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蓮燈微光裡的夢

陳學勇 晴光文化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晴光文化  

作者:

陳學勇  

页数:

35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  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  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   你們聽過林徽因的名字嗎?想必有,多虧那美麗的詩人戀歌,她的名字總是跟徐志摩連在一起。而她那清麗端莊的容貌,更是讓人印象深刻。但你們可能不太知道,其實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師;而她深厚的文學素養,更使她贏得了「京派之魂」的封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佔有極突出的地位。因此,她不只是「林下美人」。   如今,中國最知名的林徽因研究專家陳學勇先生,著書完整而詳細地呈現了林徽因一生不凡的成就。它打破了以往林徽因傳記單純以時間順序記述的模式,而採取了如紀事本末體的體裁,以人物、地點、事件作切入角度。   他更糾正以往林傳諸多史實上的錯誤和小說演繹過的誇大不實,並提供了許多第一手珍貴的文史資料,為讀者展現最真實、最完全的林徽因一生。它的嚴謹與完整,稱它是林徽因傳記中的佼佼者,當之無愧。而讀完這部傳記,留在你們心中的林徽因,也就不再只是徒具美貌的空殼而已。

作者简介

  陳學勇  江蘇阜寧人,筆名陳老萌。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今南通大學教授。國內知名林徽因研究專家。   有《淺酌書海》、《海上閒話》(與顧農合著)、《民國才女風景》、《林徽因尋真》、《舊痕新影說文人》等多部著作。另編有《凌叔華文存》(兩卷)、《林徽因文存》(三卷)、《中國兒女--凌叔華佚作.年譜》、《伊人叢書》等集。   其所著所編,集學術性與可讀性於一體,以嚴謹務實、去偽存真著稱。

书籍目录

前言前贅一、祖父二、父親三、母親四、童年五、倫敦六、徐志摩七、泰戈爾八、梁思成九、留學十、歐遊十一、東北大學十二、北總布胡同三號十三、營造學社十四、香山十五、模影十六、窗外十七、梅真十八、京派之魂十九、太太客廳二十、金岳霖二十一、八寶箱懸案二十二、凌叔華二十三、冰心二十四、沈從文二十五、費正清、費慰梅二十六、鼙鼓聲起二十七、西南行二十八、昆明二十九、名譽家長三十、李莊三十一、北返三十二、清華園三十三、國徽三十四、紀念碑、景泰藍三十五、古城三十六、夕陽三十七、遺韻林徽因年表林徽因家族世系簡表主要參考書目後記

章节摘录

  金岳霖贈給梁思成、林徽因夫婦的對子很簡潔,但最有情趣:  樑上君子  林下美人  梁思成看了挺高興,說他就是要做「樑上君子」,只有上樑實地考察才能創建中國現代建築學。林徽因聽罷就惱了:「真討厭,什麼美人不美人,好像一個女人沒有什麼事可做似的,我還有好些事要做呢!」金岳霖意識到自己顧此失彼了,立即改口贊同林徽因看法。  金岳霖最為著名的一幅對子,竟是那幅同鄧以蟄合作祭奠林徽因病逝的挽聯:  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這回嵌的不是姓名,乃林徽因詩歌的題目〈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若看到這幅對子,安息者將會說什麼呢?當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金岳霖可愛的地方很多,最為人道的是養雞,他那頭大公雞很是出名。其次是「看」水果,他買蘋果或鴨梨,盡揀大的買,買了不吃,全按大小個一溜兒排列在條案上,十分自得地看來看去。有時還將自己的水果拿出去和孩子們的比大小,倘若他的大,樂個不住;如果小了,便送了孩子們果腹。  於這一切背後的,是金岳霖在林徽因心目中的個性魅力:「我們親愛的老金,以他具有特色,富於表現力的英語能力和豐富的幽默感,以及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處變不驚的本領,總是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為朋友們保留一片溫暖的笑。」(致費慰梅信)  反之,金岳霖內心藏著的林徽因也是無比動人。抗戰中林徽因遷徙到昆明,面容開始衰老,病情日益加重,即使在這樣的情形下,金岳霖還是情不自禁地讚嘆:林徽因「仍然是那麼迷人、活潑富於表情和光彩照人──我簡直想不出更多的話來形容她。」(致費正清信)  同輩人都親切地稱呼金岳霖「老金」,孩子們會叫他「金爸」,叫「金爸」的不只是梁家的孩子們。金岳霖自己沒有子女,他曾有過一個同居的白人伴侶麗琳 Lilian Tailor ,後來她走了,金岳霖就一直過著單身生活。  與林徽因一牆之隔的金岳霖,既近在咫尺,豈不愛上才女。林徽因也仰慕比她年長的(金岳霖比林徽因大九歲)、厚道智性的金岳霖。一次梁思成外出考察古建築,金岳霖「乘虛」向她表白了心跡。  林徽因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她明白梁思成對她的情感多深,況且他們已經有了一個和美的小家庭。她也清楚,金岳霖有許多梁思成所不具備的可戀之處,值得自己終生相守。  林徽因是非常珍重感情,兩個男人,一個已經給予,一個一定能夠給予她滿意接受的愛情。該如何抉擇,她沒有立即決斷。等到梁思成考察回來,林徽因坦然地把問題攤給了丈夫。林徽因就是這般的不俗。  林徽因去世後,梁思成對續弦林洙女士回憶過這件事情:「徽因見到我時哭喪著臉說,她苦惱極了,因為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她和我談話時一點不像妻子和丈夫,卻像個小妹妹在請哥哥拿主意。」  不難想像梁思成如何的驚愕、痛苦,他這樣形容當時的感受:「我半天說不出話來,一種無法形容的痛楚緊緊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連呼吸都困難。」同時他又有一種受到信任的欣慰,由此也更深地讀懂了不尋常的妻子。  梁思成一時找不到答案,整夜無眠,他說:「我問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還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個人反復放在天平上衡量。  我覺得儘管自己在文學藝術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養,但缺少老金那哲學家的頭腦,我認為自己不如老金。」梁思成沒有像尋常人那樣以自身得失作為思考的基點,反而首先為所愛者著想。第二天,梁思成鄭重表明了自己態度:林徽因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老金,自己就真誠祝願他倆永遠幸福。林徽因不忍,對著丈夫淚流滿面。  梁思成也潸然淚下,夫婦倆淚水裡融和同一感懷。林徽因向金岳霖轉述了梁思成的話,金岳霖以哲學家的理性收回了愛的追求:「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當退出。」(見林洙著《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金岳霖是這場情感糾葛中第三個超凡脫俗的人,切勿把主動退出的金岳霖看作令人同情的失敗者,以另一種方式來看,他同樣感受著梁思成擁有的幸福。多少年後,金岳霖說過這樣的話:「一,戀愛是一個過程。戀愛的結局,結婚或不結婚,只是戀愛全過程的一個階段。  因此,戀愛的幸福與否,應從戀愛的全過程來看,而不應僅僅從戀愛的結局來衡量。二,戀愛是戀愛者的精神和感情的昇華。戀愛的物件,在一定程度上,是戀愛者的精神和感情的創造物,而不真正是客觀的存在。因此,只要戀愛者的精神和感情是高尚的,純潔的,他(她)的戀愛就是幸福的。」(見周禮金文〈懷念金岳霖師〉)  此後三人朝夕相處,再也沒有談及這件事,他們的心底都信守著各自許過的諾言,彼此絕對地信任與尊重。金岳霖仍舊住在北總布胡同二號,與三號的梁家比鄰。抗戰時期,大家離開北平到了昆明郊區,他們還是鄰居。  金岳霖挨著梁林新屋添蓋了一間「耳房」,依舊是一牆之隔。林徽因詼諧地說:「這樣,整個北總布胡同集體就原封不動地搬到了這裡。」(致費慰梅信)當實在不能比鄰而居時,金岳霖一等到假期即過來住在梁家。他感嘆道:「我離開了梁家就跟丟了魂一樣。」(見費慰梅著《梁思成與林徽因》)  抗戰勝利後,三人陸續遷回北平,住進了清華園的新林院,他們仍堅持做鄰居。直到新中國成立,金岳霖被調進城內的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搬入東城科學院的乾面胡同高知樓,他這才依依不捨地同梁林夫婦分開。林徽因、梁思成相繼謝世後,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又搬入乾面胡同高知樓與金岳霖同住。  金岳霖由此推論:「我同梁從誡現在住在一起,也就是北總布胡同的繼續。」(金岳霖文〈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用費慰梅的話說,他「實際上是梁家一個後加入的成員。」(費慰梅著《梁思成與林徽因》)  住一起的時候,金岳霖教梁再冰、梁從誡唱兒歌:「雞冠花,滿院子開,大娘喝酒二娘篩……」兩個孩子調皮地改唱成「金爸爸,滿院子開……」他和孩子們相處也是融洽而又親密的。金岳霖是梁家的一位特殊成員,林徽因和梁思成鬥嘴時他總是裁判,而且是雙方都很服氣的裁判。  更多的時候是三人一起愜意聊天,相互受益。梁思成曾跟年輕人談起:「過去金岳霖等是我家的座上客。茶餘飯後,他、林徽因和我三人常常海闊天空地『神聊』。我從他那裡學到不少思想,是平時不注意的。」(見李增道文〈聊天之意〉)  雖然放棄了婚姻形式,但林徽因與金岳霖間的愛情之火並未隨之泯滅。他們之間應該有過一些往來的書信,但可能不會很多,因為彼此分別的歲月畢竟有限。  如今僅留存著一封林徽因致金岳霖的短箋,是她交梁思成托外國友人 John 帶往美國,當面交給正在那裡講學的金岳霖的。短簡落款書寫著「徽寄愛」三個字,可謂坦蕩之至。  金岳霖與林徽因柏拉圖式的愛情,以常人難以做到的聖潔方式,融化在漫長的歲月、瑣屑的生活裡。抗戰期間歲月艱辛,林徽因不免有時情緒低落,只要身邊有金岳霖,她便能即刻從低落中解脫出來。  她告訴友人:「我們親愛的老金,於他具有特色,富於表現力的英語能力和豐富的幽默感,以及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處變不驚的本領,總是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為朋友們保留著一片溫暖的笑。」、「我喜歡聽老金和(張)奚若笑,這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了我忍受這場戰爭。」(致費慰梅信)  戰後回到北平那幾年,林徽因身體極其虛弱,金岳霖每天下午必來看望她,風雨無阻。他為她誦讀各種文章,其中多數是英文。  去梁家的一位年輕學生親眼看到,金岳霖專程把那個年頭非常稀罕的一盤蛋糕給林徽因端來,金岳霖對林徽因不避外人的體貼,令這個學生感動不已。  林徽因去世以後,金岳霖儘量不與人談起她。林徽因家鄉人遠道來訪,拿出一張才女青春年華時的照片,「他接過手,大概以前從未見過,凝視著,嘴角漸漸往下彎,像是要哭的樣子。  他的喉頭微微動著,像有千言萬語梗在那裡。他一語不發,緊緊捏著照片,生怕影中人飛走似的。許久,他才抬起頭,像小孩求情似的對我們說:『給我吧!』」來訪者要求金岳霖為他們編輯的《林徽因文集》寫篇文章,他遲遲不能許諾,沉默了好一陣,而後一字一顫,莊重地說:「我所有的話,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說。  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說完,閉上眼,垂下頭,又沉默了。(見陳宇文〈金岳霖憶林徽因〉)第二年,金岳霖去世,葬在八寶山,和林徽因在同一個墓地,如生前那樣的仍為緊鄰。金岳霖先後送走林徽因、梁思成,而梁、林之子梁從誡給金岳霖送終,為父輩的關係劃了圓滿句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蓮燈微光裡的夢 PDF格式下载



