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習慣改變了, 頭腦就會變好

清水章弘 麥田出版
出版时间:

2011-9-6  

出版社:

麥田出版  

作者:

清水章弘  

页数:

184  

译者:

鄭曉蘭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  「遇到老師,我的人生改變了。」  對我說這句話的是,拒絕上學的A子。  我在去年夏天認識的A子,當時是東京都立高中的三年級學生,成績通知單上的平均數字為一?三(最高為五),是個集菸、酒、染金髮、曬黑沙龍、家庭暴力、拒絕上學等問題於一身的少女。  她大概從國中時期開始變得討厭大人,漸漸墮落。升上高中後慢慢被老師盯上。據說校長曾對她說:「什麼時候要休學呢?」某位老師也這麼對她說:「我還以為妳已經休學了呢!」  後來,她到了必須考慮畢業後的規畫時,和老師商量,卻遭受冷漠對待。當時,A子滿腔氣憤懊惱,立志「要給學校好看」。但是,她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有這樣想法的她透過友人聯絡上我。  於是我針對這位曾經完全逃避念書的女孩,從生活習慣開始進行指導。首先,從早睡早起做起;然後,戒除菸酒。當學習時間一點一點增加之後,我也教她念書的方法。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她出現了很大的轉變。  在我指導前,她的期中考成績(英文)原本只有七分,到了期末卻一舉衝到九十分,名列前茅。「真的假的啊」,連她自己都感到驚訝不已。  一年過去了,現在A子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到補習班報到。她將來想成為一位在海外活躍的女性,所以每天花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念書。「連我也能改變呢!」她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上述指導方法的基礎,是我一直以來實踐的學習習慣。而我只是用任誰都能明白的形式,認真細心地指導她而已。  也許有很多人像她一樣「想改變卻不知如何是好」,為此苦惱不已。所以,我希望讓更多更多的人知道改變的方法,這也是我撰寫本書的契機。  日本最忙的大學生?  大家好,初次見面!我叫做清水章弘。  我是東京大學的學生,目前一邊上大學,一邊經營我在二十歲時成立的教育相關創投企業「株式會社PLUST」。  我在大學念的是教育學,也經常和私立高中合作,以教育工作人員的身分致力於校園改革。我還走訪了許多學校,同時進行演講活動。我在公司裡,還有幾個負責輔導的學生,有時一個月可能要花一百小時以上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前述的少女也是其中一位。  我整天都不停地思考「怎麼樣才能提升小學、國中與高中生的學力」。所謂的學力,當然不僅止於考試的讀書能力。我在東大同時隸屬於體育會曲棍球社的社員,每週五天都必須進行相關練習與肌力訓練。我所鍛鍊的不只是腦袋,也包括了我的身心靈。  這樣寫下來,連我自己都覺得「現在做的事情還真是包羅萬象啊」。「清水君真是日本最忙的大學生呀。」曾經有人這麼對我說。不過,我卻不覺得自己真的有多忙。這是為什麼呢?  除了受到各方人士的相挺支援之外,同時我覺得自己擁有某種在國、高中時期所培養,目前仍生生不息的能力。  比現在更忙碌的國中、高中時期  我國、高中時期,就讀於東京新宿區一間名為海城學園的學校。那是都內屈指可數的私立升學學校。  過去我在學校裡,也迎接了各種不同挑戰。  ●學生會長  ●足球社  ●加油團團長  ●文化祭執行委員(學年負責人)  ●協議委員(議長)  ●旅行委員、班會委員長等等  其中,我特別投注心力於學生會活動,和大家共同改變了數條校規。  除了這些活動之外,我從國中時期開始就非常關注教育問題。在訪問各種名人後,也會彙整出相關論文。我在國、高中時期所撰寫的論文,已累積超過十萬字以上。  當時的我該玩的也玩了,總之就是盡情享受校園生活。