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集
1997
聯合文學
董啟章
无
无
迷糊、晦涩、闲趣、跳脱、豁然、想像、天马行空、共鸣~~~
这是这本小书带给我的真实感受!
读这本书,可能最为困扰我的是,名为地图集却没有一张地图辅以说明;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慢慢明白作者的意图,在后记中,作者心情的真诚流露中,似乎又验证了我的揣测,作者是否故意为之,并不想以具象的图集限制了各人的想像,“读来不像小说,但它的确是一部小说……这本书只是游戏。”
作者以一种写实与想像、虚构与考证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呈现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超乎想象的不断冲击我的认知边界,引导我在无所可遐想的领域如此畅快的奔驰,这是不是以梦为马呢?
作者在哲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之间深入浅出的自由漫行,让我在阅读间慢慢明白副标题的含义——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
第一章的理论篇真的是拗口晦涩,让人觉得无中生有,但回味起来又意味深长。
“在秩序内我们迷失,因为我们除了预先设计的道路,哪里也去不了,我走的,给你走的,并无两样,纵使我们不甘心,故意择走殊途,终究也是同归于尽,在那完全可以设想和理解的地貌上。”
在青春的燃烧中,我们不管如何努力地跳脱一种秩序的约束,必然会跳进另一种人生秩序,成长是不是就是在这种不同秩序的跳脱中迎接我们各自缤纷的青春?
第二、三章的城市篇、街道篇,丰富的城市小典故,以曼妙浪漫的文字赠与我们的想像以飞马驰骋。
“如果你拿一八四O年代和一九九六年的维多利亚地图做比较,你必然会惊讶地发现,这个城市的虚构程度,可以媲美最天马星空的小说,而且,虚线还一直在发展,像个永远写不完的故事。虚构,是维多利亚城,乃是所有城市的本质。而城市的地图亦必然是一部自我扩充、修改、掩饰和推翻的小说。”
在我以往经历中,枯燥且大部分时候缺乏严谨依据的(中国大陆)城市规划图,让作者描绘的如此唯妙浪漫,与经济诉求政治博弈似乎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但却又因人而异可以解读出不同含义。我想在这里是不能配以任何一张规划图或手绘图,都会扼杀对这部小说的想像。
第四章的符号篇,给作者及作者引领我的想像铺设了一个完美的着陆点,暂时结束这段旅程。
致——跳脱的2014!
(原刊24-10-2012蘋果日報)
時代大變之際,古今都有文人以地方風物成書,既是紀錄、更是追憶:較遠的有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寫的是汴京,張岱在《陶庵夢憶》寫盡了明代的江南。現代,葉靈鳳的《香港方物志》在1950年代付印。董啟章則以「V城系列」為名單再添上一筆。
「V城系列」共四書。當中《地圖集》、《夢華錄》、《繁勝錄》都曾在九十年代出版,這次由本土畫家重新設計及加進插圖。《博物誌》則是由曾在報紙上刊載,但未結集成書的故事組成。這批書以系列形式出現,輔以一篇總序及一些新寫的後記,使得董啟章那總體性的創作概念更顯完整、明晰。作者更特別寫了一篇短短的「V城系列出版說明」,交待當年創作時思考的問題,包括如何在小說的體裁中吸收非小說的元素以建構世界,也包括如何在香港不利創作的語境中,開發一種可持續的系列式寫作。可以說是文學對時代的一次總答辯。
四書以辭典式條目為最基本結構。「V城系列」每一本都是由一堆詞組組成,一個詞組之下是一則短文章。這種寫法,加上作者刻意為之的敘述語調,使得《地圖集》、《繁勝錄》的故事看上去有著一種冷知識的質感。前者基本上儘是地誌學的專業詞彙或香港地名,後者則重覆出現「XX之城」作為題目。讀者像隨著紀錄片式的鏡頭,視線被引導著從我城上空緩緩滑行。然而,條目之下那些城市景觀其實是虛構出來的。董啟章調動了各種創作技法、知識甚至理論資源,創造出一個不存在的城市,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一直被懸擱在某個擬真的天空下。這是一場偽知識的敘述狂歡。
