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所羅門王的指環(25週年紀念版)

勞倫茲 天下遠見
出版时间:

2007年08月17日  

出版社:

天下遠見  

作者:

勞倫茲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動物行為學大師勞倫茲,他在奧地利艾頓堡的家就好比諾亞方舟,裡面住滿了各式各樣的動物,牠們對主人都非常依戀。當然啦,這些動物常常造成沉重的負擔:鸚鵡把掛起來晾曬的衣物的扣子統統啄下來,還分類排成堆;戴帽猿撕開精裝書,一頁頁塞進水族箱裡,還衝著你吃吃地笑。當然牠們也有窩心的一面:狗兒不勞主人吩咐,就狠狠地咬一口可厭的人的屁股……
勞倫茲事動物行為研究的先驅,197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本書是他的第一本通俗科學製作,風行全球半個世紀,是部老少咸宜的動物行為經典。
為什麼書名叫《所羅門王的指環》呢?「根據史料記載,所羅門王能夠和鳥獸蟲魚交談,這事我也會,雖然我比不上所羅門王能夠和所有的動物交談,但是我可不需要魔戒的幫助…..」
本書提供我們許多關於動物的新的事實、新的見解,還對一些我們習見的老現象、舊動作做了新的詮釋。

作者简介

勞倫茲(Konrad Lorenz)
勞倫茲於一九○三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出生,為動物行為學的開山祖師,一九七三年並因這些研究榮獲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除了在學術上的成就之外,勞倫茲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在動物行為方面的通俗寫作,著有「所羅門王的指環」(King?Solomon’s?Ring)等書。在他的深刻觀察以及生花妙筆之下,我們身邊的鴨、鵝、狗、鳥、魚的生活全都鮮活的呈現眼前,讓讀者從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嚴謹及趣味,同時也對動物的有情世界及相類似的人類行為本身,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從而產生同理心,體認生命的真諦。
「雁鵝與勞倫茲」是他去世前寫成的最後一本書。這本書也是勞倫茲一生研究工作的縮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所羅門王的指環(25週年紀念版) PDF格式下载



  作者更多的是从身边实验动物观察得来的故事,内容写的很细很有趣。但是又一整章关于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宠物,我都没有看。我自己是不认同除了伴侣动物猫狗乌龟外,把其他动物当成宠物,所以不忍直视。还有一章描写动物园动物的章节,也是有部分描述动物园动物心里的,我感觉不慎准确,所以也就忽略不读了。
  总得来说,读起来会让人很愉悦的。


  在图书馆里看到这本书,首先是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如此抽象派的外表出现在自然科学的书架上,而且体积这么精致,在其他大块头的书中间格格不入,所以就把它拿下来了。只看标题所”罗门王的指环“时,完全想不到内容会和自然科学有什么联系,封面上的评价是“洛伦茨最为经典、传世最广的科普读物 带你走进鸟兽鱼虫的趣味世界 纽约图书馆推评20世纪最佳自然科学著作”,我就觉得这本书应该还挺有营养的,属于知识类的书籍,果断借了。
  之前看过法布尔的《昆虫记》,认为这本书和《昆虫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法布尔主要是注重于对昆虫行为的描写,而洛伦茨在同样精彩的描写之余,还延伸开来思考动物与人类社会行为的对比,不过作为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人,这是必须的嘛。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动物间是不会伤害同类的,就算是争斗,也只会受伤而不会致死,我们通常所见的同类间互相伤害致死是因为它们处于非自然的条件下,就是说通常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洛伦茨认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能致同类于死地的武器的同时,也会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禁忌,避免这种武器危机到种族的生存。而我们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高级动物,在制造出大量的武器的同时,却没有形成一个所有人都遵守的社会禁忌,所以仍有这么多的冲突、战争和杀戮。洛伦茨在提醒人类,作为最高级的脊椎动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向这些不会说话的邻居学习,否则人类的命运终将会毁灭在自己手上。


   作为一个天生在自然探索智能方面发展的还不错的熊孩子,被分配作为一个城市人,这也算是一个悲剧了。除了空间上有所限制外,时间也被禁锢在了各种补课作业等忙忙碌碌中。每每一有春秋游,就各种抓虫,摘果,玩泥巴,估计当初“学农标兵“这称号,也是融入自然融的透彻的结果吧。
   指环一书恰恰向我展示了那个希望中的乐土,山水环绕、鸟兽相伴、有花有草、自给自足,一幅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象啊。看到甜豆、白姐儿相伴身旁,听到小雁鹅、穴乌叽叽喳喳。虽说它们也会招来很多麻烦,但这都是值得坐在摇椅里细细品味慢慢回想的甜蜜。
   其实初读这本书之前,我把它定位在科普读物,即知识型装逼专用,但随着一次一次眼泪读下来,这,发展完全偏离了轨道。每次哭,其触发契机均为动物间感人的爱情,某太阳鱼的坚持、某穴乌的执着、某夫妻的重逢。而大哭的持续力量却是名为”我没有男朋友“的苦味能源。
   这本原将成为生命中的过客,看完即还的书,现今已好好躺在我家书橱,作为间歇性矫情必备品而珍藏。


  大学时买的书了,从几百公里外背回来,最近才看完。这是一本我愿在小时候就看到,也真正愿意给孩子看的书。
  
  劳伦兹博士在最后写到:“1935年的11月,我在《维也纳时报》上发表了一篇以《动物的道德和武器》为题的文章,结论是:‘我们将来总会碰到作战的两方都有能力将对方歼灭殆尽的一天,也许有一天我们人类自己就会分成像这样敌对的两个集团。到时我们是学鸽子(看似和平的鸽子在狭小的空间里会自相残杀)呢,还是学狼(看似残暴的狼从不曾致自己的同类于死地)?整个人类的命运可能就决定在这个问题的答案上。’我们实在应该深思。”
  
  经过二战的验证,这样的先见实在发人深省。好在经济全球化在劫贫济富的同时,也在大的均衡上提升了战争开启的阈值。通过经济方式进行掠夺显然比战争要便利和隐性的多。新的问题变成了经济的失衡什么时候需要人类付出新的代价,经济失衡是目前的趋势,并还将长期处于这一趋势中,只有一点我不担心,就是人类从来学不会任何教训,所谓的均衡永远是在失去中保持,也许,这就是所谓天道吧。


  正如序言所说,作者就是奥地利的法布尔。只不过法布尔观察的是昆虫和蜘蛛,而劳伦兹写的是更为高级的动物--鸟类,鱼类和哺乳动物。
  书里笑点并不是很多(虽然这是我更喜欢的风格),但是仍然读起来轻松惬意,因此很快就把这本小书看完了。
  我能感觉到作者对这些动物深深的爱,为作者和这些动物之间不可思议的深厚关系而惊叹。
  
  用来作为孩子的启蒙读物也非常好。


  这是一本关于动物行为的有趣而充满温情的小书。作者将自己长期以来的观察娓娓道来,你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温和睿智的长者坐在午后的摇椅上讲故事的情形。
  
  个人认为最有趣的是最末两章。
  
  十一章详细描写了寒鸦的许多行为。寒鸦有着高度发达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它们的等级斗争和家禽一味欺凌弱者的方式很不同:高级寒鸦对低级寒鸦的敌视程度与低级寒鸦所在的等级成正比。高级寒鸦会充当争端中的仲裁者,且总是对强者采取强硬态度——只要斗争不平等,它总是站在弱者一边儿,保护鸟群中弱者的住所。这是多么可贵的骑士精神啊!
  
