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活著離開醫院
2011-8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全嘉莉 著
256
自序 懂得就醫,更要懂得自保 全嘉莉 「當了病人之後,才知道什麼是病人!」這決不是一句套用的廣告詞。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生病之後,才逐漸了解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也都是從看病、診療的過程中,慢慢摸索與經歷磨難,明白什麼叫做生病。所以,沒有一種職業叫做「病人」,對於就醫這件事來說,每個人都是「新手」! 然而,一旦病人進入了醫療體系,不論是人為、醫院的組織管理與制度,都有機會出現意料之外或是匪夷所思的疏失(錯誤),而且這種意外每天都在各地醫療院所發生。我曾說過,醫護人員也都是人,他們不是神,只要是人都會犯錯,因此如果你將自己的身體糊糊塗塗地交給醫護人員,那麼發生醫療疏失的機率就可能相對增加。 有許多網友、讀者或是觀眾朋友告訴我,看了「如何活著離開醫院」之後,對就醫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除了在看診時比較會問醫師問題、懂得看藥單、注意醫療環境,也都明確知道自己才是保護自己、預防醫療疏失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唯有當病人不再害怕對醫生提出詢問,對自己的治療過程清楚明瞭,才能有效降低醫療錯誤的發生。 將近七個年頭,我以「就醫自保」、「如何活著離開醫院」為題四處演講,經由與聽眾分享資訊和心得的過程中,讓我累積了更多的能量,因此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在「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全新增訂的內容中,加入了非常重要的「病人安全」篇及「醫病關係」篇,前者增添更多的實用資訊,讓讀者可以輕鬆的加入守護自己安全就醫的行列,後者則希望能夠改善醫病的緊張關係,讓病患和醫生一起努力對抗疾病,進而成為理想的「夥伴關係」,使患者早日恢復健康,快樂的離開醫院。 「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全新增訂版的完成,要感謝醫療改革基金會提供諮詢和衛生署醫事處的協助,將該署歷年來所推動的「病人安全」技巧與方法一一傳授、提供讀者分享,這是經過了許多臨床醫師的經驗累積、公共衛生學者的調查結果,以及綜合以往的案例分析所獲得的寶貴資訊。時報出版社也很貼心的做成「安心就醫醫療卡」,例如如何提升用藥安全、安心看病五步驟、如何主動做好醫病溝通等等,讓讀者從一進入醫療院所,就開始做好自我保護的措施。 最重要也最感動的是,五位前後任衛生署長的共同推薦,要感謝邱文達署長、楊志良教授、葉金川教授、林芳郁院長,以及侯勝茂院長(按照先後任排序)的共同推薦,他們對於「如何活著離開醫院」的肯定,代表衛生署對於民眾就醫安全的重視與本書提供民眾「就醫自保」的有效性。特別是侯勝茂院長,他在本書第一版時就大力支持,還認購一百本贈送醫師參考;得知全新增訂版付梓之後,又在百忙當中為文推薦,真的非常感謝。 還要感謝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及三軍總醫院院長孫光煥,認識兩位院長的時間都超過十年,他們一直給我許多鼓勵及指導,邀請他們推薦,也是一口答應。兩位院長都認為,不論在醫學生(醫學院)的養成過程中,如何建立醫病關係的正確概念,或是對醫院管理者,如何全面提升病人就醫安全,「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全新增訂版,的確是一本具有實用性的就醫參考書籍。還要感謝衛生署主任秘書賴進祥先生的鼎力協助,使本書得以順利完成。 最後,也將這本書獻給在天上的父親及婆婆,願他們安心自在!推薦序一「建立安全的就醫環境」 侯勝茂(前衛生署署長、現任新光醫院院長) 全嘉莉小姐是位勤奮用功的醫藥新聞記者,有多年跑醫藥新聞的經驗,也有許多出名的暢銷著作。此次她以病人安全為主題,詳盡地報導醫療上可能出錯的問題,也舉出國內一些醫療疏失之案例,來提醒醫師及民眾應注意之地方,可說是用心良苦。 我們必須承認每個人均會犯錯,人類的思考及行動受到影響的因素太多了,記憶力也有其極限,但我一直深信醫療是「愛」的行業,沒有一位醫師是故意去害病人的!我們若詳細分析錯誤產生之原因,總會發現很多的錯誤,均是作業流程或系統出了問題,而不是單純的人為故意犯錯。