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暴力團(一)
1999年12月
時報出版
張大春
无
向在文壇以「頑童」著稱的小說家張大春,近年創作形式轉向「武俠」類型.這部全書字數長達36 萬字的《城邦暴力團》以其磅礡浩瀚的氣勢、繁複迷離的小說迷宮方式,將成為張大春近年來最具爆炸性的代表作。(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无
2011年看的第一本书,是出版的第三天在季风看到的,马上卓越,忍不住pdf先看了开始的试读版,看完了卓越也没送到,网上找不到任何完整版的,除了远流的pdf扫描版,但是繁体竖排,加扫描的pdf,实在是太吃力了。周五了,看卓越是没戏了,立刻京东,第二天早上寄到。正好是岗位调整,害了场荨麻疹的几天,就在病中宅着读书,也颇切合作者隐遁之意。终于在过年之前看完了,回家。
这本书实在是鬼才。作者不仅把自己扯进了虚构的故事中,更把高阳等老师辈的人也拉下了水,把个一朝暗杀、三十年逃遁、百年恩仇说了个支离破碎,故事真假互掺,历史和演绎融为一体,比金庸演绎俄罗斯火枪手之乱、调侃钓鱼岛还要令人会心,再加上作为结尾的开篇,莫名其妙之中,一本书已经没有了,故事还没有结束,还在作者身边。
看完小说,突然发现前些天买的《小说稗类》居然也是张大春写的。看看其人对于文字的玩味,对于掌故的信手拈来,不禁有了阿城的自惭形秽。不过有时感觉作者有炫技之嫌,同时像是个自恋狂的回忆录和招供书,莫非有《铁皮鼓》的影子?
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很屌,简直屌炸天。
两年前这本书刚出版,我就读了。读完我就晕了。看了一圈评论,依旧头昏脑涨。心里朦朦胧胧有些想法,怕说出来贻笑大方,心里扭捏一番就没说出来。而且还一咬牙打了个5星,以示“我很识货”。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我脸皮又增厚了不少。当年不好意思说的一番感想,现在可以毫不脸红的说出来了。顺便再把评分改到4星。
这本书起于孙小六逃入竹林市,终于孙小六逃入竹林市。中间浩浩荡荡几十万字,原来只是画了个首尾相接的圆圈。那么这几十万字究竟写了些什么呢?我以为它写的就是竹林市。
开篇是这样介绍竹林市的:
“竹林市是一座看不见的城市。所谓一座,也和寻常可见的城市之有周边地界、自成单位者不同。打个比方来说:你去找一面二十公尺宽、十层楼高的白漆水泥墙,在上头画一个非常之大的台湾岛。再向徐老三借来他那把双管霰弹枪、外带一千八百发子弹,站在十五公尺开外之地,朝台湾岛地图开火。待子弹打完了、你的手指头也肿了、白漆水泥墙恐怕也垮了。不过这是打比方,所以得假设高墙没垮,则墙上的巨大台湾岛地图必然满是密密麻麻,有如星点蜂窝一般的弹孔。这些个弹孔的总合,便是竹林市;其任何之一的弹孔,也是竹林市。竹林市可大可小,大竹林就是所有弹孔的总称——不过这只是个概念,没有哪个白痴真会去算计弹孔的数量如何、面积如何、现居人口如何…………即使是竹林中人,也未必愿意知道大竹林的一切(那似乎是警察单位和媒体单位所津津乐道的)。至于小竹林,就是地图上个别的弹孔了。小竹林也自有大小可分——大的许有几座山、百数十甲的槟榔园、绵延数里的鱼池、盐田、产业道路;小的可以只是一座神坛、一家餐馆、一个货摊乃至一间马桶不通的公共厕所。”
那么姑且把竹林市设想为一面布满弹孔的墙:它的每一部分即为整体,每一整体又是部分。弹孔之间既相关,又离散。究竟竹林市何以成为竹林市?以往常见的讲故事方式,都无法描述。
在以往的故事里,无论叙述顺序怎样打乱,始终都有一条时间轴存在。而竹林市只是一副图景,它呈现在眼前,哪里来的时间轴?
在以往的故事里,无论线索多么复杂,始终都有一条主线存在。而竹林市只是一面墙上的一片弹孔,哪个弹孔是“主”孔?