  此外,寒鸦对爱情和婚姻非常忠诚。“缔结婚约后,一对寒鸦就结成了真心实意的共同防御同盟,一方会非常忠诚地支持另一方。……这对夫妻会一直非常夸张地自我炫耀,两者不离不弃,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1米,就这样度过一生。”——即便如此,作者还是观察到了一次订婚期间的变故——年轻活泼的雌鸟左绿通过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努力成功“拐带”了已经订婚的鸟群二把手蓝金。真是没有撬不动的墙角,只有不努力的小三啊。
  
  作者对于“爱情是一种古老的本能力量”的阐释也很动人。他眼中的动物们总是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如寓言、童话中的人物那般生动鲜活。可他并不认为自己把动物人格化了。“其实你不了解,我们常说的’人性弱点‘,几乎都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这些缺点时我们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共同点。相信我,我并不是错误地把人类的特点赋予了动物。相反,我是在向你证明,时至今日,人身上仍然存留着大量动物的遗传属性。……刚才我讲到,一只年轻的雄性寒鸦爱上了一只雌性寒鸦。这并不是给动物出入了人性,相反,这表明人身上还有动物的本能。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观点,觉得爱情并不是一种古老的本能力量,我只能推断你还没学会让自己成为激情的俘虏。”
  
  第十二章讲的是动物的社会禁忌。某些动物,例如狼、狗渡鸦和火鸡,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两者相斗分出高下的那一刻,屈从者会突然失去反抗意识,放弃抵抗杀手的一切手段,并把身体最脆弱的部位暴露给对方。这时强者不但不会痛下杀手,反而会宽恕败者。这其实是保证物种得以延续,不会因自相残杀而灭绝的一种策略——“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动物形成了能致同类于死地的武器,那么这种动物为了生存,就必须形成一种相应的社会禁忌,避免这种武器危及种族的生存。……所有的生物都通过进化获得了自己的武器,进化的过程也塑造了它们的冲动与禁忌,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系统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整体。”
  
  在书的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人类未来的忧虑——人类是唯一拥有身体以外的,出自自身工作计划的武器的生物——也因此无法凭本能控制武器的运行,缺少使用武器的禁忌。在缺少禁忌的情况下,人类如何用自身的发明创造相互争斗乃至残杀,在二战期间担任过德国纳粹军医生的作者大概深有感触吧。
  
  有力者耻于伤人,
  有才者虚怀若谷。
   ——《十四行诗》,莎士比亚


  作者真是一位善良认真又幽默风趣的科学家。
  收养了很多很多的动物,尽管也许更多是因为研究需要,处处可见他为善待动物所做的考虑。尽力为它们创造贴近自然的环境,让小动物们顺从自己的本性成长。书里有很多只有真心热爱动物和大自然,而且可以耐心认真观察的人才可以记录下的细节。
  
  第四章的时候写爱情中的鱼。像在写坠入爱河中的人那样,鱼会因为爱情中的狂热而变得色彩斑斓。
  关于鱼,我还读到了一个超级萌的细节。
  作者在实验室养的一种鱼,通常为了保护自己的宝宝,会用一层唾液把小小鱼包起来,然后含在嘴巴里,直到窝边才会把小鱼吐出来。有天刚好傍晚回实验室的时候,赶上喂食蚯蚓和带领小小鱼回家的时候。有只鱼爸爸吞下了一只过大的蚯蚓段,怎么都咽不下去的时候看到自己宝宝游过跟前。估计是本能反应,鱼爸爸一口也把小小鱼吞进去了嘴巴里。所以嘴巴里,一个是自己的宝宝,之后准备吐到窝里的,一个是自己的食物,是要咽到肚子里消化的。
  
  作者描述说,看见鱼爸爸停下来,进退两难地,“想”了一下。
  然后把嘴巴里头的东西一股脑儿地都吐了出来,让小小鱼先沉下去,狂吃了一顿蚯蚓,再把宝宝捡起来,带回家去。
  我猜全过程也就短短几秒钟吧。在一个博物学家兼心怀诗意的人的笔下,却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又温柔动人。
  
  十一章关于寒鸦的描写也非常的让人印象深刻。基本上就是用小鸟儿的故事来讲,其实俺们人类中的许多特质,只是因为那一脉传承的动物性而已。关于一见钟情,求爱,等级斗争,争风吃醋……有趣的例子被作者信手拈来。章末用作者观察到的鸟类界实例说明了,没有拆不散的夫妻,只有不努力的小三呐 XD
  读罢此章,会羡慕寒鸦那样忠诚陪伴彼此恩爱的伴侣之情吧。
  
  有一章作者拿王尔德笑了一把,后者在童话《夜莺》犯了一个让动物学家们啼笑皆非的常识性错误。所以搞理工的嘲笑搞文艺的,是持续了很久的传统吧。在我看来,文艺的东西能更为容易地触碰到我们的内心,因为常常要借物借景抒情,在感情澎湃之时疏于考究会更可能写出与事实(但不见得是常识)相悖的文字。想来作者这样的人,在与自然动植物打交道上多了很多严谨的乐趣,也同时至少在《夜莺》这个故事里,少了些被故事里伤心人伤心事所触动的那种情绪吧。
  
  我买的是精装本,小小的书,刚刚好可以放进皮包里。地铁上读读,回家的时候还可以放在枕头边许一个温柔甜美的梦。
  最打动我的,是第一章的某句。作者解释与动物亲近的缘由。
  
  “ 除了这一点,本来能逃走的动物,却因为留恋我而留下来了,也让我心生某种莫名的喜悦。”
  
  甘愿被你驯服。像是看见了小王子和那狐狸。


  不需要太多评价,只要放松地读就成了
  假如在阅读时,还有一条狗,一只猫,一匹马,一只鸟儿,或兔子,老鼠,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昆虫相伴……
  
  八十年代末读过洛伦兹的〈攻击与人性〉,就一直地想找他的一切著作阅读。
  主要是一种知己感,对大自然的挚爱。自然而然的对动物的爱。
  十年后才读到。
  
  如儿时阅读欧·汤·西顿的那种亲切感,各种手绘由作者,
  足以在一个同样从幼年就热爱观察动物,疯狂饲养种种动物的人那里唤醒强烈的情绪体验。
  
  我小学时代的生物小组。
  植物园和动物园。那处面积巨大的花园,蜂窝,纤美的罂粟,洋姜,桑树,蚕,兔子窝……
  
  洛伦兹的水草缸,如同一个饲养原生鱼的朴素的人。
  
  


  
  阴云密布的下午,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去图书馆还掉了洛伦茨的《所罗门王的指环》。不舍,如此好的书,只可惜太薄。硬皮精装,大小正合手,一手执书,一手抚须,就这么一页一页阅读了那枚神奇指环的秘密。传说以色列的所罗门王有一枚神奇的戒指,只要带上它,就能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灵对话。洛伦茨,显然拥有了它。
  
