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珍藏美麗島(4冊合售)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編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公司
出版时间:

1999-12-20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公司  

作者: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編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二十年來,「美麗島」三個字幾乎已成了台灣民主運動的同義詞。發生在 1979 年的「高雄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軍法大審,是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分水嶺,也是 70 年代台灣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
繼 1947 年的「二二八」事件之後,「美麗島」是讓最多台灣人民印象最深刻的政治事件。當年大逮捕時的風聲鶴唳,電視上一再播放的施明德懸賞通告,以及在軍事法庭上被告慷慨激昂的發言,依然存在許多人的記憶深處。
雖然二十年前的景象彷彿昨日,時間畢竟是無情的。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我們心頭對「美麗島」的印象也會一點一滴的被沖刷、淡化,進而模糊。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年代愈久遠,一些寶貴的歷史文獻資料散失零落的情狀愈嚴重。「高雄事件」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施明德、張俊宏、黃信介等等黨外人士,又是如何走向「美麗島」? 70 年代這股強沛的黨外運動力量,是如何匯集而成的?對於這些重要的問題,今日我們如果不做有系統的研究整理,到了下個世紀,「美麗島」恐怕只是一個模糊不可辨識的紀念碑。
有感於研究整理這段重要歷史的急迫性,「新台灣研究文教基會」在中國時報、中研院台史所和吳三連史料基金會的協助之下,著手這項艱難的「美麗島事件史料出土運動」。
三年來,「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動員了 12 位專業研究者,對 94 位「高雄事件」相關人士進行訪談,其中包括黨外人士、國民黨高層人員、軍警情治相關人員、事件的見證者等等;並蒐集了 70 年代黨外運動重要的文獻資料,包括 70 年代選舉相關資料,黨外雜誌、美麗島政團的相關史料、政府單位、國民黨內部相關的文件資料,軍法大審的相關紀綠,「高雄事件」之後國內外相關的報導、評論與研究,此外還有數千張重要的歷史影像資料。
這項研究計畫終於完成了。整個研究成果整理成六百多萬字的口述訪談,五百多小時的錄影計畫。「新台灣研究文教基會」除了將整個研究成果交由中研院台史所承管典藏,以為日後專業研究之用外,為了讓更多人瞭解此一具有台灣民主化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事件,基金會並將整個研究成果精華部分結集成書,由「時報文化公司」出版。
本書並不企圖為「高雄事件」翻案,也不為任何人平反。只想透過最全面、完整、翔實的第一手採訪調查,讓 70 年代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的圖象更真實地呈現出來,讓那段歷史更完整地保留下來。
全書除由「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施明德先生,以及中國時報社長黃肇松先生作序,說明出版緣起之外,並由靜宜大學陳芳明教授導讀。整套書將於 12 月 10 日「高雄事件」 20 周年之際正式上市,作為對台灣民主運動史的紀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珍藏美麗島(4冊合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