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呼吸鞦韆

Herta Muller,荷塔·慕勒 時報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時報  

作者:

Herta Muller,荷塔·慕勒  

页数:

288  

译者:

吳克希  

Tag标签:

无  

前言

  關於行李打包  我帶上我所有的一切。  或者說:我把我的東西都帶在身邊 。  我帶上我所擁有的每樣東西。那其實不是我自己的。它們原先要不是別有他用,不然就是別人的。豬皮皮箱原先是留聲機的箱子。風衣是父親的。那件領口有絲絨鑲邊的時髦大衣是祖父的。燈籠褲是我叔叔艾德溫的。皮綁腿是鄰居的,卡爾普先生的。綠色的毛手套是菲妮姑姑的。只有酒紅色的絲圍巾和盥洗包是我自己的,上個聖誕節的禮物。  那是一九四五年的一月,仗還在打。我卻得在隆冬中到俄國人那邊去,誰知道在哪裡,驚慌之中,每個人都想送我點什麼,或許還能派得上用場的,儘管什麼都幫不上忙。因為這世上根本沒啥幫得了啥忙。因為我被俄國人列入名單,更改不得,所以人人各懷心思,都送了我一點東西。我收下了,而且十七歲的我認為,這趟遠行還來得真是時候。也不一定非得是俄國人的名單不可,只要情況不會太糟,對我來說甚至是好事。我只想逃離這個像頂針一樣令人窒息的小城,這裡連石頭都長了眼睛。與其說是害怕,我反而有些迫不及待。不過又有點良心不安,我居然頗能接受那份令親戚絕望的名單。他們擔心我到了外地會遭遇不測。可是我只想去一個沒人認得我的地方。  我已經遭遇不測了。禁忌的不測。它畸怪,骯髒,無恥而美麗。事情發生在艾爾連公園的深處,短草丘的後方。回家的路上,我走到公園中央那個圓形涼亭,假日會有樂隊在此演奏。我在那裡坐了一會兒,陽光刺穿精雕細琢的木工。我看到中空的圓形、方形和菱形,白色的藤枝蔓爪串連其間。那是我迷亂的圖案,我母親臉上驚恐的圖案。我在這個亭子中對自己發誓:我再也不來這個公園了。  但我越是自禁,就折回去得越快──兩天之後。去約會,公園裡這麼說。  我去跟第一個男人約第二次會。他叫燕子。第二個是個新來的,叫冷杉。第三個叫耳朵。之後來了絲線。再來是黃鶯和帽子。後來是兔子、貓、海鷗。接著是珍珠。只有我們知道誰叫什麼名字。公園裡狂野換伴,我讓自己人手相傳。那是夏天,樺樹皮白,接骨木莓和茉莉叢中長著密不透風的綠色葉牆。  愛情有它自己的四季。秋天給公園劃下了句點。樹木光禿禿的。約會帶著我們轉進了海神浴池。大鐵門的旁邊掛著橢圓形的天鵝池徽。每個星期,我都和那個年紀大我一倍的人見面。他是羅馬尼亞人。已婚。我不說他叫什麼,也不說我叫什麼。我們錯開時間入場,鑲嵌玻璃票廂裡的售票小姐、光可鑑人的石板地、圓形中柱、睡蓮圖案的瓷牆、雕花木梯都不該意識到我們約好了。我們先去池子裡和其他人一起游泳。到了蒸汽室才碰頭。  那時候,去勞役營 的前夕,而且在我返鄉之後直到一九六八年去國為止,情況也一樣,每次約會都可能換來一次牢獄之災。如果被逮到了,至少五年。有些人就被抓了。他們直接從公園或公共浴池被抓去嚴刑審訊,丟進大牢。從那裡再被送到運河邊上的訓戒營。今天我知道,沒有人從運河那邊活著走出來。就算走得出來,也成了一具遊屍。老朽而殘敗,對世上的愛情而言,再也不堪使用。  至於勞役營時期──要是在營裡被活逮了,我必死無疑。  五年的勞役生涯之後,我日復一日在街頭的騷亂中遊蕩,腦中一再演練萬一被捕時的最佳形