  这本书是以为学长向我推荐的,我也曾有它的电子版。不过,一直不乐于看电子书,阅读它的事情就搁置了下来。前两天,似乎是要寻找一本其他的书,可不知怎的,竟然在图书馆网站上输入了“所罗门的指环”。于是,按着指示找到了这本书。优美的封面设计,细致的装订,这本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再看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好,就借它了!至于之前想借的是什么书,不再记得。
  
  这本书很小,尽手掌长,可里面的世界却是无比巨大大,足以让我的思绪像寒鸦一样自由地迎风飞翔。劳伦茨生动地讲述了他和家人与动物们之间的动人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将洛伦茨居住的阿尔滕贝格的美丽景色描画了出来。阿尔滕贝格也正是由于洛伦茨一家及他的动物们的存在而美丽和充满生机。他写到,一群灰雁在书房中散步,而他的父亲,坐在书桌前,一边看书一边喂那些灰雁。他写到,当他刚从火车下来,看到高高地天空飞过一个熟悉的身影,一声喊叫,那只鹦鹉便顺从地落在他的肩膀上。他写到,那只鹦鹉在整个镇子飞来飞去并大叫着“教授在哪里”,直至寻找到他才停止。他写到,他所养的第一只寒鸦,会从他头顶飞过,并发出不同寻常的声音来呼喊他。这一切,总让我欢乐地笑起来。人和动物们能有如此信任的关系,让我感动。洛伦茨,凭借他对动物们的爱,赢得了动物们的友情。
  
   而我在看完这些美好的文字后又会有些失落,这些故事对于我所生活的社会又太像童话。前些年,网上的虐猫视频引起了一阵舆论狂潮。去年,归真堂试图上市,停尸房叫嚣”取胆舒服论“,而其中所涉及的活熊取胆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太长时间。时而不时,又能在新闻上看到整车的猫或狗被运往广州。去年,传出了湖南乡村对候鸟的残忍屠杀。今年初,天津的湿地上又多出了几十具被毒死的东方白鹳的尸体。不只这些。那些在饭店厨房中拥挤在一起的蛇类,那些被剥掉皮血淋淋的挣扎着的藏羚羊,那些被风干在尼龙天网上的无数的鸟儿,那些漂浮在水面上腐烂发臭的江豚尸体……太多,太多……每一次知晓,我的心便被深深地扎了一刀。
  
   我不知道我们的世界为什么与洛伦茨的世界差别那么巨大。我只知道我们的房地产商人要建造高楼大厦,所以荒草野地应该被清除。我只知道造纸厂老板要为当地GDP做出巨大贡献,所以森林应该被砍伐。我只知道农田太少,所以湖泊应该被填平来种粮食。我只知道国家在发展,需要大量能源,所以每一条有足够水量的河流都应该建起来水电站。我只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一切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前一段时间看到网上的一片文章说,我们的新华字典在不久之前还以能吃不能吃能用不能用来解释动物词条。猪:哺乳动物,肉可食,鬃可制刷,皮可制革,粪是很好的肥料!牛: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动物在我们的文化中就像镰刀锤子一样,用时拿起,不用放下。这是不是我们世界和洛伦茨的世界的差别所在呢?我不知道。
  
  希望上帝赐我所罗门王的指环,我将站在末日审判席前,替生灵言。


  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坏处,坏处之一是我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太多的时候,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许多动物(植物)的相遇是在餐桌上,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有时会看到一些鸟类飞过我们的头顶,但我敢保证大多数人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有那么一些勇敢的人自愿放弃了都市的种种好处,终日与动物为伍,并且记录下他们与动物相处的点点滴滴,为我们揭开动物们鲜为人知一面的同时,同时让我们间接地享受了动物们带给我们的乐趣,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康拉德·洛伦茨就是这些我们应该感激的人之一,他的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著作包括《所罗门王的指环》、《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攻击的秘密》等。
  
  《所罗门王的指环》初看书名会让人以为是一部魔幻或者侦探小说,但康拉德·洛伦茨稍为解释之后,读者就知道为什么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取了这么一个容易误导读者的名字,据《圣经》里记载所罗门王曾经“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后人误解为所罗门能够讲动物的语言,所罗门没有做到的,康拉德·洛伦茨做到了,通俗的说,《所罗门王的指环》一本讲人与动物如何沟通相处的科普书,动物之间确实是存在着“语言”的,但与人类的语言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此“语言”非彼“语言”也。
  
  在《快乐从鱼缸开始》一章里,康拉德·洛伦茨这样赞叹大自然的生灵给他的震撼:“一个人,如果他目睹了自然界固有的美丽,就再也无法离开,他要么成为诗人,要么成为博物学家,如果他的视力不错,观察力足够敏锐,他可能同时成为诗人和博物学家。”
  
  让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位对“所罗门的生灵”充满敬畏的科学家,竟然会说,有时动物并不值得同情,有些动物比如狮子并不天生爱自由,有些动物又懒又笨比如他曾经养过的一只鹰,我想康拉德·洛伦茨可能不了解佛教的众生平等的观念,或者他说的仅仅是指动物的习性,而没有任何的价值或者伦理的判断,因为在同一章节里,我们又看到他对动物充满了同情和敬畏,比如他在谈到天鹅的不幸时,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但却使人落泪:
  
  “通常人们为了使天鹅无法起飞,就像对待动物园里的其他大多数水鸟一样,天鹅被‘减翅’,鸟意识不到自己已经不能起飞,一次次地尝试起飞,翅膀被剪已属不幸,它们张开翅膀的样子更让人感到伤心,哪怕有些鸟并不会因为减翅而遭受精神上的痛苦,我仍然感到很痛心。”看过《快乐从鱼缸开始》后面的章节之后的读者就会知道,虽然康拉德·洛伦茨提起有些动物来,用了蠢、笨、懒这样的字眼,其实他只是就它们的习性而言,他只是想纠正人们对动物们的想当然的偏见,决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在里面。
  
  就是我们看起来头脑比较简单的鱼类,其实其情感的丰富也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且不说它们为了捍卫领地的战斗,它们为了吸引异性而耍出的招数,人们以为只有人类或者一些高等的生物才爱漂亮,其实鱼类亦然。在《可怜的鱼》一章里康拉德·洛伦茨曾写到两对慈鲷,男女一号幸福的结为夫妻之后,女二号充当是小三,无望之后与男二号结为夫妻,但男二号又深深地爱着女一号,女二号也不是男二号的心仪之选,不得已后与女二号曲就为夫妻,康拉德·洛伦茨点乱鸳鸯,但男一号根本看不上女二号,而男二号自然对女一号求之不得,这两对“男女”的故事简直是好来坞摧泪大片的脚本。
  
  在《常年的住户》一章里,康拉德·洛伦茨讲到一个坚持不懈的寒鸦“小三”终修成正果,和自己的心上“鸦”私奔的故事,远比中国的一些垃圾电视剧里的情节精彩得多。虽然这些动物身上表现出这么多的“人性”,但康拉德·洛伦茨认为,并不是他把这些动物人格化了,而是“人身上仍然存着着大量动物的遗传特性”。
  