而人類最可貴的天性之一應是學習的能力,尤其是能夠由錯誤中擷取教訓的能力,所以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九十二年成立中央的病人安全委員會,而且各醫院也成立了病人安全委員會,在醫策會內有全國性的通報制度,進行案例的收集分析及改進方案。此書的出版正是此種分享知識的表現,希望大家能善用它,共同營造安全的就醫環境。 推薦序二「醫病關係需要人性的關切」 楊志良(前衛生署署長、現為亞洲大學教授) 看到嘉莉的《如何活著離開醫院》再出增訂版,心中很替她高興。我知道,要寫一本書不容易,正如我最近出版的《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不但要投入許多心力和時間,更重要的是對這份理想的堅持與熱忱。因此,要恭喜嘉莉把這份光與熱繼續燃燒傳遞下去。 我在《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中說,台灣誰最大?媒體最大,因為報紙報導什麼,立委就質詢什麼,晚上政論性節目名嘴們就討論什麼,甚至監察委員也看報辦案。政府被媒體牽著鼻子走,向名嘴請益國是,官員忙於回應各式爆料,誰有空想台灣未來怎麼辦?同樣的,醫病關係也在這樣的資訊浪濤中,經常不被人注意,而會被媒體重視和披露的時候,都是已經發生了問題、造成了不幸!這是多麼令人惋惜的事情。所以我在衛生署長任內,就特別注意醫病關係的協調,因為,在這個講求效率與價值的年代,如何保障病患權利、提昇醫療品質,除了醫學的專業,還需要人性的關切。 對嘉莉的了解,很多是來自於她的部落格,她長期關注醫病關係這個領域,也有許多論述是討論醫生與病人的互動、病人權益的自保,都讓人印象深刻。特別她也在醫學院擔任講師,我相信,透過她的教學更能夠把這樣的理念,深植在醫學院學生的心中,這或許對醫院、醫生、病患三方面來說,都是功德一件吧!
醫師和護士不是神,都有可能會犯錯, 預防醫療疏失,人人有責--你自己正是最後一道防線! 怎樣才算是醫療疏失? 最常發生的醫療糾紛有哪些? 哪種醫師可以信賴?哪種醫師最好迴避? 住院時該注意哪些事項,如何避免吃錯藥、做錯治療? 如何決定要不要開刀? 手術與麻醉之前要做哪些確認? 被送入急診室後該如何自保,以免慌亂中被誤診? 要預防醫療疏失,家屬可以怎麼做? 什麼症狀該看什麼科? 各種層出不窮的醫療疏失,讓原本是「救命」的醫院,成為「致命」的場所。如果病人只是把生命完全交給醫護人員,認為自己毫無責任、也無從防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資深醫療記者全嘉莉,再次蒐集最新的相關資訊,結合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臨床醫師意見與個人採訪所得,向讀者介紹國內醫療疏失現況,不僅提供就醫相關建議,包括如何找對醫師、住院與手術注意事項、病人應有的權利、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提醒醫師避免疏失、疏失後要如何找出有力證據等,更加上「病人安全」與「醫病關係」的最新分析,幫助讀者從現在起做個更聰明的病患,以最正確的知識與謹慎的態度尋求自保的力量,遠離醫療疏失的意外風暴,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因應台灣醫療現場而寫的就醫自保手冊!本書為現代人就醫時不可或缺的實用指南。提供實用就醫須知與叮嚀,為健康強力把關!
全嘉莉 全嘉莉 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 從事新聞工作迄今已近二十個年頭,前四年主跑政治,之後深耕醫藥新聞,曾擔任《大成報》醫藥組副組長;著有十餘本書。 現於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擔任講師,課程為「健康傳播」。 在中時電子報的部落格開立blog,內容多探討健康議題。
推薦序一 建立安全的就醫環境 侯勝茂推薦序二 醫病關係需要人性的關切 楊志良自序 懂得就醫,更要懂得自保 全嘉莉前言 讓自己活著離開醫院!PART 1台灣的醫療疏失台灣每天可能有十三~二十七人因為醫療疏失而死。PART 2 醫療疏失的案例分析從真實的醫療疏失案例學習避免悲劇發生的方法。PART 3 病人應有的權利了解你的基本權利,以及懂得善用手術同意書。PART 4 病人安全我參與要想安心看病,病人安全從自身做起。PART 5 醫病關係VS.醫病溝通「指定醫師費」?教你如何正確的與醫師主動溝通。PART 6 如何找對醫師?什麼樣的醫師可以信賴?什麼樣的醫師最好迴避?PART 7 如何保護自己保持警覺預防醫療疏失,發生問題時又該如何自保。PART 8 聽聽醫師的建議醫師教你當個良好的病人和家屬。PART 9 住院時的注意事項要迅速認識醫院的環境、清楚了解自己接受的治療。PART 10 手術前問清楚不明不白的手術,千萬不要做,尤其要小心麻醉。 PART 11 家屬可以這樣做保持冷靜,與醫護團隊密切溝通、熟悉相關資訊。PART 12 什麼症狀看什麼科?為你列出清楚詳盡的圖表,讓你的就醫過程更有效率。附錄一 新版手術同意書附錄二 常見醫療糾紛及法律責任