所以这本书不需要时间轴,不需要情节主线。他只是描述一个弹孔,然后随心所欲的链接到任意一个与之相关的弹孔……最后我们读到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却领略了竹林市的图景。
又或者拿我们更熟悉的互联网来打比方:点击一个链接,又随意点击另一个链接……如此不断点下去,不知链到了哪里。初识互联网的人只怕都有这样的经历,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互联网。我们了解互联网的方式,就是这本书讲述竹林市的方式。
《围城》里,方鸿渐曾经说过:“……这好像开无线电。你把针在面上转一圈,听见东一个电台半句京戏,西一个电台半句报告,忽然又是半句外国歌啦,半句昆曲啦,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可是每一个破碎的片段,在它本电台广播的节目里,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你只要认定一个电台听下去,就了解它的意义……”
那么这本书一开始,孙小六逃入竹林市时,竹林市正是“鸡零狗碎,凑在一起,莫名其妙”。而当这本书结束,又落到孙小六逃入竹林市时,竹林市已经是“有上文下文并非胡闹”。
这就是整本书几十万字所写的东西。
小说什么最重要,见仁见智。有人说人物,有人说情节,有人说是文字。我想,这几个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作者驾驭整部小说的功力。之前说马尔克斯厉害,是他始终把“孤独”作为人物、情节和文字的主线,牢牢掌控整部时间跨度长达一个世纪和七代人的故事。而《城邦暴力团》的主线,我总结出来就是一个字“隐”。
首先来看小说情节的发展。一条情节线是所谓正史,即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和两岸分治后的台湾历史。作者也踩了几个点:淞沪会战、桐油借款、黄金运台、戴笠空难、西门町大火。可是在这之外还有一条情节线,就是所谓野史:老漕帮、天地会、竹联帮的发展史,这些帮派的兴衰也暗合了正史的发展。这两条线互相影响,交替明暗。忽而正史退后,野史为先,忽而野史回到地下,开讲正史。总之每一条线索背后,总是藏着另一条线索,这就是所谓“隐”。
再来看人物。张大春在开篇介绍自己的宿舍生活,用的意象是“老鼠”----躲在宿舍里,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就和老鼠的日子一样暗无天日,这就是所谓“隐”。后来作者渐渐把自己写进故事里,人物“张大春”本身的命运,就是躲在这部小说两条情节线后面的另一条线。包括他的恋情、求学、交友,一开始都是躲藏着的,他在不断窥视着情节的发展和秘密的一步步揭露,自己也一步步从幕后走向前台。这也是所谓“隐”。其他几位人物:“老爷子”蒋介石是老漕帮弟子;戴笠、贺衷寒、高阳、李翰祥,这些有名有姓的人物也被张大春安了另一张脸;包括张大春一家子也是老漕帮的人;竹林七闲各有各的深厚江湖背景;徐老三、彭师父、洪达展、欧阳昆仑、红莲,也是有另一个身份的人。作者在开头向几位前辈致敬:台静农、傅试中、欧阳中石、胡金铨、高阳、贾似曾,也是小说中几位人物的原型。这些都是所谓“隐”。
再看看数不胜数的典故。李商隐、陈寅恪,写诗喜欢用典,有的会借古讽今,这也是所谓“隐”。这部小说里也是用类似的方式来体现“隐”,打了许许多多的哑谜。比如开头引杜甫诗词,算是用典,李绶武说担心事态发展会在杜甫诗“清秋燕子”与“同学少年”之间,然后张大春写杜甫诗“秋兴八首”第三,所谓“清秋燕子”和“同学少年”之间,就是指“清秋燕子故飞飞”和“同学少年多不贱”中间的两句“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两句,“匡衡抗疏”指的是老漕帮违抗蒋介石命令,可能遭遇不测,而匡衡此人更为人所知的是“凿壁借光”,用在小说里暗指“隔墙有耳”。后面李绶武又解释“当年去成都草堂,在第四节车厢碰到严老五,手里捧着竹子,一数四根”。严老五指的是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两个四,就是指第四首里的第四句“恶竹应须斩万竿”,老漕帮领袖姓万,李绶武是在暗示他,大祸临头是因为自家人出了叛逆。诸如此类的借古讽今在小说里俯拾即是,再比如后面几位提到的杜诗,比如小说后面谈到的“煮酒论英雄”画是在释放“老头子”蒋介石看出了老漕帮的野心,想要诛杀老漕帮首领万砚方,小说里提到的七本书,都暗含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等等等等,皆是将小说线索埋在典故之中。