  这部传记从内容、文字到插图都保持了严谨高雅的风格,它打破了以往林徽因传记单纯以时间顺序记述的套路,采取新颖的,以人物、地点、事件为切入角度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林徽因动人的一生。
  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师,作为建筑学家与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与梁思成共同完成《中国建筑史》、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更使她赢得了“京派之魂”的封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有极突出的地位。
  林徽因与梁思成曾被朋友戏言“梁上君子,林下美人”。诚然,对女性的赞美,男性的视角多了主观色彩,或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贬低的一文不值。反而从女性的视角可以多一些客观的中肯评价,因为同性相斥的原则,女性的赞美更加发自内心、难能可贵。
  在美留学期间,一个美国女孩这样评价林徽因“一位高雅的、可爱的姑娘,像一件精美的瓷器。”(王贵祥《林徽因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
  郭心晖女士中学时代听过林徽因的讲课,“见到林徽因服饰时髦漂亮,相貌又极美,真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女。林徽因身材不高,娇小玲珑,是我平生见的最美的女子。她讲话虽不幽默,却吸引人。当时我们似乎都忘了听讲,只顾看她人”
  女教授全震寰听过林徽因的课,“林徽因每周来校上课两次,用英语讲授英国文学。她的英语流利,清脆悦耳,讲课亲切,活跃,谈笑风生,毫无架子,同学们极喜欢她。每次她一到校,学校立即轰动起来。她身着西服,脚穿咖啡色高跟鞋,摩登,漂亮,而又朴素高雅。女校竟如此轰动,有人开玩笑,如果是男校,就听不成课了。”(陈钟英《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
  赵清阁见到中年的林徽因,“林女士已经四十五岁了,却依然风韵秀丽。她身材窈窕,穿一件豆绿色的绸晨衣,衬托着苍白清矍的面色,更显出恹恹病容。她有一双充满智慧而妩媚的眼睛,她的气质才情外溢。我看着她心里暗暗赞叹,怪不得从前有过不少诗人名流为她倾倒!” (赵清阁《京华二十日记》)
  林徽因重病在身时,她的美丽仍叫翻译家文洁若惊诧不已,“按说经过八年抗战期间岁月的磨难,她的健康已受严重损害,但她那俊秀端丽的面容,姣好苗条的身材,尤其是那双深邃明亮的大眼睛,依然充满了美感。至今我还是认为,林徽因是我生平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的美在于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没想到已生了两个孩子,年过四十的林徽因尚能如此打动同性的我。” (文洁若《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
  林洙的身份特殊,是梁思成的续弦。按常情讲她难免要怀几分妒忌,可是同样对丈夫前妻一无例外地赞叹备至:“我承认一个人瘦到她那样很难说是美人,但是即使到现在我仍旧认为,她是我一生中所见到的最美、最有风度的女子。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美感,充满了生命,充满了热情,她是语言艺术的大师。我不能想象她那瘦小的身躯怎么能迸发出这么强的光和热。她的眼睛里又怎么能同时蕴藏着智慧、诙谐、调皮、关心、机智、热情的光泽。真的,怎么能包容这么多的内容。当你和她接触时,实体的林徽因便消失了,而感受到的则是她带给你的美,和强大的生命力。她是这么吸引我,我几乎像恋人似的对她着迷。”(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冰心曾和林徽因、凌淑华、韩湘眉并称文界“四大美人”,尽管老太太与林徽因有过芥蒂,她也承认:“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 (陈钟英《人们记忆中的林徽因》)与林徽因芥蒂更深的凌淑华,晚年说:“可惜因为人长得漂亮又能说话,被男朋友们给宠得很难再进步。”(郑丽园《如梦如歌》)从略带贬意的口吻里,无法否认林徽因漂亮得令众人宠爱。
  容貌之美,对于林徽因的人生,决非主要的内容。还有更重要的她的才华、性格、信仰、苦难、事业等等,坎坷曲折却灿烂辉煌的人生。
  那个时代的才女,大多有着类似的经历: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今日长安街悬挂的“新华门”匾额是林长民晚年的墨迹。)幼承庭训,聪颖早慧,青年游学,学贯中西。林徽因无疑是其中更为出类拔萃的一位,兼有幸福婚姻、一双儿女、执着事业,人生伴侣不仅在家事更在学术上门当户对,如果抛开所处时代带来的苦难,其人生堪称完美。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美丽和才气兼具,诗意的邂逅,世人的仰慕!
  而我觉得林徽因的生命实践比她的诗更通达,更具有凛然之气!
  由此而生的是敬佩!
  
  曾连续哭了24小时,除了中间两三小时断断续续失声合眼!那痛楚似乎切肤,但若“横溢感情”和“麻木僵死的无感情”让她选,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人。她翻山越岭,风吹日晒,带病工作,但从未对建筑事业有半点退缩!
  
  那就是她,坚定的她!
  
  


   曾几何时,对林徽因的认识只停留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那个感情纠葛漩涡里的“小资女郎”,看罢此书才知世人对她认识的浅薄庸俗。用现在流行的说话,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的无知浅薄,凸显她的袭人才气;照出了你的庸俗市侩,凸显她的坦荡高远;照出了你的懦弱骑墙,凸显她的坚韧刚毅。
   林徽因可谓才女中的战斗机。她写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数量有限但篇篇佳作;她谈文学创作心得,精辟实用。她的诗歌优美、温婉,但不沾染柔媚;坚韧有力,却也远离刚烈;她本人博学雄辩、明快机智,实为本性流露;她善喜高谈阔论,倒也并不空发议论。她的文学艺术修养不居大家之下。文学大家萧乾晚年仍旧虔诚地表白:在我的心坎下,总有一座龛位,里面供着林徽因。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便不容易,在一个领域或方向取得建树当之成功。林徽因却横跨文学和建筑,在建筑艺术领域和建筑家丈夫齐头并进,国产建筑师“始祖”,开创清华大学建筑系,开国后奉命设计国徽、保护景泰蓝,捍卫古建筑,巾帼不让须眉,这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太太客厅”里的才女或者美女,而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情操和节气。
   林徽因的故事很多。徐志摩诗人般热烈求爱,金岳霖哲学家深情暗恋,梁启超的满意儿媳,以及她和冰心、凌淑华等齐名女作家的恩怨纠葛。但她给人感觉就是那么卓尔不凡,璀璨如宝石。“一身诗意千古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她,就像一个梦,似真似假;像天上的星星,永不可抵达;她,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这本书作者评价她:“林徽因留给后人的形象应该不仅仅剩下美丽与才气,她留下的精神财富愈加值得后人珍惜与传承。她想做建筑师,矢志靡它,勇于挑战学校不收女生的世俗;她要建树人生的业绩,忘我到不惜捐弃健康和生命;她深得西方文化熏陶,却仍是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她对待恋情执着坦荡,恋情不在友情依旧;她以施善为寻常,全无刻意,都在本能;她身处病患绝境,却抗之以坚韧刚毅。”
  


   书中有很多跟人们普遍认知不同的地方,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愿意相信陈学勇。
   比如林徽因与徐志摩之间的感情,比如金岳霖终生未娶的童话,原来历史上都有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
   我觉得这本书对林的评价也算是比较中肯的,既没有想冰心一样刻薄,也没想白落梅一样一味得炫耀文采,对于她在建筑学和在文学上的成就都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对于她这个人本身说的倒是不多,可是文字却可以以让读者自己思考,第一手史料自然是没有了,不过想书信,好友回忆录这种东西书中倒是提到了很多,相信作者写之前是做了大功课的,这一点至少比白落梅强。


   刚刚改了自己的“名号”,为若兰。一是因为《步步惊心》中的若兰,一直是我顶礼膜拜的对象,不光是她的气质,还因为她对爱情的忠贞,至死不渝;二是因为一直希望成为这样气质如兰的女子。
   最初知道才女林徽因,是从一次选修课上得知,她是徐志摩生命中的重要的女人之一,后来仔细研读过关于徐志摩,陆小曼,金岳霖抑或冰心的书籍,甚至得知云云。徐志摩真如林徽因评价的那么好吗?后来的抛弃妻子又算什么呢?也许美女+才女的魅力我终归体会不到。
   她始终是值得我崇拜的,不光诗集,还有建筑,她是我与研友沟通的桥梁,她的生活我是体会不到的,也许那是智慧型美女专有的特权。
   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我始终崇拜那闪光的一面。。。


