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賣桔者言

張五常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

張五常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賣桔者言 PDF格式下载



  http://towerjoo.github.io/blog/2014/01/19/zhangwuchang-maijuzheyan
  
  
  张五常,闻名已久,是知名的经济学家,已故的杨小凯也曾撰文评价过张,盛赞其佃农理论的 意义。又提到了,佃农理论本身是有问鼎诺奖的实力的,但是因之少了数理化的分析,而当另外的 经济学家基于佃农理论辅以公式形式化后,顺利摘得诺奖,于是杨为张鸣不平了。
  
  张先生还是很自信的,这种自信在其著作中随处可见,诸如佃农大师云云,可传世云云,为公司理论 划上句点云云,或许多年的中国教育让我对此种自信变得敏感起来,对于所谓的“自吹自擂”有些不 舒服。但是,或许真正的才学是值得吹擂的。
  
  
  《新卖桔者言》是与大师的首次接触,除了字里行间的自信,还有对于社会、人群的关注,想起了 昨天刚刚看过的杨振宁和莫言的对话,杨提到的“真情妙悟铸文章”,所谓真情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而妙悟则是对于生活、事实、社会的一种特殊感知,一种不同的理解,继而才能成就文章千古事, 才能铸就传世的文字。
  
  新卖桔者言
  
  大师提及这是本粗略的经济学科普之作,就像《时间简史》之于霍金;文中也都是作者对于一些实证现象 的看法与解释,对于某些政策的主张,对于某些法条的分析与解读,于是构成了一本薄而不浅的书。 张先生说,这类文字是自己所喜欢的,因其少了公式与论证,少了引文与脚注,更多地只是用浅显的文字 来解释复杂的现象。
  
  大师倡导实证,也就有了题目中的“卖桔”之说,也就是在香港闹市进行实地的卖桔体验,与真正的生活 以及经济的参与者来进行互动,于是少了理论经济中的各种假设,直面无假设的实际经济;体验结束,才会 考虑从经济学方面加以解释和说明。张先生说,这种研究方法与一些纯理论学家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正好相反, 先有理论,继而在生活中找寻支持的实例。孰优孰劣,跃然纸上,但我想萨米尔森之类经济学家也不会似张所说 的那样不屑。(张先生说倘若有人著述20世纪经济学史论,萨大致不会超过3页,而自己可以传世)
  
  大师也是关切着中国,关切着中国的底层劳动者。例如土地政策,例如最低工资法的《新劳动法》。张先生写关于 中国土地政策和楼市的文章时,北京的房价尚不似今天这般夸张,当然,倘若提前知晓,我在07年之时在北京的房价 也不至于似如今的这般火箭般穿梭。张先生提及了政府供地,提到了人民的投资意愿,于是有了高企的房价。当下, 似乎又有了房价腰斩的言论,也是基于政府的房价政策,以及各种行政的宏观之手的干预,但正如张先生所言,倘若 不调整地方土地的供应政策,这种腰斩的期望怕是要落空的。
  
  论及新劳动法,张先生认为北京犯了大错,所谓劳力价格即是产品价格,最低工资法导致最终受害的不是别人,而是想要 通过劳动来自食其力的底层劳动者。无论是雇佣成本的上升,无期限合同导致的流动性减少,都在伤害中国企业的根本。 当然,回过头再看,新劳动法是否是导致中国当下经济回调的原因尚无定论,但法令施行的表面化,以及中国企业 在中国法制环境下的适应力,所谓“见招拆招”最终导致了法令名存实亡,这怕也是张先生所没有料定的,于是没有出现 张先生所担心的失业和罢工潮。
  
  县际竞争,在张先生看来是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原因,县如同一个招商的公司一般,都在施展各自力量来招徕相关 的企业来创收,于是投资环境得以极大的改善,于是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特别是针对企业)有了显著的提升。关于 县际竞争的意义,我是比较认可先生的观点的,当然国地税的两极征收办法,地方财政自给也都是这种县际竞争的直接 原因。
  
  至于先生对于博弈论,对于哈耶克等之看法,自是自家之言,是否正确与恰当,就不再多言了。
  
  刘基之卖桔者言
  
  刘基的《卖桔者言》也是千古名篇,摘录于此。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参考资料
  
  《新卖桔者言》


  不懂经济学,所以对格雷欣的讨论不做评判。
  我只是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谈谈,这本书开头几篇可以算作有学术的思想,后面很多篇感觉就是饭桌上的谈资,不能说很烂,但也看不出精辟,
  当然可能张的风格就是如此大大咧咧,毕竟此书都是发表在普通报刊上的,论证过程大可省略,印象最深的是神州初放篇的两篇“中国大酒店”和“修鞋少女”,那是描述另一个中国,我幼年的中国,蛮有意思的,沧海桑田变化真大,这是我看此篇章的感想,其他21世纪的评论反而没啥感觉,自然也就印象不深了。总之,此书有如速溶咖啡,闲来看看还是可以的
  


  新卖桔者言
   张五常著
  2011-2-15至2011-2-20阅读
  
  【本人水平有限,只记下自己能理解的内容,不排除有误解的地方,仅供参考。】
  
  张五常是实证主义经济学家,比起纯理论的推导,他更偏爱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理论。
  他认为,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成见,不断打破常规定式。
  他用得最多的理论工具是需求法则和产权理论。他认为任何经济理论,如果含意着产权对人类行为没有决定性的影响,都是谬论。交易费用是他分析经济时最常考虑的因素。
  
  【实证的科学方法】
  ① 一般的经济学家总是以理论分析为起点,然后引用真实世界的例子做证据。而张则是先以一个真实世界现象为起点,然后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前者“求对”,后者“求错”。
  ② 任何科学推出来的假说必须要能被证伪才能作为理论使用——甲的出现会导致乙的出现——甲与乙一定要是可以观察到的才可以验证。其他非实物,无从观察的模型、假设的新概念,到了复杂的真实世界,往往难以检验。
  ③ 解释现象要从调查真实现象入手,要知道现象的细节。另一方面,要推测某现象的出现,我们要调查有关的局限转变,而细节也尽可能要顾及。
  ④ 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可以像物理学一样可以略知现象的大概,然后就可以理论推测出整体。五常认为在科学方法上是可能的,只是经济科学不像物理一样有人造的实验室,真实世界的变量太多无法控制。所以仅凭理论去推测现实世界,往往会出错。
  