我最忙的時候,大概是兼任上述所有工作的國中時期,每天都留在學校留到很晚,以疲憊的身軀度過每一天。  辛苦的成果,是讓學校原本指定使用的「白色書包」得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在足球社中踢進都大會的前八強;在運動會上能以加油團團長的身分,帶動群體熱情。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成績仍維持學年前九名。  單純只是想要變得很酷  一直以來,要參與各種活動,同時又要讓成績名列前茅,是非常累人的事。  我當時也很想以社團活動為藉口偷懶不用功,學生會長的頭銜也足以成為一個合理的託詞。  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我為什麼還要找時間努力用功呢?全都是因為「我想讓自己看起來很酷」的緣故。  這麼說也許會讓各位覺得我很俗氣,但基本上當時的動機就是這麼單純。  「投入社團活動和學生會,成績又能名列前茅,看起來好酷呀」。該用功的時候用功念書,從事社團活動時全力投入,玩樂時盡情玩樂。我就在這樣時而輕鬆時而緊繃的生活中,應屆考上東京大學。  重要的三種能力  我至今之所以能兼顧社團活動、學生會以及課業,是因為學會了掌控下列三種能力的方法。  1 掌控「自我」能力↓自我管理能力(Self Management)  2 掌控「時間」能力↓時間管理能力(Time Management)  3 掌控「記憶」能力↓記憶管理能力(Memory Management)  這三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會在後段加以詳細說明。只要學會這三種能力,不僅成績能夠進步,還能靈活運用時間,玩樂的時間也能增加。  至於要怎麼樣才能學會這些能力呢?都詳載在內文中。讀者可以從自己最需要加強的能力讀起。  今後的時代不是光把書念好就足夠  我在國、高中時期學到許多。我藉由社團活動學到努力的重要性;藉由學生會活動學到只要結合眾人之力,就能改變些什麼;藉由玩樂,了解到朋友的美好。  我認為今後的時代不是光把書念好就足夠。在國、高中時期,甚至從更早就要開始迎接各種挑戰;經歷數度失敗,然後逐漸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所需要的,就是方才提及的「三種能力」。  本書並非「應考技巧書」  本書所提及的三種能力,在國、高中時期,還有在升學考試結束後,仍將對人生有所助益。這些能力,就是如此基礎的能力。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培養這三種能力呢?本書記載了許多重點。  這不是一本短視膚淺的「應考技巧書」。雖然那樣的書頗為暢銷,卻和我的理念有些出入。  把本書寫成像是「光靠這一本,東大合格!」,肯拿起來閱讀的人或許會增加不少。但是,我不想寫那種書。  我想寫的是更具原則性、本質性的內容,不只是關於升學考試,還是一本和「生活一切」有關的書。所以,內文敘述也涵蓋了一些理所當然的事。不過,只要持續閱讀理所當然的事,學力就能自然而然提升。我想傳達這樣的理念,所以連同理所當然的事一同寫了下來。  仔細想想,將理所當然的事很理所當然地加以傳達,像這樣的書一直以來不是很罕見嗎?正因如此,我更想要寫出這樣的書。  本書撰寫時的注意要點 ──3個「機關」  1一本「讀者參與型」的書  除了單純閱讀之外,讀者一起填寫工作單、使用計算機等工具。我把本書寫成一本能藉由上述技巧,讓所有讀者不只是單純地「被動聽講」,還能夠「自主參與」。  2追求簡潔易懂,增加許多具體實例以及比喻  為了讓各位容易理解,我在書寫時盡可能予以具體化。  此外,為了便於聯想,文中增加了許多比喻,像是將念書比喻成馬拉松賽跑等等。  3本書採用能讓腦袋容易吸收的結構  本書共分析七個學習習慣,每個習慣的說明都是由「導入→講解→結論」所構成。首先在導入部分,先拋出問題,請各位思考;接著對此進行解說,最後進行總結。  我的本意是,希望盡可能讓本書成為一本能和大家一同思考的書。若大家能以開心學習的心情閱讀,我會非常高興。                