  虽然动物和人类一样身上有许多的“劣根性”,但动物们即使是为了严峻的生存,都不会是毫无底线的、不择手段的,比如康拉德·洛伦茨提到打斗中的狼不会咬断同伴的脖子,乌鸦也不会去啄同类的眼睛,说到底,即使是动物们都是有“社会禁忌”的,但人类创造了身体以外的武器,却会毫无节制地使用。
  
  在《所罗门王的指环》的最后,康拉德·洛伦茨不无忧虑的写到:“总有一天,两个交战的集团会发现,他们都有可能将对方完全消灭,当整个人类分为两个敌对的阵营时,这一天可能会来临,我们应该像鸽子那样,还是向狼学习?人类的命运取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康拉德·洛伦茨的这段话写于1935年,不出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次大战人类的死亡人数超过人类历史上仼何一次战争死亡人数。虽然惨烈无比,但人类依然应该感到庆幸,如果爱因斯坦所担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那第四次世界大战时,人类手中的武器就只能是木棍了,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活着的话。
  
  ========
  
  发表于《南方教育时报》
  
  
  http://szjy.sznews.com/html/2013-04/05/content_2432740.htm


  看好道尾秀介的《所罗门之犬》后就很想看这本书。这是一本讲述动物行为学的著作,这里没有死板生硬的教材式内容,而是以生动的事例讲述动物的日常和习性。
  书中每个章节开头都会引用一句描写动物的诗词,作者笔下的动物世界生动活泼,有些动物的行为举止和内心情感与人类无异。作者的家人也对动物非常友爱,居住的地方就如同动物们的乐园,无拘无束。作者的夫人将动物散养在外,而把自己的孩子替换到笼子了;雁鹅追求自己家的女仆;鹦鹉把父亲衣服上的纽扣都啄下来排列在一起……种种事例让人觉得忍俊不禁;作者养的雁鹅可以自由地飞走,却仍然不愿离开作者,会将食物喂给作者,让人觉得很感动。
  将动物们的语言翻译出来,将它们的趣事告诉读者,可见作者对动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作者没有以一个站在生物链等点的最高等动物的姿态来对待所观察的动物,而是一个以朋友、家人的立场来相待,对动物充满满满的爱意。作者说我无需所罗门的指环,也能跟动物交流。
  动物对人类亲密、信任、依恋,能与人类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不啻是一种幸福。“人类为了得到文明和文化的超然成就,就不得不有自由意志,更不得不切断自己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联系。这就是人所失掉的乐园,也是人为文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不外是我们对这条断了的线头所表示的一种半知觉式的依恋。”
  这本书的高度不仅仅在于纯粹描写动物,更可贵的是从动物的行为中引申人类作为的思考与批判。在书中我们看到了配偶终生制动物之间美好的爱情追求、相互扶持,也看到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领地发生的争斗。在最后一章道德与武器中,在世人眼中代表和平的家鸽却做出残忍的行为,而外表凶狠的狼等动物对于摆出降服求饶姿态的对方却不会将他们逼入绝境。作者经历过世界大战,见证过人类的疯狂行径,不解动物们尚且有“不杀俘虏”的境界,而作为最高等动物的人类却肆意制造出武器,对同类进行残害。
  近年来,对野生动物的捕杀行为仍然没有断绝,网络上时常爆出虐杀小动物的恶行。人类的贪婪、虚荣让很多珍贵的动物濒临灭绝,对环境的肆意破坏让动物没有了生存空间,为满足变态的欲望和丑陋的内心使无辜的小动物受罪。人们呼吁立法保护小动物,杜绝虐杀行为。但是反思一下,由最高等动物构成的文明社会还需要从法律这个最低要求上来规制人类的行为吗?难道不应该是一种源于自然发自内心对生命怀有的尊重吗?
  如果你愿意真心相待,相信每个人都能拥有一枚神奇的“指环”,与动物无间交流,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题外话:1、不知道原著如何,觉得此书的翻译中文修辞有点过。
  2、人们熟知的外国人名另辟新译法,比如王尔德,没看到夜莺时,还没反应过来是说王尔德。
  3、每章节最后都有谈到的动物的注解,如果能配上相应的图片就更好了。


  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
  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
  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
  
  这是古龙先生在其作品《陆小凤传奇》中,借花满楼之口为我们描述的一个美妙世界。能感受到这些美妙之处的人竟然是一个盲人,而讽刺的是,与他比起来,我们这些明眼人看到的还没有这个盲人多。在奥地利动物学家奥拉德洛伦茨的科普著作《所罗门王的指环》中,这位博学的先生同样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我们整日视而不见的美妙世界。如果说花满楼所描述的美景令我们惭愧和遗憾的话,那么在洛伦茨笔下所展现的动物世界,简直美好得令我们心怀嫉妒了。
  
  在鱼缸里放置鱼苗、水草和;微生物,用一个鱼缸完美地模拟出吃糖的生物群落;观察龙虱和大蜻蜓幼虫捕食猎物时的凶残和狡黠;欣赏两条斗鱼战斗时劲情四射的战舞;观看金丝熊憨态可掬的摔跤比赛。这一桩桩,一件件动物的趣事在洛伦茨先生的生花妙笔之下娓娓道来,我们不仅为洛伦茨先生的耐心和慈爱所感动,更惊叹于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睿智的头脑,在我们看来平凡无奇枯燥乏味的动物世界,在他眼中竟然处处都有惊喜。
  
  诚然,活着并非全是欢愉,观察动物也有许多苦恼。洛伦茨先生在第一章就为我们讲述了他养育和照料动物过程中的麻烦,这一章的名字就叫做《动物的麻烦》。凤头鹦鹉会把它见到的所有的扣子啄下来,灰雁会排泄在昂贵的波斯地毯上留下洗不掉的污渍,调皮的僧帽猴会把书撕得粉碎然后扔进鱼缸:难怪洛伦茨先生在文章的一开篇就要向父母和妻子致谢,塑造一位哲学家需要一位凶悍的太太,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动物学家,则非得有一位耐心包容的好太太不可。
  
  传说所罗门王有一枚神奇的指环,借助指环的魔力,所罗门王可以与动物交谈。我们洛伦茨先生则自信地声称自己不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协助,就可以与动物对话,获得动物身上最美最真实的故事。当我们通读完全书,了解了这位先生是如何养育动物、观察动物的整个历程,了解了他是如何享受动物带来了友谊和乐趣,又是承受了动物怎样的破坏与调皮,我们终于可以发现,原来他还是真的有一枚所罗门王的指环,而这枚指环是从爱心,耐心,包容心和好奇心和求知心共同锻造而成的。
  
  神奇的,所罗门王的指环,
  美妙的,视而不见的新世界。
  


  
  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讲述他与动物们亲密接触的许多可爱瞬间。他从一位动物学家的严谨角度,从人与动物相处,动物带来麻烦也带来无尽快乐,并能从动物身上体会最原始的生命力。在鱼缸前发呆,体会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快乐;看平静和谐鱼缸中的暴行和激情火花,残忍杀手和求爱的曼妙,大千世界里如此迷人。小心,这个世界是存在平行世界的,当你嘲笑猴子或者变色龙或者食蚁兽时,说不定,这些动物正在另一个世界里嘲笑着我们。生物界中万物共生共长,而在动物世界里,有着我们还没掌握的法则。
  
