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從徐霞客到梵谷

余光中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60701  

出版社: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余光中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 序《從徐霞客到梵谷》是我繼《掌上雨》和《分水嶺上》之後的第三本純評論文集。其中的十四篇文章,一半寫於香港,一半寫於高雄;最早的一篇寫於一九八一年,最晚的則寫於一九九三年。十二年來,除了這些之外,我寫的評論文字還應該包括五萬字的長文〈龔自珍與雪萊〉(見皇冠版的《四海集》)、前後六屆梁實秋翻譯獎譯詩組得獎作的評析(亦五萬字),以及為各種專書、各種選集所寫的序言(約十五萬字),合計至少尚有二十五萬字未輯印成書。書名《從徐霞客到梵谷》,因為其中有四篇文章析論中國的遊記,另有四篇探討梵谷的藝術,占的分量最重。遊記既為散文的一體,往往兼有敘事、寫景、抒情、議論之功,因此論遊記即所以論散文。近年來我寫的散文漸以遊記為主;或許正因如此,乃有興趣來深究中國傳統的山水遊記。至於寫梵谷的四篇,則均為一九九○年所作,因為那年正逢梵谷逝世百載,全世界都被他的向日葵照亮。〈破畫欲出的淋漓元氣〉一文,先後刊於《追尋梵谷足跡》之攝影展特輯與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也是我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演講的原稿。我存為了那場演講,特地從梵谷的畫冊裡拍了六十多張幻燈片,現場放映,為演講生色不少。七月中旬,我們果真千里迢迢,飛去荷蘭觀賞梵谷的百年大展,事後更乘興去巴黎北郊,憑弔梵谷兄弟的雙墓。所思所感,發而為文,知性的一篇成為〈壯麗的祭典〉,感性的一篇就是〈莫驚醒金黃的鼾聲〉。非但如此,那年四月我還一連三天寫了〈星光夜〉、〈荷蘭吊橋〉、〈向日葵〉三首詩,均以梵谷的畫為主題。一九九○年,真是我的梵谷年。不幸梵谷年結束了還不到四天,三毛便自殺了。陪著她一同火葬的,是她最鍾愛的三本書:《紅樓夢》、《小王子》、《梵谷傳》。梵谷也是自己結束生命的,不知道這件事對她有沒有「示範」的誘因,但是藝術家的傳記感人之深,卻是顯然的。要是問我還有什麼未竟之業,答覆是,再譯幾部畫家的傳記,其中必不可缺艾爾?格瑞科的一部。可惜高陽遽已作古,否則他也許能為我們寫一部徐霞客傳。我說「也許」,只因他的小說之勝多在人情世故,事情總在戶內發生,而要寫徐霞客傳,筆鋒就得馳騁於戶外,敘事抒情,就得將人置於天地之間了。我總覺得,迄今尚未用詩為徐霞客造像,好像欠了他一首長詩。至於指陳中文如何惡性西化,危言中文如何變態扭曲,一向也是我寫評論文章的重點。這本文集裡也有這麼兩篇。讀者若想進一步了解我在這方面的堅持,可以參閱我收入《分水嶺上》論白話文的三篇長文。其實我每次論析翻譯或散文的問題,也必定會把筆鋒轉回中文的時弊,惹得一些炫奇鶩新的作家怨言嘖嘖,認為我是在規範文體,妨礙了創作的自由。其實我曾一再聲明,中文的美德有其常態,在日常表情達意的文章裡應該遵守,要是不知愛惜,不知好歹而任意作踐,必將招來混亂的惡果,淪於西化、僵化、冗化之境。至於直覺而感性的文學創作,當然可以多般試驗,享受文法的豁免權。不過創新的效果仍須反襯在常態的背景上,始得彰顯。譬如鶴立雞群,若是不見了雞群,或是雞鶴難分,甚至鶴多於雞,也就談不上什麼鶴立不鶴立了。其實,每一位作家的文體、風格,就是他不落言詮然而身體力行的文體觀、風格論。我說「每一位作家」,連評論家也不例外。天經地義,作家就是文字的藝術家,對待文字正如畫家之於色彩,音樂家之於節拍,要有熱愛,更需功力。我必須強調,評論家也是一種作家,所以也是一種藝術家,而非科學家。對於藝術,他沒有豁免權。他既有評斷別人文字藝術的權利,也應該有維護本身文字藝術的義務。說得更清楚些,評論家筆下的文章如果不夠出色,甚至有欠清通,那他進入文壇的身分就可疑了。遺憾的是:時下頗有一些批評家與理論家,在西方泛科學的幻覺之下,以求真自命,而無意也無力求美,致其文章支離破碎,木然無趣,雖然撐了術語和原文的拐杖,仍然不良於行。我認為一位令人滿意的評論家,最好能具備這樣幾個美德:首先是言之有物,但不能是他人之物,尤其不可將西方的當令理論硬套在本土的現實上來。其次是條理井然,只要把道理說清楚就可以了,不必過分旁徵博引,穿鑿附會,甚至不厭其煩,有如解答習題一般,一路演算下來。再次是文采斐然,不是寫得花花綠綠,濫情多感,而是文筆在暢達之中時見警策,知性之中流露感性,遣詞用字,生動自然,若更佐以比喻,就更覺靈活可喜了。最後是情趣盎然,這當然也與文采有關。一篇上乘的評論文章,也是心境清明,情懷飽滿的產物,雖然旨在說理,畢竟不是科學報告,因為它探討的本是人性而非物理,犯不著臉色緊繃,口吻冷峻。我這一生,寫詩雖逾七百首,但是我的詩不盡在詩裡,因為有一部分已經化在散文裡了。同樣地,所寫散文雖逾百篇,但是我的散文也不盡在散文裡,因為有一部分已經化在評論裡了。說得更武斷些,我竟然有點以詩為文,而且以文為論。在寫評論的時候,我總是不甘寂寞,喜歡在說理之外馳騁一點想像,解放一點情懷,多給讀者一點東西。當然,這樣的做法並非刻意為之,而是性情如此。我不信評論文章只許維持學究氣,不許流露真性情。一九九三年底  於西子灣