再看小说的主旨。小说的封底写着,向1949年搬迁去台,继而幻灭,继而隐身江湖的万千小人物致敬。在文章里体现的意象,是老漕帮的万千光棍,是“张大春”的一家,这些小人物在大历史叙述下,是“隐”的。而这个主旨本身,也是躲藏在许多典故、历史、武侠和复杂的线索背后,也算是“隐藏”的主旨吧。
城邦暴力团两本书,我翻翻滚滚的看了好几遍,才将前后情节看透,觉得好散乱,换个角度,如果作者用顺叙的方式写会怎样呢?就应该是从他爸迁台开始,中间是到太晚眷村的生活,之后是遇袭等等,之后是和小五小六的那段避险解谜,这中间夹杂这对于等等背景的叙述。其实这样写也有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啊。还有北京叙述等等。我觉得也挺好的。
前生今世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读后
苦茶
如何是一个理想的读者呢?在小说中张大春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家中所藏的漕帮万老爷子曾经收藏的画作,其中讲述的是煮酒论英雄的场景,曹操与刘备两人坐在一丛竹子下。张大春从这幅赝画,看出了老头子和老爷子之间的关系,解读出了万老爷子的死因。最后的评论却是根据万家的画论,所画所写的其实都有潜在理想的读者,能够会其意者即是。如果,我拿这作为整部书的题眼来解读,也许并不违背张大春的本意。
一、江湖
小说开端的万老爷子的死,其实是竹林六闲著作的引子,也是整部小说的终结。六部小说中,当然是对清代江南八侠的故事,根据张大春的需要,穿插在整部小说之中。不过,这其实是整部小说中最为实在的部分,就像高阳所说书出版了就不会欺骗。虽然,张大春从这六本书里解读出一个民国史,但是故事本身却是真的。
了因和尚作为八侠之首,成名最早,功夫最深,却最后被其它七人所杀。对于了因和尚的死,在小说中至少出现过两次。那么,我们就不妨问,为何了因和尚的死,会作为故事中的情节?其它七侠都有传承,一直到了民国,并与洪门漕帮的纠葛搅和在了一起。而唯有了因,却因一死而真正了脱了因果,不在民国和台湾的故事中出现了。
清代的故事中,没有政治,却有大义,吕四娘只身杀死了雍正,汪神医又救了吕四娘,诸侠客最后为了大义,而杀死了结义的大哥了因。英雄豪杰,各个义盖云天,却不妨留有小毛病,无论是贪吃、好色、喜盗、隐居。而这些豪气和毛病,随着血脉和师承,流传到了民国。
二、帮派
故事的名字中就有暴力团,暗示了整部小说中的重点所在,我们也不能不关照一下。虽然,我不喜欢张大春的考据成癖,对于漕帮的描绘确实妙不可言。漕帮洪门这个民国时期的主角,引子也在清代,我们不妨一一分说。
漕帮本是江南向京城押运漕粮的帮众,为了养家糊口,自愿结成的团体。有信仰,有宗旨,也有帮规。不过,从帮众的组成就能看出,他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多紧密。再反过头来说洪门,虽说故事中着墨不多,但是绝对是故事的二号反角。说洪门,不如说天地会,反清复明,这是金庸先生笔下的传奇。同样从中不难看出,洪门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且说民国时期老头子出身漕帮本不是秘闻,但天无二日,老头子与老爷子之间的关系就耐人玩味了。于是,老头子虽然借助老爷子的漕帮势力,却暗中吸纳洪门来制衡漕帮。于是出现了小说中,老爷子所面对的种种麻烦。尽管如此,老爷子还是化险为夷,反而帮老头子将黄金运到了台湾。正是这一船黄金,张大春才被父亲带到了台湾。
三、政治
在讲台湾政治故事之前,我们再插叙两个小故事,其一是晚清时期洪门在小楼陷害漕帮,其二是民国时期受洪门指使莫顾二家陷害漕帮和飘花门孙家。这两个故事,是台湾故事的重要两个线索。
钱家帮助洪门建了一座小楼,作为联合各个帮派的场所,虽然经过漕帮众光棍的摸索,仍旧无法发现暗藏其中的机关。正当洪门宴请漕帮的当口,一声汽笛,让整个酒楼土崩瓦解。幸而钱家暗设机关,才救得众漕帮英雄脱困。而老帮主引咎辞职,万家才能主持漕帮。
莫家破产,而愿将拳谱赠予顾家,却不料遭枪手杀害。北京的飘花门主孙少华为自证清白而殒身,万老爷子也难脱嫌隙。这个案子,原本是洪门陷害漕帮所设的计策,其中莫人杰遁身未亡,逃到香港为洪门结交日本人,后又与赤党勾结。
这两个故事引发了第三个故事,却发生在台湾和日本之间。莫人杰化名周德鸿跟随团访问日本,本想借机逃亡台湾,却不料被出租司机送到了苏联大使馆。这引发了老头子对于万老爷子的猜忌,最终派万熙将老爷子杀害。其实,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因为,作为读者我们已经知道了谜底,无需再反复玩索。只是,张大春将上面的故事演绎成了洋洋洒洒的两大册。