請給醫師精神層面的鼓勵 每當朋友的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包括胸腔手術、開鼻竇、肝臟腫瘤、不孕等,我成了大家的資訊站,能夠幫朋友找回健康,我很樂意!但最怕被問到:「這個醫師要多大的紅包?」我完全沒有答案,因為聽到的價碼都不同。而我到三軍總醫總演講「醫病關係」時,提到醫謢人員提出我所遭遇的「紅包」困擾後,有位醫師希望我告訴所有人:「不要再包紅包了!醫師不會收也不能收紅包的。」 沒錯!按照法律、醫院內規以及醫學倫理,醫師是不能收紅包的,但我這些朋友從30~55歲不等,只要確定要開刀的人,都出現同樣的問題--「要包多少紅包?」每次談論這件事,我總會跟朋友說,純粹出自對醫師的感恩,買個實用的禮物,但若是怕醫師有差別心,住院之後,收紅包的醫師自然會讓你知道價碼,為了讓醫師「多關心」些,朋友們聽到的價錢絕不敢打折。 針對醫界的「紅包文化」,我承諾聽講的醫師,提出來自醫界的呼籲,請大家不要存有「包紅包給醫師」的想法及觀念,演講當天有多位醫護人員也懇切的說,要追出去把紅包退給病人,很尷尬,也造成他們的困擾,醫院規定不能收紅包,病人不必多此一舉。 良好的醫病溝通減少誤會 只有溝通才能讓彼此更了解,可惜的是,病人不敢問(怕問了醫師不耐煩或是覺得沒知識)、醫師不多講(有些醫師認為醫療專業,講了病人也聽不懂),或是醫師用太多專有名詞,病人聽不懂也不好意思問,結果,只要有一點小狀況,就可能衍生出醫病糾紛。 因此,衛生署也提供一些讓病人主動與醫師溝通的方式,希望拉近雙方的距離。 「醫病合作無間,病人安全無虞」 只有透過充分的溝通,才能縮短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認知的差距,我們一起來學習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疏失的小秘訣。 跟醫護人員告知您的名和姓 醫院內每天有大量病患進進出出,辨識病人的正確性再重要不過了,我們一定要主動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姓名、正在接受的治療等資訊。 主動提供辨識資料: 確保個人身份無誤,應回答全名,不要不好意思或不耐煩,舉凡所有的門診、急診、住院病人給藥、檢驗、檢查、治療、輸血、手術、解釋病情等情形,均應加以留意,並且配合醫療院所使用的方式來確認身份。 醫護人員常使用辨別病人身份的方式有:姓名、病人床號、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健保卡、電話號碼、地址、病人手圈、特別識別證等。 不論是服藥、接受檢查或進行治療,請務必和醫護人員確認身份。 就醫停看聽 保護自己,請謹記四不政策: 1. 不能只聽床號。 2. 不能只聽稱謂,如:阿公、阿嬤。 3. 不能擅自移動手圈或修改手圈內容。 4. 未確認身份或不正確前,請即時澄清。 主動溝通,醫病合作無障礙 當一個主動的聰明病人,才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醫療疏失,保障健康。 主動掌握就醫過程每項環節: 1. 看診時主動向醫師報名字,加強醫護人員辨識病人的正確性。 2. 任何檢查前詳問檢查內容、目的及副作用。 3. 手術前主動核對手術部位 4. 轉診後別忘了向新的醫師確認自己的狀況及病情 5. 就醫時多主動與醫護人員溝通,有疑問馬上提出,並在接受檢查或治療時再次確認,確保自己的就醫安全。 發現異常情形快反應: 1. 發現異常,馬上告知醫護人員 – 當您或親友接受治療時,發現身體出現變化導致不舒服或有任何不對勁的感受時,特別是突然汗流浹背或變得虛弱,應主動詢問醫護人員,以免延遲處理。 2. 環境不安全,立刻通知相關人員 – 發現醫院內環境有不安全之處,如地面溼滑或有其他危險情形,請立即提出反應。 3. 有問題多與醫護人員溝通 – 居家或住院服藥,若有不舒服現象,都應聯絡醫護人員。
五任衛生署署長強力推薦 邱文達(現任衛生署署長) 楊志良(現任亞洲大學教授) 葉金川(現任慈濟大學教授) 林芳郁(現任榮總院長) 侯勝茂(現任新光醫院院長) 兩位醫界院長專業推薦 楊泮池(台大醫學院院長) 孫光煥(三軍總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