  1 ▲卖桔者言(一九八四)
   在年宵晚上到香港街边卖桔子。在讨价还价中观察到实际买卖中的定价行为,提出价格歧视理论的反例。
  价格歧视理论认为要实行价格歧视,付不同价钱的顾客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必不同。但张五常发现实际上掌握价格讯息的不同才是导致价格高低的决定因素。讯息较少的人付价较高,讯息较多的人不愿付出高价。而讯息的多少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没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决定需求弹性的因素有①替代品的多少及可用性,正比②调整时间的长短,正比③预算中用于某种东西的比例,正比)
   因此,张五常得出结论说价格歧视理论的实施的必要条件错了。
  
  2 会走动的资产、私产可以养鱼千里(一九八四)
   以香港用浮笼养海鱼和美国人私养三文鱼为例反驳了“海鱼无法保障为私有”的观点。
  张五常在华盛顿自家海边房子后面的小溪改成鱼塘,有一天发现三文鱼一条,遂突发奇想在小溪里种小鱼苗,利用三文鱼最终又出海洋后会自动返回出生河的特点,3年后在河口收获成鱼。
  此举需要三个私权保障:一,让河口的捕鱼权利界定为私有;二、让河鱼的产权界定为私有;三、禁止渔民在海中网捕三文鱼。如此一来,三文鱼产量大增,捕捞成本大降,价格下降。
  但是由于渔民团体的反对,私养海鱼迟迟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
  
  3 科斯的灯塔 (一九八四,反驳以“公共品”的概念支持政府干预的观点)
  庇古(A.C.Pigou以外部性的存在而支持政府干预的首要人物)1938年提出,由于灯塔要向过往的行船收费很困难(即交易成本的存在),私营灯塔必然无以为继,但灯塔有社会贡献,所以这时由政府建造灯塔是必须的。
  萨缪尔森1964年则把问题一分为二,他支持政府建灯塔,难收费是理由之一,就算易收费,他认为在经济原则上还是不应该收费。因为他认为灯塔是公共品(public goods),具有非竞争性(即一方的使用不影响其他人使用),同时,因为灯塔的边际成本为零,假如灯塔收费,则会阻吓某些船只对灯塔的自由利用,有害于社会。既然边际成本为零,为社会利益计,灯塔不应该收费,但不收费的话私营灯塔必然亏本,所以灯塔最好还是由政府免费供应。
  张五常认为,“公共品”的概念有很大问题。一般认为“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无法以收费的方式排除他人使用)的特征。非竞争性的确是公共品的特征,但外部性并不能作为放弃市场改由政府接管的理由。比如无线电视节目是“公共品”,具有非竞争性,但是现在私营的有线电视节目找到了收费的办法,效果并不比公营电视差。
  关键是收费难的问题。收费难的问题并不是必然无法解决的。科斯1974年调查了英国早期的私营灯塔制度,发表了《经济学上的灯塔》。张五常从中发现,政府可以以授予私营灯塔专卖权的方式,一并解决收费难和搭便车(free ride)的问题。只要进入了港口就一定要收钱。(我问:但是,港口的数量是有限的,船只对港口没有太大的选择权,私营灯塔收费会不会变相垄断,抬高价格?英国最终取消私营灯塔就是因为收费太高)
  
  4 补鞋少女的故事(一九八六)
  劳力私产化以及自由发展带来收入的激增。收入有增长,用于知识投资的钱就增加了。
  
  5 ▲荒谬的“定律”——兼于林行止商榷(一九九二)反驳格雷欣定律
  “劣币驱逐良币”指十六世纪中期英国流通的金币有新有旧,有人把旧币磨掉小量的金,用掉,然后把新币收藏起来。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多是劣币。
  此定律谬误之处在于没有考虑到卖家的反应。明知是劣币,为什么卖家要收?就算收,为了补偿损失也一定会相应提价。
  6 走火入魔的“风水派”(科学方法与局限条件 以事实解释事实之逻辑错误)
   有许多现象经济学至今难以解释,不是因为理论没有用,而是因为世间的局限条件千变万化。经济学理论的有效运用,事先要准确地把有关的局限条件研究、调查、鉴定、简化。
   不了解真实世界的局限条件,仅仅沉迷在数学方程式和理论本身,是不可能找出真正的答案的。
   交易成本是最重要的局限条件。(张五常最常用的是讯息费用)
   市场经济之所以出现许多异常现象(比如股市泡沫),是因为讯息费用的存在。市场的讯息费用不仅奇高,而且讯息有真有假;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权利,而不同讯息会落在拥有不同的人的手上。
   因此,实际上不是市场出错,是因为人类社会无法保障市场讯息的真实和自由的流通,所以总是做出错误的判断。
   在市场因为没有人能知道局限条件的整体而引起的波动中,或然率往往使某些数据有联系性地出现。这种联系并不能被当做理论使用。
   股市上的所谓图表派,是因为或然率容许有不尽不实的数据联系而促成的。张五常称图表派为风水派。
   问题是,以市场的数据来解释市场,本质上是以事实解释事实,在科学方法的逻辑上,这是不可能的。
   某现象的出现导致另一现象的出现这一因果关系的证明必须要有理论支持。
  ▲马歇尔说:最鲁莽、最不负责任的研究者,是有意或无意地以事实来解释事实的那一类。只因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或统计数据上的关联,便断定两者有因果关系,是典型的以事实解释事实,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7 讯息费用与类聚定律(二○○二)高档卖场和低档卖场形成的原因
   询问价格的讯息费用过高导致质以类聚。
   比如夜总会的小姐质量非常平均,是因为客人没法个个人都问一遍价,顾客只能知道个大概的平均价,这时仙女就会被拉低价格,而丑女根本就没人要。最终结果就是同质化。
   质量的讯息费用高,也会导致质以类聚的情况。比如服装市场、盗版碟市场、艺术品拍卖行。
   厂商辛苦维持名牌的品牌形象,是为了以名牌做品质的保证,作为消费者认名牌可以降低质量的讯息费用。名牌比同质量的产品高出的价钱是厂商用来维护其品牌形象的费用。所以名牌店都是明码标价不二价,为的是保持名牌高质的形象。
   一个故事:一个人把一块烂石头拿到高档玉石市场去卖结果卖出天价。
  
  8 欺骗定律:咸水草与淡水蟹(二○○三)
   卖家一律欺骗和一律不欺骗会有相同的效果。
   但市场中欺骗行为成为行规后,欺骗后的价格已经保持均衡。此时禁止欺骗行为,则为了维持最低利润,卖家只好升价。最后效果是一样的。
   欺骗行为要得利,是要你骗而其他竞争者不骗,而你又可以成功瞒天过海。
  【问】眼镜业曾经的暴利是如何可能的?
  