内容概要

'Amazon學習指導類第1名「成績不好≠頭腦差!」給想改變,卻不知如何是好的你即便是一點一滴,只要朝好的方面前進,每個人都能改變!只要以「1.01倍的速度」前進……兩個月內,成績從7分進步到90分;三個月內,錄取率從低於20%提昇至80%,進入理想大學!在競爭激烈的國中也能實踐!祕密就在於「平日習慣」!!「遇到老師,我的人生改變了。」說這句話的是,拒絕上學的A子。高中三年級生,一個集菸、酒、染金髮、曬黑沙龍、家庭暴力等問題於一身的少女。她從國中開始變得討厭大人,漸漸墮落。升上高中後慢

作者简介

  清水章弘  1987年出生於千葉縣船橋市,目前就讀於東京大學教育學系。株式會社PLUST執行董事,私立中學教育工作人員。清水於國中二年級開始關注教育問題,隨著採訪文部科學省(相當於台灣教育部)以及無數名人的經驗累積下,以「輕鬆教育第一代」的身分,決心改變日本教育。其國中時期所彙整的論文,便高達十萬字。  清水彙整自身的時間運用以及學習方法,20歲時便一手創立教育相關創投企業「株式會社PLUST」。該公司目前旗下有30名員工,以「學習習慣化」作為指導主軸,針對中小學生進行輔課業導。此外,清水也透過演講活動、部落格,向全國小學、國高中生、大學生和家長宣揚其理念。以年輕創業家之姿廣受外界注目的清水,於2009年榮獲「NEXT ENTREPRENEUR 2009 AWARD」的肯定。   鄭曉蘭  畢業於東吳大學日文系、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日文筆譯組,熱愛文字以及寫作。長期從事口、筆譯工作,現任職報社英、日文新聞編譯。

书籍目录

【目次】前言第一章 掌控「自己」●習慣1 能夠征服早晨的人就能征服自我①怎麼樣才能改變自己呢?②試著分析自己的生活規律吧③每天早上早起④在飲食方面多下功夫⑤順便整理房間習慣1總整理【附行動紀錄單】專欄1 不健康儲蓄●習慣2 緩緩加速①以「1.01倍」的速度前進吧!②反覆提出魔法質問【附重新審視習慣單】習慣2總整理專欄2 我們的公司名稱「PLUST」的由來第二章 掌控「時間」●習慣3 拋棄遲鈍時鐘①我們的身體另有一個體內時鐘②是不是把「沒空(時間)」當作口頭禪?③「找」時間④「創造」時間習慣3總整理 專欄3 約定見面時間是十二點十九分!?●習慣4 培養「倒算能力」①你用的是哪種念書方法?②何謂「倒算能力」?③達成目標所須的「黃金五步驟」(附【黃金五步驟】實踐單)④對於在家幾乎沒在念書的你……習慣4總整理專欄4 做得到與做不到的人,兩者間最大的差異為何?第三章掌控「記憶」●習慣5 化身為複習之鬼①念書的「理所當然三階段」②預習是為上課做準備,上課是為複習做準備,而複習是為考試做準備!③預習根據「?的量」而決定④上課是以「聽課方式」決勝負⑤複習以「時機」決勝負⑥創造個人化時機習慣5總整理專欄5 「不勉強自己」的訣竅●習慣6 避免「有打算念書,卻什麼都沒念到」的情況①什麼是「念書」?②「知道」和「做得到」不同!③你現在做的不是念書!而是作業!④避免「有打算念書,卻什麼都沒念到」情況發生的訣竅①把媽媽當作學生⑤避免「有打算念書,卻什麼都沒念到」情況發生的訣竅②洗澡時成為老師⑥避免「有打算念書,卻什麼都沒念到」情況發生的訣竅③把「真的嗎?」當作口頭禪習慣6總整理專欄6 怎麼樣才能改掉丟三落四的壞習慣?●習慣7 戰勝考試①什麼是考試?②考試就是「(正確性)×(速度)」!③怎麼樣才能消除粗心失誤呢?④如果,做了這麼多還是無法獲得高分呢?⑤請大家藉由每週小考,練習考試「滿分」⑥如何在大考中獲得佳績呢?習慣7總整理專欄7 考試後仍將面臨的事物【對談】以自律的學習習慣為目標結語內容統整單