  笔者从相关的人物、辗转的地点、重要的事情切入,用相对客观的角度讲述了这个传奇女子的一生。
  如果从徐志摩处听闻她的名字,不免委屈了她,似乎把她在建筑、文学上的卓越成就一抹而去。
  至于涉及徐志摩的感情,所能证实的也只是诗人单方面的热烈追求而已,况且诗人浪漫的情怀,除却一个林徽因,倒也有陆小曼来替补。和丈夫天长地久的爱情更有事业上的彼此帮扶,生活上的互相理解。另有一个人的存在,坦坦荡荡,并且昭然于世,为人们所钦佩。金岳霖,突然闯入,一直理解和支持她的人,三人把感情摊开讲透后,梁林二人和其一直维持着深厚的友谊。
  林去世后的某一天,金岳霖突然在北京饭店宴请了一些朋友,朋友惊异于他请客吃饭的原因时,金起身,徐徐说了句:“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在林过世之后,金虽有过一次可能结合的婚姻,但也因时局的窘迫和女方突然的病逝而孤独终老。
  如果金对林的感情让人为之动容的话,那么解放之后,梁林二人为保住北京老城墙和牌坊的不遗余力地和当局的不懂音乐对比真的让人愤怒。拆了真古董,日后再建假古董。这片神州大地一直在践行。。。甚至前段时间的新闻里,梁林在北京的故居都被某SB维修性拆除,后赔了50万?(不记得具体数字)又被勒令将其恢复。
  在建筑方面,她无疑是走得最远的,文学上并没有太多作品,不过现有的作品也获得了当时很多文人的认同和赞赏。对于一个身患顽疾的家庭主妇而言,没有太多时间留给她做感兴趣的事。
  以她的诗结尾吧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
   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
   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
   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
   。。。


  很喜欢这样一位女子,真的好喜欢,淡淡的,就读于美国的建筑系,回到清华为中国培养了建筑设计师,虽然生命短暂,但是光辉无限,多少人为她的魅力所折服,这样美的女子,
  我偶然翻到这本书的,她的一生是美的,我喜欢她的智慧,她的坚韧,为了梦想奋斗,还有她的本心,这样美的一位女子,然徐志摩,金岳霖都爱慕不已,如果我是男子,我也毫不犹豫的喜欢这样一位女子,她很美


  小时候读冰心的《小桔灯》,感觉暖暖的,      实在想象不出来她能写《我们太太的客厅》这样的文章。。。


  《关于才女的种种说法
  —林徽因传记述评》
  
  陈学勇
  
  近年来林徽因传记一本接着一本地出版, 我所寓目的林传已达十一二种,其中还不乏重印重版者。林传之多几乎要与张爱玲传记相当了。形成林徽因传记出版热点, 原因诸多 固然有人出于严肃的学术责任感, 欲公正评价历史人物; 也有人出于崇拜才女以热烈颂扬。但其中并不排斥市场的利益驱动。某出版社曾向我约写林传书稿, 当我表露出应求其学术含量的写作宗旨, 这位编辑立即掉头不顾。近日又有出版社约谈一本关于林徽因的书稿建议我将若干有关探究林氏生平、作品的文章改写为一册陈述性的通俗读物。当知我没有改写的意思, 也就“ 以后再联系” 了。面对
  这许多林徽因传记, 难怪报上有文章发问:“ 林徽因传离林徽因多远? ” 那么就其中的七八种林传略作一下评述是值得的。
  
  《 一代才女林徽因》
  林杉著, 二十一万余字, 作家出版社19 9 3 年3 月出版。后又作修订、补充, 易名《林徽因传》, 篇幅增至二十五万余字, 改由九洲出版社于1 9 9 9 年10 月出版。这是出版最早的一本林传, 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本, 有台湾版, 并获得大陆“ 中国首届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 。书的勒口介绍,作者是位写过小说、诗歌、散文的作家。读者可想其文笔流畅优美, 因而赢得众多喜爱。
  林杉著林传最大成绩是第一个涉足林传, 首次将零星而不易搜集的林徽因生平资料编撰成整部传记的作品, 当时既为林传写作填补了空白, 也为后继作者提供了基础。有些资料殊为难得, 如引用了一批当时尚未公开的林长民致林徽因信函。然而作者终究不是专业研究人员, 处理资料不时失之粗疏。如传里述及林徽因为《大公报》“ 文艺” 副刊配画刊头, 并引述林徽因致编者的信。其实刊头图是林徽因应《大公报》约为该报“ 小公园” 副刊所画,信也是写给“ 小公园” 的。书里还述及林徽因担任曹禺主演莫里哀名剧《铿吝人》舞美设计, 认真说来, 曹禺主演的并非莫里哀原著, 而是据莫里哀原著移植的《财狂》, 主人
  公由法国的阿巴公改为中国人韩伯康。传记叙述1 9 3 6 年9 月一次聚餐会上, 林徽因与萧乾商定了林徽因主编《大公报》“ 小说选” 的选目, 9 月显然系误记,著者不知道
  此前的8 月已经出版了这本“ 小说选” , 哪有出版后再来商定选目的事。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出于著者的粗疏,
  那么此传对徐志摩与林徽因“ 恋爱” 的传闻, 对史料过于缺乏辨析,拉进菜篮就是菜了。大概是徐、林“ 恋情”很有看点, 全书正是从这似乎最有看头的“ 恋情” 写起, 而不像传记通常写法起笔于童年或祖上。著者颇为投人地浓墨重彩, 乃至用移花接木手法,将徐志摩创作于19 2 1 年末的诗篇《草上的露珠儿》, 安排史一寨拍案给徐、林在康河边上双双漫步时, 一人一句地吟哦, 本来是徐独自撰写的作品变成两人的共同创作, 而徐志摩创作这首诗篇时林徽因已回国多日。正是处理史料的这般轻率态度, 此传内容无中生有的编造几乎势在难免。海派男作家林微音翻译房龙名著《上古人》, 在传里“ 微冠徽戴” , 成为林徽因译作, 而且为此虚构了一段感人故事: 林徽因留美不久, 国内传来她父亲遇难噩耗,梁思成欲驱散她的悲痛, 特意从图书馆借到《上古人》原著给林阅读, 并鼓动她译成中文。这一着果然灵验林徽因译完《上古人》便悲痛顿消。六年后修订出版的林著《林徽因传》, 非但没有就上述错谬予以修正,竟进而发挥想象,化数千字篇幅绘形绘色描述了当年北平彩排林徽因剧作《梅真同他们》情景, 描述了林徽因本人和沈从文、丁西林、杨振声诸名家在临排练场观看、指导,谈笑风生。尽管笔墨生动, 令人如临其境, 可惜纯属子虚乌有。《梅真同他们》全剧构思为四幕, 1 9 3 7 年5 月开始连载于《文学杂志》, 每月发表一幕, 至7 月《文学杂志》因抗战爆发而停刊, 因此只发表了三幕。所以《梅真同他们》是个尚未完成的剧本, 没有哪个剧团会排演一出不完整的戏目。何况, 六七月份林徽因正在山西考察古建筑, 直至“ 七七” 事变后一周才回到北平, 这期间她是既无时间, 也无心绪在古都观看排演的。林杉所著的林传, 文学色彩过于浓烈,几近于历史小说。然而修订版却声称: “所补充的大量鲜为人知的资料均具珍贵的史料价值
  。” 林徽因等人观看《梅真同他们》排练正是“ 补充” 的“ 鲜为人知” 的资料。那么它给读者的误导可想而知了。作为一本史传, 它功过难当。当读者明白了翻译《上古人》、排演《梅真同他们》均属莫须有的凭空编造,难保不置疑其旁的内容真实性。林著既是第一本林传, 既为后继者的基础, 它于此后作者的遗误也不言而喻。说到第一
  本, 它的先驱功绩又并带着先驱者难免的局限, 即无法容纳此后陆续发现、面世的大量资料, 这些资料大有助于传主形象的丰满、鲜明。
  
  《梁思成与林徽因》
  , 黄杨著
  , 二十万字, 安徽人民出版社1 9 9 9 年10 月出版, 系该社“ 名人伉俪丛书”之一种。黄著林传的长处在纠正了林著忽略传主建筑业绩的偏颇(林本职是建筑师、建筑学家) , 注意记述林徽因履痕处处的古建筑考察生涯。然而它大体止步于流水账的记录, 不像写林的文学活动那样有些精神。而这几乎是所有林传著者的天然不足, 因为他们都是建筑学门外汉。黄著行文的文学色彩略弱, 多处引证史料, 间有史料分析,似乎脚此显示此传的真实可信。然而, 黄著虽未敢无中生有,但并不放弃细处虚拟, 有悖史实记载或不合人物精神处仍为不少。譬如, 记述19 3 1 年1 月10 日徐志摩与林徽因一起出席北京的茶会,会后分手, 徐另去分别拜访了冰心和凌叔华, 又赶到林徽因家再为他明日南下上
  海道别。这天徐访凌叔华并无史料依据,而访冰心更属常情不许。茶会一般在下午, 冰心家在郊外海淀, 距林徽因寓所二三十里, 那时交通极不便利, 哪有时间给他来回奔波。又如,记述1 9 20 年春梁启超在英国见了林徽因视为女儿, 也无此事。林徽因是2 月才随父亲赴英, 梁启超已于年前离英岛经欧洲大陆, 1 月下旬从巴黎回国,不可能有机会在异域会面。如果说此类虚拟尚属无关紧要,那么有些不实笔墨却很歪曲传主形象。作者记述林徽因客厅悬一副众所周知的对联“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竟无端在对联中间冒出一幅蒙娜丽莎微笑画像来,实在令人啼笑皆非。以洋史家拍案画配中国条幅, 林徽因便不再是林徽因了。黄著处理材料另一明显不当, 是将小说内容作史料采信。林徽因有四篇小说冠以“ 模影零篇” 总名, 表明小说中人物形象
  的创造有其生活原型。此乃小说创作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毕竟是小说创作, 绝非原型人物的行径实录,第一人称“ 我” 也并非作者。黄著却几次依据小说内容记述传主经历, 造成无中生有的谬误, 如记林徽因幼年住到“ 草姐” 家寄人篱下半年, 那是林徽因生平中完全没有的经历。黄著较为注重描写传主心理, 也试图评价传主历史业绩, 这比之其他林著仅徒具外在人生经历, 自然是可取的努力。然而, 作者未能准确理解传主, 下笔往往偏离人物可能的心理状态。梁思成、林徽因初到美国就接到梁母病危消息,恰值林徽因
  也患病发烧, 梁是否回国探母颇羊犹豫。传记写道: “ 一边是母亲, 一边是情侣, 两头只能顾一头, 是舍近救远呢? 还是舍远救近呢? 最后梁思成终于选择了林徽因。” 又写, “ 林徽因风姿绰约,爱慕者甚多, 此刻离开病榻中的林徽因不管, 不仅会使她本人寒心, 也可能主动让他人乘虚而人” 。这一番心理恐非忧心如焚的梁思成所思, 更于梁的形象很是有损。据悉, 著者是临时受命出版社组稿, 写作时间匆促, 加之对传主素无研究, 因此处理材料或流于粗疏, 或有失鉴别, 或力不从心, 因而时出常识差错。那封有名的徐志摩给林徽因残简写于19 2 4 年5 月2 0 日徐陪泰戈尔离京的车厢上,作者误成2 日; 抗战后林徽因回北平住清华园新林院8 号, 作者误成住胜因院12 号( 林病逝前不久才迁居于此) ; 著者断言林徽因都用本名发表作品, “ 惟有《那一晚》和《仍然》是采用笔名( 尺捶) 的” 。事实
  是她还用笔名“ 灰因” 发表过另外两首诗歌,也用“ 尺捶” 发表过译作。诸如此类的小错, 偶尔出现尚可言瑕不掩瑜, 遗憾此传多得不胜枚举, 它给读者的负面效应恐有
  甚于著者的初衷。
  