内容概要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荷塔.慕勒得獎作品  一個真實人物的故事。  《呼吸鞦韆》描寫二戰後1945到49年蘇聯勞役營裡一群德裔羅馬尼亞人的故事。他們被送到了勞役營,替希特勒的德軍贖罪,成為二次大戰後時代的犧牲者。在勞役營中,隨時都可能發生逮捕、酷刑和謀殺,恐怖的陰影彌漫在日常生活中。尤其還有時時刻刻的飢餓狀態,無處可躲。荷塔.慕勒以一種獨特、帶詩意的方式,將這種窒息的恐怖感在作品中表達出來。  慕勒對在蘇聯的放逐生活有細緻的描述和刻畫。當時被抓捕的人們,包含所有17至45歲的羅馬尼亞籍德國人,17歲的詩人奧斯卡.帕斯提歐爾(Oskar Pastior, 1927-2006)與慕勒的母親都在其中。慕勒的母親在心理創傷下,絕口不談勞役營的事。被問急了會說不記得了……。所有其他生還返鄉的人亦然。這段經歷籠罩著慕勒成長的地方。帕斯提歐爾卻是能夠描繪記憶。慕勒在一直想瞭解母親,並且想解開少年時期的納悶的情況下認識了帕斯提歐爾。  《呼吸鞦韆》的主角李歐就是奧斯卡.帕斯提歐爾。他在羅馬尼亞被徵集,遣送到烏克蘭,做了五年的勞役,1950年重回家園。19年之後,離開了獨裁統治的羅馬尼亞,到了西柏林從事寫作。在寫作生涯中,帕斯提歐爾得過德國各種文學獎項,包括畢希納文學獎。帕斯提歐爾同意慕勒寫他的勞役營故事,也答應全力協助她。他們獲得羅貝特.伯許基金會的贊助,2004年前往烏克蘭,造訪當年勞役營舊址。之後兩人經常見面,帕斯提歐爾口述當年的生活片斷和人物;並且也親自撰寫,提供手稿。2005年兩人決定以共同作者的方式寫這本書。合作進行當中,帕斯提歐爾於2006年過世。經過年餘傷痛,慕勒最後還是在2009年3月完成作品,也幸運榮獲諾貝爾獎。  慕勒的作品不是控訴,而是生動地描寫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受到專制政治的影響和控制。  注  奧斯卡.帕斯提歐爾(Oskar Pastior,1927-2006),德裔羅馬尼亞人。詩人、翻譯家。十七歲被遣送烏克蘭勞役。一九五○年回到羅馬尼亞,一九六九年之後離開羅馬尼亞前往西伯林,從事寫作。得過德國各種寫作獎項,也是德國極富盛名的畢希納文學獎(Georg-Buchner- Preis)的得獎人。

作者简介

  荷塔.慕勒(Herta Muller)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評語:「她以詩歌的凝練和散文的直率描繪了被放逐者的景觀。」  德國小說家、詩人、散文家。  1953 年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尼慈基村,自1987年起住在德國。慕勒曾經生活在羅馬尼亞的專制政體下,屬於講德語的「少數民族」,作品經常帶有政治色彩,生動地描寫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受到專制政治的影響和控制.她詩性的文字實驗也備受推崇。  慕勒主要是用德文寫作,多部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著有《風中綠李》(Herztier,1994)、《狐狸當時已經是獵人》(Der Fuchs war damals schon der Jager,1992)、《衛兵拿起他的梳子》(Der Wachter nimmt seinen Kamm,1993)、《今天我不願意面對自己》(The Appointment)等書。  在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荷塔.慕勒曾獲得幾項德國文學獎,如 1989年Ricarda-Huch-Preis、Marieluise-FleiBer-Preis、1991 年Kranichsteiner文學獎。1994 年克萊斯特獎(Kleist-Preis)、1997年格拉茨文學獎。1998年以《風中綠李》獲因帕克獎(International IMPAC Dublin Literary Award)。  吳克希  本名郭光宇,宜蘭人,曾於台北、新魯汶、巴黎、柏林等地社會學、哲學及古典語文學,現為自由撰稿人。  ■審校者簡介  胡昌智  台灣大學歷史系所,德國魯爾大學歷史學博士。曾於東海大學任教,並曾被國科會派駐德國與英國,負責推動台灣與歐洲間的學術合作。目前從事譯著。研究領域主要在史學史及德國浪漫主義。譯有《歷史知識的理論》、《維機揭密》,著有《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等。