章节摘录

  前言  「遇到老師,我的人生改變了。」  對我說這句話的是,拒絕上學的A子。  我在去年夏天認識的A子,當時是東京都立高中的三年級學生,成績通知單上的平均數字為一?三(最高為五),是個集菸、酒、染金髮、曬黑沙龍、家庭暴力、拒絕上學等問題於一身的少女。  她大概從國中時期開始變得討厭大人,漸漸墮落。升上高中後慢慢被老師盯上。據說校長曾對她說:「什麼時候要休學呢?」某位老師也這麼對她說:「我還以為妳已經休學了呢!」  後來,她到了必須考慮畢業後的規畫時,和老師商量,卻遭受冷漠對待。當時,A子滿腔氣憤懊惱,立志「要給學校好看」。但是,她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有這樣想法的她透過友人聯絡上我。  於是我針對這位曾經完全逃避念書的女孩,從生活習慣開始進行指導。首先,從早睡早起做起;然後,戒除菸酒。當學習時間一點一點增加之後,我也教她念書的方法。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她出現了很大的轉變。  在我指導前,她的期中考成績(英文)原本只有七分,到了期末卻一舉衝到九十分,名列前茅。「真的假的啊」,連她自己都感到驚訝不已。  一年過去了,現在A子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到補習班報到。她將來想成為一位在海外活躍的女性,所以每天花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念書。「連我也能改變呢!」她的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上述指導方法的基礎,是我一直以來實踐的學習習慣。而我只是用任誰都能明白的形式,認真細心地指導她而已。  也許有很多人像她一樣「想改變卻不知如何是好」,為此苦惱不已。所以,我希望讓更多更多的人知道改變的方法,這也是我撰寫本書的契機。  日本最忙的大學生?  大家好,初次見面!我叫做清水章弘。  我是東京大學的學生,目前一邊上大學,一邊經營我在二十歲時成立的教育相關創投企業「株式會社PLUST」。  我在大學念的是教育學,也經常和私立高中合作,以教育工作人員的身分致力於校園改革。我還走訪了許多學校,同時進行演講活動。我在公司裡,還有幾個負責輔導的學生,有時一個月可能要花一百小時以上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前述的少女也是其中一位。  我整天都不停地思考「怎麼樣才能提升小學、國中與高中生的學力」。所謂的學力,當然不僅止於考試的讀書能力。我在東大同時隸屬於體育會曲棍球社的社員,每週五天都必須進行相關練習與肌力訓練。我所鍛鍊的不只是腦袋,也包括了我的身心靈。  這樣寫下來,連我自己都覺得「現在做的事情還真是包羅萬象啊」。「清水君真是日本最忙的大學生呀。」曾經有人這麼對我說。不過,我卻不覺得自己真的有多忙。這是為什麼呢?  除了受到各方人士的相挺支援之外,同時我覺得自己擁有某種在國、高中時期所培養,目前仍生生不息的能力。  比現在更忙碌的國中、高中時期  我國、高中時期,就讀於東京新宿區一間名為海城學園的學校。那是都內屈指可數的私立升學學校。  過去我在學校裡,也迎接了各種不同挑戰。  ●學生會長  ●足球社  ●加油團團長  ●文化祭執行委員(學年負責人)  ●協議委員(議長)  ●旅行委員、班會委員長等等  其中,我特別投注心力於學生會活動,和大家共同改變了數條校規。  除了這些活動之外,我從國中時期開始就非常關注教育問題。在訪問各種名人後,也會彙整出相關論文。我在國、高中時期所撰寫的論文,已累積超過十萬字以上。  當時的我該玩的也玩了,總之就是盡情享受校園生活。我最忙的時候,大概是兼任上述所有工作的國中時期,每天都留在學校留到很晚,以疲憊的身軀度過每一天。  辛苦的成果,是讓學校原本指定使用的「白色書包」得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在足球社中踢進都大會的前八強;在運動會上能以加油團團長的身分,帶動群體熱情。  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成績仍維持學年前九名。  