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
2010-10-29
麥田出版
蔡智恒
224
无
《蝙蝠》這本書包含了三篇各約三萬字的小說—— 〈米克〉、〈蝙蝠〉、〈求人之水〉。 其中〈米克〉和〈蝙蝠〉的題材和我之前的寫作題材相比,可能有明顯差異。 題材或許有差異,但行文風格我想是一樣的,我大概就是這樣了。 很多寫作者一生都在追尋屬於自己的風格,然而一旦形成自己的風格後,卻又千方百計想打破它。 因為怕讀者會說:怎麼老是這樣的風格,不知長進。 所以寫作者是很可憐的,因為會想太多。 我很慶幸自己並不會想太多。 很多東西會變,作者的心態也會變。 改變通常是自然形成的,不必刻意,時間就是最強的氧化劑。 30歲的你自然跟20歲的你不一樣。 一個寫作者應該成長,應該努力寫出更好的小說。 讀者的期望是看到這個作者寫出更好、更深刻的小說。 這點作者要謹記在心。 我也謹記在心,不曾稍忘。那麼這就夠了。 在我的寫作歷程中,由於現實生活還有正職的緣故, 往往寫完一本書後要等半年以上才寫下一本,有時甚至會等一年半。 在等待的時間內,我一個字也不寫,甚至也不去想關於寫作這件事。 但《蝙蝠》不同,在寫完《鯨魚女孩?池塘男孩》之後, 我想立刻動筆,連一天也不想等。 不過現實的環境並不允許,我還是等了四個月才動筆。 之所以會想立刻動筆,是因為寫《鯨魚女孩?池塘男孩》的過程中,我想起以前那種很想寫點什麼的衝動,也想起一些曾經遺忘的東西。 因此我想趁著還記得時,趕緊動筆完成。 〈米克〉和〈蝙蝠〉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 這兩篇我在幾年前就想寫了。 這十幾年來,我寫的東西都被歸類為愛情小說。也因此我常被問: 「會不會想寫別的題材的小說?而不是只寫愛情小說?」 有的寫作者可能會被激起鬥志,或為了證明自己也可以寫別的題材,於是刻意挑選不同的題材書寫,甚至徹底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 但我不會。 我不會藉著寫各式各樣的題材來證明自己很厲害,什麼題材都會寫。 如果要證明自己很厲害,那我會做別的事,不需要寫小說。 比方我可以加入地球防衛隊保護地球。 扯遠了。拉回來一點。 因為〈米克〉和〈蝙蝠〉的題材明顯跟愛情無關,所以你可能會以為我是否想做些改變,或是想轉型之類的。 但我沒有這種想法,如果我只是因為想轉型而刻意轉型,那麼你可能會覺得我好像只是去整型。 即使〈米克〉和〈蝙蝠〉看起來跟愛情無關,但這兩篇故事裡面也描述了一點愛情成分。 如果我在這兩篇故事中,再加強一些關於愛情的敘述,搞不好〈米克〉和〈蝙蝠〉也會被視為愛情小說。 所以也許之前我寫的東西都被歸類為愛情小說的癥結,其實只是因為小說中愛情部分的光芒太耀眼,蓋過其他非愛情部分。 嗯,這樣想的話,事情就單純多了。 不過如果我陶醉在這種自我幻想中,你會不會想打我? 言歸正傳。 我不會刻意挑選題材來寫作,因為題材不是重點,重點是故事本身。 