  与前两次《狗的家世》和《灰雁的四季》专题性很强不同,这本《所罗门王的指环》则是泛写人与动物,动物购买,人对动物的同情,动物语言、记忆与情感,动物世界里的物竞法则等等。作者非常欣喜且自豪地说,“所罗门王可能是极聪明,也可能极笨,这点我不敢说。照我看来,需要用到魔戒才能和动物交谈,未免太逊色了一点。活泼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他值得这样骄傲:他养的灰雁与他亲厚,看不见他时,总是在找他,一圈圈地扩大范围不停地找,直到找到时从天上扑到作者怀里,真是让人羡慕。还有作者为了让意外飞出笼子里的灰雁们回家,爬到房顶上或者穿着黑衣服钻烟囱等等,让镇人围观的场面也让我们这些看客非常可乐。人与动物一旦建立起亲密关系,真的关系更甚于人与人之间呢。
  
  书中还专章记录了法伦兹在研究所里训养水鼩的故事。水鼩(读音qu),哺乳动物,又称水耗子,毛色灰褐或灰白,形极似鼠,但吻部细而尖,穿穴地中而造巢,吃昆虫、蚯蚓等,有益于农作物。亦称“鼱鼩”;古称“鼩”或“鼱”。这种小动物在作者眼里“优雅”“迷人”“带给你莫大的满足感”。作者语句诙谐幽默,阅读之间甚至可以感受到作者那种对动物们的欢喜之情。
  
  作者观察到动物之间的严格等级划分,寒鸦群落之间骑士原则的处事方式:不平等的争斗之中,总是站在弱者一方。还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禁律:比如,雄鸟不可以娶比自己地位高的雌鸟等等。作者活灵活现向我们描述了寒鸦求偶时的各种表情达意的方式,真的很有魅力,也特别感人。
  
  在道德与武器一章中,作者指出:打斗中的狼不会咬断同伴的脖子,乌鸦不会去啄同类的眼睛,动物们为了生存,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社会禁忌,避免进化出的杀伤性武器危及种族的生存。而人类呢?相比动物,没有底线,没有节制,欠缺道德,在动物禁忌面前,真是差得太远。有预言称人类会自己毁了自己。真值得向动物们学习一下节制和自然法则。
  
  真是本很好的书,大赞。


  现代社会最多的家养动物,莫过于狗和猫。面对它们,人们往往带着宠溺的心态。忠诚的狗总能成为人们的好友,亲昵得陪伴在主人身边,或陪你玩耍吵闹,做个贴心伴侣。当你离开它们的视线,它们会用小脑袋顶着门,等着主人归来,望眼欲穿;而步履轻盈,格调颇高的猫咪,它们心思敏锐,聪明乖巧,虽不似狗狗般忠诚可靠,却能给主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上蹿下跳,憨态可掬。人和这些家养动物已亲密无间,不可分离。
  
  康拉德*洛伦茨的这本《所罗门王的指环》就是作者如何把动物们养在身边,如何和他们相处的妙趣集子。当然不单是那些早已被人类驯服,人们能很容易明白相处之道的动物,还包括水鼩、寒鸦等我们并不熟悉,也可能并不适合当宠物来圈养的各类动物。可作者作为一位动物研究者,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告诉我们各类动物其实不如我们想来这么难以应付,其实与他们相处,能挖掘出更多的乐趣。
  
  鱼缸里的鱼,并不若人们想象中“冷血”,也有着自己的小天地,那里有“暴行”有“求爱”有舍身保护孩子的鱼爸鱼妈,有捍卫自己妻子的鱼儿。若不是作者深情描述了鱼缸里的妙趣,我们绝不会想象鱼儿也能充满灵性,如此率性自然,在你不能想象的空间里搭建着一个美好的乐园。
  
  洛伦茨在书里化身为“动物”,以此来观察动物的习性,因而往往产生的“化学反应”令人捧腹。你且看他学当野鸭妈妈,为了不引起野鸭宝宝的怀疑,蹲在草坪上走着8字形路线,一边扭头回望野鸭宝宝,一边呱呱叫。你再看他被雌寒鸦爱慕,不得不吞食带着满满爱意、满是寒鸦唾液的虫子,若不从,雌寒鸦便会将虫桨灌入洛伦茨的耳道,这可不是恶作剧,而是雌寒鸦深深爱上了作者。但把最美味的食物给“心上人”的举动,令人不自觉捏一把冷汗。
  
  整本书的行文走向都是欢快的,无论是学习观察动物方面,还是作者与动物相处后的各类欢乐故事,都能带给我们无穷乐趣。要说它是一本动物科普集,也绝对是想让人一读再读,绝不枯燥乏味的科普集。
  


  《所罗门王的指环》名字的寓意来自于一个人们对于《圣经》的误读。《圣经》说,所罗门王“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洛伦茨认为,那是历史记录中最早的生物学讲座,而人们却误将此变成一个美丽的传说,所罗门王能讲动物的语言。而为了给这个传说加油添醋,人们“发明”了所罗门王的指环:传说所罗门王正是依靠这个指环才能和动物对话,而后来,由于所罗门王从夜莺那得知自己一千个妃子中有一位喜欢上了一位小伙子而将指环气愤地扔了出去。
  洛伦茨说,虽然自己比不上所罗门能与所有的飞禽走兽对话,但是他值得骄傲的是他不需要所罗门的指环,也能与一两种动物交流。而在《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我们也可以尽情领略这位亚所罗门王的能言善辩。而他与那些动物有趣的故事也足以令我们感到惊奇,当然,如果在美国,那他为了保护自己孩子不被动物骚扰而制造的“人笼”足以被判虐童。
  不过,看着这些与大自然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我倒想起了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我们的所罗门指环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从纪录片《冰冻星球》说起,纪录片讲述的是北极的生物是怎么生活的,比如当夏季到来,北极熊必须赶到永久冰盖以防止被围困在孤岛(冰)上而死去。为了拍摄这个纪录片,工作人员使用了泡沫来将摄像机伪装成浮冰,而聪明可爱的北极熊还会对这个嗡嗡发声的东西时不时拍打几下。
  在《冰冻星球》中,所罗门的指环是各种高清摄像头,我们通过这个指环来认识世界,而动物并不知道有人类的存在。而在《所罗门王的指环》中,“亚所罗门王”洛伦茨本身就是指环,他父亲与灰雁亲密交流,导致所有的灰雁都跑到父亲的书房,他也曾经利用鸭子的“印记”反应来扮演他们的父亲。当然,我觉得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
  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人们应该更多的利用城市面积,“把人类赶进城市里”,还动物一个大自然,而在这样的保育思想下,人们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或许已经不再重要了。而我们或许再也看不到洛伦茨笔下的诗意的生活了。尤其是看到洛伦茨笔下的奥地利,我不经想起自己小学时的故事来。从池塘里取一瓶子水,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有时候我觉得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上一代人有池塘没有显微镜,而下面的孩子有显微镜但没有池塘。而洛伦茨显然比我更要幸运,他生活在多瑙河两岸的阿尔滕贝格,那里是动物的天堂。
  不过,我不想过多的介绍洛伦茨与动物的故事,因为只有你自己去看,你才能被洛伦茨的那种诗意所打动。洛伦茨说,“一个人,只要他目睹了自然界固有的美丽,就再也无法离开。他要么成为诗人,要么成为博物学家,如果他视力不错,观察能力足够敏锐,他可能同时成为诗人和博物学家。”显然,洛伦茨是这样的人。而正是那份诗意,让我忍不住怀念从前。
  