  《绝代才女林徽因》,
  刘炎生著, 二十万字, 广州出版社2 0 0 0 年9 月出版。刘著林传的最为显著的特色是忠实于史料, 它标明的注释有二百五十多条, 还有不少未加引号的史料概述, 力求言必有据。见出刘先生身为学者的职业烙印。林徽因与梁思成欧洲蜜月之旅,前述林著、黄著都妙笔生花写了近万字的整整一章 叫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而刘著据一则间接材料仅数百字如实交代而过。对缺乏充分史料依据的流行说法, 如林徽因曾与徐志摩“ 恋情” , 刘著辨析过后不予采信。对照轻率处理史料乃至肆意编造史料的前两种林传, 作者审慎严谨的态度尤其值得称道。在时下媒体胡说林徽因之际, 刘著林传无疑起了以正视听的良好作用。书内偶尔几处的失误, 如记林徽因又名“ 宝宝” ( 其实是林徽因夭折的胞妹麟趾的乳名, 后林女儿梁再冰亦用过此名) 、记一封林徽因三十年代致胡适信写于二十年代以证明林已成
  熟, 皆是例外的粗疏,非关态度。著者是位文学教授撰有《徐志摩评传》等著作, 那么要求他的林传含有学术性
  当不算苛求。显然他也是出于出版社之约仓促赶写的原因, 全传虽记述翔实,但未及深入研究, 因此欠缺识见, 近乎林氏生平史料的连缀, 属于作者自己的文字实在太少,由平实流于平淡。尽管传主经历记述得真实可信, 形而上传主形象则未免神态模糊。由于把握传主思想、性格, 创作的欠缺, 针对传主经历的具体议论多有失当。《吉公》属林徽因小说代表作, 刘著阐释有偏把它的深刻主题仅归结为: “ 积贫积弱的中国很有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但是由于中国一直处于悲剧性的时代, 不仅老一更攀翁豢
  辈的人没有可能学到, 即使是新生的一代能否学到也是令人感到困惑的。” 同样因为写作仓促, 搜集的材料不仅囿于常见的种种, 几乎没有新的发现, 而且有些已被旁人发掘的重要材料竟然疏漏缺失。林长民写给林徽因的一批信函及林长民携林徽因旅欧时的日记, 是林传的极佳素材。刘著没有掌握, 只好在传主此两段人生历程处姻如。作为以材料见长的刘著, 这是遗憾的—不过这又正是著者诚实的可爱之处。
  
  《骄傲的女神林徽因》
  , 丁言昭著, 二十六万余字, 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出版, “ 中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 之一。著者是位活跃的传记文学作家, 这本林传,舍弃她过去几本传记里的文学色彩,变为平实文风记叙传主绚丽人生。下笔之前其父、现代文学史料专家丁景唐老先生即予庭训, 告诫切勿出现有违史实的“ 硬伤” 。因此, 她虽非学者, 这一本却与刘著
  林传一样, 言必有据, 注释竟多达四百多条。传主形象的突现, 不靠生动描写, 基本没有对话( 个别几处对话系所依材料原有) , 更谈不到虚拟、杜撰。丁著尚胜于刘著的是, 刘著仅可信而已, 丁著除掌握林传作者们共知常见的一批成了书的基本材料,并下工夫搜集大量零散报刊资料, 所以
  内容比此前出版的几种林传来得丰富、鲜活。传里写到的人物, 哪怕很次要的, 如梁思庄、梁思鲜,都有人物背景文字
  。金岳霖是林徽因人生中重要而特殊的人物,前几种林传只记述金与林的情感关系, 近乎一个“ 第三者” 符号。丁传不仅介绍金的家世, 而且刻画他个性, 既写活了金岳霖, 也
  映照了林徽因。丁传另有不少细处为其他林传所无, 如考订林徽因幼时住上海的金益里可能是公益坊, 用力之勤可见。不过,占据材料丰富而有时流于细碎,处理材料亦力不从心。其一, 堆砌之嫌。某些内容显然没有纳入传记的必要。沈从文、萧乾都与林徽因过从不钱, 固然他们之间交往不应姻如,但再写沈、萧在林病逝后两人反目成仇的前前后后便成蛇足。梅兰芳与林徽因无很多关联, 梅仅为泰戈尔演一次《洛神》, 得诗翁几行赠诗。丁著写此过程后, 又牵扯出鲁迅讽刺梅的大段引文,此蛇足更得碍眼了。类似文字还有一些。其二,详略失当。徐志摩“ 八宝箱纠纷” 是
  各种林传亮点内容, 丁著着墨尤多,竟费去约一万五千字篇幅。对比而言,抗战时林徽因由长沙往昆明迁徙, 颠沛中颇见她性格的坚韧刚毅, 但所用篇幅仅是“ 八宝箱”的一半; 途中林徽因与一群航校学员(他们毕业后全部捐躯战场)结成动人情谊, 它闪耀着林徽因品格光辉, 本该浓墨重彩, 却数百字一晃而过, 真太过吝音。其三, 剪辑出错。记19 4 6 年梁思成赴美前托梁思庄,“ 因为她住在北京大学, 离清华大学比较近, 请她经常来看看林徽因” 。那时北大还在城内红楼原址,距清华二三十里, 难以就近看林的。常来看林是一九五二年北大迁并到燕京大学的事。四,疏于辨析。记述梁思成任清华教务长,梁从诫毕业于清华历史系, 梁再冰嫁居伦敦, 林徽因战后到清华初住胜因院十二号, 均是误用材料。总之,材料丰富是丁传特色, 而材料丰富又成其包袱
  。此外,著者毕竟非专门研究文学之故, 议论往往发生偏差, 特别是对传主文学评价的偏差, 予读者误导不小。说林徽
  因诗歌“ 在内容方面多抒写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距离” 。由小说《窘》断言“ 林徽因的作品算是闺阁文学中比较热烈大胆的一类” 。明显有悖林徽因创作实际。
  
  《林徽因》, 张清平著
  , 三十三万余字,是林传中篇幅最长的一种。天津百花文艺
  出版社2 0 0 2 年1 月出版, 《新民晚报》、《天
  津日报》等报曾连载、选载, 较有影响。张著明显胜过上述各传的长处在于立意, 它力求写出林徽因作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 因此既注重显示传主所作所为, 也不忘试图揭示她所思。而且著者视野较为开阔, 置传主于同类知识分子中展示其人生, 金岳霖、沈从文、张奚若、陈
  岱孙、沈性仁等历史人物, 不仅因为与林徽因人生历程相关而被叙述, 而且因为他们是同气相求的一群被着力刻画。于是张著就比其他传记让读者更加感受到一些历史
  氛围, 林徽因不再是凭空冒出的才女。出于这一立意, 张著也有别于其他著者仰视传主的视角,多了几分史家见识。
  不过, 张著良好立意尚未充分体现,能够鲜明地突现林徽因精神风貌的笔墨终究有限。有些材料未得开掘。描写林徽因在昆明、李庄时期艰辛之状十分生动, 而精神的磨难、波动以及从中升华, 少留印象。再是有些好材料的疏漏。北平沦陷前夕,宋哲元部队在东城林徽因家门口挖战壕抗
  战,郊外清华教授周培源、钱端升、叶公超三户大小十余口齐聚林徽因家誓与将士共存亡。如此表现知识分子气节的史料惜未予采用。张著文学色彩甚浓,大量史料场景化, 这本来有助表现传主精神、气质、性格,但可能是著者缺乏深人研究, 下笔不够准确, 有时走形得厉害。为显示林徽因解
  放后精神变化,竟描绘她“ 像那些女干部一样, 剪短了头发
  , 用两枚卡子别在耳后。她还去做了一件月白色的列宁装” 。这般风采的林徽因太难设想了。著者时有议论,
  本意欲点透传主精神风貌, 却往往适得其反。论及抗战前林徽因创作 说她的诗歌,“ 多多少少还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 , 小说和剧本“ 不乏虚幻的、脱离现实的成分” 。这与林徽因一贯主张并实行的“ 诚实” “ 写
  实” 的文艺观完全背道而驰的; 分析病中写诗的林徽因又说, “ 假如让林徽因选择,假如她能够选择, 她一定愿意选择健康, 选择在阳光下轻盈地行走, 选择自由自在地生
  活, 哪怕让她用自己的全部诗作、全部才华去换取” 。这轻轻一笔更是歪曲了传主形象,林徽因已经以其灿烂人生证明, 为事业而置健康于度外, 无需著者这样一再“ 假女口” 。总体而言, 张著处理史料的真实态度
  为林杉、黄杨等著者远不所及, 张著对林徽因建筑业绩的描述也详尽细致。其他林传多稍嫌简略, 要知道林徽因本职是位建筑学家。然而此传采用资料时细处失实太多, 尤其于年月数字过分地草率。1 9 20 年春天林徽因随父亲旅居英伦误成1 9 21 年初夏; 19 21 年秋天林徽因已经和父亲林长民回到国内,误记这一年n 月徐志摩刚在伦敦拜识林长民, 还与林徽因一起度过“ 寒冷而漫长的冬日” ; 林恒牺牲三月后林徽因即得知噩耗误成三年以后的事; 林徽因从19 3 5 年《大公报》“ 文艺” 副刊选编了一册当年作品的“ 小说选” ,误把编选范围扩成三年; 徐志摩192 8 年创办《新月》杂志误成19 2 3 年。此外, 毕业于北大的梁从诫误记为毕业清华; 抗战爆发才到联大( 后北大)任教的沈从文误记抗战前已是北大教授;远居武汉的凌叔华和性格矜持的冰心, 不能或不会参加北平朱光潜家“ 读书会” , 误记她俩是“ 读书会” 的常客; 欢迎英国友人柏雷的茶会由城内误记在郊外清华; 古镇李庄误成一个小村; 平房的新林院误成楼居,等等。尤不该轻率采信他人的无稽之谈,说政治学家张奚若一生只写了一篇政治学文章。若翻翻二十年代( 晨报副镌》,就当知道仅那时就不止两三篇。张著虚构林徽因在中山公园给金岳霖大讲古建筑常识的情节, 耗篇幅数千字,则尤为出格了。一旦读者识破此处的不实, 岂不对其他的生动描述将信将疑。
  