结语
虽然,张大春的父亲也是混过光棍的,却一直反对张大春接触老大哥。其中的原因,颇值得思考。但整部小说从线索上看,其实就是上述三部分,其它的内容,不管是考证、回忆、记录、对话,大半是张大春为了迷惑读者而设下的阵。当然,有些人喜欢稀奇古怪的阵,就乐而忘返了。但是,对于清醒的读者来说,故事是为了情节服务的。张大春摆了这么多龙门阵,到底想要说一些什么呢?在我看来,张大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倒退主义者。八侠的大义和恩仇,描写的是传统的看法。这一变成了帮派,依旧是为了帮内的义气,却转而为利益相互争斗。再而下就是政治了,纯粹为了利益,而没有任何的情义在其中了。帮派也好,情治单位也好,都是为了政治利益服务的。父亲告诫张大春不要参与帮派的活动,其实不如说让他远离政治。彼时的帮派已经并非是老爷子的漕帮,而只是老头子的工具了。
作为隐藏张大春的政治观点来说,这部小说算是成功的,毕竟百花拳确实令人眼花缭乱,从而让人无法确知张大春的意图所在。但另一方面,这部小说也确实是失败的,毕竟复杂的叙事方式,并不能带来清晰的故事构架,更不能带给读者阅读的快乐。
刊于《今日阅读》2013年12月
《城邦暴力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版,以下简称《城》)上下两册足足800多页,看完它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即便是细读到了最后一页,我仍然觉得自己并非真正“读”完。原因在于这部表面上的“武侠小说”,文本之中却塞满了史海钩沉、考据成癖的文献资料,书中的登场人物和故事情节包罗万象、真假难辨,非涉猎广泛者可能永远都无法判断张大春究竟是在抽丝拨茧、还是在凭空杜撰,其言已在此、其意又在何处?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手里拿着这部《城》,满眼都只能看见所谓“晦涩”和“炫技”,那就错过了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我们最好将张大春看成一位杂学旁收的说书匠人,对其言听之信之,任瞧他卖关子、抖包袱、讲段子,做一个偷懒的茶客未尝不能体会到该书的妙处。
张大春(1957— ),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硕士,曾任教于辅仁大学、文化大学,是一位正宗的“学院派”大作家,梁文道说他比自己“厉害一百倍”,而莫言则评价其为“台湾最有天份的作家”。其代表作包括《鸡翎图》《四喜忧国》《聆听父亲》《小说稗类》等,而《城》无疑是其中最具野心的一部著作。
一、四段故事
把《城》拆开来看,无非四段故事:(1)“江南八侠”的渊源及其学派传承;(2)清末至抗战前,“竹林七闲”相识的旧事;(3)抗战至万砚方毙命,蒋介石、万砚方和洪达展,以及清帮洪帮诸江湖帮派的斗争;(4)历史学家高阳与作家张大春跨越数十年探寻真相的过程。
这四段故事之中,第一段是经典的“武侠”,张大春延续了清代至民国逐渐成型的老派武侠小说(如郑证因、朱贞木、还珠楼主和王度庐等人)的风格,是对中国近代经典武侠叙事套路的致敬;第二段是风雨飘摇的民国史,其中历史人物、江湖帮派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读起来就是一部间谍小说、揭秘小说;第三段是张大春的文史功底最为显山露水的篇幅,在这个部分张大春在引证学术史料的同时,也杜撰了多部“学术著作”,进而非常完整地建构了一段风起云涌的“江湖史”;第四段不仅是一段探寻真相的元小说,也是张大春本人的个人成长史,颇有台湾现当代青春成长小说的热血之风,同时,书中“我”与高阳的交往经历,亦表达了现实生活中张大春对台湾历史小说作家高阳的倾慕之情。
《城》中的四段故事在张大春的笔下,有机地构成了一段完整的叙事时期和一个立体叙事空间,成功地塑造了一桩“江湖即现实”的“世纪暗战”。故事与故事之间环环相扣,推进节奏极为工整,这既是张大春科班出身所养成的条理“洁癖”,也表现出他在研究了武侠小说的传统叙事之后对武侠小说结构布局的重新审视。
二、两条线索
《城》的线索有两条:第一条,由“我”从人文书店奇遇开始,基本还是采用顺序,时不时有倒叙,以及对后述情节的提示;第二条,是“竹林七闲”的七部著作,则被张大春异常巧妙地、均匀地插叙在整本书的结构之中。