  康拉德•洛伦茨在前言中提到,有可能是后人误读了《圣经》中所罗门的传说,即《圣经》的原意可能是所罗门讲到了动物,而却变成了能够与动物对话,这也是此书的名字所在,当然,康拉德•洛伦茨自己也讲到他更希望这种误解是真实的,因为他自己也可以做到与动物的对话,所罗门可能依靠的是魔杖,但是康拉德•洛伦茨的能力却是来自于多年来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他的身份也正是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现代动物行为学的创始者。
  
  《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在他的系列作品里有点总论的味道,因为涉及了多种动物,当然提到最多的还是鸟类和鱼类,不过有意思的是,无论哪种动物,康拉德•洛伦茨都是以宠物的角度来对待他们的,甚至在第七章选购动物中,专门为大众就宠物的挑选特别大费了一番笔墨,这一点与我一贯对自然学者的印象蛮有冲突的,多数自然学者提倡动物与人类的平等关系,但是在我读康拉德•洛伦茨作品时,他的态度还是很值得玩味的,他更多的是把动物作为观察对象,甚至他自己也说他一般很少投入感情,这一点在我来说会比较难做到,我之所以现在不太养比较有灵性的动物,就是因为太容易动情,不过受我父亲影响,对活物儿的存在已经变成了某种习惯,相较于都市人更多偏重于猫狗之类的宠物,我对鸟类也很是喜爱,而鱼类就相对弱化了,虽然鸟和鱼也是我父亲打小就一直养的活物儿,但是显然鸟类更具灵性,而我恰恰偏好此种动物。不过,在康拉德•洛伦茨眼中就要一视同仁的多。
  
  我想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多少养过一些动物,不同的动物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我钟爱的鸟类,听鸟叫自然是最简单的乐趣,不过像画眉、八哥、喜鹊这样的鸟却非常通人性,很久以前我就养过一只八哥,从雏儿时就每天亲自为它填食,后来稍微大了一点,早晨被从笼子里放出来,就会第一时间飞到我的房间找我,可能恰是那时的喜悦让我对鸟类萌生的喜爱吧。
  
  所以我对《所罗门王的指环》提到的雁类的故事尤其钟爱,当然其他动物,特别是某些陌生动物的习性一样非常有趣,奥地利阿尔腾贝格那片丰饶的土地,为康拉德•洛伦茨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样本,而他通过细致的观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全新的视角。
  
  应该说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康拉德•洛伦茨并非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在《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中,他的叙述有时略显啰嗦,但是他对动物行为最细致的还原确实引人入胜,而这种通俗的、有趣的读本非常适合家长与孩子一起来读,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至于我,放下这本书,是多么的想养一只寒鸦或者渡鸦啊。
  


  
  康拉德•洛伦茨,这个名字对我绝对陌生,只是看到不少读者的赞美,好奇之下才看了看这本《所罗门王的指环》,不料读完发现自己已是“康粉”了,直遗憾怎么到现在才认识他呵。我断定这本以鱼、鸟等小动物为主角的科普著作,一定会深获孩子们的喜欢,但成年人更能体会其妙处。作为科普小品,全然不见书袋子的影子,妙趣横生又布满知识点,不经意处见功力;作为文学小品,语言活泼流畅,富于幽默机智,读起来不啻为令身心愉悦的享受。
  必须先认识一下康拉德﹒洛伦茨。他是奥地利比较心理学家,动物习性学的创始人,也是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德国《明镜》周刊称他是“动物精神的爱因斯坦”。他的学术成就毋庸置疑,这一点我在阅读中更加深信不疑,没有对所描写的动物作长期严谨的观察研究,是不可能呈现如此丰富的细节。
  在书中,洛伦茨用一幅幅充满喜感的画面,来展示研究过程。请看初夏的多瑙河边,走着一支奇怪的慢吞吞的队伍,领头的是一只大红狗,两个穿泳裤的男人抬一艘独木船紧随其后,后面跟着10只灰雁、13只小野鸭、一只丑小鸭。两个男人,一位是康拉德﹒洛伦茨博士,另一位是阿尔弗雷德•塞茨博士。他们要给灰雁拍纪录片,洛伦茨负责指导,就是躺在水边草地上晒太阳(以引导小动物们),塞茨负责拍摄。再来看某个圣灵降临节,一群来阿尔腾贝格观光的游客看到件怪异的事:草丛那边,有个大胡子男人,蹲着走8 字形路线,边回头边发出呱呱叫。不是精神有问题吧?当然不。这个大胡子就是洛伦茨博士,游客们的视线被草丛遮住,看不到博士身后跟着一排刚孵出来的野鸭,为了让小鸭们相信他就是“妈妈”,他以这样的姿态走了两小时。
  谁能把这个小丑似好玩的形象,与诺贝尔领奖台上身着燕尾服的大学者联系到一块?稍想一下就明白,洛伦茨这些看上去很搞笑的举动,其实相当辛苦,但他是乐在其中,他屡次快活地说自己所有的付出都从动物们那得到回报——动物们毫无保留地向他展示最真实的习性。他一直坚持对动物们在完全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研究,为此他的家堪称动物们的乐园,成群的灰雁、寒鸦、鹦鹉,甚至包括老鼠都可以在他家大摇大摆地进进出出。无法想象哎!
  正因为长年累月近距离的亲密接触,洛伦茨有关动物的研究才最接近事实真相。书中,他描写了鱼、鸟的各种细微行为,揭示其行为模式心理模式社会模式,更正人类对动物某些错误的认识。譬如人们一向认为食肉动物比食草动物更残忍,而洛伦茨通过实际的试验得出并非如此的结论。他以狼和斑尾林鸽作比较,狼在同类的打斗中,只要败者主动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暴露给胜者,胜者火气再大,也不得不对败者手下留情。而食草的斑尾林鸽一旦进入打斗状态,那是非分个你死我活不可,胜者绝对要把败者置于死地而后快。是不是很令人难以置信,灵巧可爱的鸟类居然如此暴虐,除了火鸡外,鸟类都不会宽恕败者,够残忍吧。但是动物们的残忍怎么也无法与人类相比。二次大战期间,洛伦茨曾应征上战场,亲眼目睹人类之间的相互厮杀,他认为人类在动物的某些劣性前不应有优越感,因为那也同样存在于人类自身,人类应当好好反省。
  受“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之类的影响,我想当然地以为热爱动物的洛伦茨肯定不赞成养宠物,把动物关在笼子里有违天性。实际上,他大力提倡养宠物,在他看来,养宠物是最有趣、最有价值、最富教育意义的,可以让人对巧妙的自然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他在书中专辟章节指导宠物的饲养,为宠物爱好者提出相当实用的忠告,他提醒准备购买宠物的人们,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宠物,两类动物不要买:一类是它和你在一起,它无法活下去;另一类是你和它在一起,你无法活下去的。上两类都列出具体动物名称供读者参考,还有,他建议虚弱的动物和被遗弃的动物也不要养,因为它们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救助,你盲目的怜悯之情只能害了它们。
  洛伦茨著有多部科普作品,做到了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众共享。反观国内科普作品市场,出于大家的还真不多。前几年有人呼吁各专业领域的尖端学者,拿起笔来为科学普及做点事,响应声微弱。我以为科普作品的确需要专家助力,甚至唱主角,毕竟只有对一门专业知识作过深入研究融会贯通后,才有可能给大众一个科学的易懂的阐释。
  顺带说一句,洛伦茨从9岁开始迷恋动物,从此不停地把一只只宠物带回家,父母除了摇摇头外,并没有反对。这一点,中国的广大家长们真是需要好好学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支持孩子们的爱好,并引导他们将爱好发展成为终身事业,应该比考出高分更有价值吧。
  


