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活出意義来

弗蘭克(Frankl)著,沈錦惠 合譯 光啟
出版时间:

民81  

出版社:

光啟  

作者:

弗蘭克(Frankl)著,沈錦惠 合譯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是猶太藉精神學家,曾住過納粹期間的集中營,本書詳述他如何在慘絕人寰的遭遇中,找出人生的意義來。這是一部當代聞名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活出意義来 PDF格式下载



  一直以为想要追求的自由就是做“风一样的女子”,不必讨人喜欢,也不取悦别人,更不care别人眼中的我是什么造型,“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些年竟也就这么固执的活着,且很得意是个“自由”的人。
  
  年初回学校生活了两个月,在不断被老板虐的情景下,心情又开始非常暴躁,容易生气,各种生气,很多小事都会惹得我生气。
  
  然后,突然觉得,我要的自由是“不去生气。”
  于是开始控制自己的脾气。
  不得不说,最近没有再长痘痘让我开心,轻松多了。
  
  《活出意义来》
  心理医生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总结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人的最后一件自由:“在既定的境遇中采取个人态度的能力”
  
  ‘入营第一天’
  原文:就在那一刻,我认清了眼前的现实,并且抵达了我第一阶段的心理反应的最高潮:我挥手斩断过去的一切。
  原文:当事人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也就是冷漠、无动于衷的阶段。当其时,他达到了一种情绪死亡的境界。
  
  哈,很高兴我想到的自由其实是心理学家说的自由的一个subset。
  
  《活出意义来》
  原文:突然间,一个思潮使我呆住了。我生平首遭领悟到偌多诗人所歌颂过,偌多思想家所宣扬过的一个大真理: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我又体悟到人间一切诗歌、思想、信念所揭露的一大奥秘:"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成于爱。"我更领会到:一个孑然一身.别无余物的人只要沉醉在想念心上人的思维里,仍可享受到无上的喜悦--即使只是倏忽的一瞬间。人在陷身绝境、无计可施时,唯一能做的,也许就只是以正当的方式(即光荣的方式)忍受痛苦了。当其时,他可以借着凝视爱侣留在他心版上的影像,来度过凄苦的难关。生平首遭,我总算了解到下列这句话的真义:“天使睇视那无限的荣耀,竟至于浑然忘我。
  
  有一段描写心理学家想起了他的妻子,与妻子对话,表达思念之情,让他在集中营里顿时觉得很幸福。这段非常的感人,这正好和《一日重生》中作者思念她的母亲一般,强大的思念竟让死去的人复活,曾经熟悉的味道和感觉又再次鲜活起来,“死去的人从不曾离开我们。”
  
  这辈子应该不会有进集中营的机会,最大的痛苦希望已经在读书期间经过了。
  但还是想追求自由,做一个自由的人。


  当生活趋于安逸,仅剩下平淡,生活中没有了以往的热情与动力,时常感到困惑和无力,想要解救自己,却找不到途径和答案。
  我时常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感觉到没有人在乎你,而自己的确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与渺小。
  读了这本书,使我似乎有了答案:
  不要问生命的意义在于什么,而是要问自己能为这一生编织什么,填充什么内容。给自己一个目标,不管是大是小,知道有人需要自己,打开思维,找到自己的重要性,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这本书没有讲大道理,讲述真实,浅显易懂,非常受益。
  


  人生就好似一部電影,每個鏡頭都蘊含著自己的意義,而不到電影結束的那一刻,你永遠無法透徹的了解電影完整的故事。By Frankl
  
  追尋生命的意義 是我計劃中看的第一本書,一本廣受推崇的心裡讀物。作者Frankl是一位經歷納粹集中營的醫生,在集中營裏,Frankl目睹一個個受到非人摧殘的同胞們面對絕境時不同的表現,繼而發明了logotherapy(意義療法)。整本書先描述了集中營中的現象,繼而介紹了什麼是意義療法,以及作者自己對於人生意義的感悟。
  