两条线索之中,张大春并没有太在意小说的视角问题。有时是“我”,有时又是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好处是线索和故事在视角的转换下,形成了一张极其严密的网。而张大春细心和匀称的结构安排、以及经常性的瞻前顾后,加剧了一种“被作者牢牢网住”感觉。而带来的坏处则是由于“我”的视角往往大幅度滞后于读者所已知的事实和期待的悬念,“我”的地位几乎可以忽略,极大地削弱了第一人称的代入感。
但是“我”又不可能完全删去,原因是张大春需要使用“元小说”的手法。所谓“元小说”,即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张大春在一直试图擦去虚构与现实的界限,他不像传统小说一样关注情节内容,而是在不停地叙述“我”是如何寻找文献材料、然后创作出这本书,元小说注重把写作过程告诉读者。
真实的历史在《城》中好比一间房子的结构,某些真实的材料就好比砖瓦,但这些砖瓦却不够用,张大春的技巧即将一些杜撰的材料及小说技巧作为追加的砖瓦,构建了整座房屋。 张大春自己曾经在访谈中谈到:
“关于那些所谓的‘炫技’,比较肤浅的批评家,在台湾碰到不只一个。只要你稍微思索一下,深刻思索一下,这个题材,跟这个人物,跟这个情节,跟所有小说里头必备的若干元素能不能天衣无缝,而且并无二者,只有一个选择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可以那么它就是完美的。这个结构里面有语言,有情感,有情节,有各式各样所谓技术因素或者元素。如果把它做到天衣无缝,说他炫技也没有问题。”
回到“元小说”,元小说应该说是最适合《城》的叙述方法。在元小说里,什么是小说、什么是现实,在文本的层面就已经模糊不清了,又遑论躲藏在文本后的涵义呢?通过元小说,张大春以虚构的形式瓦解了以“庙堂之高”为核心的传统正史,以非虚构的元素重建了以“江湖之远”为主题的现代野史。并且,张大春的瓦解绝非现代性对传统性的彻底反抗或彻底颠覆,恰恰却是对传统曲线式的延续,是融合了现代性的回归,是后现代层面的小说叙事。
该书封底如此写道:“这个神奇的、异能的、充满暴力的世界——无论我们称之为江湖、武林或黑社会——之所以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居然是因为它们过于真实的缘故。”读完全书,谁都会产生一种对何为“真实”的重重疑虑:“竹林七闲”的七本著作是真的么?几乎由张大春杜撰,但内容却颇为可信;“三军大学”所编纂的《中国历代战争史》呢?此虽真事,但张大春却附会了一些情节。不禁想起新垣平所著的《剑桥倚天屠龙史》,那是历史学者笔下史学与文学、非虚构与虚构一次可爱的碰撞,但毕竟还能分得出孰真孰假。而类似的题材一旦放在如张大春一样的小说家手里,可就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了。
三、一个缺陷
不过,到了《我应该如此开始述说》一章(或者稍微再靠前一些),张大春跳出了叙事的惯有结构,开始逐渐为全书收尾。元小说的感觉到此时、分量越发重要,但给读者的感觉却是它的真实性却越来越低。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很多高明的作家具备了非同凡响的开场和展开能力,以及与一般小说全然不同的叙述方式,但却因此都并不具备很好的收尾能力。比如,现代派的鼻祖卡夫卡,其笔下的《城堡》永远到不了、《美国》永远也流浪不完。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败给莫言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其长篇小说往往能让人欲罢不能,却总是在结尾部分不得不草草了之。其实这是必然的,是由于前面部分产生的巨大力量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城》也存在一个这样的缺陷。张大春实际上不是纠结“我应该如此开始述说”,而是在纠结“我到底该如何结尾”,元小说所带来的叙述优势在该书最后部分被消耗殆尽。从原因来看,张大春对自己才情的不加约束过分拉长了全书的篇幅,但同时仍然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的描述手法,导致主干情节显得很不够用。张大春精密的布局,仅仅是让全书具有一种相当平缓而准确的节奏,却仍然没有逃离武侠小说“离奇和松散”的说书传统。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小段落并没有将《城》的高度撑起来,仅仅让它变得滞重。