  《林徽因》, 陈新华著,
  二十三万字, 河北教育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2 0 0 3 年1 月共同出版, 系“ 百年家族丛书” 之一。部分章节为《文汇报》摘登。此前林传写法大同小异, 皆以林氏生
  平为线索, 流水般铺叙传主人生足迹, 虽随处感叹, 主旨却仍在“ 故事” 。陈著在审慎运用史料基础上非常注意深人传主精神世界, “ 故事” 背后多伴有著者的思考。而且
  此传视角独到, 立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明显显露了学术含量。张清平著本虽也有相似追求,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陈著尽管没有( 亦不应) 完全摆脱时序来构思全传,可是并不拘泥。对传主作整体观照后, 时序略作调整, 各章相对集中刻画林徽因形象某一侧面。简约叙述,兼顾分析, 时时闪现议论的精彩。“ 梁家儿媳” 一章, 起头先指出: “ 选择了梁思成,对于林徽因是潜意识中的认同, 是与生俱来的亲近, 是血脉深处的息息相通。无法抹掉门风家学的烙印。林徽因一生,其实都在不自觉地寻找相同文化背景下互为气类的共鸣。” 叙完婚事后又分析: “ 这样一种选择, 如果说在婚
  姻的初期, 还只能看到优雅从容、闲适自如, 那么到了1 9 3 7 年以后,当所有的繁华都被风吹雨打, 当物质极度匾乏, 生命的存在受到死亡的威胁, 两个人还相互寻觅、互为鼓励,作为底色的坚韧厚重就发射出它惊艳的光彩。” 写到林徽因生母何雪媛则感叹不已: “ 作为母亲, 她还是可尊敬的。虽然她的一生都是悲剧的色彩。上半生在诗礼大家庭中被看低受冷遇, 忍气吞声, 她的心里常充满了怨愤与无奈。她的女儿既要分担母亲的羞辱, 又要珍惜父亲与全家的宠爱,身世的阴影也把永远的伤害带给了林徽因。下半生丈夫遇难关外, 她从丈夫的大家庭走到了女儿的小家庭,
  才发现, 她已走不进女儿的内心世界。陪伴她的依然是她所熟悉的寂寞。”此传联系林氏家族史考察林徽因, 这一鲜明特色也为其它林传所无。其它林传至多稍稍兼及其父林长民, 然语焉不详。著者坚信她《前言》里说的: “ 家族是一把打开林徽因的内心世界的钥匙。” 传内非但以两章有余的篇幅细述林长民才华风流和宦海沉浮, 而且费整章笔墨追述祖父林孝询并堂叔林尹民、林觉民的作为。这一内容无疑启示读者,才女成长有根有源, 也使传记内容显得厚实沉甸。陈著的学术含量还体现为史料的深人发掘。从尘封的民国旧书旧报刊, 如( 甲寅周刊》、《古今》, 到当下报刊上为多数林传不肯花工夫采撷的零散篇章, 一一钩沉,集中披露了许多颇具价值的材料。钩沉这些材料,精力、学力缺一不可, 很见工夫和功夫。林长民演讲于女高师的《恋爱与婚姻》, 收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 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就是早被遗忘几乎消失的史料,却又是阐述林长民进而刻画林徽因的重要文本。诸如此类的史料当然使陈著充实、丰腆了许多。陈著略微遗憾的是, 比起精彩的章节来,抗战时期林徽因颠沛西南的部分略显平平, 而这一时期是很见林徽因精神的, 大可浓墨重彩。还有林徽因与费慰梅、费正清夫妇的亲密交往, 也该是开掘林徽因精神世界极好的用墨之处,却多流于泛泛叙述, 亦未免可惜
  。如果说, 此意见近乎期求完美的苛刻,那么, 一些常识性疏漏就相当地刺目。把沈从文排作林徽因的晚辈属明显失误
  。沈从文不仅长林徽因两岁, 而且他于1 9 2 4 年步人文坛
  , 比19 31 年起步创作的林徽因, 就文坛而论算得上一辈的作家。又如写到周作人家里“ 高朋满座” , 也与苦雨斋主的性情有悖。访周作人的客人确实不在少数, 但大抵一个两个来的, 绝无文攀游案如此热闹景象。最为刺目的是, 三处提及林徽因与徐志摩相识的时间竟各处不同:19 2 0 、19 2 1 、1 9 2 2 。还有, 三十年代中期林徽因改名“ 音” 为“ 因” ,陈著引述改名之前的文献资料,竟都过录为“ 因” , 学术传记的严谨在此要打了折扣。
  
  《梁思成与林徽因》,
  美·费慰梅著,
  曲莹璞、关超等译, 近十七万字, 中国文联出版社19 97 年9 月出版。又有成寒( 台湾)译的新译本, 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3 年10月出版。书名易为《中国建筑之魂》, 十八
  万余字,译文多与前译本相同, 而且似有不少原著未有的衍文。费著并非像梁思成续弦林沫所著《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只以挚友的特殊身份仅属当事者的回忆录。此著参考了《梁思成文集》、《林徽因诗集》、《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著) 、《梁启超年谱长编》等一批中、英书籍, 从梁、林的幼年记到两人病故, 实为梁思成、林徽因合传。
  不用说, 费慰梅作为林徽因知交的身份优势,使她撰写的传记具有其他传记无法攀比的优点。她笔下的林徽因, 形象鲜明, 富于个性, 充满生气, 最为传达才女精神气质。她描写得这么传神: “徽因一如既往, 对于周遭的事物极端的敏感。当她休息够了的时候, 对美丽的景色或有意思的遭遇,
  迎之以喜悦。但是当她累了,或因为某种原因情绪低落, 这时的她可能很难对付。其实, 这次碰到的一些事, 我们感觉都不太好, 可是她在这时候就会大声咒骂起来, 这对从小就受到父母教育要‘ 随时保持风度’ 的我来说,颇受刺激。我开始怀疑,她面对现实而大声抗议, 而我为了要‘保持风度’ ,却静静地、消极地等待它过去, 到底谁对? 可能两个都对, 可能两个都不对。”还有这样的生动描写: “ 在马背上她真是棒极了。显然骑驴给了她信心和‘座姿’ 。马
  对于缓绳的敏感反应使她具有常人的那种惊吓。她回来时由于迎着料峭的寒风骑马快跑而两颊潮红、黑眼睛闪亮
  。” 作为见证人的这般真切笔墨非后世隔岸观火的众多林传所能追步的。同样因为特殊身份, 费著披露大量林徽因给著者的信函, 这些信函, 或及时记录了传主经历、活动, 或尽情抒发了传主内心感受, 直接呈现了林徽因内心世界, 它们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献, 已经为此后的林传著者无一例外地频频引用。传内披露的信函还有许多是梁思成、金岳霖写给著者的,其史料价值也是显然的,却为多数林传作者
  忽略, 十分可惜。费著的史料价值还在可以廓清某些悬案。林徽因是否爱过徐志摩已争论日久,如果持爱过看法的学者读一读传记里这两段文字当会改变看法: “ 在多年以后听她讲徐志摩, 我注意到她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济慈、拜伦、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弗吉尼亚·沃尔芙, 以及其他人。在我看来, 在他的挚爱中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 把她导人英国的诗歌和戏剧的世界。”“ 我有一个印象, 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然而她只有十六岁,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
  。她不过是一个住在父亲家里的女学生。徐志摩对她的
  热情并没有在这个缺乏经验的女孩身上引起同等的反应。他闯进她的生活是一项重大的冒险。但这并没有引得她脱离她家里为她选择的未来的道路。”然而外国人的费慰梅, 何况还是在中国时间不很长的外国人, 这另一特殊身份
  必然又造成此传局限。她对中国文化了解总不如我们同胞那样深人, 因此她记叙到中国的文化事件或人物, 细处的错误当然难免。说沈从文任教过清华大学,说沈从文主编《大公报》“ 文艺” 副刊在1 9 3 4 年, 均欠准确、真实。至于说徐志摩比林徽因年长十岁, 说林徽因文学创作开始于二十年代初, 这些错处则有点意料之外了。协和为梁启超切肾的医疗事故当时即受报纸关注, 费著说数十年后梁家才知内情, 众多林传和文章据此以讹传讹, 负面影响不小。
  但我们不忍苛求此传, 它的史料价值实在太大。
  