例如旺角通菜街與西洋菜街便被他改寫為同一條街。在一段想像的歷史中,這條街在居民夏天種植通菜時被喚作通菜街,冬天種植西洋菜時則成了西洋菜街。政府雖然特意將通菜街和西洋菜街闢為兩條街道,嘗試解決郵政及登記混亂,但卻並未產生實際的改變:居民轉而每半年交替生活在兩條街上,雖要接受一段長時間才收到郵件的麻煩,「但他們依然保持農民樂天知命的樸實性格,對此並不抱怨。」
《夢華錄》則是以微型小說虛構出一段物質史。九十九個條目便是九十九種的「潮物」、品牌或者流行符號:吊帶背心、Air Jordan、Birkenstock……《繁勝錄》的故事也有這一面向,如在「小食之城」的條目下,董啟章便不厭其煩地羅列了好幾百字香港小食的名字。董啟章在後記提到自己曾幻想自己有天會寫一部沒有內文,只是以題目構成的小說。這是《繁勝錄》讓人看得過癮的其中一個原因。《博物誌》也是寫人與物的關係。當中雖有《夢華錄》內出現的人工物件,但更多是自然界的動植物。
相比《地圖集》、《繁勝錄》那種論述式,或者夾敘夾議的文體,《夢華錄》、《博物誌》基本上是純粹的故事。後者那種地方異聞式的寫法比較吸引我,既像是古典的筆記小說,又像是近年出版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怪物事典。當中「綠海龜」、「金魚」兩個故事很有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的色彩,很值得一看。
「V城系列」一個最獨特之處是四本書的時間設定。這使它在地方風物、城市筆記這條寫作脈絡上翻出新意。這個系列的總序題為〈為未來而做的考古學〉,因為這些故事是一群處於未來的考古學家直接敘述,或者挖掘出來的。換句話說,它們是在九十年代被預先寫下的墓誌銘。於是我們可以理解為何《博物誌》的英文書名是Unnatural re-collections——不自然,指向的是時間上的不合時宜。
董啟章的V城實指香港,但也可以不是香港。因為他在為這次出版寫下的總序中特別提到,「未來的考古學」並非預早宣佈結局的宿命論。這批作品寫成於九十年代末時代大變之際,於2011、2012年再版。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剛好又處在一個關鍵的時間點上?抑或是在十多年前某個名為權力移交的晚上,真正的變化並未出現,而某種徵兆即將在當下破土而出,改寫那看似命定的終局?
故事多是在時間縫隙中生長,負隅頑抗。
作者的想法很棒,在不断地读图中努力挖掘和看见所谓香港的过去与未来。
说起来“过去”确实看到的很多,尽管那些无从考证的伪引证和煞有其事的不断论证令人困惑——不过也恰恰是这种故弄姿态的喜感成为了阅读这本书快乐的源泉。
前面的理论篇似乎都没被太多人提及,作者故意地把所有抽象的关于香港空间的观察与思考80%以上统统塞进了这个部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吧。有一些提及观察城市的角度还真的非常的具有启发性。
后面的城市篇和街道篇,难免的,有时候还是会感到作者被自己的乡愁绕住但还是依然要屏住努力以一种跳脱文本的语言说下去——毕竟叙述的对象主体实在是,太具体了。
前面有读过的豆油说这是一个解构了的文本,表示赞同。
通篇下来若要用一个词来描述这本书的话,我会用“消解”。真实和虚幻的消解也好,过去与未来的消解也好,权力和权利的消解也好,情感与理智的消解也好……尽管它是一本地图集,作者也说边界在地图中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所有的文字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努力把事物之间的边界抹掉,最好所有的东西都融在一起。
确实是个还蛮实验的做法,至于成不成功姑且留待各位读者自己评判吧。
题外话一句,港人的东西,是否形式总是相当华丽,包括之前看刘以鬯也觉得虽然感觉很对,但形式大于内容。
而且还能感受到中文背后的西式影响和它们带来的复杂情感和困惑(笑
正如作者所言,小说家的想象和真实的重叠,大抵是最糟糕的事情。
伪装的地理勘探自然科学的按图索骥法。
作为建筑系来看,好奇的是建造和史料记载和符号图例的转换关系。可是阅读的过程中画面感很有限,总是点到即止,大概是作者吝于细节的细致叙述吧。
志怪故事集,造币变白糖,四环九约的悲伤故事,很有粤剧的情长而教义的荒诞感。
炎热的小岛两百年的传奇故事,最好看的还是针对地名的种种文字学者颇为张扬跋扈的望文生义。冰库和雪厂的来回盘旋,诗歌舞街,坚拿道。