  在讀第一部分,對於集中營的描述時,我非常驚訝作者既沒有過多的描述集中營中殘忍、滅絕人性的行為,也沒有花費筆墨痛罵納粹軍官以及獄長,而是以一種平靜,緩慢的語調敘述,敘述中更多的是對每個受害人的心裡剖析,對每天日程中自己心得感悟的解讀。字裡行間,我感受不到作者對他受的苦難,抓他的人,他被關的地方產生的恨意。也許這種恨意一開始是有的,但作者已經成功的把他轉換、化解掉了。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愛永遠是值得歌頌的,哪怕是姦情;恨永遠是被唾棄的,哪怕是國仇。但當我們被丟進 人間地獄,就像千千萬萬的猶太人一樣,沒有希望,沒有食物,沒有尊重,身邊的一切都是骯髒的,用來詆毀、傷害我們的。在這無邊的苦難的中,我們該用什麼,替代對這環境的恨呢?要記住,無論環境怎樣,無論我們的肢體是怎樣被迫害的,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思想永遠是自由的。誠然,當身體與周圍環境都是另人厭惡時,大多數人也從心裡變得冷漠,變得自私,變得絕望,這就磨滅了他們對生活的渴望,使他們自殺。正如 書中 所描述的,當有些人,在有一天早上,突然不起來做活了,無論鞭子怎麼抽他,隊長怎麼威脅他,罵他,他就那樣躺著,一動不動,就是不起來,這時大家就知道,這個人完了,在今後的48小時中,他將慢慢的死去。這就是絕望的人生,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能救得了我們,除了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面對問題,敞開自己的心,我們便成功的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苦難,這時,無論多麼嚴峻的形式也都將無法擊垮我們了。
  
  誠然,在極端惡劣,極端痛苦的情況下,沒有人能做到完全放下,對生命充滿希望,這便需要人們尋找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就像俄國哲學家所說:If people find a WHY to live, they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這個WHY難找嗎?很難,也易。 這個WHY可以是一件非你做不可的,對你極重要的事情,譬如你遠方等待你的親人,你房間未完成的書稿,等等。這個WHY也可以是你為你的現狀,你的苦難找到的理由,當我們在受苦時,我們為何要受苦?苦難,就和快樂一樣,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快樂使我們開懷,苦難使我們成長,這就是人生的規則,是上帝定的條律。如果你曾經歷過快樂,那你就必承受的住苦難。當這個苦難是你無法避免的,例如集中營中的受害者,經歷喪親之痛的人們。無論你多難受,多悲傷,你都有必要生活在其中,因為這是你人生中該經歷的一段過程。換句話說,在這段過程裡,想明白你受苦的原因,無論是為了他人,還是為了自己,也許是替愛的人忍受,也許是全當提高自己的必經之路。接著,努力的受苦,全全的接受他,就像當初享受快樂一般。如果做到這點,你會發現,即使環境仍是一樣的惡劣,你的心卻悄悄的轉變了。
  
  放棄,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也是對生命的褻瀆。如果有人問我 人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就如同問一位國際棋手 世界上走哪步棋最好 一樣可笑。我們生命的意義每分鐘,每小時,每天都在變,我們的意義便是全然的做好每一件事,把每一次經歷,都當做對人生的一次提升,到生命結束的那天,回望全程,便會發現這些讓人無法忍受、卻被我們一次次跨越的苦難,使人生充滿了意義。


   维克多·弗兰克(1905-1997),犹太人,维也纳医科大学心理精神病学终身教授,二战期间曾遭内粹逮捕,在奥斯维辛、达豪等集中营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岁月。
  
   生命有何意义?这样的问句隐含的逻辑前提是将人生看成是借着积极创造某种有价值的东西而实现的某个目标。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继续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应该认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生命的追问这一事实。面对这个追问,不能简单以说话和沉思来作为答复,而该以正确的行动和行为作为答复。每个人只有通过承担他自己的生活才能向生命做出回答,并且只有通过成为负责任的人,才能对生活做出反应。意义,是生活的副产品。
  
   为什么要付出?自杀的人普遍心理都是:我对生活没有任何期待了,我再也不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了。然而,我们能够从生活中得到什么,这并不真正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给予生活什么。如若在自杀之前能反过来想:生活还期待从我们那里得到些什么,可能就会阻止自杀的实现,例如,一个父亲想到还有年幼的孩子或者年迈的父母等。这并非牵绊,而是作为每一个个体所独有的不可替代性,它得以彰显一个人的存在感。真正领悟到担负职责的人,永远不会抛弃生命。要担负、要付出、要给予。
  
   人与物品的区别在于:物品是相互决定的,而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这就是说,人不仅仅是一种存在,而且还将自己决定怎样存在。弗兰克试图向人们说明,即使在集中营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所有的生活目标都被剥夺,人也还保有最后一种自由——“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这使人联想到《西西弗的神话》,推石上山的西西弗,在永无止境的苦难中成就了自得与幸福,并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苦难中闪耀出了人性的庄严和崇高。
  