  我第一眼看到“所罗门王的指环”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以为这是个精彩传奇的小说呢。所罗门王是圣经记载的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也是世界上最传奇的君王之一,上帝不仅赐给他无比的智慧,还赐给他无尽的荣耀,财富、智慧以及美德。可是当我去网上一查询,才知道自己孤陋寡闻了。书名之所以叫《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作者的别有心意。作者说:“所罗门王能够借助有魔力的指环和鸟兽虫鱼交谈。这事我也会,不需要指环的帮助就能够和几种我特别熟悉的动物交谈。照我看来,需要用到魔戒才能和动物交谈,未免太逊色了一点。活泼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述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
  
   从这段话我觉得这这位作者真是可爱又有趣!那么再来看看作者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e),他是动物行为学开山祖师,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他也写了很多精彩的科普作品。《所罗门王的指环》是他的第一本通俗科学作品,流传最久,也最为脍炙人口,老少咸宜,在国内都出版过几个版本。光看这样的介绍我就很喜欢啦。
  
  于是当我拿到这本中信出版社于2012年11月出版的《所罗门王的指环》时,真是非常惊喜!精装版,书套是色彩绚丽的抽象派油画,这幅画做出黑白色的印在硬皮封面上,腰封上非常素净,就是作者这个白胡子老头的微微一笑的照片,印个书名,简单两行字介绍作者(再也没有泛滥的某某名人吐血推荐之类的宣传造势)。这样的书,做出来就很让人觉得很舒服。
  
  当然,更多的快乐是阅读书的内容所带来的。当看着第一章“动物的麻烦”的时候,我不停地哈哈大笑,作者貌似抱怨的讲述,简直就和一位对自己亲爱孩子充满宠溺喜爱之情的父亲一样,虽然说着孩子惹了很多很多麻烦,可是那些一看知道充满幸福感的话语,就知道其实他是在献宝啊。
  
  我从小到大养过很多鱼和乌龟,一直到现在家里也有一大池子的红色鲫鱼呢。于是我对“快乐从鱼缸开始”简直是感同身受。之所以都是养鱼养龟,是因为我有一个爱干净爱安静的老妈,坚决不准我养猫养狗,只能养不能喊叫不能到处跑跳到处掉毛的宠物。我从小就会自己做小网兜,提着小桶,到处去找水沟里的红线虫来捞回家喂金鱼。然后还有把只有大拇指那么小的巴西龟一直养到像个小脸盆那么大的巨无霸,我最爱的一只老龟能够在我家自由自在任意散步神态就像国王巡视一样。当我看到作者写着他和他养的动物们那些感动心灵的小互动时候,我真的能体会他那种幸福的感觉。
  
  当然,既然是科普文,作者也在文中谈到关于动物行为的很多现象和原理,最难得的是觉得不会引起读者觉得枯燥和无趣的感觉。所以,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像《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样的从书名到内容到插图都隽味永久的好书。
  


  和洛伦茨再次相遇《所罗门王的指环》
  
   为什么说是和洛伦茨再次相遇呢?那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至少有十多年了吧,我读过一本他的书,书名叫《狗的家世》。书很棒,可是我却并没有记住作者的名字,因为是单行本,读过也就读过了,并不知道作者还有这么多同样精彩的著作。上书架上翻出来那本小小的书,一看,作者竟然译成的是劳伦兹。这次洛伦茨的书一下出版了三本,是一个系列,除了这两本还有《灰雁的四季》。
  
   这一本书名叫《所罗门王的指环》,其实我在学生的手中看到过,当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以为是一本小说,这次看了前言才知道,原来所罗门王能够借助一枚指环和鸟兽虫鱼交谈,这就是书名的出处。不过不用所罗门王的指环,洛伦茨一样可以和这些鸟兽们进行沟通,甚至成为了他们的同伴。同样是描写动物,可是洛伦茨和法布尔却并不一样,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洛伦茨,洛伦茨的观察更深刻,描写更有趣,他更懂得那些动物的生活和心理。不过这么说多少有点不太公平,因为他们观察的对象不同,法布尔观察的是昆虫,而洛伦茨观察的都是高等动物,鸟兽还有鱼,所以看到的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
  
   而且和法布尔不同,洛伦茨受过专业的科学训练,是以一位科学家的角度去观察的,所以观察到了我们普通人看到却并不懂得其中奥妙的事件,在他的解释下,我们才明白动物行为的真正含义。还有一点,洛伦茨和法布尔倒是很像,那就是都比较幽默,不过相比之下,洛伦茨更胜一筹,经常被他的描写逗得捧腹大笑,而且迫不及待的讲给女儿听。
  
   这里面有很多地方都非常精彩,不过最吸引我的却是哪个很有名的实验,就是小鸭子的刻印实验,连我女儿都知道,可见流传有多么广泛。传说是小鸭子出生以后会把他们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当做他们的妈妈,某个科学家,也就是洛伦茨孵化了一窝小鸭子,于是就成为了它们的妈妈,小鸭子到处跟着他走。可是事实却是这样的,小鸭子的确有刻印现象,在刚出生以后会把看到的活动物体当做妈妈也不错,只是洛伦茨必须蹲下,并且一直学着小鸭子的呀呀的叫,才会跟着他走,他一站起来,小鸭子们就找不到这个妈妈了,东张西望,并且发出绝望一样的尖叫,于是洛伦茨只得蹲下去。光蹲下去还不够,洛伦茨的叫声还不能停,一停,小鸭子们就又会尖叫起来。看来给小鸭子当妈妈可不是间好玩的事情,很辛苦很辛苦啊!有一次,洛伦茨正在当着妈妈,一抬头忽然看见篱笆外面有很多人在瞪大眼睛看着他,原来地面的草很高,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草中的小鸭子,只看到了洛伦茨一个大男人蹲在地上,一边叫一边学着鸭子走路,呵呵,肯定觉得奇怪死了。
  
   这并不是书里面最可笑最有趣的故事,你去看看,有好多有趣的地方,会让你了解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物的世界。去看看把在书里你会与洛伦茨和他的动物朋友们相遇。
  


  花了两天,见缝插针的读完了。晚上儿子一直缠着我——再讲一遍棘鱼的故事、再一遍鹦鹉的故事。
  
  入睡前儿子要我COS太阳鱼妈妈,扭动身体摆动双鳍召唤“小鱼宝宝”上床。奇怪他怎么不要求爸爸COS太阳鱼爸爸,把他吞进嘴里送上床去呢?
  