因為〈米克〉和〈蝙蝠〉是我想寫的東西,於是我用適合的文字和情節組合成故事,這就是我在做的事。 〈米克〉和〈蝙蝠〉很像,這兩篇故事的濫觴都只是一段話。 〈米克〉是: 「在你身邊讓你珍愛的動物,可能是你前世的親人、朋友或是愛人,當牠陪你度過你這輩子最艱難的歲月後,便會離去。」 〈蝙蝠〉則是: 「死去的親人或愛人會化身成蝙蝠,飛回家看他生前所掛念的人。」 另外很巧的是,這兩篇的字數幾乎相同,寫作時間也都是一個月。 每個寫作者心中都有一片沃土,當種子灑下,他得細心呵護照料,讓她長成應該要長成的樣子。 每朵花都有她自己的樣子,不需要也不應該勉強把牽牛花種成玫瑰。 對我而言,當〈米克〉和〈蝙蝠〉的種子在我心中灑下,我便耐心等她們發芽,然後澆水施肥,最後讓她們開花。 我很欣慰〈米克〉和〈蝙蝠〉都長成她們應該要長成的樣子。 以上的文字並沒有暗示我是一個很厲害的作者,請別誤會。 因為你知道的,我一向是個謙虛低調的人。 可惜如果一個人的優點實在太多,卻要他避免提到自己的優點,那是件很艱難的事。 所以當我不小心洩露出自己的優點時,請你見諒,我已經盡力隱瞞了。 〈米克〉的主角是一條狗。 狗似乎常在我的作品中跑龍套,例如《亦恕與珂雪》和《孔雀森林》。 而《夜玫瑰》中,一隻叫「小皮」的狗,甚至扮演分量不輕的角色。 現實生活中,我養的狗也叫「小皮」,今年十歲。 每當我寫東西時,牠總會安靜趴在我腳下陪著我。 我常邊打字邊用腳掌撫摸牠的身體。 別的寫作者可能會有神來之筆,但我通常是狗來之筆。 所以如果我的文字很白目,請你多包涵。 〈蝙蝠〉裡提到的傳說,我小時候聽長輩說過。 不過身旁的人似乎都沒聽過這種傳說。 後來我猜想蝙蝠傳說的源頭,可能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 我也漸漸明白,很多迷信和忌諱可能只是一種單純的心情,並非無知。 〈求人之水〉是我今年年初想寫的東西,原本預計明年才動筆。 不過寫完〈米克〉和〈蝙蝠〉後,我想再寫一篇三萬字的故事。 〈求人之水〉在我的預計中剛好是三萬字左右,所以就寫了。 這樣也好,不然如果放著,很可能會像〈米克〉和〈蝙蝠〉一樣,在我心裡壓了幾年後才寫。 〈求人之水〉的濫觴是那首俳句,我便以那首俳句的氛圍寫故事。 說來你可能不信,我第一支手機就是在香港轉機時遺失。 而這兩年來,偶爾會有女孩子打電話問我近來過得如何? 但我並不認識她。 Whoever reads this fiction,請你轉告她, 我真的不是她認為的那個人。 總之這三個故事組合成我的第11本書,請指教。 寫作者的際遇往往會有兩種極端-- 懷才不遇、懷不才卻遇得亂七八糟。 我是屬於後者。 所以我很感恩,也很誠惶誠恐。 我不得不竭盡所能,寫好每一個故事。 處在這個變動劇烈的時代中,篤信的價值觀或許會動搖。 但我認為自己並未改變,我依然只是個在網路上寫小說的人而已。 我喜歡簡單寫、單純寫,對文學價值沒有強烈的企圖心。 我只希望能保有寫作者那顆最初也最完整的心。 那就是文字本身,那就是故事本身。 那就是寫作者心中那處明亮的地方。 而我只是很努力,很努力將那種亮度帶給你而已。 蔡智恆 2010年10月 於台南