书籍目录

關於行李打包榆錢菠菜水泥 石灰女 外來客團 木頭與棉花 激盪年代 關於行駛 關於嚴厲的人 對伊爾瑪.普菲佛來說,太多了一滴的幸福黑楊樹 手帕與老鼠 關於心鍬 關於飢餓天使 煙煤燒酒 齊柏林 關於咕咕鐘的幻痛 執勤卡蒂 麵包案件 弦月聖母 從自己的麵包到腮麵包 關於煤 一秒拖過一秒 關於黃沙 俄國人也有他們的門路 關於冷杉 十盧布 關於飢餓天使 拉丁文祕密 煤渣磚 輕信和懷疑的小玻璃瓶關於日光中毒 每班都是件藝術品 天鵝唱歌的時候關於爐渣 酒紅色絲圍巾 關於化學物質 誰把土地換掉了 馬鈴薯人 天空在下,大地在上 關於悶 替代弟弟 那行字底下的空白 閔考斯基軸線 黑狗 湯匙來,湯匙去 我的飢餓天使一度是律師 我有個計畫 白鐵之吻 事情的經過 白兔子 鄉愁。好似我需要它呢 光明時刻 乾草般的輕率 關於勞役營幸福 人活著呢,人只活一次 有一次我會來到優雅的鋪石路上 和死寂一樣徹底不動明王 你在維也納有個小孩嗎手杖 速記簿 我一直還是鋼琴 關於寶貝 後記 譯後記 個體的體驗 吳克希訪問側記 胡昌智

章节摘录

  與飢餓共舞的藝術  輔仁大學德文系副教授 劉惠安    這不是一個戰勝飢餓或死亡的故事,如何與飢餓、恐懼、死亡、貪婪、羞愧以及膽怯和平共處且倖存下來,是這部作品的中心旋律。  人的卑微在所有難堪的細節中反而像是理所當然的事,唯有讓自己臣服在所有的不便與匱乏中,才可能安然地度過每個幾乎致命的瞬間。  到底有多少種飢餓可讓人區分,而且一一面對?用眼飢來吃澄黃的火光、用顎飢來吃裊裊的炊煙,飢餓怪獸不分時刻地襲擊,飢餓天使如影隨行的陪伴,彷彿可帶來永久解脫的祝福,而人的韌性是如此地耐磨,就靠著祖母的那句話:「我知道你會回來」,而活了下來。  如何讓人餵養難挨的飢餓,挖廚餘的馬鈴薯皮、摘榆菜、摘路旁樹上的果實、抓住分發麵包女人的寵愛、用煤乞討、吃黃沙、啃橡皮、誘殺土狗、還是伺機搶下身旁瀕死者的菜湯,人性尊嚴只能放在一邊,為的就是讓自己的呼吸鞦韆能夠繼續擺盪。 飢餓伴隨著鄉愁,鄉愁帶來的不是渴望就是絕望,盼望是個稀有的名詞,最終還是失望,或許還是飢餓天使的馴服,造成自己不可也不想與人親近。五年的蘇聯勞動營最終就是這五件事:一旦經歷勞動營,就認知到鏟煤才有麵包,不可說出零點,透過各種求救互換才能活存,看多了苦難、人就深深地麻木了。  即使回到了家鄉,鄉愁卻轉向了勞役營,沈默替代了無動於衷,彷彿也成了家人累贅的悲哀,畢竟勞役營的經歷像是一張讓人永遠逃脫不了的大網,覆蓋在自己的呼吸鞦韆上,再也無法自如擺盪,留下的就僅是強迫勞動的烙印、無盡的空虛、永遠的孤獨以及與飢餓共舞的記憶。  荷塔慕勒筆下的里歐是她對母親也是德裔羅馬尼亞人被強制遣送到蘇聯勞役營進行當時所謂「重新建設」的紀念,故事內容取材於自和慕勒同時居住在羅馬尼亞家鄉村民的回憶。本作品亦讓人感受到在鐵幕政權統治的民眾,如何與難堪生活共存的「藝術」,無奈且無法逃離,在描述每個人物所遭受苦難間的語句輕柔冷靜但總帶著清醒卻激情的悲愴,讓人體會到在理性的訴說中觸碰到回憶時傷感的痛楚,使得文本內容更凝聚一股觸動心弦的動力,這即是她作品的獨特所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關於政治紀實文學不可忽視的作品。」  --德國《時代周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呼吸鞦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