  9 从中国发展学得的工资定律(二○○九)
  工业的工资由农作的收入决定。农作收入高,进城做工人的工资就必须提高才能吸引农民来。
  
  10 炒黄牛的经济分析(二○○九)
   只要有价格管制,导致供给不足,就会有炒黄牛的现象。
   炒黄牛分两种,一种是炒黑市。商品受到价格管制时,黑市的出现减少了人们找关系和排队轮购行为导致的租值消散。
   租值消散:租值消散理论的核心是,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 E:一件物品的市价值七元,政府管制只准卖五元,那两元的差额没有清楚的权利界定,在竞争下租值消散会出现。这消散会通过市价之外的其他决定竞争胜负的准则出现,例如排队轮购。但排队的时间成本对社会什么贡献也没有,只在边际上替代了那两元的所值,所以是租值消散的浪费。
   另一种就是炒票。可以炒高,也可能炒低。张五常认为,炒黄牛行为对私营剧院基本上没有坏处。私营剧院目的是尽可能把所有票都卖出去。定价的时候已经考虑好利益最大化的定价方式了。所以剧院只管把票卖完就好,是黄牛还是真顾客买都不影响。
  黄牛实际上是帮助影院做出价格分歧,按照需求的不同灵活地调整价格满足市场需要。本质上就是一种预测需求的一种投机行为。黄牛发挥了自己预测市场需求的比较优势,和投资期货的投机行为本质上一样的。
  【问题】出售后允许转让的票比不允许转让的票买得起钱?允许黄牛组织存在的票房总收入比不允许的高?
  
  11 垄断可能是竞争的结果——为微软说几句话(一九九九)
  市场上所有竞争者的目的都是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把对手杀下马来,实际上不都是想垄断吗?垄断就是竞争自然发展的结果。
  只有一种垄断要反对,那就是由政府管制牌照、或由政府立法阻止由竞争而产生的垄断。
  只要市场是自由的,规则是公平的,竞争产生垄断者是自然淘汰的结果。而且为了保持垄断地位,垄断者无时无刻都要防备无数竞争者的反扑,所以他的价格不可能是无可动摇的垄断之价。政府凭什么阻挠?
  
  12 ▲独裁、民主、市场(二○○五)
  张五常认为,在事关社会利益的重要决策上,独裁政府的出错率比民主政府的低。(此处的独裁不是只一人说了算,而是没有民主投票制度,由专家和领导做决策的制度,即我国的制度)
   民主投票的问题在于投选票不是投钞票,钞票者需慎重考虑切身代价与切身利益,而选票者则对此不够重视,只是模糊地希望他人的钱可以投进自己的口袋,没有明确的代价与肯定的回报,容易受煽动与误导。
   而受到适当约束而负责的独裁政府,不受压力团体的左右,做政策较为忠实于实际的社会效益和长远代价。
   但是论判断经济投资的准确性,无论民主还是独裁都比不过市场,要是不存在交易费用和无法界定的产权,就没有外部性问题,我们也就不需要政府来做公共政策了。市场可以办到的,政府绝对不插手。
  【辩之】“公司与政府的性质相同。既然市场不能办到的公司可能办到,政府也有类同的职责了。”
  →其实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中提到的有稳定较长任期的官员有利于摆脱选举的压力,更加负责和考虑长远效益的道理一致。但是,选择了较少的民主参与又要如何保证官员不会为自己谋利?只有加强法制才能成。
  【疑问】要论证没有选举压力的一党制,政府制定政策考虑就会较负责长远依然很苦难。而且独裁和自由市场制度真的可能结合在一起吗?
  我想最终还是人民自身素质的问题,民主也好不民主也好,假如人民自己明白事理,主动监督政府,政府出错的几率就会下降。我认为人民自由的程度与其自律的程度应该是成正比的。
  
  13 ▲配额:前车可不鉴乎?(二○○三) •出口从量税的经济分析 (二○○五)
  六十年代,香港出口美国的成衣只在最低档的地库销售,品质奇劣,价格很低。但后来美国对香港成衣进口实施配额制度后,香港成衣业短短十年发展迅速,七十年代后期,香港出口美国的成衣的质量达到最高级,价格飞涨。用需求法则和租值概念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一、 【需求定律强迫质量上升】配额制度下,加上相同的运费后,优质产品的相对价格比低质的下降了。比如,优质卖2元,低质卖1元,相对价格二比一,加上运费1元,则相对价格变成三比二,即一点五比一,优质的相对价格下降了。需求定律看的价格是相对价格,所以对优质的需求量上升了,人们会更多地出口优质品。
  二、 【配额提供成本上升空间】配额给每个受配者一定垄断权,配额之价代表垄断租值。租值的存在容许有配额的竞争者提升成本。而且香港政府允许自由转让配额,使有能力的厂商得到更多配额,也使配额的价值上升,使成衣的相对价格下降更多。均衡点是质量提升的成本增加在边际上与配额的租值相等。
  2005年初,美国按照世贸组织规定,取消配额制度,转而要求中国自动限制出口。北京推出从量税,希望能以此提高出口质量。
  理论上,从量税可以起到限制数量的作用,同时增加的税费和加上运费的作用一样会降低优质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更多的优质品得以出口。但是,这税款的价值远低于之前的配额市值。没有足够的提升成本的空间。张五常建议凡是出口的纺织品一律取消盈利所得税,只抽出口从量税(适当提升),这样厂商有了提高成本的空间,又达到限量,增值的效果。
  
  【深究】从日本的经验看地球一体化的不幸形势(二○○九)
  日本最错一着在于实施农产品保护主义,限制农产品进口,导致地价上涨,房价跟着上涨,房价一旦上涨不易下降,最终房价泡沫累积最终暴跌。而日本政府又不肯让日元贬值,不让银行破产,阻碍市场恢复。
  
  14 要冷静地处理中国农业问题(二○○四年)
  张五常提出处理中国的农业问题必须要坚持三个原则
  ① 农业人口一定要大幅下降,弃农转工商。允许农地自由出租。农民占人口比率至少要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五,全职农民才可能达到小康之家。
  ② 一定要放弃农产品自供自给的保护主义。让农产品自由进口。市场的发展会转向劳动密集的农产品那方面去。比如蔬菜种植和饲养业。
  ③ 加强教育,大量向农民廉价提供知识教育。让他们有能力自力更生。
  
  15 痛批《新劳动法》(二○○八年一月一日起实施)最低工资、终身雇佣制,公司合约的本质
  像中国这样人口多资源少的国家,大搞福利经济愚不可及——也没有资格。新劳动法的执行有一个肯定的效果,那就是生产力最低的人受到损害。……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要最低下的人能有自力更生的机会,层面高一级的众君子的生活用不着我们操心。
  我们需要的是雇主与劳工自由签订合同,但是由于劳工法律知识不足被骗被拖欠工资,应该以法律途径和普及法律知识的方式解决,而不是由政府强行干预合同签订。
  