愛情,不是最終的依靠。
只有退到底線時,才發現,身邊默默陪著你的才是真正值得的情感。
三篇動人的短篇療癒故事集結,蔡智恆用文字溫暖你人生中的低潮。
<米克>
「如果我下輩子無法當人,我希望變成一條狗,陪在你身旁。」
『妳下輩子只想陪我十年嗎?』
「雖然只有十年。但卻是我全部且毫無保留的一生。」
<蝙蝠>
我終於明白了。
無法見亡者最後一面,生者一定會終身遺憾和悔恨;
但是,當亡者化身為蝙蝠飛進家裡相見,將不再有遺憾和悔恨。
牽掛與放下,咫尺轉念之間。
<求人之水>
宅男工程師因為一通陌生來電,開啟了一趟莫名奇妙的尋人之旅。
為的是,電話那一頭,素未謀面卻又逐漸熟悉的青春少女……
朝顏生花藤 百轉千迴繞釣瓶 但求人之水 ……
蔡智恆
BBS的ID為jht,網路上的暱稱是痞子蔡。1969年生於台灣嘉義縣,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博士。1998年於BBS發表第一部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造成全球華文地區的痞子蔡熱潮。自此以後,左腦創作小說,右腦書寫學術論文,獨樹一格。
米克
蝙蝠
求人之水
写在《蝙蝠》之后
昨晚文賢開車載著我和小傑,從台北連夜趕回他南部的老家奔喪。 文賢的阿嬤上星期過世了,今天一大早在殯儀館舉行葬禮。 葬禮結束後,阿嬤的遺體被火化,骨灰安置在公家所建的靈骨塔中。 由於小傑才七個月大,家人擔心參加葬禮會對他有所沖煞,因此讓我這個孫媳婦留在家裡照顧小傑。 經過一整天的忙碌,文賢跟家人們回家後便在樓下泡茶聊天。 我坐在二樓小房間的床上,抱著剛喝完奶的小傑,輕聲哄他入睡。 落地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了,有別於擁擠城市入夜時分的喧囂,這個小漁村在此刻顯得十分寂靜,只隱約聽見蛙叫蟲鳴。 寂靜的氣氛突然被擾動,空中傳來翅膀拍動聲,我不禁抬頭看了看。 只見一個灰黑色的身影正在房間內快速繞圈。 牠的外型不像是鳥,應該是…… 那是蝙蝠! 「呀!」 我驚駭過度,大聲尖叫起來。 懷中的小傑被我驚嚇到,也放聲大哭。 我低下頭閉上眼睛,緊抱著小傑,頭皮發麻、渾身發抖、寒毛直豎。 耳畔響起一陣急促的上樓聲,房門猛然被開啟。 「妳怎麼了?」文賢的聲音很緊張。 「蝙……」我牙齒打顫,「蝙蝠。」 「在哪?」 我仍然低頭閉眼,只用右手往上指。 原以為文賢應該會立刻趕牠走,但過了一會竟然沒有任何動靜。 我鼓起勇氣睜開眼睛,緩緩抬起頭,只見他在我身旁坐下。 「蝙蝠離開了嗎?」我的聲音還在發抖。 「蝙蝠還在,不過不用怕。」他似乎很興奮,「那是我阿嬤。」 我大吃一驚,不知道是因為蝙蝠還在?或是文賢所說的話? 「別怕。」文賢輕輕摟著我的肩膀。 「你快趕走牠呀!」 「不。」他居然笑了,「阿嬤化身成蝙蝠,飛回家裡來看我了。」 「你說什麼?」我整個人呆住。 文賢沒回答我,只是仰頭看著蝙蝠,喃喃自語。 「對了,阿嬤還沒看過小傑,她一定很想看看小傑。」 文賢從我懷中抱走小傑,讓小傑坐在他大腿上,並將小傑的臉朝上, 「小傑乖,別哭了。