單純只是想要變得很酷  一直以來,要參與各種活動,同時又要讓成績名列前茅,是非常累人的事。  我當時也很想以社團活動為藉口偷懶不用功,學生會長的頭銜也足以成為一個合理的託詞。  但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我為什麼還要找時間努力用功呢?全都是因為「我想讓自己看起來很酷」的緣故。  這麼說也許會讓各位覺得我很俗氣,但基本上當時的動機就是這麼單純。  「投入社團活動和學生會,成績又能名列前茅,看起來好酷呀」。該用功的時候用功念書,從事社團活動時全力投入,玩樂時盡情玩樂。我就在這樣時而輕鬆時而緊繃的生活中,應屆考上東京大學。  重要的三種能力  我至今之所以能兼顧社團活動、學生會以及課業,是因為學會了掌控下列三種能力的方法。  1 掌控「自我」能力↓自我管理能力(Self Management)  2 掌控「時間」能力↓時間管理能力(Time Management)  3 掌控「記憶」能力↓記憶管理能力(Memory Management)  這三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會在後段加以詳細說明。只要學會這三種能力,不僅成績能夠進步,還能靈活運用時間,玩樂的時間也能增加。  至於要怎麼樣才能學會這些能力呢?都詳載在內文中。讀者可以從自己最需要加強的能力讀起。  今後的時代不是光把書念好就足夠  我在國、高中時期學到許多。我藉由社團活動學到努力的重要性;藉由學生會活動學到只要結合眾人之力,就能改變些什麼;藉由玩樂,了解到朋友的美好。  我認為今後的時代不是光把書念好就足夠。在國、高中時期,甚至從更早就要開始迎接各種挑戰;經歷數度失敗,然後逐漸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所需要的,就是方才提及的「三種能力」。  本書並非「應考技巧書」  本書所提及的三種能力,在國、高中時期,還有在升學考試結束後,仍將對人生有所助益。這些能力,就是如此基礎的能力。那麼,該怎麼做才能培養這三種能力呢?本書記載了許多重點。  這不是一本短視膚淺的「應考技巧書」。雖然那樣的書頗為暢銷,卻和我的理念有些出入。  把本書寫成像是「光靠這一本,東大合格!」,肯拿起來閱讀的人或許會增加不少。但是,我不想寫那種書。  我想寫的是更具原則性、本質性的內容,不只是關於升學考試,還是一本和「生活一切」有關的書。所以,內文敘述也涵蓋了一些理所當然的事。不過,只要持續閱讀理所當然的事,學力就能自然而然提升。我想傳達這樣的理念,所以連同理所當然的事一同寫了下來。  仔細想想,將理所當然的事很理所當然地加以傳達,像這樣的書一直以來不是很罕見嗎?正因如此,我更想要寫出這樣的書。  本書撰寫時的注意要點 ──3個「機關」  1一本「讀者參與型」的書  除了單純閱讀之外,讀者一起填寫工作單、使用計算機等工具。我把本書寫成一本能藉由上述技巧,讓所有讀者不只是單純地「被動聽講」,還能夠「自主參與」。  2追求簡潔易懂,增加許多具體實例以及比喻  為了讓各位容易理解,我在書寫時盡可能予以具體化。  此外,為了便於聯想,文中增加了許多比喻,像是將念書比喻成馬拉松賽跑等等。  3本書採用能讓腦袋容易吸收的結構  本書共分析七個學習習慣,每個習慣的說明都是由「導入→講解→結論」所構成。首先在導入部分,先拋出問題,請各位思考;接著對此進行解說,最後進行總結。  我的本意是,希望盡可能讓本書成為一本能和大家一同思考的書。若大家能以開心學習的心情閱讀,我會非常高興。  第46頁  1.01倍的情況(答案)  次數年月數值  1次1天1.01  10次10天1.105  20次20天1.220  30次1個月(30天) 1.348  90次3個月(90天) 2.449  120次4個月(120天) 3.300  180次6個月(180天) 5.996  365次1年(365天) 37.783  545次1年半(545天) 226.542  730次2年(730天) 1427.588  0.99倍的情況(答案)  次數年月數值  1次1天0.99  10次10天0.904382075  20次20天0.817906938  30次1個月(30天) 0.739700373  90次3個月(90天) 0.404731973  120次4個月(120天) 0.299380391  180次6個月(180天) 0.163807797  365次1年(365天) 0.025517964  545次1年半(545天) 0.004180046  730次2年(730天) 0.000651167  從實驗結果得知的道理――以「1.01倍」前進!  