   任何企业或公司或工厂都是一个合约组织,组织的形成是降低交易费用,自由选择的合约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关键。政府干预合约的选择,就是强行增加交易费用,断了经济发展之路。
  张五常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九四三年夏天,张7岁,桂林大疏散时独自坐火车顶到柳州回合看母亲。两人一起坐船到桂平去。船上乘客三十人,找江边苦力十几个拉船,乘客合资雇用。起行后,有一人拿鞭子监管苦力,见偷懒的挥鞭而下。此时母亲告诉他说,那个坐在船头的判头老板是苦力们委任的,那个在岸上拿鞭子的监工也是苦力们聘请的。
  ▲问题来了,到底谁是雇主,说是被雇的?自甘为奴,聘请别人鞭打自己,这可能吗?
   张五常认为,双方的关系其实是合伙人关系,合伙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而获利。
   【引申】以此是否可以解释张五常认为政府的性质与公司的性质一样的原因?这种观点有哪些争议?
   张五常一九八三年发表的《公司的合约本质》理清公司的本质:
  一、 科斯说公司替代了市场不对。公司用一种合约代替了另一种合约,例如以劳动合约代替街头摆摊的市场产品合约。
  二、 科斯说厘定市价的交易费用过高,没有错,但公司内的监管行为是起于劳工的酬薪一般不是直接以产品市价量度,而是以工作时间作为一个代替。(proxy)
  三、 从重要的件工角度,按件数算工资,劳动市场也就是产品市场。如果一件工厂内所有产出程序皆由件工处理,老板不过是个中间人(代理人),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是分不开的。
  四、 劳工或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合约的安排不仅变化多,一家公司可以通过合约的伸延而串联到整个经济去。结论是,一家公司的财务可以有界定,但从产出的角度看,公司的或大或小是无从界定的。
  
  传统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如劳力、土地)的市场与产品市场分为两个市场,张五常认为是错的。市场是权利交换的地方,扩大起来只有一个。其中的合约安排千变万化,各个不同,而不同合约安排的选择,一般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张五常并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他最崇拜亚当•斯密,但不同意他所谓自私会自动增加社会的福利。自私也会增加社会的祸害,因为自私会产生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过高不利于人类福利的增加。斯密只考虑到无形之手的好处,没有考虑到交易费用的存在。
  交易费用是张五常经常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市场也是一种组织,和公司、工厂一样,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产生。假如世界上没有交易费用,市场不会产生。市场本身也有交易费用。
  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假如政府干预可以降低交易费用,那么引入有形的手可以接受。
  
  
  
  
  


  张五常在《新卖柑者言》里抛的玉,多是他以前抛过的,爆得大名事过境迁后,又根据时事重新应用,容我总结三点:
  
  1. 产权的重要性。基本还是发展科斯定律,即划定好产权,根本不会有所谓公地悲剧,生产要素也就不会被浪费。这也便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基础。
  
  2. 交易费用与其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这是张五常最拿手的地方,他完善了企业的合约本质理论,在本书里,又拿最低工资与新老合法这种软柿子打了打靶,都打在靶心。
  
  3.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从方法论角度,可以参看他的序言;从经济学的思想脉络角度,可以参看他的结语。这也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要多寻张五常高见者,大可不必看本书,远有《佃农理论》,近有《经济解释》,是不是大师,那里见分晓。
  
  不喜欢本书的理由,却可以很多,我看了这里的八篇评论,可窥一端倪:张大师口气也相应地大,对自己经济学贡献的描述占去不少篇幅,再读那口气,似乎在学界闯荡不往而不利;张大师对真实世界影响力也不是开玩笑,动辄“北京的朋友”,顺我则昌逆我则亡。我常读着读着就觉得这老家伙找骂,也算他该得。当然,批评他还得真刀真枪,找文字的缺点。
  
  张五常抛出的砖,明显的仅举一例,即民囧主与笃财的经济分析那里,他明显走进了陷阱。张说这两制度若竞争,他的筹码绝对押在笃财一边,我们且假设笃财效率的确高(诸位明鉴,正辅为民办事,效率何尝高过?),这效率是谁的效率?笃财的含义,即是无代表权而强迫纳税,对经济的影响,一是枯竭民财,这只要看一眼今日本巢财政支出比例即可知晓,若裁撤冗员退还税款,不知今天本巢富到哪里去;二是政策难测,首先得为权力服务,张五常骂的最凶的劳合法,放在西方,“滋本佳控制的议会”肯定是要砍掉的。
  
  还有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张五常的语言风格。有美国华人的风骨,但明显比较口语。奇怪的是常常不加主语,这难道是经济学论文里全是被动句所致?留待探究。


  我至今记得我上环境经济学的第一课,课间,我向那个不错的老师寻求几本关于经济学的书。不是专业,只想能够填充自己心中的好奇,粗浅地知道些琐碎,便已经心满意足了。老方给我推荐了张五常,而张五常的成名作,正是《卖桔者言》,五千字的博士论文,怕是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本《新卖桔者言》是曾经那本卖得炙手的老版《卖桔者言》加上张五常近年来发表过的一些学术观点,还是值得研读的。倚天万里须长剑,五常的讲述的经济学,并不高深,也没有冗杂的公式和算法,说得也都是耐人深思的论点。我记得曾有人对我说五常的经济学观点已经落后了,我不知道此君的结论是出于何种的考量,我想言说的是,若你仅仅从经济学去看五常,那你怕只得九牛一毛。


  可能對於對於研究經濟的人來說,這本書有太多的漏洞(從一些評論看出來),但是對於對經濟一竅不通的我,雖然依舊有很多名詞不明白,和一些表述方式和結論我不懂以及不認同,還是以一種簡單的方式解釋清楚了一些事情的。
  
  我唯一經歷的一次所謂投資,是在老爸的指令下,買賣了一次股票,加之不是一個對社會現象勤於思考的人,所以對於所謂的經濟基本上沒有什麼發言權,只能談談自己的感受。我明白,世人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但是對於現行的經濟規則基本不理解,尤其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看著股市上跳動的字奔忙,對於股市的這個利,我總是有種保有警惕的感覺。每天早上吃早飯的時候,開開電視,新聞過後就是一男一女端坐幕前,開始評價前一天的美股再期待一下新的一天的股市上下,想想這些數字後面無數西裝革履的人為之奔忙,無數心為之上下,就覺得有莫名的喜感。就我那少的可憐(就一次)的所謂投資來說,我不知道這個行為背後的那一些牽扯,就作為一個個人來講,我所經歷的就是覺得最近這個股票挺低的,買了一些,然後過了兩個月,賣出去了,得了5000塊,結束。我的感覺除了開心,還有一些不安。作為一個理工科的學生,可能已經習慣了有實物或者有勞動付出有回報的這種直觀的交易類型,對於這得來的錢,我付出的是幾次點擊,一些本金,和所謂的一些思考(低買高賣)。對我個人來說,我覺得這些不足以得到這些錢,因此不安,不過也藉此明白了為啥這麼多人在股市中折騰。。。雖然有同學給我解釋了一大通這些錢是如何來的,我依舊似懂非懂,依舊不安。
  