  
  
  《活出意义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追寻生命的意义》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新华出版社的版本翻译不太流畅,三联这版的比较好。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介绍了弗兰克尔博士的经历和观点,引起一读的兴趣。
  
   这本小书已经是第二次读了,《追寻生命的意义》,在这样宏达的主题下,没有简单的说教和繁杂的名词,作者以简约的文字,讲述自己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经历,不经意间让我们窥到“生命的意义”。
  
   自由选择的权力,这是人类与其他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无论在何种境遇之下,任何人都凭借着个人的意志和精神,决定了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诠释着自己人生的意义。
   每个人生命都有其独特性,不可复制不可替代,当追问生命的意义时,实际上最应该被追问的正是自己,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真谛,不在人身上也不在内在精神中,必须通过自身,在世界中去寻找去践行。这种无限的人生意义,涵盖了痛苦和濒死、困顿和死亡,每一个细微的生命体验,都因其存在而有意义。
  


   对于我这种略有一点强迫症的人来说,为做的每件事找个理由真的是很重要的事情。可能别人都会很烦我追问“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固执,可能我自己都会很烦有时候过分追求意义超过了面对的事情本身。还有人生,我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这种求而不得的困惑每天每天地使我感到烦恼和沮丧,以至于我常常会在心里悄悄有个设想是“假如我现在突然死了会怎么样。。”
   已经很久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了,高中在困顿无助的时候看了几本感觉都是营销胜过内容,对于我的困惑一点帮助都没有,于是再也不看。本来以为这本书也是个快消品(俗气的封面,俗气地印着畅销了多少万册,好吧,《少有人走的路》在包装方面还是很好的),只是刚好与我关心的问题完美契合,才找来翻翻。
   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有很多启发,最大的当然与追寻生命的意义有关。一直以来,我可能都以为生命的意义是可以概括的,可以提炼出来,神圣,并且要为之践行一生。但是就像弗兰克尔医生说的一样,你没办法问“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是什么?”,生活也不能被重复,每个人的任务与实现这一任务的特定机会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不应该寻求抽象的人生意义。我们应该把人生意义放到实际情形中去考察,通过我们对这个世界作出回答来考察,而且,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人生意义是由我们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东西决定的。所以,感觉无法再从人生获得什么从而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可能就是个伪命题。如果是寻找人生的终极意义,就像一部电影没有结束我们不好理解整部电影一样,没有走到人生的终极,如何完整理解人生的意义?
   其次是关于预期性焦虑和过度意向与过度反应的。在中学时代的大考中,我自以为心理素质很好,每次都因预防过度紧张而紧张。由于不能入睡的焦虑而真的无法入睡。而弗兰克尔医生提出的矛盾意向是很有用的,现在每天睡前看点东西,看到眼睛的困意使得无法继续看下去停止,而不是强制时间,这种情况下我的睡眠很好。过度意向就更普遍了,关于性,关于成功,很多人可能都有过度意向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关注的目标不对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约翰逊总统的夫人伯德.约翰逊说的”超脱一点看人生,你就不会心怀怨怼。“这话我挺赞同的,但就是不知该如何做到。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要超脱一点看是很难的,弗兰克尔医生不经意间写的一段话(可能不是他想放在本书的重点的东西)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从遥远的科学的角度观察和描述,所有在那一时刻压迫我的事情,都成了客体。通过这一办法,我成功地超越了环境,超越了痛苦,并且,我观察着这些事情,就像它们已经成为了过去。我和我的痛苦成了一种由我自己从事的、有趣的心理学研究。斯宾诺莎在《论道德》中说了什么?正在经受磨难的情感,只要我们形成了一种清晰而精确的画面,它就不再是一种苦难。“我想当你将正在经历转换成画面平静地陈述出来并以科学的角度去审视的时候,你其实已经一定程度上超脱了当时所处的情景。
   以上所获主要来自于本书的第二部分。关于第一部分,我觉得弗兰克尔医生作为一个在集中营里经历九死一生的人,写得已是相当地克制,没有感情渲染,他只是陈述,说出自己的观察和收获。所以也因此没有出现读后感觉万分惊恐与悲痛从而对书中其他内容完全没印象的情况。这种极端情况下的观察,对我来说有两个意义:第一,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的余地,选择的不同造就了结局的不同,至少是内心的不同。第二,这种极端情况下的自我救赎与支持对一般情况也富有意义。
   虽然书里还有我可能暂时不太赞同或者说不太理解的地方,但终归还是一本好书。好书当然读完是不够的,特别是写到了疗法的心理学书籍,把这些收获用于生活才能产生意义。因此,我将通过思考与分析超脱出当下的困境,我将积极治疗预期性焦虑和过度意向,我将在具体的面对中找寻具体的人生意义。生命不止,寻找不止。只是如今不再执着于找寻唯一且皆准的答案,故焦虑要减少很多。