内容概要

  ◎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第十三次文學綜合類推介。  ◎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奬」即使一首詩、一篇散文也未曾寫過,單憑評論與翻譯,余光中也是一位具有分量的文學家。他以詩為文,以文為論,兼具知性與感性,調和客觀與主觀,只要數一數有多少名作家請他寫序,便知他在評論界的地位。各文或論山水遊記,或論西方繪畫,或析中文之常與變,或自述創作如何取材,莫不說理透徹,情趣盎然。■作者簡介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因眷戀母鄉,亦自命江南人。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台、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退休後仍任教國立中山大學二門課。一生寫作以詩、散文、評論、翻譯為四度空間,在台、港及中國大陸已出版專集逾七十多種,影響深遠。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霍英東成就獎、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之散文家獎等。■本書目錄新版序  自序  杖底煙霞  中國山水遊記的感性  中國山水遊記的知性  論民初的遊記  巴黎看畫記  破畫欲出的淋漓元氣  梵谷的向日葵  壯麗的祭典  莫驚醒金黃的鼾聲  中文的常態與變態  白而不化的白話文  李清照以後  藝術創作與間接經驗  詩與音樂

作者简介

  余光中 ( 作者 )  余光中  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於南京,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愛奧華大學碩士。曾任教於師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學,及高雄中山大學。詩集、散文集、評論集,與翻譯共出版五十種。其中詩集有《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台灣出版的《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大陸出版的《火中龍吟--余光中評傳》、《余光中--詩意盡在鄉愁中》都是他的傳記。  ■繪者簡介  徐素霞  生於台灣苗栗。任職小學教師數年後,赴法國進修,獲史特拉斯堡人文科學大學藝術博士。現任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所教授,水彩畫、水墨畫、圖畫書插畫都是她非常喜愛的創作領域,近作有《媽媽,外面有陽光》和《追尋美好世界的李澤藩》。目前她和家人住在新竹鄉間小山丘上,青草原、樹林、花草、動物、昆蟲都是她創作靈感泉源。  ■作曲者簡介  李泰祥  生於台灣台東。藝專音樂科畢業,曾獲美國洛克斐勒獎學金,赴美國音樂學府暨交響樂團觀摩、進修、訪問。一九七四年回國後,曾擔任省交響樂團及台大管弦樂團指揮,業餘致力於創作。期望在精緻藝術和通俗歌曲中找到「新的空間」,因此寫出「橄欖樹」、「春天的故事」、「踢踢踏」等膾炙人口的歌曲。

章节摘录

  新版序《從徐霞客到梵谷》是我倒數的第二本評論文集,其中的文章都寫於上一世紀的八○年代與九○年代之初,前後縱跨十二年。有好幾篇,後來我就用來做自己多場演講的主題,或稍加調整充當了講稿。例如〈藝術創作與間接經驗〉,就是我七年前在嶽麓書院演講的所本。至於講中文西化的兩篇,也多次融入我同類演講的內容,講題有時叫〈中文與英文〉,有時叫〈當中文遇見英文〉。最常用的一篇則是〈詩與音樂〉,我多次用來做朗誦自己詩作的學術藉口,暖身前奏。近幾年來,評論繪畫與中文的文章,我仍未停筆。頗有幾位朋友,去羅浮宮賞藝的時候,竟隨身帶了這本文集,為了將〈巴黎觀畫記〉中所述的種種,現場與名畫印證。另一方面,因為我屢次就中文的母語發表恐其日衰的杞憂,不少活動就有共憂的同道來邀我參與,結果竟捲入了搶救國文教育的壯舉,還跟教育部長隔空舌戰。先是文白之間爭議未完,繼而繁簡之際是非又起。看來中文的論題仍待細究,不是「政教合一」的陋規所能擺平。此書所收各文,雖然勉可稱為未盡合規的評論,但若究其文采,亦可視為散文,也不妨稱為「知性散文」,以別於純粹的抒情散文。我曾自剖三分之二是作家,三分之一是學者。而如今可惱的是,把兩者的身份加起來,我投入的時間僅得三分之一,而餘下的三分之二,竟然都被演講、訪問之類的活動侵占了去。以前朋友見面,常說最近在報上拜讀了大作,現在卻改了口,說前天在電視上見到你。但願這世界能讓我回到書桌前來。二○○六年六月  於西子灣" />


编辑推荐

    ★全書收錄相關梵谷文章四篇,則均為一九九○年所作,因為那年正逢梵谷逝世百年,全世界都被他的向日葵照亮,本書與梵谷畫展相映成趣。  ★一窺藝術家梵谷的內在世界,飛快進入「燃燒的靈魂.梵谷」的最佳書籍。  ★榮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獲新聞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第十三次文學綜合類推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從徐霞客到梵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