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三次的惡人
2011-1-17
新雨出版社
大谷羊太郎
梅應琪
无
「不可能」,便是真正的詭計──
江戶川亂步賞得主
大谷羊太郎
完美結合人性與詭計的經典代表作
為了逮捕一名通緝犯,警方在度假勝地高崎的旅館內外布下了天羅地網;然而,就在逮捕行動即將結束之際,住於犯人隔壁房的一名男子卻在重重警力的監視下,突然人間蒸發!
第二天早上,這名失去蹤影的男子,被人發現陳屍在距離旅館數公里遠的地方……
眾目睽睽之下,男子究竟是如何憑空消失的?
隱藏在他背後的一起四年前的謎樣火燒車命案,其真相又是什麼?
推理小說家淺井決心挑戰這個謎題,身為業餘偵探的他,要怎麼破解警方所未能解答的難題呢?
理所當然處,正是最不可解的謎團
環環相扣,讓人無法喘息的緻密情節
亂步賞得主精心鉅獻,本格推理的最高之作!
大谷羊太郎
1931年出生於東大阪市。早年曾從事演藝事業。1966年,以《四把吉他》入圍第十二屆江戶川亂步賞,1968年,以《運送死亡的吉他》再次入圍亂步賞,並正式以推理小說家之身分出道。1969年,因《虛妄的殘影》第三度獲亂步賞之提名,並於次年以《殺意的演奏》一書榮頒本項大獎。
大谷的作品以推理性強烈著稱,其書寫範圍十分廣泛,在青春推理、正統解謎、懸疑小說等各方面皆有相當優異的表現,近年則著力於旅情推理之創作。
第一章 人間蒸發
第二章 火燒車之謎
第三章 他殺說的根據
第四章 兩樁離奇死亡
第五章 女人們的戰爭
第六章 恐怖的再會
第七章 線路的詐術
第八章 高溫中的屍體
第九章 最後的謎團
第十章 愛的行蹤
解說 細膩縝密的本格派奇葩 雷路許
无
对我而言,大谷羊太郎是一位很陌生的作家,这位作家是和松本清张同时代的人物,但自身又是坚持本格推理的——对有一定推理阅读经验的人来说,这句话差不多包含了两个意思:一、这位作家是个老古董,写的书也年代久远。二、那个时期的本格推理,放到现在来看估计很难尽如人意。那个年代本格推理并不盛行,而大谷羊太郎这个名字又容易给人作品坑爹的不良印象,加上大陆很早之前出版过一本《黑色协奏曲》——而这样的作家一般作品都比较一般。所以在看本书之前,个人完全没有期待。
但读完这本书之后,印象发生了逆转。至少就这本书来说,《死了三次的恶人》是1987年的作品,但放到现在来看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一般来说,长篇推理小说往往只有一两个看得过去的诡计,如果有三四个好诡计的构思,一般会写成三四个长篇,因为这样才能实现诡计利润的最大化。但看了看本书后面的解说,里面提到本书是大谷羊太郎的代表作,难怪里面的诡计如同京东618的活动一样给读者打了五折,尽量让读者感受到实惠。
小说跨度长达四年,一共涉及到五起案子和四个诡计。五起案子分别是:
1.四年前井关车祸意外身死,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2.老人崎山令一郎心脏休克突然死亡,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他杀?
3.栉田之死。
4.为免泄底,用XX之死代替。
5.佐田之死。
然后涉及到的四个诡计分别是:
1.栉田从宾馆房间消失。四周都有警方监视,最后却突然消失。
2.昭子电话通话之谜。这个诡计和第一个诡计相关联。如何在人已经消失的房间里打电话,还能够让本人接到电话?
3.凶杀现场设置高温,扰乱死亡时间的确定,但凶手为什么不锁门?
4.尸体在十几秒时间里从一楼搬到了二楼。
诡计当中,1和2是主诡计,而且互有联系,是心理诡计和机械诡计结合得比较好的例子,解答令人满意,这年头,不坑爹的诡计就是好诡计。而3这个诡计侧重于逻辑分析,本身并不复杂,但要通过一步步推理、否定才能得到合理解答。4的诡计就更为简单了,实际上是一个心理诡计,基本上一点就破。
诡计多质量高,还需要处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诡计合理地串联起来写成一本流畅的小说。大谷羊太郎塑造了六七个彼此关联的人物,依靠他们来实施这些案件和诡计,这样整本小说的行文就不至于散,而是统一的整体。当然这样的塑造也有一定程度的弊端,诡计太多,成功骗过警察的诡计太多,就意味着巧合的成分太多。让人不由得对案件的可实行性产生疑问——他们的运气未免太好了吧?
这是诡计多的弊端,但是相比诡计少又不精彩的小说来说,本书已经算难能可贵。在精分和叙诡大行其道的现在,在坑爹作和屎作比比皆是的年代,在卖萌搞基处处盛行的日子里,这本书实在是本格的良心。不华丽但扎实的诡计,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可能真凶很好猜,但整本小说的过程一定能让本格推理迷满意。
为什么这么好的诡计流作品到现在才被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