除此之外,一些细枝末节也不太符合我的口味。譬如全书最重要的悬念,却是一句“岳子鹏知情者也”;颇惋惜孙小五的地位、半遮半掩的红莲又总是挠人心痒;不喜欢书中太过玄妙的“奇门遁甲”,而赵太初和李绶武二人简直已如诸葛亮般“多智近乎妖”……不过这些都无伤大雅了。
四、没有分界
《城》中,旧学考据是特色,秉承老派武侠小说及江湖说本也是特色;以小说寓意现实是特色,开创了极具“学术风格”的新派武侠也是特色。但该书故意抹掉了“虚构和非虚构之间那条分界线”,才是我眼里《城》这部书最具魅力的特色。基于这种手法,浪漫的武侠才有了真实的骨骼,而残酷的现实才披上了浪漫的外衣。
“虚构和非虚构之间那条分界线”出自《纽约时报书评》主编塔能豪斯所引用的弗里德曼的书评文章:“虚构和非虚构之间那条分界线,我觉得我和吉米在1976年就对之嗤之以鼻了。” 对这句话记忆深刻,是因为“嗤之以鼻”这个翻译极有力量。
2003年,美国畅销作家丹·布朗(Dan Brown,1964- )的《达芬奇密码》红遍全球。读者不仅跟随书中男女主角经历了两天一夜的神奇冒险,而且丹·布朗以模糊了真实与虚假界限的缜密推理,完整地阐释了耶稣基督的“圣杯”之谜。此后,这类故意抹掉虚构与非虚构界限的文学小说大行其道,广受欢迎。
再往前看,文学史上第一个采用这种写法的,大概就是意大利国宝级学者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1932- ),这位享誉世界的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博学家和小说家,1980年玩票似的出版了小说《玫瑰的名字》,包括后来的几部作品,尤其是《傅科摆》,艾柯的小说精彩绝伦地集合了凶杀、解密、侦探、历史、考证等元素,开创了这种故意模糊虚构与非虚构间之间分界线的写作手法。难怪张大春会为这位对他“影响很大”的意大利作家的作品中译本作序了。
其实,融合虚构和非虚构,绝不是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伎俩,而是小说作为一门艺术、其自身早就具有的本能。这股存在于文学内部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塑造了某个人物、抑或是留下了某段情节,而是每每读到类似《城》一样的小说,都像是登上了一级台阶,进而会发现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环视这片天地,读者就会清楚地知道:其实小说,还可以这样写。就像张大春本人曾类似地说过:“每个作家都有义务把小说的定义拓宽一步。”
咬着牙看到87%,后面实在读不下去了。所谓情节,一本民国秘史和一本百科不太全书被掰开揉碎搅拌到一起再撒上把江湖玄奇的胡椒粉。所谓人物,不是一张脸谱就是一团迷雾,可亲可敬可憎可恨可关心可带入的一个也没有。只能自甘恕钝,参不出各中机巧;暗愧浅薄,读不懂丶乛丿一深沉
﹣本來是老婆借回來看的書,但她說很難讀,我一時起了想試試的童心,竟然是我先把書讀完而老婆卻放棄掉了。
﹣好久沒有看過一本小說那麼‘累人’,或著說從來沒有看得那麼累人,就算是看董啟章的《天工開物》也沒有。
﹣累人,不是它不好看,而恰恰是它好看的地方。累人是因為它的敍事十分複雜,時序人物關係跳來跳去;牽涉的知識很多,從功夫到文學到歴史到政治到幫派到奇門遁甲,還沒有說台灣或中華民國的社會背景。每一個向度本身就深不可測,而張大春在寫的時候也不是清蜓點水的每個點一下,而每每就是引用些內行人才知道的典故,挑戰讀者的理解極限。
﹣它這本書,不是一種線性的故事,而是像在織網一樣,又或建立 mind-map在一些縱橫交錯的時間軸上那樣,不易讀但也許更接近我們所理解的現實世界?
﹣作者把江湖、武俠與民國政府遷台拉在一起寫,其實十分美麗。確實對我們不太理解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那時的故事和我們看武俠小說或江湖軼事有多少分別我們或許也說不上來?而我又覺得他寫他爸爸的那種貪心怕死逃到台灣的遺恨、帳惘淒美得不得了。書中丈七個遺老、幫朋,那種流落異鄉無根可歸、為著一點江湖情義把命苟存於亂世,寫出來有如不合事宜的某種歌曲一樣。
﹣作者還談‘虧欠’,我有那麼一刻覺得他真的用這本書來談虧欠,雖然理不出甚麼。
﹣讀完這書,少不免會開始懷疑現實是不是有點像書中的描寫那樣,充滿了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及隱世高人。當然我們也透過作者被提醒,正史下隱藏了太多不能被人知曉的東西。
﹣作者也談作為一個敍述者的思考,比如讓當開始去寫這故事。某些段落看出了駱以軍的影子,畢竟張大春是老師吧。如果夠努力應該去爬梳一下張大春與高陽的關係呢。
﹣最近台灣的‘文學’讀得蠻兇,難得有股勁,還要再努力!