阿祖來看你了唷。」 我又吃了一驚,想抱回小傑,但雙手仍在發抖,使不出力。 而小傑竟然莫名其妙停止哭泣。 我躲在文賢背後,縮著身體、瞇著眼睛、雙手抓住他肩膀,偷瞄空中。 那隻蝙蝠依舊在空中盤旋,似乎找不到離開的出口。 牠越飛越快,我的心跳也越來越快。 突然間,牠改變方向朝下,直衝文賢和小傑而來。 我反射似的低下頭並且不停尖叫。 「妳已經證明妳的聲音很高亢。」文賢笑說,「可以停止尖叫了。」 「蝙蝠呢?」 「走了。」 「真的嗎?」 「嗯。」文賢說,「阿嬤走了。」 「為什麼你老說蝙蝠是阿嬤?」我驚魂甫定。 「妳聽過一種傳說嗎?」他說,「死去的親人或愛人會化身成蝙蝠, 飛回家看他生前所掛念的人。」 「我沒聽過這種莫名其妙的傳說。」我問,「你是從哪聽到的?」 「這是阿嬤告訴我的。」 「為什麼不化身成燕子或麻雀之類的鳥,為什麼非得變成蝙蝠?」 「妳對蝙蝠有意見嗎?」 我對蝙蝠沒有意見,我只是覺得蝙蝠的長相非常噁心。 有些人討厭老鼠,有些人害怕老鼠,而我對老鼠是既害怕又厭惡。 如果是會飛的老鼠,更比老鼠可怕十倍以上。 對我而言,蝙蝠就像是會飛的老鼠。 我第一次親眼看見蝙蝠是在唸國中的時候,那時牠也在屋子裡繞圈。 我嚇呆了,嘴巴大開卻叫不出聲音,整個人僵住,渾身起雞皮疙瘩。 牠突然朝我俯衝而來,在離我鼻尖大約只有五公分處,再拉起身朝上,又在屋子裡盤旋一圈後,終於找到窗戶的縫隙飛出去。 蝙蝠飛走後三分鐘,無法動彈的身體才恢復知覺,也才發得出聲音。 我開始哇哇大哭,哭聲嚇壞了媽媽和弟弟。 其實我並不是個愛哭的女孩,甚至可說是個幾乎不會哭的女孩。 即使是父親過世時我也沒哭出聲音,只是掉眼淚而已。 但那次親眼看見蝙蝠後,卻讓我足足哭了兩個小時,晚飯也沒吃。 蝙蝠是如此可怕的動物,因此死去的親人或愛人會化身成蝙蝠的傳說,我不僅很難相信,也打從心底不願意去相信。 「你相信這種傳說?」我問文賢。 「嗯。」他點點頭,「因為這是阿嬤說的。」 文賢的神情非常篤定,我便不再表達對這種傳說的質疑。 文賢和阿嬤的感情非常好,因為他可以說是由阿嬤一手帶大。 阿嬤有七個孫子、四個孫女,文賢既非長孫、也非么孫,他排行第五。 照理說他應該沒有特別被阿嬤疼愛的理由,但阿嬤卻跟他格外有緣。 在11個孫子女中,只有文賢是左撇子,而阿嬤剛好也是左撇子。 大家都說這是因為只有文賢是被阿嬤帶大的緣故。 文賢剛出生時父母很忙,於是阿嬤自願要來照顧他。 嬰兒時期喝奶、吃飯、洗澡、換尿布幾乎都由阿嬤包辦。 唸幼稚園時,阿嬤會牽著他的小手上學,放學時也會去幼稚園接他。 上了小學後,他總是跟阿嬤一起睡午覺,除非要上整天的課。 唸國中時,有次文賢貪玩誤了時間,11點半才回到家。 文賢偷偷溜進大門,發現平常9點就入睡的阿嬤竟然坐在院子裡等他。 阿嬤看到文賢後沒說話,只是牽著他的手走進家門。 一走進家裡,便看見他爸爸手裡拿了根又粗又長的藤條,坐在沙發上。 「死囡仔!」爸爸氣呼呼地站起身舉起藤條,「玩到現在才回來!」 「你去睏啦。」阿嬤說。 「阿母。」爸爸說,「妳不要管啦。」 「叫你去睏你是不會聽嗎?」阿嬤提高音量,「去睏啦!」 爸爸手中的藤條微微抖動,但只能眼睜睜看著阿嬤牽著文賢的手上樓。 