  关于林徽因的著作笔者寓目的还有,《林徽因论》, 区仲桃著, 香港诗双月出版社1 9 8 年5 月出版。系论著,几无传的内容。
  《民国三才女) , 吴家凡编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2 0 0 4 年2 月出版, 系林徽因、萧红、张爱玲三作家传合集,著者特自署为“ 编撰” 。《民国四女子》, 张红萍著, 系林徽因、
  张爱玲、陆小曼、蒋碧薇四人传的合集,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5 月出版,其中林传部分不足十万字。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林沫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4 年6 月出版, 是回忆录, 是林沫前著《大匠的困惑》( 作家出版社19 91 年3 月出版) 、《困惑的大匠梁思成》( 山东画报出版社19 9 7年8 月出版) 的修改版。以上各种, 还有含林徽因的五人八人十人传合集, 除林沫所著, 均属文抄公之劳, 不一一评述它们了。唯《美丽与哀愁—一个真实的林徽因》,北京东方出版社2 0 0 4 年2 月出版,作者田
  时雨也署名是“ 编” 且无“ 著” 字, 自然也不在评述之列,但看其收集材料的齐全, 忠于史料的认真, 比之称“ 著” 的有些林传更近乎“ 著” , 这种诚实态度很叫人敬佩的。(本稿付邮时看到《林徽因画传》,龙靖著, 哈尔滨出版社20 05 年1 月出版, 不及评述了。但刚翻阅第一章,其引《致橡树》的诗,舒婷原著并无, 仅有大概的意思。愿它属排印时的技术错误, 如这一章标题错成“ 留得身〔生〕前身后名” 。)读过这许多林传自然有些关于传记写作的感想。传记属纪实类文体, “ 实” 是它的生命,它的根本魅力正在于此。读者喜欢阅读传记, 不就是因为它是传主一生的真实记录吗? 所以,真实与否,理所当然地成为衡量传记写作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可是这些年来时髦着一种引进的“ 新历史主义” 观念,大谈并不存在真实的历史, 每个人各有一部自己眼中的历史。一位传记作家引证英国传记文学理论家尼科尔森的话, “ 个性、艺术、真实是传记文学的三要素” ,接着说: “ ‘真实’ 放在最后, 当有它的道理。” 她的文章题目即是《虚构是传记的灵性所在》
  ( 见1 9 9 9 年7 月2 0 日《文艺报》) 。可见有些林传作者受了此风熏染,才肆无忌惮地烂写不实, 于是林徽因翻译了并未译过的房容著( 上古人》、 观看了没有排演的话剧
  《梅真同他们》的彩排。诚然, 历史谈不到绝对的真实, 有人早就打过一个比喻, 历史像任人揉捏的面团。这意思是指历史不可穷尽,却不能用以胡编乱造的挡箭牌。正如没有绝对真理并不因此而放弃追求相对真理一样,传记写作不能放弃相对真实的原则, 不能指鹿为马。捏来捏去的还需是
  面团, 总不得掺人泥沙吧,林徽因客厅里那幅蒙娜丽莎画像就是泥粒或沙子。为求生动可读, 传记难免需要些描写,
  也不妨有所虚构。然而描写和虚构都不可违背可能发生的事实, 或者, 虚构的其实是发生过而未及留下记载的事情
  ,仍是事实。记得有人主张称之为“ 虚拟” , 我看可谓之
  “ 补实” 更为恰当。“ 补实” 当然要以实事、实情、实景为本, 描写“ 在英国, 梁启超身边无子无女相伴, 也就把林徽因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 ,此违背梁、林从未聚首英国的史实; 引述林徽因致徐志摩信,并无文献依据
  , 至今尚未公开过一封林致徐的信函; 林徽因弥留之际, 她似乎看到儿子在李庄戏水、女儿决心要人党, 看到娘泪眼诉说什么, 看到梁思成婚前送她铜镜, 还看到了泰戈尔的诗句( 见张清平著《林徽因》) , 这么多的看到, 虽无可对证,
  但不合情理, 实在像一度写战士牺牲时刻想到什么什么的
  滑稽可笑。真实必是第一位的, 若传记作家们个个拥护尼科尔森,真实让位于“ 个性”让位于“ 艺术” , 只能置于末尾, 则难保传记作品不跟着电视剧戏说成风, 毁了传记这一文体。不能说林徽因传记的著者均受此影响, 但有的缺少研究, 临时受雇于书商匆匆行笔, 因而无力驾驭繁多史料
  ,昧于辨析;或者占有史料过少不得已用想象补充。因而错讹之多几乎难以避免, 这恰是眼下众多传记作品的通病。谱写人物传记, 最好由研究传主的专家执笔。如果其他作者涉人, 至少应在他成为半个专家之后方可执笔。可叹这话空口说说而已, 出版界只是置若周闻。如今很多书商出版传记, 宁可找写手、快手、擅长渲染看点的能手, 而远
  离学者,其实学者中也有文笔漂亮的高手,并非个个只能写高台讲章。
  
  


   这段时间,几番车途劳顿,也看完了一本轻松的书。因为过教师节时,学生送了一本林徽因的诗集《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给我,所以勾起了多年未遂的想看她传记的心愿。便在当当上买了一本陈学勇教授的《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来看。书到手后,一日在肯德基坐着等女友逛街,看了半本,剩下半本是坐火车出门的时候看完。前后跨越了半个月。
  
   我不知道这个美才女的名字是什么契机下进入我的世界的,只是觉得她美得如梦如幻,又加上扑朔的情事,更加让人迷醉。后来,她的名字和她那几首诗歌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成为众小资们的文化偶像,我便开始负气和高傲地淡漠她,咳,不就在风云乱世、加上才貌、加上几个男人围着而成名吗。消沉了很久,再次提起这个名字,心中涌起温暖。
  
   先引几段历史中亲眼见过林徽因本人的人的回忆:
  
  
  
   一九三二年或一九三三年,林徽因到贝满女中为我们讲演“中国建筑的美”。她穿的衣服不太多,也不少。该是春天或秋天,当时这类活动一般都排在上午,在大礼堂。我们是教会学校,穿着朴素,像修女似的。见到林徽因服饰时髦漂亮,相貌又极美,真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女。林徽因身材不高,娇小玲珑,是我平生见的最美的女子。她讲话虽不幽默,却吸引人。当时我们似乎都忘了听讲,只顾看她人。
  
   ——郭心晖
  
   林女士已经四十五岁了,却依然风韵秀丽。她身材窈窕,穿一件豆绿色的绸晨衣,衬托着苍白清癯的面色,更显出恹恹病容。她有一双充满智慧和妩媚的眼睛,她的气质才情外溢。我看着她心里暗暗赞叹,怪不得从前有过不少诗人名流为她倾倒。
  
   ——赵清阁文《京华二十日记》
  
  
  
   笔下是这样一位女子,是会让作者提起兴致的。好在作者是位严肃作家,基本以林的资料说事,很少掺入自己对这位美才女的天马行空式幻想。看尽一个平凡人的一生尚属不易,写尽这样一个人物的一生更加难。美貌、才情、和那个时代最伟大而且后来也必将会流芳百世的人交往。只要与之接触过的人,——后来萧乾、沈从文的文集中都对她有回忆文字——皆如饮纯醪,不觉自醉。实在也是一个时代的奇迹。
  
   感触良多,只说两件。
   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信中说过这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总让我想到被人怎么说都不厌倦的金岳霖和林徽因的故事。
  
   走过沧桑岁月的灵魂千疮百孔,在一起时,身上总是携有太多在风尘中染上的戾气和无法改变的回忆伤痕,让人变得猜度、怀疑、怯懦、自保,甚至有一股迷恋糜烂阴暗的毒瘾,再难以一颗全然的心去爱对方。如果可以,谁不愿意爱上正当最好年纪的人?
   “谁叫我见过世界上最好的女人?”我不知道金岳霖是不是曾经一次又一次在心中对自己这样说。
   原来对这种传世的恋情我非常惊叹,如今看了传记我更为惊叹:金岳霖在向林徽因示爱未果之后,仍与林徽因梁思成一家比邻,抗战时期搬家至昆明,两家仍只是一墙之隔,抗战胜利之后,三人陆续回北平,住进清华园,他们仍是邻居。战后回到北平之后,林徽因身体极其虚弱,金岳霖每天下午必来看她,风雨无阻。林死后,金尽量不与外人谈到她,直到一次林家有人来访,拿出林年轻时一张照片:
  
  
  
   ——他接过手,大概从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梗在那里。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我们说:“给我吧!”
  
