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非是非非 : 邏輯奇幻之旅

孟雲劍 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7  

出版社:

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孟雲劍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非是非非 : 邏輯奇幻之旅 PDF格式下载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无聊,慢慢地渐入佳境,被吸引过来。作者是一个比较会讲故事的人,故事慢慢地有趣起来,在一个被一连串逻辑悖论小故事的牵引下,读者会忍不住被作者牵着走去找答案。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东西挺适合给小孩子看的,可以开发一下心智。


   《非是非非》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哲学书。里面把古今中外的著名悖论都列举了一遍。以前也读过一些哲学类的书,比较喜欢哲学。并不是说这本书里的故事描写的有多么动人,也不是说里面的那些悖论有多么大的用处,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虚幻的故事串联起那么多的悖论,通过这些悖论的探讨,让我们进入思索中。也许我们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忙忙碌碌,缺少的就是那么一点对生活的思索,对生命的思索。
   其实记得我们小时候就有时会讨论这种悖论问题,比方说红色为什么是红色,为什么不叫蓝色,是谁规定了红色的名称,等等,虽然我们没有思考的那么深入,但是每一个小孩子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离哲学最近。当我们成为成年人了,反而越来越现实市侩,也就离哲学越来越远。多思考一些哲学问题,可以让我们离纯真近一点。
  
   喜欢这本书,一本引发思考的书。书的目的不是让你明白什么道理,只是引发你思考,换个角度思考,思考书里的每一个悖论,从而思考身边的人和事。
   每个周五下午,早早回了家,坐在阳台的躺椅上,暖暖的太阳洒在身上,一杯热茶,一些小点心,看书一下午的时光。
   同样类型的,也喜欢《纸牌的秘密》。


  这本被称为中国版《苏菲的世界》看完,感觉还行。作者试图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阐述一个又一个引人思考的悖论,虽然对故事的细节上处理不精,有些骨肉分离的感觉,但是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嘎嘎。说谎者到底是否在说谎,理发师不能确定是否能给自己理发,经典的悖论揭示了这个世界所具有的矛盾症结。而我们就处于种种矛盾之中,按照常理所做出的事,结果却违背了初衷,现实世界的悖论,柏拉图式的悖论,精神世界的悖论,嘎嘎,无关乎逻辑,却又密不可分,带给人痛苦,也带给人愉悦,但起码不会麻木。是本好书,惹人深思,值得一睹。嘎嘎嘎嘎......


  我不反对悖论本身,但我看到书的第11章时再也提不起读它的兴趣了
  时空机器旅行……无语 还有你可以通俗解释,但还希望你加把油 再改一改吧!