名声得响的一本书,经常在一些杂志报纸网站上看到关于这本书和作者的介绍,赞者居多。不过我早于对于好评如潮的书有了免疫,不会立马入手。
在图书馆偶然发现可借,一翻之下觉得其实难符。本人评价小说的好坏是可不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很遗憾,这书不能。现在这书只看到一半左右,发觉作者东拉西扯,引这引哪,令人不胜其烦。
还有人物描写不清楚,反正现在搞不清“七闲”,谁是算命的,谁是书法家了。
情节没有一气贯之的感觉,没有追的快感。
张大春《城邦暴力团》,在浩瀚如海的史料背景下,用文字瑰丽奇异写出一个大开大阖的故事,一些令人神往的人物,看得叫一个痛快淋漓。
一开头就先声夺人,漕帮老爷子明明绝世神功却不明不白的死在几粒枪子儿下,得罪的是蒋介石,然后就越扯越能扯,连国共对峙都扯出来了,乱世隐于碟阵,大陆台湾美国日本居然被几股黑帮搅成这样。什么黄金运台,盖世神功,神秘大佛,会道门的居然能被一股脑儿写进去,还这么煞有介事,真是奇诡华丽。
故事开始看起来似乎有点艰难,可是越到后面越悬疑,越到后面越紧张,又有一种黑色幽默的轻松和快感。虽然看起来像是一本武侠小说,但是它有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武侠小说的特点。
说的是武侠,其实说的是现实。写的是江湖,但既没有纵横快意的恩仇,也没有纠结难理的情怨。作者把江湖与政治纠缠到一处来写,布局迷离,作者通篇都在暗讽政治,每段都有令人思考的文字。
此书对武术招式兵器内功的描绘不多,主要还是靠情节推动。虽然情节确实有点乱,一会儿插叙一会儿倒议的,需要静下心来仔细读。还有很多情节都是点到为止并不深聊,但是反而让读者边看还能边回忆边琢磨。最后全书读完后,感觉有很多伏笔没有明白,忍不住回头再重读,很多细节,前后贯通后才知其深意。
作者行文风格也算独特,有点儿半文半白的感觉,个人觉得还是港澳台那边儿的传统文化保留的更原生态。
整体来说,故事充满想像力,现实与虚构完全融合。不过里面承载的信息太大,涉及的古书、典故太多,阅读流畅感差了一点。
张大春,1957年生人,《城邦暴力团》一书成于1999至2000年,作者时年刚过不惑。四十几岁的男人身体已经走了几年下坡路,于是当年之勇就会愈发在记忆中凸显,“想当年如何如何”成了酒场牌桌上必不可少的佐料,昔时的残垣断壁,无论是邻居瘦弱的姑娘,还是夜店把来的马子都被摆在同一张台面上供人反复咀嚼,好似一锅新鲜出炉的麻辣小龙虾,掐头去尾剥皮后虽然没剩多少肉,绝妙之处却在手指所沾的酱料,吸吮之,回味之,个中滋味跟听同桌谢顶醉汉讲完一段真假难辨的青春艳事后不由自主地叹出一声:“哎!”一样来得回味幽长,甚至往往声已断而意未绝,不知又会勾起那家爷们儿的伤心事,虽然同样的真假难辨,不过似乎更加刻骨铭心,于是一桌酒肉宴成了十日谈,村姑少妇妓女尼姑统统被摆上台面供人反复咀嚼,好似一锅新鲜出炉的麻辣小龙虾,食之无肉,回味悠长。
上述文字充满了一个人在二十郎当岁时对一群想象中酒酣耳热的四十几岁的老爷们所必然抱有的优越感。我觉得自己永远都不会出现在那场聚会中,他们是我嘲讽的对象,他们不是我的未来,我父辈的现在或者我祖辈的过去,他们就是一群酒后扯淡的醉汉而已。因为我不会让我恨过爱过思念过的姑娘们成为任人咀嚼的小龙虾,更丝毫无法体会那吸吮手指的快感在哪里!不仅我不会,我的父辈不会,我的祖辈们也不会,他们就是一群四十几岁的酒酣耳热的老爷们儿,在岁月中孤零零的回忆着真假难辨的姑娘,吸吮着手指,回味悠长。
在二十年后世界中我们既可以把每道菜都变成舌尖上的中国,也可以把每篇文章都改成《环球时报》的社论,不过无论是唇齿留香或是佶屈聱牙都是个孤零零的存在,与己无关,虽然神在其中时会痴笑、会讪笑、会嘲笑,却不会觉察到红莲对张大春所描述的“亏欠”之感,易言之,我们不可能爱上那个二十年后的世界,因为它与我两不相欠。《城邦暴力团》中的竹林七贤所占篇幅甚巨,不过作为作者化身的显然是那个同叫“张大春”的少年。他生于民国四十几年,父亲木讷母亲柔弱,曾经的梦就是能有台电视机,曾经的爱好是把手伸入邻家孙小五的裙底,考入大学混到硕士学历,仅此而已。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就是现实中那个张大春的回忆,民国四十几年可以换成一九八几年,电视机可以换成小霸王学习机,孙小五可以换成韩梅梅,诸如此类,几个简单的替换过后就可以用这些字概括绝大多数男孩的前半生,尽管这样的记忆形貌猥琐,但奈何我们依然爱的深沉,就像那神秘的孙小五的裙底。回忆过去总让人感到羞赧,因为那时的快乐是如此直接而获取快乐的手段又是如此的低劣,混杂着下流残忍与屎尿屁的快乐记忆源远流长,滋养着大地与心灵,于是当我们再年长些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去粉饰。那伸向裙底的手变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变成了迎面而来温暖的风,变成了初中时举家搬迁的修长少女的身影。张大春更是粉饰者中的翘楚,在他的回忆里,那只肮脏的手依然还伸向了裙底,只是那可人的少女身怀绝技,一下就卸掉了他的大拇指,然后再装回去,微微一笑,惊天动地。作者说全书始于那个叫孙小六的懦弱男孩自五楼窗口的飞身一跃,在我读来全书的书眼却尽在那不断伸向或意图伸向孙小五裙底的手,后来则变成了脑海中反复翻滚的红莲的丰润多汁的肉体,这是一本中年大叔回忆少年时怀春的书,而置于其上的大人物、大历史、大事件尽是为了将那只肮脏的手变成温暖的风。
