜品也做得很好。餐点味道也比较正,前提是要吃得惯。
Coffee Bean&Tea Leaf (wireless)
1.福州路666号金陵海欣大厦1楼B座
2.遵义路100号虹桥上海城140
3.愚园路136号
4.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1楼
5.陆家嘴环路1233号汇亚大厦底楼
6.黄金城道917号
7.淞沪路270号创智天地广场地下1楼01单元
8.太仓路181弄新天地广场北里10号楼
意大利咖啡。味道比较平均,没有特别好的或者差的。
价位和星巴克相仿,但东西质量好很多,特别是水质。还有多种茶供应。比星巴克只有两种红茶(早餐/伯爵)来,不仅品种多,茶包质量也好很多。另外冰沙也是特色,得过奖。11点前提供早饭。(每个店不一样)点心质量尚可,意大利硬饼干不错,veg. cheese pie 很出彩。简餐一般。
Segafredo Zanetti Espresso(wireless)
1.天钥桥路333号腾飞大厦1楼
2.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1楼
意大利咖啡。顾名思义:espresso。其实咖啡都不错。因为豆子品质过硬。口味浓郁,很多不常喝咖啡的中国人喝不惯。那样的话可以尝试加奶的品种。环境很好,人也少。但不能使用信用卡。
LAVAZZA
1.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大堂(近东门路)
2.滨江大道富都段滨江花园内
3.碧波路635号上海传奇
4.太仓路70号
5.四川北路1685号
意大利咖啡。推荐:美式。因为口感细腻,比Segafredo Zanetti Espresso 的清淡。所以美式特别出彩。食品建议不要尝试。服务质量不要抱什么期待。
香啡阁 cafe transat
济南路8号盛捷高级服务公寓西苑(太仓路崇德路间)
地图上唯一一个卖fresh brew coffee的店。各种咖啡比较平均。都可以试试。
可以登上我的地图和他的环境密不可分。特别适合喝下午茶,静静坐着,晒晒太阳。食品的性价比很一般,而且可能因为老板是老外,东西味道也比较西化。一度是我早餐的据点,后来家附近开了不错的店之后,就不太去了。现在据说比以前闹了。常客可以要求更换套餐里的东西。
咖啡馆的哲学就是,“一个客人坐在咖啡馆里喝咖啡”。
这是不是有点废话
请问这本书哪里还有卖呢
我是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的。
您期待吧····
二者的区别在于香气
我几乎天天泡在咖啡馆,国内咖啡馆参差不齐,但也有很不错的馆子。
在国内开咖啡店并不是一个白日梦,今年我就跟踪了不少开咖啡馆的经过。
加油哦!有梦就要实现~
一种感觉...和一种情绪...
“全部IKEA的家具”——其实Ikea的家具算不得什么 品质并不算优良
第一次去咖啡馆,好像是在星巴克,和一个关系有点暧昧的女生。后来一直暧昧,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去接受她……
IKEA是算不得什么,噱头而已
当年IKEA 刚进成都,并没有一家咖啡馆这样做
LZ对咖啡很有研究啊,佩服。
我现在喝茶,几乎不太喝咖啡,缘于对咖啡一种莫名其妙的尴尬。
我爸妈开完一间酒吧后承包了一个社区的会所,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新雇来的小妹对业务都不太熟练,有的甚至连咖啡都没见过。有一天一桌客人点了两杯蓝山,小妹把咖啡煮好了送过去,客人大摇其头说怎么那么淡,这是咖啡吗。我老爸在柜台里听到了这句话,他把小妹说了一通,然后现场演示怎么用酒精灯煮咖啡。奇怪我当时对那些方法听不太进去,只觉得非常的尴尬,替老爸觉得难过,似乎那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勉强,令人非常屈辱。
可能当时老爸并没有什么感觉,可我从此对咖啡有一些排斥,不了解,所以不能深入,浮于表面还不如放弃,我如今喝茶,慢慢喝出点感觉,对咖啡,怕是永远不会有那种亲密的乡里乡亲的感觉。可能咖啡在潜文化里就是一种标志,就算你不承认都不行。
胡言乱语,LZ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