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與客家
書林出版
段馨君 著
无
自序 如果你註定當個清道夫, 就要像米開朗基羅繪畫、 莎士比亞寫詩, 和貝多芬作曲 那樣地去清掃街道。—馬丁.路德.金恩 美國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不僅為黑人種族平等奮鬥,也曾說過如此名言,來惕勵人們在各工作崗位認真努力將事情做好。筆者任教於研究型大學,追求卓越,進入世界百大夢想,常常要求老師們要填表報告每季所發表研究績效。在學界 “publish or perish”的壓力下,常會覺得皓首窮經於書牘之中,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作研究,不僅投資報酬率低,還犧牲許多與家人在一起陪小孩長大,無價的天倫之樂。有時遇到人事紅眼症、大頭症等透明天花板瓶頸,雖會被氣到不如歸去,但想到從小當教授是志願,應堅持不懈。不只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既然現在在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工作,就如馬丁.路德.金恩促進種族和平與所言,把自己喜愛的廣闊戲劇領域,延伸作族群的客家戲劇,效仿一代文豪莎士比亞。此外,看到遠景,若我也只是將此生有限的時間,僅拿來寫英文論文,投稿發表於國際一級I類期刊論文(這我已證明做到了),追求較高肯定的價值,那如何灑種於國內未來下一代莘莘學子,與啟發對戲劇有興趣的人呢?或可與同好分享,此道不孤。因此有寫作此書動機。 本書書名起源於在交大開授「戲劇與客家」數年的課程名稱。本書是個人近三年來(2009-2011)研究戲劇,與五年來(2006-2011)歷年執行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補助大學校院發展客家學術機構專題計畫,數年來小小成果的一部分,本書收錄的十二篇論文皆發表於國內外學術期刊或學術研討會(如美國柏克萊大學、中研院、台藝大等),經由修改增補潤飾,呈現近期研究成果現貌。本書聚焦在劇場藝術的西方戲劇與客家戲劇,劇本詮釋與電影、劇場展演這兩個領域與議題上,分別探討了西方與客家戲劇中原本劇作主題,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烈角力辯證下的意義。 第一章到第六章,探討了西方戲劇從希臘悲劇、十九世紀中葉到二十世紀初俄國史特林堡戲劇、二十世紀前中葉美國田納西.威廉斯劇作、現代亞美劇作家黃哲倫劇作、e世代莎劇與電視劇研討,到探究虛擬文化與電影媒體的西方科幻電影。研究方法為應用西方戲劇理論,作文本分析、劇作家生平探討、歷史與文化探究。研究理論包括女性主義、歷史傳記研究方法、東方主義、性別研究、跨文化主義、視覺文化、媒體研究。深入了解原劇涵義,反思在現今二十一世紀e世代中的新比較與詮釋。 第七章到第十二章,論述了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由傳統如何想像建構,在台灣的客家戲劇之發展,台灣四部客家文學戲劇《笠山農場》、《寒夜》、《相親》與《福春嫁女》中,所呈現的台灣客家婚禮儀式與意義。客家電視台於戲曲政策下的徵選與現代形式演出,台灣客家電視台精緻戲曲《戲棚戲》之探討,《青天斷婿》與《超炫白蛇傳》兩齣劇之劇本改編與戲劇再現的比較。本書前六章為嶄新對西方劇本評述的新作;本書後六章收錄數年來改寫自客委會計畫成果報告,陸續刊登發表於國內外的期刊論文,為台灣戲劇界在較少人耕耘的客家戲劇,貢獻累積成果與新作。 至此,相信讀者(預設讀者為學生、大眾、與有興趣賜教的學者專家)可了解筆者提出戲劇與客家皆為文化表徵,第一部分前六章論西方戲劇影視,第二部分後六章評述台灣客家戲劇。研討劇本、文學、電視戲曲、電影、虛擬攝影棚、比較傳統劇種客家戲與歌仔戲皆從民間故事改編。研究議題從劇本的文學性之文本探討,到探究戲劇展演劇場性的再現。歷經時代考驗,我們同意莎士比亞對戲劇與文化的觀察是精確的,如班.強遜(Ben Johnson)所言:「他不是一個時代的代言人,而是超越了所有的時代!」莎劇經典可普世地從十七世紀沿用,至今二十一世紀仍適用。也希望敝人拙作,可為學生與有興趣的讀者喜歡,提供先進同好們教授相關課程可推薦作為教科書使用,與教學研究參考資料。 根據台大外文系教師專書審查,包含有一篇期刊論文的專書,三萬字,即具升等代表作資格。 本書含五篇已被接受出版之國內外期刊論文,五篇發表在會議上的會議論文,及數篇正修改送審查的期刊論文,全書二十餘萬字,作為教學參考書使用,應可具出版價值。