《城邦暴力团》中提出了一个“理想读者”的概念:“在他们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读者’。这个‘理想的读者’能够透过残破散碎的文本,完全了解作品的意义,且基于这份了解而诉诸某种符合作者预期的行动”。万砚方是李绶武那副方凤梧仿作的理想读者,他读出了那画里的蓝二哥不仅是刘备更是其他两个散落于《三国演义》角落里的两个不知名的人物,活脱脱的一幅三位一体图;万德福是万砚方临死字谜的理想读者,他解出了部分又将剩余部分找到了能破解之人;张大春之父曾被竹林六老认做理想读者,但他却无法从散落于海量信息中的只鳞片爪里找出头绪,到头来只落得李绶武的一句“你爹负了我们!”。同那可怜可叹的“走之辈”的张老爷子一样,作家张大春也要在浩如烟海的青春记忆中去寻找猜测一个又一个的谜题与暗示,隔壁粗陋的出租车司机、书店碰到的“吊兔子哥的老变态”、儿时记忆里的一场大火、菜场口窝囊的武师以及那个“越活越回去”的师娘等等鸡零狗碎的细节都成了解开人生谜题的钥匙。靠着他们,作者成为了自己回忆的理想读者。作家张大春乐此不疲的解读着以自己前半生为谜面的谜题,为此他甚至特意勾画了一个与自己的青春同样形貌猥琐的少年,并以己之名加诸其身。崭新的张大春在故纸堆里粉墨登场,张牙舞爪并低眉顺眼着。
“如果有需要援引古今中外著名经典或研究资料的地方,我就瞎编一个人名、捏造一个书名、杜撰一段看起来像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经说出、写出且恰恰可以充分支持我的论理的语言。坦白说,这样的勾当作来十分有趣,几乎像是上了瘾一般,我越来越觉得发明一个论文中的理据要比推演一套严整的论述或者归纳一个抽象性的命题来得更加迷人。在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创造了一百三十二个不存在的人、两百零五本不存在的书、三百二十六则不存在的论述。如果不是因为缴交期限已至,我还可以继续写下去,直到天荒地老。”这是人物张大春在完成硕士论文时所说的一段话,不出意外大概也是《城邦暴力团》成书的经过,字里行间透着作者坏笑。历史的面目尚且模糊,当其被混杂入中年人对自己青春的敝帚自珍时难免会更加的曲折离奇。有人说张大春是在用以小说讲历史的方式向其忘年交高阳致敬,我以为高阳之地位与方凤梧、万砚方等人并没有差别,都是为了重塑青春而被编排进的人物罢了,这些真真假假的人物虚虚实实地把散落一地的青春残片穿起,以中华民族两千年未有之动荡为底色,轮廓却是红莲那丰润多汁的肉体与孙小六那神秘的裙底。
《城邦暴力团》张大春的小说 一个朋友的硕士论文就是以此为题。 昨天
在上海图书馆看完了上册,真是过瘾。 其实也可以算现代武侠小说,里
头的人武功好生了得,不必金庸里头的人逊色,而且还是在现代。 看的
人明明知道是假的,看起来却好像真的一样。 张大春的传统文化底子好
生了得。
原来万老爷子的原型就是 杜月笙
十四好久不写评了,一出手还是经典。
第一遍看实在是……没看懂
这书,说是狗屎也有道理,因为读着脑袋疼,不连贯,最后故事云里雾里的没讲完。但是读完之后去回味的时候,发现与那些连贯的故事一样,真正停留在记忆中的不过也是那些记忆碎片。这些玩意勾勒出一种气氛,有点像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边,把无厘头的部分去掉,那种环境、那种感觉略像
倒数第三行有个笔误,“一级台阶”
好的^_^
哈哈哈,出差开心吧~
还好...再不去这种公务接待性质的了..喝酒喝死。。
这么惨,你还要喝酒的哇。。。
囧...就我跟老板俩..被车轮战...
我去。。太凶残
梁文道談此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3039a0100xey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3039a0100xez7.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3039a0100xezt.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3039a0100xf05.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3039a0100xs5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