  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 )是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掌门人,也是两位前辈(Sigmund Freud和Alfred Adler)的铁杆粉丝、忠实传人与强有力的挑战者。弗兰克少年得意(分别受到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赏识而在其掌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中年坎坷(被关进纳粹集中营)、晚年大成(全世界各处给讲座,荣誉博士拿到手软),其丰富的经历及其与弗洛伊德、阿德勒相爱相杀的关系,使其成为维也纳心理学的集大成者。
  
  另一方面,结合其个人反思及存在主义的意义治疗(logotherapy),不仅为西方提供了全新的心理疗法,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遥相呼应(参见林安梧:《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
  
  反观国内外对弗兰克及意义治疗的普及工作,却不如人意。就国内的情况来说,周国平的《苦难的精神价值》是其唯一比较有影响力的推介,却只是《Man's Search for Meaning》小部分内容的摘录。就国外的情况来看,《大西洋月刊》2013年1月9日的文章《There's More to Life Than Being Happy》依然充斥着对弗兰克理论浅薄而荒谬的理解。这种情况或许与学界和业界的主流口味相关,但很难说是令人满意的。因为,希望借本篇书评对弗兰克的理解进行简单的梳理。
  
  1 求意义的意志(the will to meaning)
  
  求意义的意志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和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阿德勒的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三足鼎力,构成人类存在的三种基本动力。后来,这三种动力被捏到一起按弗洛伊德、阿德勒、弗兰克的顺序由下至上建成了需求层次金字塔(弗洛伊德对应生理安全、阿德勒对应社交尊重、弗兰克大致对应自我实现)。
  
  为了说明意义作为基本动力的合理性,弗兰克通过两个实验说明大多数人承认需要为了某些因素而活着并可以为他们付出生命,可见意义实乃人生之必需品。同时,弗兰克注意到意义(或者说是价值观)作为动力,不能推动(push)人,而只能拉扯(pull)。就是说这种力量是外在的,人不会为了“获得”意义或者满足价值观来做某件事情,意义不是个人的自我表现,而只能在价值观所涉及到的整体中彰显。基督教徒如果只为了成圣,那就是法利赛人,真正的教徒是要“成全”而不是“成圣”。从弗兰克的论述来看,意义大体可以等价于对于外在的责任或者命运的安排。
  
  那么自然,在心理治疗中,弗兰克建议先通过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方法来消除患者表层的紊乱,使其对自我在个体内及在社会中的欲望有清晰的认识。经过上面的步骤,弗兰克所说“人的真实的一面”就展现了出来。此时应该立刻停止揭穿其面具的举动,因为我们不能贬低患者的价值观(或者说对意义的追求),而是要让他们继续以生命和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观、来担起生命的责任、来服从命运的安排。而具体的做法,就要进一步的分析“求意义的意志”,看一看在其受挫的条件下,怎样加以治疗。
  
  2 存在的挫折
  
  如同弗洛伊德受叔本华影响(虽然他不承认)、阿德勒受尼采影响,弗兰克深受克尔凯郭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并把“求意义的意志”等同于存在(to be)。如此弗兰克为他的理论找到了哲学的基础,而“求意义的意志”的挫折,也就成了“存在的挫折”。
  
  弗兰克叫它“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来与传统的“心因性神经官能症”区别开来,而治疗时这种区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美国外交官不满他的工作,来找弗兰克咨询。他以往的医师建议他跟父亲和解,因为潜意识中“美国”与父亲的形象是重合的,他对父亲的不满导致了他对自己外交官工作的不满。而弗兰克发现,他只是在原来工作中找不到意义,所以只是建议他换了工作,收效良好。
  
  “存在的挫折”不是源于内在的推力与本能(或者说超我与本我、欲望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不同价值观(或意义、或道德)间的冲突。所以对“心灵性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治疗不应该是传统的心理治疗,而必须是意义治疗,因为“存在的挫折”并非一种疾病。
  