最好的结局是把它作为旅行指南。尽管“街道的名字不但不能讓人追本溯源,反而告訴我們城市如何在無盡地膨脹的建設中不斷的自我解構“。
只有像董啟章這樣的人,才可如此想像香港,從每一幅歷史地圖中感受過去的風光,重述香港的特殊性與神話於《地圖集》中。
小說的形式很特別,至始而終只有一個仿似說書人的「我」口述本土在地圖上的角色與變遷。「我」擔當一個從歷史遺下的片段中想像過去的人,正如我們讀到某想故事、歷史、新聞等在腦海想像其情景,利用想像作時光倒流。時間與地圖的矛盾,這個想法很有趣,但同時在說著香港的發展。
副題是「一個想像的城的考古學」,考古的過程正是從地圖的想像開始,涵蓋歷史與傳說。「我」並沒有下一個定論證明哪個說法最有根據,只是發揮了他的想像,其中有一些很魔幻的地方。
這不是一部容易讀的小說,沒情節可言,卻有其核心內容,圍繞著香港地圖,圖上每一個符號勾起「我」的想像。讀著亦走進了這些想像,穿越時光,在歷史的街道上閒逛。地圖對時間的難以掌握,就是提供了這些想像的機會。這是我讀到的。
- 我記得以前應該買過這書的上一個版本, 即: 《地圖集: 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 大概是大學年間吧。當時讀了幾頁, 唸不下去, 書本後來也不知所縱了。
- 最近這書, 與其它幾本從新結集, 鼓起'勇氣'重拾書藉, 讀來沒有了十年前的艱澀, 反而多了不少閱讀的樂趣, 想來也反映了自身的成長吧。
- 看這書前, 一股腦的看了不少香港掌故的文字。 拿起這本將'掌故'、地圖等看似很'事實'、'中立'的資料撚來弄去的文學創作, 沒有變得'啼笑皆非', 反而為自己創造了重新思考的一些空間, 去想想所謂的'本土'、'文化'、'傳統'應該如何理解。
- 這本書, 千萬不要把裏面的東東當做真實的資料, 反正世界上也沒甚麼真不真的文字。不過如你已看了一些關於香港的老掌故或近代史, 不少文字看來會好玩很多。
- 文字寫於1997年。14年過去了, 對這城市、土地的思考, 不知怎麼在讀這書時卻覺得好像在原地踏步。也許是發覺自己的後知後覺吧。
1.命名的快乐
命名的快乐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其一,命名带来的快乐。在这里命名的对象至少包括一个孩子、一个恋人/敌人、一份你喜爱/厌恶(而同时对其他任何人不具有如此程度)的物品——而如果时光再回溯一个段落,假使你也随着这个回溯的时光一同回溯,那么命名的对象至少更广阔地同时指向两个符号,一块尚未命名的土地,和一块已经命名(而因为你的喜爱/厌恶同时对其他人不具有如此程度)的土地。在前者,可以由你指定的名字命名为“某某街/湾/村”;在后者,可以在已经命名的名字上覆盖一个由你指定的名字。其二,命名后公知带来的快乐。如果命名的意义仅限于上述第二种,即在已经命名的名字上覆盖一个由你指定的名字,那么这种命名带来的快乐,并不具有命名后公知带来的快乐。换句话说,其他任何人皆不使用你指定的名字,这个名字仅限于你自己,和与你有关的少数人。从而,命名且具有公知效力的命名,具有命名和命名后公知带来的至少双重意义的快乐,成为权力行使的一个结果。
2.地图之外,一无所有
命名土地的权力物质化/具体化为地图,至少使地图包含三个层面的权力意味:其一,命名土地的权力;其二,公知命名土地的权力;其三,命名及公知对实存世界产生作用的权力。在这里第三种权力意味又至少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命名/地图创造了与实存世界共时的一个时空场域;地图非实存世界的模拟,而是实存世界的取替品,且取替过程最终必会把所谓的实存世界彻底取替掉,并使其在人的认知空间中完全湮灭。第二,界限作为虚构的权力行使,对两块相同/不同的土地作出分离的判定,实存世界因此而相应变化;由此,命名/地图不仅创造了与实存世界共时的时空场域,甚至改变了实存世界,换个角度来看,在地图的制定和实行中,实存世界抄袭了地图。“文本之外,一无所有”,我们说,“地图之外,一无所有”。第三,对反地(antiplace)一词的提出,将地图学派读者与修辞学读者/地图与修辞构成类似解构主义的重组关系,根据该理论,“反”地方亦即逆反、背离、颠覆、忘记、否定、去除一个地方的物质性存在,将其抽象化为理念、名字、意象、印象、情绪、欲望、想像。地方对我们的意义,于是便不是客观、普遍和科学的,而是个人化和非理性的。由此,命名/地图不仅从客观意义上改变了实存世界,而且从主观意义上改变之——我们生存的实存世界,究竟是否实存?