  整本书我一直边读边笑,笑到家里的猫都侧目。有许多温情脉脉的小细节,但并不卖弄温情。字里行间,都让我感受到一位动物学家对专业的狂热,以及作者浑然天成的幽默感。
  
  总之,本书不全面也并不系统,但非常之专精且“好读”,你不需要任何学科基础就会爱上它。超五星推荐。


  这本书,我读得恰到时候,深受其鼓舞---“春天宜兴渔事”。以前我一直不敢养鱼,一是我在网上找过相关的过程,太复杂,把我这马大哈吓得不行,容易照顾不周;二来也觉得几条鱼而已,有什么看头?可一看这书,其实也很简单,原来准备一水缸,丢进几棵水草,等水养清,塘里捞鱼---这么简单!而且这样造出来的还是个真正的小生态。我立马行动,恰好小海奶奶家后有个泉塘,水草小鱼那是应有尽有,先把水草养上,果然过了一两周,缸里的水那个清呀,草也见冒了新叶,捞鱼去。可怜见,这两周末,尽捞鱼去了,只是,只是,竟一只未得,倒是缸里的大虾小虾多了。没办法,先养养虾螺蝌蚪吧。
  
  言归正传,生物学类的书很多,我看得不多,恰恰看到的都是如此有趣,一本《眷恋昆虫》愣是被我当小说看完了---生物界也如我们的社会生活一般,爱恨情仇;而这本《所罗门王的指环》则被我当成本笑话书来看了,这个可爱的劳伦兹,书里写的都是他与动物相处的点滴,及他的观察。
  
  这本书已经很难买了,不过还好,有电子版,用Kindle看着正好合适。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040542.html


  2010-06-06
  
  自从我来法国遇到语言障碍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当初人类没有造巴别塔该多好,普天之下大家用一样的语言,完全没有沟通障碍。这样便也少了许多因为沟通不良而造成的冲突与纷争。
  
  读劳伦兹的书的时候已经是大四下,一个人在靠近草坪的图书馆落地窗前看书,心里觉得很惬意。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人身后跟着一群小雁鹅的照片,后来才知道那个就是劳伦兹,被小雁鹅们当做妈妈的劳伦兹。我记得书里他那只调皮的喜欢啄钮扣的鹦鹉,向他求爱的穴鸟,甚至是那只总喜欢捣乱的戴帽猿。看劳伦兹的书和看法布尔的书一样的轻松自然,总是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对动物昆虫们无微不至的爱。动物昆虫们并非只是他们冷冰冰的研究对象,相反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我记得厦大集美楼后面的树下的那窝蚂蚁。不知道他们今年夏天会怎样忙碌。以前总喜欢在阳光很温暖的时候坐在树旁边,看他们活动。觉得一下午看蚂蚁搬家其实是件很享受的事。对于它们来说,我就像是个巨人吧。不过也是安静的巨人,所以也不用害羞,它们还是忙它们的。父母有点洁癖,所以家里没有养过宠物。硬要算起的话,家里那一缸的热带鱼算是我曾经拥有过的动物朋友吧。据说鱼类的记忆只有八秒,所以养了那么久,它们也未必记得我吧,那个天天瞪着眼睛看它们游动的我。好像有点伤感呢。来到法国以后,常常会被路上的五颜六色的瓢虫吸引。有时候在阳光下他们的壳就像打上美丽的漆,绚烂无比。貌似单数点的瓢虫是益虫。
  
  据说,“无所不能的所罗门王凭借一只戒指能够与鸟兽沟通,却无意听到一只夜莺说王的妃子爱上了别人,孤傲的王一怒之下,毁掉了稀世的指环,自欺地选择了耳不听心不烦。从此,再也无人能读懂动物的心思,都以主宰自居活在这世上。”
  
  所罗门王逃避了一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却依然存在着。
  
  我突然想起今天和朋友的对话。在毕业将近一年后,才真正发现我们系一些人背后的故事。我常常想,是不是因为我逃避,我不想要纷争,在大学选择了隐居,才选择了只看他们的表面,而忽略他们背后的故事呢。原来一些事故,一些实际,是保护自己的利器。只有用心剥开层层荆棘,才能发现花园里美好的风景。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花园。有的花园四季春意盎然,让人驻足流连;有的貌似凋敝,却内有宝藏;有的园外看似循规蹈矩,却在圆心种满禁果;有的金玉其外却败絮其中,园心尽是凋敝。有的人的花园很大,却找不到入口。有的人花园很小,却从不防备。
  
  越发觉得每个人都是一本值得去读的书。很愧疚自己有时候选择性的不想去了解别人,任由自己狭隘的偏见做决定。听完朋友和我说的故事以后,更觉得自己有时候是无病呻吟。单纯的生活和正常的世界,实在是父母能给我最好的礼物了。
  
  希望以后能够不随意的逃避什么。因为即使我摘下戒指,那些世界也还是在的啊。就像即使我不去搞儿童拐卖的研究,这个现象也是存在的。我不去做,只是因为我害怕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但对于那些孩子,世界依然是充满伤痕的。
  
  正视每一个世界,也是需要勇气的吧。
  


  大学时候在旧书摊翻到的,旧版的很便宜,很破,翻译很好,新版的翻译不是那个味道,翻译的人没有体会到一个醉心在动物世界里的人的无比的快乐。不过估计旧版的已经买不到了,大家凑合凑合吧。。。。


经济失衡,是个有意思的话题。读完经济学史有一个小的感悟,经济就是辆自行车,前进还好,停顿或者企图回头就会倒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各个国家需要保持这个平衡所必须要做的功课。你可以说现在是平衡的状态,也可以讲现在已经失衡,因为我们在谈论现在的经济状况时,它其实已经不在这里了。
经济全球化,个人以为是好事。劫贫济富,看到的只是富人更富,另一面来讲,穷人虽然没有变成富人,但也不那么穷了。毕竟这个是富人推动的,如果变成劫富济贫,只靠穷人,只怕会越来越穷。


哇你什么时候写的?


这本书不是一本小说。


本来就不是小说啊,也没说它是小说呀。


呵呵,请看第二段第一句,我想是笔误吧。


多谢指正,确实是,无意识的又用了“小说”,习惯性前后名词不重复使用,加上小说看的太多了。


喜鹊这样的鸟,确实很有灵性,也很无赖,╮(╯▽╰)╭有一段时间两只喜鹊天天上我家露台上掐我的大小喜,让我又爱又恨又无奈


影子只有我给你投有用了他们都是坏人,以后有好书先给我哇


我也投了


我对鸭子的这段故事也是笑得不行。但是LZ有一个要更正一下呀,“传说是小鸭子出生以后会把他们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物体当做他们的妈妈”,这个说法不正确的,书里说的是灰雁才是如此,小鸭子是对特定的叫声起反应。


姐姐我就是一本变幻莫测的书~~~哈哈


喜欢你的那句 单纯的生活 正常的世界 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
点醒了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