   《非是非非》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世界经典趣味悖论》,钱钟书先生说:“悖论成好辞”,所以我对这本讨论悖论的书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而当我刚一读这本书的时候略有一些反感,作者编了一个故事,把悖论一个一个地套到故事里去,而且故事的开头很得并不好,让人觉得有点做作。我以为既然要讨论悖论,莫过于老老实实地写一本学术专著,远比这样地写故事更有条理一些。然而,随着阅读的发展,我渐渐发现了作者的用意,作者并不是单纯地用故事讲悖论,作者有更深的考虑——即书写思考的过程和宣扬思考的力量,而且当你把故事整个看下来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作者写的这个故事本身也蕴藏着一个巨大的悖论(至于这个悖论是什么,为了保持原著的神秘性,在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思考,其实是悖论所带来的最直接的东西。这一点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并不了解。此前我一直以为悖论就是永远也纠缠不清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解决的办法。然而,此书却告诉我们不是这样,有些悖论是可解的;有些悖论虽然不可解,但如果你去试图解决它的话,你的思维也会上升一个高度。于是,我阅读此书产生了两次转变,一开始我只是想去知道世界上有些什么悖论,之后转变为看着作者笔下的人物如何去解悖论,最后变成了我看到悖论题目后会先自己想一下应该如何去解这个悖论。
   也就是说,看着这本书,我学会了更深入的去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此书无疑是成功的。
   所以,当我掩卷之后我最想知道的事情是,此书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遗憾的是,书上并没有作者的简介。
   不管孟云剑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他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学会了思考,所以在此我也想把我思考的成果和孟老师交流一下。也就是说,我希望在这里和孟老师来探讨几个悖论。
   首先,孟老师的书名本身就是一个悖论——《非是非非》,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那是什么呢?书名的这个悖论有点类似性质悖论?
   其次,“昏迷草悖论”。孟老师在索引中说这里的昏迷草本来是一种毒药,但考虑到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书就改成了昏迷草。个人觉得这种改法值得商榷,因为这样一来就使得悖论的效果降低了。我们不妨回过头来重新看看这个故事:一个百万富翁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有人能在头脑里产生吃下昏迷草(毒药)的意识,就可以给这个人一百万,要求是这个人不能做失去理智的事。书里的“昏迷草”是一种无害的草,所以即使一个人产生了服下这棵草的意识也并不是完全失去理智的,如果是毒药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人在理智的意识下是不会产生服毒的想法的,但服无毒的东西就不一样了,比如一个人可以在理智的意识里产生喝下一杯水的想法,这会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觉得把毒药改成“昏迷草”不妥。
   书里还有一个悖论也经过了孟老师的改动,即“全能悖论”。这个悖论的原版是这样的:全能的上帝能制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吗?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悖论出自于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但是在书里却被改成了“全能的主能否造出一辆自己开不走的汽车”。这样一来,悖论的味道就变了。在本书里这个悖论的答案偏向于“肯定”,即“能”,因为如果主造出了一辆方轮子的车,这个车“不可能”被开走,那么主做不到“不可能”的事情也就不算是不全能。书里还举例说比如主就不能改变1+1=2。我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本身就有偏颇,如果主是全能的,那么他绝对有能力改变1+1=2,他改变人类的语言就行了。他可以把1改成2,把2改成1,那么1+1=2就变成了2+2=1。当然,在这里我想着重讨论的还不是汽车的问题。如果把这个题目改回到它的本来面目,即“全能的主能否造出一块自己也举不起来的石头”,那么我想答案应该偏向否定,即“不能”。全能的主当然能举起来任何一块石头,如果他创造出了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那就等于问“全能的主能不能让自己变得不全能”?这样一来,这个悖论的效果就更为明显,而且悖论的性质也几乎要变成了“性质悖论”。
   最后我想探讨一下“摩尔悖论”。这个悖论很简单:外面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外面在下雨。在书里,孟老师着重从“相信”和“知道”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说“相信”不等于“知道”。但我却认为这个悖论有另外一个解决的方法:摩尔知道外面在下雨,但此时在室内的他却没有被雨淋到,于是他“不相信”外面在下雨;而如果他去了外面,则他会淋雨,但此时他就在“外面”,所以对于他来说已经不存在“外面”这个概念了。嘿嘿,不知道我这样解释算不算是狡辩呢?
   索尔仁尼琴认为“读书不能带来智慧”,但是像《非是非非》这样的书却完全可以让人提高智慧。推荐!


  作者似乎想要把很多博伦串联起来以便于阅读和体会,可是写的实在太恶心了,本来很有趣味的博伦,却越看越没劲了!


  初读此书,感觉一般,读着读着,觉得还不错,作者借着一个个小故事,探讨了许多问题。与其说是悖论,还不如说是哲学的思考,人思考多了,必然会有一些对世界本源的思考,何时起,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等等。由此而引伸出人如何描述这个世界的问题——即语言是不是精确的,这又涉及到了语义学的一些概念。
  
  书中更多的是揭示了一些问题背后关于哲学和语义学的思考,至于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有些问题本身也没有明确的是或否、对或错,只是在探讨中拓宽了自己的思路。
  
  作者也许是想模仿乔斯坦·贾德的写作风格,所以书中有一段听起来真实却又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经历——那就是在传说中海德村的经历,不过最终海德村起于何时还是没有答案,有如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一样。


同意+1


同意!!刚开始很有阅读兴趣,到后来都觉得恶心了!
……


博伦...囧


lz..是悖(bei)论吧...


楼主智商不行吧 别赖书不好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