  偏題了,我說了這麼一大通,其實是想說明我就是一個經濟學上的白痴而已。。。所以看這本書讓我看得進去且看得明白了一些道理是在我預料之外的。很是贊同他的事實勝於雄辯的那種論調,也同樣鄙視那種純理論派,沒有轉化成實踐來驗證的理論真是還不如沒有呢!可能有些話說的是太直白簡單了,畢竟面對的是這麼個複雜的社會,可能簡單的道理運用起來會有諸多的變數,但是一些基本的理論就以這樣的形式解釋明白對於我們這種經濟學白痴也是一種好事不是麼。雖然讀完之後依舊還有一堆的疑問,但是好還是有些少少的頭緒了。
  
  
  ---------------------------------------
  PS:我很好奇作者最近如何了?因為剛開始看這本書關注這個人,得到的消息就是他逃稅和有關古董(??)的新聞。。。


  张五常这个名字,是名气大了,我对他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一头乱发,很有无常的感觉,这和他的名字又是巧合。
  
  说起张五常的经济学观点,我读来读去就是三点:
  1、凡是市场能决定的,政府就不要去干涉。
  
  2、地区经济增长的竞争,乃是经济制度设计的竞争,所谓好制度,就是要为能市场控制的范围取消交易成本。
  
  3、中国的事情,乃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人口经济体崛起,所以不要信从其它经济专家的话,要走自己的路。
  
  最后一句话我猜北京的朋友爱听,张五常写文字很喜欢讲北京的朋友,我猜他在北京是没有我们理解或以为的那种“朋友”,我猜只是因为这个人嘴巴太大,只怕高明的经济政策到了他这里,就变成《卖桔者言》换银子去了,国家机密就没秘密可言。
  
  张五常在经济学上到底有没有地位,我不是行业人士,我无法评判,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他说自己是第一位被邀请参加诺贝尔典礼却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专家,这反过来大概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这本《新卖桔者言》,好处是作者个性鲜明,不怕妄自菲薄,这是张五常一贯的标签。他的文字有特点,多用短句,喜引诗文,他似乎不想让你把他当作是经济学家,而是把他当做是一个文化玩家。
  
  我相信这样的评价张五常一定很喜欢:
  在所有的经济学家中张五常是最会玩文化的
  在所有的文化玩家中张五常是最懂经济学的
  
  这本书有些思考很有趣味性,因为贴近他的生活,但有些文字内容重复,前后啰嗦,编到一本集子中,实在是缺乏裁剪。像他小时候广西的故事,看第一遍觉得有趣,在一个本子里谈了三次就是面目可憎。
  
  这样的选集,不应该追求厚度,思考有趣味性,就好。书不是靠堆砌厚度来对得起卖价的,这点对所谓经济大家应该好好检讨下为什么自己做学问做得如此浮躁。
  
  在经济学上,张五常是不需要证明自己的,估计他认为能有资格说他好坏的人,他看得上没几个。
  
  不过张五常的文字三篇不离北京的朋友,似乎太在乎北京的朋友(领导?)是否赏识他的真知灼见,这又不能免俗(想以学问求闻达,做经济国师?)。
  
  我看五常喜欢诗词,我也借他喜欢的一首来送他,倒符合他北京的朋友对他的一贯态度:
  
  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老人家最近一口气连续出了很多书,我也跟着一口气读了一堆,很喜欢老人家的文笔,没有高深的理论和公式,嬉笑怒骂中挥洒自如,小现象中讲透大道理。且文中还夹杂了一堆如“ 弹弓手、辘上辘落、辘瓜、执到宝、跌眼镜、话事、成个弹起 ”之类的粤语,一个真性情又背负绝世武功的老顽童,在书中呼之欲出,读起来很过瘾。
  但在本书93页《荒谬的定律》中,发现老人家似乎错误理解了“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定律)。因为格雷欣定律有个特定的应用条件,就是“金银复本位制”。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币与银币同时作为本位货币并有固定的法定兑换比率(面值、法定比价),但由于金、银作为贵金属,本身就有价值(实际价值、市场比价),面值可以法定,而实际价值是会随市场波动的,实际价值高的币种就会被人们收藏、溶化而退出流通,所以,劣币可能是金币,也可能是银币。而老人家抛开了复本位制这一特定条件,仅理解成金币的新与旧问题(实际是货币品相的问题),自然是解释不通了。因此这定律,在老人家眼里成为了“谬论”,并进而批判,就是必然的了。
  当然,这个小问题,不会影响老人家在我心中英明神武的形象,但任何时候,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2010年03月19日日志 《新卖桔者言》读书笔记之一
  
  
  
  一、张五常在经济学著作《新卖桔者言》中的“卖桔者言”一篇中提到一个经济现象,香港除夕夜,卖观赏性年桔的花市老板,在午夜收摊之前,如果卖不掉的话,他们会把余下的年桔销毁,却不并以极低的价格清盘,也不会成人之美顺手送人。这是为什么呢?同样的,在KFC里,烤熟的鸡腿、鸡翅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售出,会被丢进垃圾桶,却不会打折出售,免费派送或给内部员工食用。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想答案是这样的:一、维持一种市场的规则,这种规则的坚持对自己和市场都有利,年桔在除夕夜,随着顾客越来越少,已经降低到一个较低的价格了,如果再降或者白送,正常需求者可能专挑这个时候来捡便宜,就像我会选择在年货展的最后一天的撤展前两小时去购置年货一样,卖不掉就销毁实质上是坚持了一个底价,KFC则是坚持了一个固定价格,这可以让他一个时间段的总收益有保障;二、免费送人,免费食用,这个方法很利他,满足了潜在消费者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它反而降低了消费者的数量,这些潜在消费者在其他条件的作用下,是有可能掏钱消费的。
  
  
  
  二、在“会走动的资产”一篇中,张五常说,“研究中国农业时,我很佩服中国人养鱼的智慧,水稻的田地竟然在稻收成后,加水而用以养鱼。鱼可为稻田增加肥料;鱼收获后,又再种稻……我跟过的数十种轮植的方式中,鱼与水稻替换最富想象力。”我曾经听一位老家山西晋城(晋西南)的同事说,当地农民春季会主要种植两种作物,一种是小麦,一种是大豆(黄豆),小麦需要水分,要风调雨顺,才有好的收成,而大豆喜旱不喜湿,天干物燥,寸草不生,才有好的收成,二者种植比例相当,一半一半,这样,如果当年雨水充足,小麦会丰收,如果大旱,大豆会丰收,无论如何,农民都不至于颗粒无收,这是一种安全的组合,像是买了期货来对冲一样,这也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智慧。
  
  
  
  三、张五常说“格雷欣定律”不对,劣币不能驱逐良币,购物的不愿付金币而付劣币,但卖东西的也很精明,必然见劣币而远之,即使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是良币被收藏了起来。可是,真的不存在这样的现象吗?比如在一个贪污受贿非常严重的政府或机构里,洁身自好的人是不是会被边缘化呢?当司马迁说要把《史记》藏之名山时,是不是因为虚张声势的赋文太畅销了?或许我们可以自我安慰地说,从一个地域更广阔时间更久远的市场来看,还是良币驱逐劣币,不过,这听起来更像是在说,付出总有收获,好人终有好报。苦笑一声先!
  