阿嬤一直牽著文賢的手到他二樓的房間,才放開手。 「快睏。」阿嬤摸摸他的頭,「你明天擱要讀冊。」 文賢要離家到台北唸大學那天,阿嬤堅持要送文賢。 老家沒有火車站,文賢得先坐公車到附近城市的火車站搭火車北上。 爸爸說孩子大了,讓他一個人去坐車就好,但阿嬤說什麼都不肯。 爸爸只得跟阿嬤陪著文賢坐了一個小時的車到附近城市的火車站。 在月台上等車時,阿嬤拉著文賢的手走開幾步,然後低聲說: 「這些錢給你。」她把一團鈔票塞進他手心,「別讓你爸爸知道。」 一直到火車進站,阿嬤始終緊握著文賢的手。 文賢大學剛畢業時,他和我成為男女朋友。 沒多久他便帶我回家去看阿嬤,因為阿嬤老是嚷著想看我。 我和文賢才剛走進院子,阿嬤立刻推開家門走出來迎向我。 「真水。」阿嬤雙手握著我雙手,仔細端詳我全身,「真水。」 吃完晚飯後,阿嬤偷偷把我拉到院子裡,拿出一只翡翠戒指要給我。 「我不能拿啦。」我嚇了一跳拼命搖手,而且這戒指看起來價值不菲。 「可以啦。」阿嬤直接把戒指套進我手指,然後笑說:「剛剛好。」 我和文賢結婚那天,婚宴結束後阿嬤悄悄走進新房來看我,說:「文賢這囡仔是我從小看到大,他的個性戇直,容易衝動,妳要好好教他。如果妳受了委屈,跟阿嬤講,不要跟他吵架。夫妻是一世人的代誌,要互相扶持、互相體諒、共同吃苦。」 「我了解。」我點點頭。 「多謝妳。」阿嬤突然流下眼淚,「以後文賢就拜託妳照顧了。」 「阿嬤。」我眼眶也紅了,「千萬不要這麼說。」 我懷小傑四個月時,阿嬤瞞著文賢的爸爸,一個人溜到台北來看我。 阿嬤提著兩大包的食材和補品,一進家裡便到廚房忙東忙西。 「第一胎卡辛苦,要特別注意。」臨走時阿嬤牽著我的手千叮萬囑,「身體要顧好,重的東西不要提,不要太累,要記得吃補。」 我只記得我一直點頭。 小傑出生後,阿嬤的病情加重,開始頻繁進出醫院。 小傑剛滿月,文賢知道阿嬤很想看曾孫,打算帶小傑回老家看阿嬤。 「我現在生病,不要讓囡仔來看我,這樣對囡仔不好。」阿嬤說。 「不要緊啦。」文賢在電話中說。 「你不懂啦,這樣囡仔會歹育飼。」阿嬤說,「等我身體卡好再講。」 但阿嬤的身體卻日益惡化,因此阿嬤從沒見過小傑。 阿嬤過世前的那一個月,都是在醫院裡度過。 這期間文賢從台北專程去看她四次,但每次阿嬤的意識都不太清醒。 最後一次去看阿嬤時,她牽著文賢的手,但卻叫著他阿公的名字。 阿嬤過世的那晚,文賢的手機響了,是他爸爸打來的。 爸爸說阿嬤快往生了,口中不斷唸著文賢的名字。 文賢趕緊叫爸爸把手機放在阿嬤耳邊,隨即神色凝重走出客廳到陽台。 「阿嬤。我文賢啦。阿嬤,你不要害怕,要放輕鬆。妳平時很虔誠拜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一定會來接妳。要記得喔,跟著菩薩走,要跟好,菩薩一定會帶妳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嬤,妳免驚喔,菩薩會照顧妳。阿嬤,妳有聽到嗎?阿嬤。阿嬤。阿嬤……」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