正確的數值在此並非重點。這裡想要說明的是,只要持續乘以「1.01」  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龐大數值。  方才的實驗表上,也有像是365、730的數字。沒錯。那就是一年、兩年的天數。只要每天以1.01倍的速度成長,一年後就會變成約38,兩年後就會變成約1400。  若以「0.99倍」的速度進行,半年後會變成「0.16」!  我們來看看與上述相反的情況―持續乘以0.99。由於實際實驗很花時間,所以這裡僅針對結果說明(請參考右頁)。  一個月後變成約「0.74」,半年後變成約「0.16」,一年後變成約「0.026」。  換言之,即便是一點一滴,只要朝不好的方面前進,情況也會演變成不可收拾。怎麼樣,不覺得很恐怖嗎?  第76頁  專欄3  約定見面時間是十二點十九分!?  話說回來,時間感敏銳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舉個有趣的例子說明。你準備和B見面,在決定集合時間時,B這麼對你說:「那麼就老樣子,在之前那個公園,十二點十九分見!」  這個時候你應該會嚇一跳吧。因為一般約定碰面時間,多半是以十二點這種以「小時」為單位的整點時間。  但B所說的碰面時間卻以分鐘為單位。簡言之,得知自己是以「小時」為單位過生活,而B卻是一分鐘、一分鐘地過生活,所以才會嚇一跳。B的時間感是非常敏銳的。  當然,我想像B這樣的人很少見,始終都是一分鐘、一分鐘地過生活大概也很累。不過即便不需要到這種地步,擁有敏銳的時間感仍然非常重要。順帶一提,我和朋友曾經試過這種「以分鐘為單位來約定碰面時間」,結果我們變得對時間戰戰兢兢,其實很刺激也很好玩。  請大家也務必嘗試看看!  第102頁  第5個習慣 化身複習之鬼  本章終於要進入「掌控記憶能力」。首先,就是要化身「複習之鬼」。當然這對於「什麼複習啊,以前可從來沒做過呢」的人會有益處,認為「平常就有在複習啦」的人應該也能從中獲益。何謂「真正的複習」呢?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看看吧。  1 念書的「理所當然三階段」  念書可大致區分成三個部分。  這個道理實在是過於「理所當然」,所以此處寫的是「理所當然三階段」。  不囉唆,趕緊來填空吧。  (2)前,要(1)  →(2)  → 為了避免遺忘,要(3)  這會不會過於簡單呢?  (1)??預習、(2)??上課、(3)??複習  這問題就連小學低年級學生都知道吧。  但是又有多少人無法理解其中精髓呢?而理解卻不身體力行的人就更多了吧。  第131頁  第5個習慣  總整理  1. 預習是上課的準備、上課是複習的準備、複習是考試的準備!  2. 預習就是標註「?」和「!」。為了能在上課中體驗到「好心情」,請努力預習。  3. 上課不僅止於被動接受,還要積極參與。請試著在課堂上提問或整理筆記,有效運用上課時間。  4. 複習的動作無法一次就想達到完美境界。此外,請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時機。  第146頁  針對這樣的情緒,請在腦海中運用  「真的嗎?」這句話,將其改變成問題。  ● 「今天的課程真的都了解了嗎?」  ●「這個問題真的會解了嗎?」  ● 「明天的考試真的沒問題嗎?」  在心中和自己對話稱之為「selftalk」(自我對話),自律甚嚴的人自然而然就會這麼做吧。  自律甚嚴的人會不斷地以「這樣就夠了嗎!這樣就夠了嗎!」來逼自己。相反地,寬以待己的人則是「這樣就好了啦」。  你是「這樣就夠了嗎?」的人,或是「這樣就好了啦!」的人呢?  如果你是「這樣就好了啦!」的人,建議你進行self-talk。  「真的理解了嗎」、「真的會解了嗎」,請試著隨時這麼質問自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習慣改變了, 頭腦就會變好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