  吴学俊


  刚学习经济学时,对名家大家都有着盲目的崇拜与执着,尤其再加上看似中国人的名字十分稀少,也就更觉得珍贵,好像他们说什么都要奉做金科玉律。慢慢的学的多了,看的多了,才开始可以学会客观的审视。
  张五常在国内的名气,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类似以上的群众妄想之中的。他真正出名的时候,广大中国读者不但不知道,想读他的著作,也基本可以说读不到,因此他真正的学术成果,其实大家知之甚少。然而正是这种久闻其名,不见其人,好比传说中的武林高手,让他在中国有了广大如我一般臆想中的崇拜者。
  如今,他的书在中国越出越多,真读起来,倒有点让人失望了。尤其这一本中,多是豆腐块大小的文章,有的长度还不如高考作文,如此简短的篇幅真是很难详尽的阐述某种学术思想,而且其中夹杂着不少对别人观点的粗糙辩驳,内容质量实在不能算高。
  
  比如其中某篇以“荒谬”二字批判了“格雷欣定律”,认为其“似是而非,错的离谱”,收币之人除非是“傻帽”,否则并不会接受劣币;并列举了几个“良”驱逐“劣”的例子。
  然而就我看来,这段批判其实更为可笑,他否认“格雷欣定律”的必然前提,是市场要能够分辨“劣币”和“良币”,因此收币人才能够原理劣币;然而,如果市场并不能分辨呢?我对16世纪的英国并无详细的研究,然而仅用现代黄金的概念,也可以证明“格雷欣定律”很可能存在:如市场上规定足额的金币都应该是24k金的(以今日标准而言),然而有些人把24k金混合其他金融融合成了18k金的金币,并在市面上流通,敢问收币之人如何远离劣币呢??难道每次交易前都先去类似的黄金协会鉴定么?即使18k金还可以分辨,那改熔成21k金呢?在市场难以分辨优劣,又或者分辨需要很大交易成本的情况下,格雷欣法则显然很容易成立。
  再举一例,我曾看过一篇文章,以格雷欣法则分析为何现在二手车市场上,劣质车普遍多于优质车:车辆的保养和配件的磨损等对二手车而言形成了很大的质量差异,然而购买者缺乏足够的信息以及真实情况的鉴别能力,面对大量以次充好的现象,只能降低对二手车市场的平均预期,因此也就降低了平均开价,最终造成在二手车市场上劣质车普遍多余优质车。
  此书的另一篇文章“讯息费用与类聚定律”,我认为更是“格雷欣定律”的翻版:咖啡厅的欢场女子长相十分平均,并不见特别漂亮和特别丑的。因为交易价格不公开,顾客只知平均价格,对特别漂亮的女子而言,就亏本了。这难道不是另一个版本的“劣币驱逐良币”么?因为市场的平均预期低于优质品的公平价格,不甘心亏本降价的优质品只得转而退出。张五常将之称为“讯息费用导致的类聚定律”,我则认为,这是换言之的格雷欣定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优质品被劣质品驱逐。而“类聚定律”与“格雷欣法则”的最大区别,我认为只是文字游戏:强调劣币驱逐良币,可以解释为“丑女”有能力驱逐“漂亮的”,然而在一定价格范围内,难道不真的是这样么?况且格雷欣法则并没有说优质金币是被假冒的铜币驱逐出市场的,所谓优劣,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对比,否则市场也就真是十足傻帽了。
  
  此外,书中收录两篇批判博弈理论和股票技术分析派的文章更是让我哭笑不得,张五常真是无愧“老顽童”之名了,这两篇文章就好像周伯通梗着脖子说,我就不喜欢郭靖那样的孩子!
  尤其批判图标派的那篇文章,称“股市上的所谓图标派,是因为或然率允许有不尽不实的数据联系而促成的。历久以来,我成‘图标派’为‘风水派’”。得嘞,合着世界上这么多研究股市技术分析的人,都和看风水的骗子差不多了?!张老顽童更是称:“以事实来解释事实,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看到这儿,我真是想哭了。如果一个人在走过某地时,十次有九次都摔了跟头,那么在他第十一次路过此地时,以合理的赔率下注他还会摔倒第十一次,这样的以事实来解释事实,有什么逻辑上的不可能呢??在赔率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这分明是严密的数学概率应用呀!即使这个人这次并没有摔跤,但如果有100个这样的人呢?靠此盈利难道还是逻辑不可能么??
  
  越翻此书,越让我深感纯粹的经济学理论家脑筋之有问题。。。。就好像那个笑话:
  路人甲与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甲说:“看,地上掉了100块钱!”经济学家说:“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有,早被别人捡走了!”
  我想,我还是当个偶尔会因为低头找钱而被经济学家嘲笑的非理性人吧。。。。
  
  
  PS。此书自夸一大优点是:张五常应用的是“求错”的科学方法,而不是“求对”,因而更有实用性。从数学角度而言,一条定理只可能被否定的事实推翻,而不可能被肯定的事实证明,这是毋庸质疑的。然而细想之下,此言用于经济学研究就大为不妥了。什么是经济学?它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而并不是严密科学;社会学的更大意义是解释世界,有利于更好的应用于世界,而并不是找一个放之世界皆准的真理。世界之大,变量之多,经济学的研究只能是舍弃了大部分变量,将许多事实精炼化,模型化。放松任何一个被假设了的变量,都可能全面的推翻一些结论。因此,错例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某条经济学的观点就不能为社会产生正面的意义。比如,一条非理性人假设,就可以颠覆整个微观经济的基础,那难道所有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上的研究就可以统统去死了?
  举个现实的例子:姑娘们大多数是爱鲜花的,由此经济学家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小伙子追姑娘,送花的成功率比较高。
  然而,这样的结论并不能排除有个别姑娘是花粉过敏,看见花就气愤的想打人。按“求错”的科学方法,因为看到某个姑娘因为花而拒绝了追求,小伙子们以后追求姑娘就都不再送花了么??
  很多理论,并不因为它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才对社会有意义。否则就社会科学而言,除了人都是要死的,还有什么是没有错例的真理呢??
  