  
   后有来访者请金岳霖为他们编辑的《林徽因文集》写篇文章,他迟迟不能许诺,最后才说:
  
   ——我所有的话,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
  
   感叹复唏嘘。一片仁心厚德,我不知道在现今的世界还能不能有这样纯然的爱恋。在这里取决于三个人,哪怕其中一人稍有差池都不能演出这段奇妙的恋情。
  
   林徽因,必须对梁思成作为丈夫的成全怀有绝对敬意、作为金岳霖的痴心爱恋保有绝对的克制。林徽因肯定是个聪明的乖人儿。梁思成也明白身为一代才女的丈夫可以享受异于常人的幸福也必须忍受异于常人的灾难。他必定不能独享才女妻子。金岳霖,要想永远在她身边陪伴她,就更要克制与宽厚。
  
   一片风光月霁的襟怀,在这一辈人身上,对爱情、事业、信仰的忠贞,实在让我喟叹再喟叹,让我羞于今人的无休无止、变迁不定。我们有太多理由去放弃自己正在坚守的东西,当我看到原来那些人身上有更多理由值得去放弃却还在坚持的时候,我不能不为之动容。
  
   书中写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抗战八年,住在李庄四五年,一家五口,缺吃少穿,林给好友写信,用的都是包裹肉食或者蔬菜的纸张,又薄又黄,为了节省,每封信都从头到脚写得密密麻麻,定天头挨地角,舍不得分行,写到最后剩下一半还要裁剪下来以备下次之用,也可以减少邮资。其贫困程度让人难以想象。而且林当时肺炎已经完全渗入,肺基本上等同于一个蛀空的壳,她管理营造学社,却从不领取一分薪水。
   新中国成立之后,本被医生判定还有五年可活的林徽因又坚毅地活了十年,而这期间,在梁思成林徽因等专家团拼死命护卫的北京古城墙,在领袖人物排遣的劳动力放炮、挖转、肩挑、车退,红旗漫卷,灰雾蔽天的努力下,全部变成了一根根林立的黑烟囱。
  
   知识分子的小小命运之孱弱、小小信念之卑微,在历史洪流之下总是可怜得让人发笑。然而,这纤弱的声音总可以穿透时光深处,走向未来,渐行渐强,变成一股振聋发聩的宏音。
  
   我想,才女之能流传千古,绝非那一点美貌才情,还有承担了太多在这幅即美且娇的躯体本不该承担的重压。
  
  
  
   如果还在少年时期,让我兴味盎然的是她的那些渺渺情事。而到了如今,我更感慨于她的执着与信念。正如金岳霖说她,总是忙忙碌碌,“她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所以她只能浪费自己的生命。”
  
  给经常在感情和事业上善于左右摇摆、随意变迁、模棱两可的我以深深的慰安。是有这么一个弱女子,可以作为精神榜样的。林徽因有这样一首诗:
  
  当我去了,还有没说完的话
  
  像敲钟过后,时间在悬空里暂挂
  
  你有理由等待更美好的继续
  
  对忽然的终止,你有理由惧怕
  
  但原谅吧,我的话语永远不能完全
  
  
  亘古到今情感的矛盾做成了哑巴。
  
  
  
   林仅仅活了五十多岁。杜鹃泣血,蜡燃成灰。如果用尽生命的力量去活,必然是要燃尽生命的。高君宇墓前一句话,或许是这样生命的最好概括:我愿生如闪电的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因为喜欢林徽因的故事和其人,所以特别推荐。  对比关于林徽因的传记,这本对于非建筑专业的爱好者是相对最优选择吧~  了解林璎后,更让我下定决心买了林徽因的传记看看。


  书不多言,严谨权威。其中有首小诗《微光》,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这一首就够了,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低吟浅唱,超越这个层次的诗歌更显出她的人文关怀。
  
   街上沒有光,沒有燈,
   店廊上一角掛著有一盞;
   他和她把他們一家的運命
   含糊的,全數交給這黯淡。
  
   街上沒有光,沒有燈,
   店窗上,斜角,照著有半盞。
   閤家大小僕實的腦袋,
   並排兒,熟睡在土炕上。
  
   外邊有雪夜;有泥濘;
   沙鍋裡有不夠明日的米糧;
   小屋,靜守住這微光,
   缺乏著生活上的各樣。
  
   缺的是把乾柴,是杯水;麥麵......
   為這吃的喝的,本說不到信仰,------
   生活已然,固定的,單靠氣力,
   在肩臂上邊,來支持那生的膽量。
  
   明天,又明天,又明天......
   一切都限定了,誰還說希望,------
   即時是作夢,在夢裡,閃著,
   仍就是這一粒孤勇的光亮?
  
   街角裡有盞燈,有點光,
   掛在店廊;照在窗檻;
   他和她,把他們一家的運命
   明白的,全數交給這淒慘。


   书名取自林的《莲灯》:“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这样的意味与她实在是极为相称的。
  
   很多人会因为徐志摩把她想象成一个美貌而骄矜的洋派小姐,也有很多人会因为《太太的客厅》把她想象成一个热衷于组织沙龙的时髦少奶奶,事实上,无论作为建筑学家、文学评论家、诗人,或者是师长、妻子、母亲,林徽因都是相当出色的,而更出色的是她并不在意这种出色,她只是投入的去做她想要做的事,并不考虑可能为此付出的代价,或者明知道代价也不管不顾,因为她追求的只是完成这一切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经历的生活本身,而非随之而来的名望或其它什么。
  
   正如作者陈学勇先生所说,林徽因其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湮没在梁思成和徐志摩的影子里,湮没在关于她的美貌和才情的传说里,而真实的她,有着远比传说更为鲜活的姿态、更为丰富的人生——她在给沈从文的一封信中写道“凡是在横溢奔放的情感中时,我便觉到抓住一种生活的意义,即使这横溢奔放的情感所发生的行为上纠纷是快乐与苦辣对渗性质,我也不难过不在乎,我认定了生活本身原质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合上书页,我发现,确实是也只能是这样一种态度,支持着这个柔弱而刚烈的女子把她短短五十年的一生写成了一部传奇,掷地有声。
  
   1931到1937是林徽因人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她在建筑、文学领域的建树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她的才华和健谈以及不得不提的美貌,使北总布胡同三号的梁林宅邸成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的一个集结地,不断有她的作品登载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尚不算严重的肺病也使她有精力和丈夫一起遍访村镇考察当地古建筑。金岳霖曾打趣这夫妇俩是“梁上君子,林下美人”,可事实上梁思成因车祸落下腿疾行动不便,外出考察时倒常常是林徽因爬粮上柱的观察测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此时的林徽因正和丈夫一起考察五台山佛光寺,他们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确定这是国内已知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打破了此前日本建筑界宣称的只有奈良还留有唐代木构建筑的断言,他们把仅有的食物统统打开来庆祝这项重大发现,却不曾想到抗战已经全面爆发,而他们也将开始长达近十年的流亡生涯。
  
   9月,梁思成接到日寇“东亚共荣协会”请柬,为了不做亡国奴,林徽因不顾已经日渐沉重的病情,扶老携幼的离开了北平,自此,塘沽、青岛、济南、武汉、长沙、晃县、昆明、李庄、重庆,一路辗转流离,太太的客厅早成了遥远的梦,取而代之的是风餐露宿奔波逃亡的日子,肺病和民族的屈辱感同时折磨着她,形势最吃紧的时候,梁从诫问母亲,万一敌人打进四川怎么办?林徽因回答“中国念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儿子急了,“我一个人在重庆上学你们就不管我了?”林徽因歉疚的小声说“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顾不上你了!”(梁从诫文《倏忽人间四月天》)
  
   就是这股“中国念书人”的气节,支撑着这个又病又弱的女子等到了抗战胜利,等到了解放,她终于有机会一展平生所学,她和梁思成一起创建了清华建筑学院,主持设计国徽图案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致力保护和传承景泰蓝工艺……外人恐怕很难想象,此时的林徽因几乎已经病得卧床不起,可就是在这些工作之外,她还在不断地辅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直到1955年4月1日凌晨,像她诗里写的“死只一回/它是安慰”,林徽因静静地走了。
  
   陈学勇先生在书中写道,“林徽因留给后人的形象应该不仅仅剩下美丽与才气,她留下的精神财富愈加值得后人珍惜与传承”,我深以为然。避居昆明时,她曾写过一篇文章《彼此》,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信仰所给予我们的力量不也正是那坚韧性的倔强?我们都相信,我们只要为它忠贞的活着或死去,我们的大国家自会永远地向前迈进,由一个时代到又一个时代。我们在这生是如此艰难,死是这样容易的时候,彼此仍会微笑点头的缘故也就在这里吧?现在生活既这样的彼此患难同味,这信心自是我们此时最重要的联系,不信你问他为什么仍这样硬朗的活着,他的回答自然也是你的回答,如果他也问你。”
  
   作为一个不懂诗的人,她的诗却让我几度落泪,由此我相信,这样的触动绝非人间四月天的清丽明快,而是从战争、病痛和流离失所的日子里所生发出来的深沉的思索,它远远超出了性别的局限,逼近生命的内核:
  
   ……
  
   不怕它是我个人的莲灯,
  
   照不见前后崎岖的人生——
  
   浮沉它依附着人海的浪涛,
  
   明暗自成了它内心的秘奥。
  
   单是那光一闪花一朵——
  
   像一叶轻轲驶出了江河——
  
   宛转它漂随命运的波涌
  
   等候那阵阵风向远处推送。
  
   算作一次次过客在宇宙里,
  
   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
  
   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
  
   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
  


   迟迟无法按下键盘上的字母,决定该用什么题目说出自己的感受。大脑中搜索着一切可以描述林徽因先生的词或者句,可是搜刮了一遍也没有合适的言语,脑中仅仅有一个景象:林先生像是一个隔着几十年光阴在美丽的乡间、古典的建筑群间飞舞的一只蝴蝶。
   不知道为什么林先生在我脑中会是一只蝴蝶,没有什么特殊的比喻或者寓意,仅仅是这样想象了出来。我想也许是因为她的美貌与清丽吧,与翩翩飞舞的蝴蝶很像。
   去年假期的时候,读过费慰梅的《梁思成与林徽因》,当时梁、林二人就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只没来得及整理思绪。后来在图书馆里巧遇这本书,作者并不同林徽因先生同时代,很多细节的描写还是费慰梅那本比较好。但是,这本书参考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不仅从一个时间的顺序讲述林的一生,还从林身边的亲人和我们所熟识的她的那些朋友们出发讲述了林与她们之间的故事,还分别为读者介绍了林的各类成就,包括建筑、工艺美术、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舞台设计等,这样就更加丰富了林徽因先生的形象,从方方面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美丽的林徽因。
   初次看到林先生的照片,我并不觉得林先生哪里漂亮,也许是现代的审美同那个年代不同吧。后来看到这本书里的介绍,几乎同时代与林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称赞林先生的美貌。我努力看看,最后也只觉得林先生也只是清秀的美罢了。所以说,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是无法说一个人美还是不美的。美,在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种气质表现出来,在不同的人身上是不同的气质。
   林先生打动我的,是她的动感、她的才情、她的坚毅、她的直率、真诚。我幻想着穿越回北总布胡同三号的那间客厅,参加每一次太太客厅的聚会,聆听林先生的激昂精妙的演说,目睹一代新女性的风采。我幻想着穿越到从北平到山西的路程中,一同体会考察古建筑时的路途艰辛和心中欢乐。我幻想着穿越到抗战时期的昆明、李庄,亲身去感受林先生在最艰难困苦时表现出的坚毅。我幻想穿越到新中国建立后的清华园,手捧林先生拖着病体在寓所内为国徽设计的千百张手稿细细品看。。。
   林先生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曾经写过,人生的基本意义是体验情感。她一生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给人以落拓不羁之感。她给予的爱是那样的多,收到的爱也是那样的多。
   一个老师说过,我们每个人要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几个偶像的。林先生就是我的偶像之一。钦佩与她的才情,面临困境时的坚持、乐观,对事业的热情付出,以及诚实坦荡的性格。她像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朵白莲,从天而降,纯净无比,只可观赏而不可复制。
  