時值期末與歲末,萬事齊聚,甚為忙碌,時間永遠不夠,此書不周之處,尚祈行家不吝私下email或面告指正,以待來日修改再版加入更新。讓我們以金恩博士所鼓勵之言:“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 來互勉吧! 付梓在即,藉此機會衷心感謝書林出版社蘇恆隆經理的支持,以及編輯周佩蓉小姐的協助。謝謝兼任助理柯乃慈小姐的協助,蒐集索取劇照及授權書。亦十分感謝無償提供劇照的亞美劇作家黃哲倫先生、位於美國洛杉磯的East West Players劇團、豫劇團、新永光劇團、明華園劇團、霓雲社客家三腳採茶戲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2011年12月17日寫於交大竹北校區客家文化學院
本書聚焦在劇場藝術的西方戲劇與客家戲劇,劇本詮釋與電影、劇場展演這兩個領域與議題上,分別探討了西方與客家戲劇中原本劇作主題,在二十一世紀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烈角力辯證下的意義。本書收錄十二篇論文,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前六章論西方戲劇影視,第二部分後六章評述台灣客家戲劇。研討劇本、文學、電視戲曲、電影、虛擬攝影棚、比較傳統劇種客家戲與歌仔戲皆從民間故事改編。研究議題從劇本的文學性之文本探討,到探究戲劇展演劇場性的再現。本書特色 1.首本融合西方與本土客家戲劇研究的著作,本書收錄的十二篇論文皆發表於國內外學術期刊或學術研討會。 2.作者學經歷豐富、對西方戲劇與客家戲劇的研究投注心力,並結合現代與古典。 3.可做為戲劇與客家研究的教科書及教學研究參考資料。
段馨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劇場系(Theater)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英文系與東亞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頂尖大學策略聯盟與哈佛大學徵選)。 曾擔任美國柏克萊大學暑期研究工作坊訪問學者、**交通大學人文社會中心研究員、中央研究院短期訪問學人。 現任教**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著有六本中英文專書Intercultural Theatre: Adap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Alternative Theater in Taiwan: Feminist and Intercultural Approaches, 《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凝視台灣當代劇場》、《西方經典在台灣劇場:改編與轉化》、《戲劇與客家》等戲劇書。中英文論文80餘篇,包括國際一流期刊論文“My Daughter’s Wedding: A Hakka Musical.” Asian Theatre Journal (Fall 2011) (A& HCI)、“Zhang Yimou’s Turandot in Taiwan.” Theatre Topics. Academic Journal fro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Fall 2011) (Project MUSE),作品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中國與台灣發表。
自序 本書簡介西方戲劇影視篇第一章尤里匹底斯《特洛伊女人》中的女性角色第二章史特林堡的厭女情結: 以生平與兩劇作為例第三章田納西.威廉斯劇作中隱藏式的生命史第四章 東方主義、性別與跨文化主義:論黃哲倫三劇作第五章 e世代戲劇研究:以莎學與電視劇《犀利人妻》為例第六章 虛擬文化與電影媒體客家戲曲文學篇第七章 想像與建構: 台灣客家三腳採茶戲第八章 客家戲劇在台灣:以《吳湯興》為例第九章 臺灣客家文學中的客家婚禮儀式第十章 政策下之客家電視台戲曲徵選與現代形式演出第十一章 台灣客家電視台精緻戲曲《戲棚戲》之探討第十二章 劇本改編與戲劇再現:《青天斷婿》與《超炫白蛇傳》附錄參考書目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