  PPS。此类现实生活经济学的书,国内外出版的都不要太多了,随便举几例,国内有《生活中的经济学》,国外有《牛奶可乐经济学》。就想了解基本经济学原理而言的读者,此书的可读意义实在是排名非常不高。
  当然此书对于经济学研究者而言,许多文章都是可读并有非常有意思的探讨价值的。
  不那么一直执着于和经济理论较真的读者。。。可以不浪费这个钱了。字大行稀28元。。。。
  
  
  
  
  
  
  
  
  


”实用主义“可能不是楼主理解的那个意思。


恩,我改为实证了。


很好的一篇读书笔记 帮到我不少呢


lz好人


呵呵,还不错,一直对他蛮欣赏的,《卖柑者言》 很经典了


老师,您读到产权了吗?您读到企业组成了吗?读到真实世界的经济解释思路了吗?
这是全部的重点。


佩服。看来你很喜欢作者。


敢问如您所述,在复本位制下,谁又愿意收银币呢?其实品相的差别就是价值的差别,哪怕张教授所说的事实有误,道理也是一样的吧。


to楼上同学:“良”与“劣”是相对的,劣币可能是金币,也可能是银币。复本位制下,金、银两币都是本位币,均具无限法偿能力,收款人是不能拒收的。老人家的论据和论证,应当是没问题的,就像是埃蒙斯在04雅典奥运最后一枪那接近完美的10.6环,但这个10.6环,他打到了别人的靶上:)


政府强制收款人按金币的面值,接受买家所付出的金币。但是这个假设经不起逻辑推敲。买家可以自主的选择给出的金币是磨损的“劣币”而不是“良币”,卖家如何不能自主选择卖出的是“良面包”还是“劣面包”。有一个事情你应该相信“卖的总比买的精”。莫非长此下去,“良面包”被驱逐了。世上再无好面包吃!!


当时英国的情况没研究,不好评论lz的结论。但即便lz的结论是对的,即“格雷欣定律有特定的应用条件”,那么格雷欣现象就是个特例,根本不能称之为定律,更遑论被现在的半吊子经济学者滥用了。“格雷欣定律”应更名为“格雷欣特例”,老人家批得好!


昨天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今天上午又查了一下格雷欣法则,同意你的观点,即在权威部门限定固定兑换比率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会获得更多的使用。劣币驱逐良币并不是因为其“劣”,而是其实质价值较低。


我也发现他把各类新定律搞错了。。。


张五常说得“优”是市场认可的客观的优,不是谁顾影自怜的主观的优,在不同市场就有不同的客观的“优”的标准,张五常只解释客观现象,不做主观好恶评价!价值观的东西从价值观上去解决!


所以专家观点只供参考,不可偏信。看了那么多新浪股评预测没几个对头。
支持!


啥时候张五常解释其他范畴了。。。数学物理化学?您举个例子给我看看??
另外,非理性这个都获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了好不好。。。。任何一门学科都会不断挑战之前的理论好不好??
我最讨厌什么都不懂的人不懂装懂瞎说八道。。。
不删你的留言单纯是想让你多现眼。。。


知道什么叫局限条件吗?求错就是要找局限条件啊.


你自己翻翻书就知道找局限条件和求错的区别了
通过特例寻找局限条件和通过找错而嘲笑别人的定理是两回事。。。


牛顿力学不能因为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就说它是错的,而应该说,在相对论效应可以忽略的条件下,它成立.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我觉得张五常在逻辑这方面应该不会存在问题,他的经济解释写的非常好.


我没说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些的不好。。。我说他这本书写的不好,至少非常容易误导缺乏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因为每篇都太短了,主要都是批评现有理论,却连建设性观点都很少。。。所以我说这本书对于致力于研究经济学的人来说还是值得读的,对大众读者来说,此书容易被误读为经济学家除了张五常都是傻子。。。


嗯,你说的有道理,但和张五常比起来,数理经济学家确实解释力不够,那就只能是艺术而不是科学了,不熟悉张的方法论,说实在的,他的书还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


囧。。。其实张五常的理论就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理论,他本身并没有什么创新观点。只不过他比较多的结合了现象而已。数量经济学现在早就out了,已经不是经济学前沿了


说的有道理,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过最喜欢张五常的《卖橘者言》和《私产可养鱼千里》。


科学中没有所谓的out


市场既有可以分辨优币劣币的时候,也有很难分辨甚至无法分辨优币劣币的时候,是否这样理解为格雷欣定律应有有一定的局限范围?另外同类书更好的有何推介?是否指你最后推荐的那两本书?谢谢


其实“风水”,“相面”等古代学说的产生就是通过统计归纳的方法,去试图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某一相师世家,祖祖辈辈观察高颧骨的女人,发现颧骨高的女人多数性欲旺盛,所以得出结论“高颧骨的女人性欲旺盛”。风水学,颅相学,就是古人在科学解释能力低下时,通过大量观察的到的解释世界的学说。但无论大众还有学者,他们可能会认同“风水”这种“事实解释事实”,但没有人会认为这些东西是可以用逻辑推导出来的。
所以“以事实来解释事实,逻辑上是不可能的。”---逻辑上是对的


张五常“本身并没有什么创新观点”?这种话都说得出来只能说明你白读了,多去读读其他经济大家的著作,再和张五常的比较一下,合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货币理论、政制理论等等都去研究下,再来评价张五常在其中的原创贡献


你说:“然而,如果市场并不能分辨呢?”张五常批的就是你这种象牙塔思维,你还把它重复一遍。你举的这种“如果”的例子既偶然又特殊,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持久和普及,劣币小范围短时期出现倒有可能,要想驱逐真币是妄想,就如格雷欣“定律”所表达的一样荒谬。


“购买者缺乏足够的信息以及真实情况的鉴别能力,面对大量以次充好的现象,只能降低对二手车市场的平均预期”自相矛盾的话,既然“购买者缺乏足够的信息以及真实情况的鉴别能力”,又怎么知道二手车“大量以次充好”?这恰恰证明了购买者对二手车的平均质量具有分辨优劣的能力,从而正确作出“降低了平均开价”的决策。那你奇怪,怎么优质车就被“驱逐”了呢?不是被驱逐,而是二手车市场本就不是一个市场,在这个例子里就是两个市场——劣质与优质市场,谁让你把自己的好车跟一堆坏车搁一块卖的,这样你就理解了,现实中会出现好车车主把好车集中在一块卖的现象,怎么会从市面上被驱逐呢?天方夜谭。打个比方,你很优秀,跑到一个差公司都是平庸之辈,工资都一样,那你在这个世上就永远没市场了么?任何正常思维都知道在要价不得的情况下你会跳槽直到被支付更高工资——当然,前提是你不是仅仅自以为优秀。