  3 意义治疗
  
  与传统心理分析相同,意义治疗也要让患者理会到他的内心渴望的到底是什么,只是意义治疗认为自我实现要比其他需求更为迫切(这也是对马斯洛的一种反对)。这种差别在于集中营里的经验使弗兰克坚信尼采所说的“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参透“为何”,迎接“任何”)。
  
  基于此,弗兰克认为心理健康是奠基于“已经达成”和“还未完成”间的紧张,或者说“人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之间的紧张,而人的最主要需求不是“满足欲望”甚至也不是“平衡”(中国的中庸也一定要求一种前进的中庸)。所以不要刻意去解除这种紧张(道教),而是去做那“还未完成”的事情(人猿之分)。
  
  4 存在的空虚
  
  若患者已经深陷虚无主义、感到自己的生命全无意义且不存在任何终极关怀,就会陷入“存在的空虚”。“存在的空虚”来源于我们成为现代人的“双重失落”:丧失了使生命安稳的“动物性本能”以及对传统的信任。
  
  5 意义
  
  面对“存在的空虚”,意义治疗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像上面例子那样给患者其他的选择,甚至并不是告诉患者哪种意义是对的,而是帮助他们学会怎样找出他生命中的意义并听从命运的安排来在意义间进行选择。
  
  在弗兰克对“意义”的理解中,有几条是核心的:
  a 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b 不该追问生命有何意义而要认清自己每时每刻是在接受生命的追问
  c 面对这个追问,话语和沉思无济于事,责任、行动、作为才能回答
  d 假想现在已成为不可更改的过往,往往能够激起责任感
  e 一定要让患者自己决定对谁负责,医师要客观,不要承担责任
  f 意义治疗不是逻辑推理,不是伦理劝诫,要让真相呈现
  g 意义必须在外界而不是在身上或内心寻找,对自己负责无意义
  h 意义是要“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因为它是不可得的
  i 不能把世界视为自我实现的途径,不要评价世界,不要瞧不起世界
  j 可以通过工作创造(对物)、体验爱欲(对人)、受苦(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来发现意义
  k 只有绝对必然的痛苦才有意义,有意义的痛苦不在成为痛苦,因为意义是不依赖偶发事件的
  l 说到底,意义来源于尽最大的努力,生命的短暂给这种努力以意义
  m生命在不停的询问,能答多少就看你自己的了
  n 决定论会以其最广泛的必然性组织人来寻找意义,所以个人可以相信决定论,但不能以其为生活准则,说到底,因为非黑即白没有美感,但又说回来人可以自我控制也是决定论的一部分吧
  
  随后,弗兰克用了一个绝妙的例子来说明自己怎样帮助患者找到意义。一位患者因为挚爱妻子的死亡而无法克服沮丧,弗兰克告诉他他承受的痛苦是在为避免其妻子受到同样的痛苦而付出的必然代价。这个例子是爱与痛苦的完美结合,患者在其中自然能找到无限的意义,而痛苦由于发现了意义而不再成为痛苦。相对于其他方法,意义疗法相信人关心的并不在于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要了解生命的意义(虚无主义即意义发现不足,或者说需求不足)。
  
  6 意义治疗在心因性神经官能症的应用
  
  针对临床中常见的“过分意愿”(预期的害怕会变成真的)、“过分注意”(过分想要的却反而得不到),意义治疗发展了“矛盾取向法”。这种方法使畏惧症病人故意去要他所害怕的东西(害怕丢脸就刻意丢脸、失眠则努力保持清醒),并且利用人类的幽默自嘲来进行自我治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确定病因,可以直接切断疾病发展的反馈机制。


  人们心中都有一些精神压力吧,花一周时间看完这本书,找到一个人的追求的东西,什么都能忍受吧,多认识,多读书.越来越喜欢读书,生活也越来越规律化.碰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尽力去理解吧.书中的某些话,能告慰自己的心灵.了解些学科,了解些事情.


  一个人,一群人,是活着还是死去,也许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感觉。
  在纳粹的集中营里,面对饥饿,面对辛苦的劳动,面对孤独,面对随时而来的死亡,从肉体到精神,每时每刻都在煎熬,是活下去,还是死去?也许只有经历过那样生活的人才能真正的感受到。
  作者经历过了集中营的生死,形成了精神治疗的意义疗法。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意义。但是如何有意义的活着,幸福的活着,在当下的社会,却是每个人都在努力追寻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