  (纯属杂感。等日后想到了再补吧。心情有些不好。)
  


  最近在看林徽因传,现在却要说说冰心。也算是情理之中。
  
  
  
  我不知道喜欢林徽因的人都怎么看冰心,不过我的确因为林徽因与冰心之间的芥蒂,而一度讨厌过冰心,尤其是冰心那篇《我们太太的客厅》实在有些过分。
  
  
  
  其实知道“冰心”这个名字,要早于“林徽因”,相信现在的人们知道冰心的也远多于知道林徽因的。就说我们这一代人,冰心可谓是家喻户晓,因为一提起冰心,大家都会想起小学课本里那篇经典的《小桔灯》。当时《小桔灯》是精读课文,老师教的细,大家固然印象深刻,特别是文章最后那句“我们大家都好了”,被老师作为重点来分析,还特别让同学们讨论过。
  
  
  
  当时的我们可是说什么的都有:“小姑娘妈妈的病好了”,“小姑娘的爸爸平安回来了”,还有说是指冰心提着小桔灯安全回家的⋯⋯我记得我当时是比较赞同“好”是指小姑娘的爸爸平安回家,小姑娘一家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又有同学提出是指革命胜利等等,看着老师一脸悦色,我只有在心里惊讶的份了:我怎么就体会不到这层深度呢?
  
  
  
  因为这篇《小桔灯》,班上又兴起一阵小桔灯热,还真有同学做出了文章中的小桔灯:空空的桔子中间放上小小一节白蜡,再用线牵住,用一根筷子挑着。我试过很多次,总得不到完整的桔皮,难怪人们总说心灵手巧,我心不“灵”,手自然就不“巧”了。
  
  
  
  在学完《小桔灯》之后,就没再怎么看冰心的文章,虽然家里也有她的文集,我只看过几篇,觉得写的太“淡”了,有几篇就像在哄小孩子似的。
  
  
  
  时隔七年,今年寒假又重读了一些冰心的散文,最主要的是读了两本她翻译的书——《吉檀迦利》和《先知》。这两本书可以称得上是名著了,除了因为作者“名”,还因为译者的名气。封面上译者的 姓名和作者的姓名被印的一样醒目,在封底,不仅又对作者的点评,还有对译者的赞美,就像现在常常出现的“强强联合”。想必出版商也喜欢印这样的书,作者和译者都是大家,无疑给书的销量上了双保险。我个人倒觉得,对冰心作为一名译者的评价有些言过其实了。她翻译的文章总有几句拗口的句子,几个没见过的怪字。这种现象在她的文章中是不会出现的,所以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刻意,是为了诗意而诗意。
  
  
  
  论才气,冰心是比不过林徽因的。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冰心远比林徽因长寿。
  
  而今重读了冰心的文字,不由的感叹她是一位如此可爱又平易近人的女性。如果说林徽因是尖锐的,冰心则是圆滑的:林徽因是活泼的,冰心则是恬静的。儿时的冰心像我们一样,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时哭一场,读到诸葛亮死又哭一场。成年了的冰心,“用墨鱼脊骨雕成小船,五色纸粘成的小人等等,无论什么东西,玩够了就埋起来。”我读她的文字,心里总是轻松愉悦的,也难怪她的文章总是受小朋友们欢迎。这样好的心境,也是冰心长寿的因素之一吧~
  
  
  
  相比之下,林徽因则要激烈的多。为保护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林徽因可以在饭桌上痛斥戴着市长“乌纱”的吴晗。她和丈夫梁思成到处奔走,据理力争,她是在以一种消耗生命的抗争来保护老北京的建筑。但无奈事与愿违,又加之林徽因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脆弱的生命怎么耐得起光阴一日日的折磨⋯⋯
  
  
  
  道不合,志不同,也难怪冰心和林徽因会有摩擦,作为我们这些后生,也不必在意。冰心自己不也说过:“‘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样世界上才有个不同和变换。假如世界上的人都是一样的脸,我必不愿见人。”


  在林徽因身上,才貌是可以双全的。
  
  
  
  以往谈及林徽因,总是把她与诗人徐志摩联系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徐的“才情”远远盖过于她,抑或是徐留下的对林始终那抹无法释怀的情愫。而林与徐的那点点后人们用以渲染的“恋情”也不过是徐的单恋,从而让我们“误读”了林徽因这个在建筑和艺术上的才华。
  
  
  
  林的一生可以说都奉献给了建筑学。并伴随着梁思成的将近一生的建筑成就。我欣赏这个无论是在建筑、艺术及诗歌方面的灼灼才华,还有她的为人,不愧是大家闺秀,林长民最钟爱的女儿兼知己。我想古往今来,在近代也只有林徽因堪得上是最为“完美”的民国女性了。
  
  
  
  早起对于数学和绘画的天份足以为她后来从事建筑及建筑艺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样的,她的坚韧、刚强的性格又使她在建筑领域积攒了更加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与夫梁思成辗转于中国山村间的庙宇及古建筑,实地勘测考察,长年风餐宿雨,体现了这个“弱不经风”女子性格里的坚忍与耐性,还有对于科学的那种探索和实践的精神。无不让人叹服唏嘘。
  
  
  
  也许在世人更多的关注她的美貌和与林的“子虚乌有”的恋情背景下,她的太多的精神被世俗的人们所淹没了。
  
  
  
  林与徐的相识是在伦敦。林虽然有着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但她又不失中国的传统礼教下的保守与贤良,在16岁时结识23岁已有家室的徐志摩,徐志摩为此与糟糠之妻张幼仪离婚,当时,张正产下一子,也许徐是一个太崇尚爱情的人,对于他这一点,我还是对他持鄙夷态度的。而那时徐已经开始对林发起了“情攻”,把自己去伦敦的目的——想成为中国的汉密尔顿变成了中国的雪莱。可见其当时对林的感情攻势是何以的强大。而当时的林却只是羡慕于徐的艺术才华,而对他对己抒发的感情似乎并未产生些许的共鸣。
  
  
  
  再后来,鉴于林父的“干预”,将徐的爱火渐渐熄灭,这场爱情的洪水才得以暂时退却。而后,林与徐依然以友情交往。直到林与梁确立了恋爱关系并结为伉俪时,徐还是希望自己“有机可乘”,当年诺贝尔奖得主泰戈尔来华讲演时,由其三人陪同,最后泰留下了一首诗足以证明,徐对林的感情终还是不会有果的。后徐与陆小曼结为夫妻,也正是因为陆的挥霍无度最终让徐年轻的生命走向了毁灭。
  
  
  
  徐志摩,一个天真、浪漫,视爱情为一生最美好追求的诗人,他的一生都活在一种往前“冲”的状态下,他的感情热烈、率直,而且他的为人宽厚、爽朗、纯洁,对朋友的那种稳贴感使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有人站在他身边。而且对于他与陆小曼的结合,朋友们也都“不为看好”并直言相劝,只恐他会丧失自己和生活。而最终,他还是按照他自己的选择和道路坚持着,最后,随着飞机在济南上空的跌落而结束了其浪漫而短暂的一生。他的诗歌才华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记得高中一位代客语文老师,讲了很多徐志摩的“小故事”,当时觉得很好玩,觉得这个人太多情了。我想诗人也许大概都如此吧!或许林徽因永远都是徐志摩梦里的人间四月天。。。


  ......
  
   如此的一生,尤其其生命最后的十六年所散发的熠熠光彩,是足可以
  
  担当此一句“不废江河万古流”的。
  
   又想起易安居士那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隔着广漠时空,遥
  
  寄敬意。
  
  


  如此良莠不齐的书市,找到一本好书变得尤为困难。这个一代娇女,究竟是怎样的。美丽智慧和才情,从容大气和清醒,以及冰心笔下讥讽的娇蛮,构成一个最完整的林徽因。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如此的人生充满了丰盛的恩惠。及你我,亦是应该欣赏和学习的。


微笑~温暖~


写得真好。很欣赏林,印象中的她,是那个有着淡淡笑容的布衣姑娘,她的美丽,是那种从她的额头可以看到她内心的光芒的感觉,难怪每个接触过她的人都会被深深吸引。


哎。。。这个写得真是一个悲剧,本身很有感觉的。。。后来写着写着就完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囧。


爱她诚实坦荡的性格。


我看冰心出名纯粹是个误会。
她无才无貌,心胸还特别狭窄。我估计所谓她和林徽因之间的矛盾,是因为她嫉妒,还有林徽因对她的些许不屑造成的。


看到写冰心那段还有些诧异
心中形象顿时颠覆


呵,林曾经送了一坛醋给冰心,也算小报复了一下~


林是文理双料,会比冰心理智的多。徽因才在冰心之上是事实。


林徽因的才气带有灵性,冰心是绝对没有的,至少我感觉不出来。


对,林是活泼的,那么有灵气。


东坡与佛印相对而坐,东坡曰;“我看到了牛粪。”佛印曰:“我看到了真佛。”
看的懂的人可以笑而不语,看不懂也就算了,还是奉劝各位朋友,尊重别人既是尊重自己,口下皆生命。


徐志摩一生都牵挂着林徽因,也许就是因为从未得到吧。
这样的距离,才能一直让爱情保持着美丽


她也是金岳霖的人间四月天吧~


一直很欣赏这个美丽的女人,她身上散发出的才气一直深深的吸引着我,所以想看看她的一生是怎样的人生。


一个女人能让人后人记住的不是她的美丽而是她的才华,多么美丽的人生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