首先,应该说社会科学的所有定律定律都有其局限性,否则也就不存在学派之说了。
其次,我认为最需要抨击的现象不是学术见解的不同,而是因为学术见解的不同就变得不会说人话,只会人身攻击,只会搞自己的一言堂。我本身并没有否定张五常有其自身的学术成就,然而张五常在许多自己不了解的问题的论断上,太过武断专横,难道这是不许别人指责的?
第三,很多人在这里强调“逻辑正确”这件事,我只能说他没学过基础的逻辑学课程。逻辑正确并不代表逻辑结论正确。因为逻辑前提很可能是事实上错误的。我还能说什么呢?不多说了。有时间和别人胡搅蛮缠,不如自己多看看书。


没人有工夫和你胡搅蛮缠,上面的留言都是就事论事针对你的观点提出的批评,你的评论既然发表在公开场合就要考虑其公共影响,我的批评也是给看评论的人看的,是非读者自会评判。至于给lz的个人意见是,书看多了要学会分清不同的甚至互相矛盾的观点之间的主次轻重,大趋势和小波段方向可以完全相反,但不妨碍它们都成立,虽然它们都成立,但你得知道它们终究有主次之分。别习惯了鸡蛋里挑骨头,最后只见骨头不见鸡蛋。


看了那么多新浪股评预测没几个对头。
+1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灵感的来源


在看书之前,总喜欢规则化的事务:上公车要排队,定价最好不二价,等等。看书之后,开始喜欢讨价还价,开始理解一些以前所谓的世俗。总而言之,张大师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让人重新注视尘世。神爱世人,平等如斯。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张先生是个哲学家,哈。


……这个,这本书不是给想要入数理经济门的人看的,是给新制度经济学人看的,两派大不同


楼主举得那两个例子,是类聚。姿色差的妓女会集中到一起。
张五常的意思,是不要以为真实世界的交易者们都是傻逼,不懂得假钱不收。


这本书能够启发我的观察力。比如,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市场上的经济行为;又如,法律是与经济行为相关的;风俗习惯可以减少交易费用。这些都是可取之处。至于这本书中某些观点的不足之处,我还没有能力提出批评。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待不足信的观点,先怀疑吧,如何批判待到以后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再来。


尤其批判图标派的那篇文章,称“股市上的所谓图标派,是因为或然率允许有不尽不实的数据联系而促成的。历久以来,我成‘图标派’为‘风水派’”。得嘞,合着世界上这么多研究股市技术分析的人,都和看风水的骗子差不多了?!张老顽童更是称:“以事实来解释事实,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看到这儿,我真是想哭了。如果一个人在走过某地时,十次有九次都摔了跟头,那么在他第十一次路过此地时,以合理的赔率下注他还会摔倒第十一次,这样的以事实来解释事实,有什么逻辑上的不可能呢??在赔率设计合理的情况下,这分明是严密的数学概率应用呀!即使这个人这次并没有摔跤,但如果有100个这样的人呢?靠此盈利难道还是逻辑不可能么??
——————————————————————
我觉得他是说以事实统计来解释事实不可靠,但并非应用不可靠,经济学不就是求个为什么吗,如果只知道用“事实”解决“事实”那还做什么学问啊?


技术分析派是傻逼,这已经是投资界的共识了,劣币驱逐良币是说成色好的货币会被珍藏起来而不进入流通领域,因为货币本身的价值不影响它的流通,楼主经济学一般般,金融学算差的,不知道什么学校教的还是自己学得不好


他的书我也看不太懂,他的形式逻辑这块一般不会出问题的。
您应该是学文科的吧,里面的论证基本都是类比,没有推演的步骤。
事实当然不能解释事实,只能说伴随着一件事实出现的另一件事实,他们之间可能有关联,但是是不是能解释的原因,就肯定不能肯定了。
您这文章通篇都是概念堆砌,没有论证。
不过最后的结论对了,他的书,一般人不容易看懂。反正我看不太懂。


楼上的,难道经济学属于理科吗……


你头半句话说“他的书我也看不太懂”,但接下来又说“他的形式逻辑这块一般不会出问题的”。。。那你到底看懂了吗。。。


楼主不懂经济学。。。。。。。。


一个姑娘花粉过敏,就是条件发生变化了。在科学的世界里(现在量子物理除外)没有“也许”。就应了爱因斯坦那句话,“上帝不掷骰子”。看来你对什么是科学并不是很清楚,虽然你写了这么多。


我很欣赏恪守科学方法论的经济学者。至少在驳斥“一条定理只可能被否定的事实推翻,而不可能被肯定的事实证明”应用于社会科学的言论中就知LZ对科学的认识还是不足的


我读张五常的经济解释,无力感油然而生,感觉晦涩难懂,楼主推荐些书吧,基础的


虽然我尚未看过他的这本书 看了lz的评论也有所启发 但是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我觉得这更需要一个良好制度的建设 如中国山寨的横行实际上是对知识产权的不重视引起的 这样的话 没人就愿意去创新了 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呢 在重视知识产权的国外 虽然也会有盗版现象 可是主流确是大家踊跃创新 而山寨盗版的东西却会被鄙视。此外,对五常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交易费用理论 (窃以为作为经济学基础普及书还是不错的)


技术分析本来基础就是在于历史会重演,信息均反映在价格中那么几个假设啊,而这些假设背后更基础性的东西都是被忽略的。所以说技术分析像看风水我并不认为不妥,股价变动很多时候根本没有逻辑可循。


根据张五常的理论,技术分析的其实是为了节省信息费用,以为要预测未来需要超高的信息费用,这也是为什么未来发生的事总是伴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原因。当然,人还是不得不去预测未来,所以退而求其次,用历史信息来“代替”真实的未来信息,目的是降低信息费用的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楼上自己都说了技术分析是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的,假设就不是真理,关于这一点可以读张五常《经济解释》第一卷第一章,解释的很详细。


呵呵,LZ一家之言,另一个角度来看五常,很好啊,大家不必较真。我觉得LZ写得很在理。


这个比喻有意思
路人甲与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甲说:“看,地上掉了100块钱!”经济学家说:“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有,早被别人捡走了!”


楼主尚未看过张老师的代表作《经济解释》(第二版现在出到第三本),便下此结论未免草率,你文中所讲的甚多,在《经济解释》里有回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