3.不具有公知效力的命名
不具有公知效力的命名仍然具有至少三个层面的权力意味:其一,在已经命名的名字与由你指定的名字之间,权力通过无数的中间物,达到/永远接近达到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漫长旅程。举个例子,在你的恋人的真实名字与你对恋人的昵称之间,你对恋人的权力或恋人对你的权力——我们切不可忘记,昵称并非单程的施与的权力,而必定是双程的互相施与的权力群——由百分之零到达/接近到达百分之百。其二,由你指定的名字无论多么奇怪、陌生、变化,集中反映了你对物/人的终极认识,而在这个命名的过程中,名字吸收了你的所有意识和无意识,并潜在地指向一个你永远在接近却同时永远无法接近的符号。其三,使用由你指定的名字取替已经命名的名字,加诸名字之上的权力场域渐由公共空间转向私密空间,你与命名物/人之间的关系从原始的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转化到具有某种特定意图的关联,这种关联必当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你所处时代/社会的某些特点,遂因此回应命名并非孤立存在的社会活动,更因此具有结构人类学意义上的意味。
4.读者接受/期待视野
图例(legend)中的符号,使地图的词汇变得丰富,也让地图的文法更形复杂。图例是地图语言日趋发达的必然产物。但我们不宜把图例视为地图绘制史中纯粹被动的结果。事实上图例的出现主动地转化了地图的本质,把它由图象性的层面带进叙述性的层面。图例实际上就是图象和文字的交汇和兑换场所,也即是两种语言间的翻译指引。它经由文字赋予本无内在含义的定性或定量符号一种表意结构,比如府、州、县的三级关系,让共时的符号并列产生历时的叙述联系,如可航的河流或可通的道路勾画了旅程的可能性。到了最终,图例就是让地图说故事。
图例的使用方法,能使地图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小说,让人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沿着经纬、山脉、河流、驿道、铁路,越过田野和沙漠,跨过山岭和湖泊,穿过森林和山谷,读出无数或惊险或平淡、或喜乐或悲伤的故事。
然而图例发展下来,不单没有开拓符号语言的可能性,反而演变成一种局限。为了达到工具性的目的,图例变成千篇一律的、可有可无的、全无想象力可言的附属品。地图的语言亦随之僵化。世界上再没有一种比地图更枯燥的东西,它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权力布弄游戏,不管是知识上的、经济上,还是政治上的。除非,我们有一种个人的图例读法,重新把图例读成传奇。
(此节节录《地图集》中《图例之堕落》the fall of the legend)
10/27/08
博客來書籍館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23544#detail) 對本書的簡介如下:
"下一個千年的考古學家,憑藉著殘存下來的維多利亞城地圖,通過想像解讀和重構一個湮沒城市的面貌,開發地圖這種地理測繪形式中的歷史、文化和權力暗示,把地圖重新讀成一種小說、一種虛構。本書的時間是一八四一年至一九九七年,地點是香港,人物是一群努力地製造記憶的善忘者。"
所謂湮沒的維多利亞城其實指的是香港. 書中用了許多真實的古地圖, (愛好地圖者亦不容錯過) 透過讀圖作者以另一個角度看香港的歷史變遷.
同是建筑学的,倾心香港之后,开始读董启章
不知何以拜读此书,?
后结构主义阐释地图(卡勒所谓“批判常识”)+小说的拼贴效果+读者论对小说读者的要求+历史、虚构、现实、虚构+……
谢谢。我的意思是从哪里购得?~
原来。这本书不知道从哪搞来的了,推荐网上代购,http://shop33892493.taobao.com/,这个是有过多次合作的,能找到一些比较老的书,你也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