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複眼的映像

橋本忍 大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1  

出版社:

大家出版社  

作者:

橋本忍  

页数:

351  

译者:

張秋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若說世界最有名的日本導演是黑澤明,那最知名的日本編劇家就是橋本忍。」
  一個是電影天皇,一個是編劇鬼才,兩人聯手創出日本影史的最高成就。
  但為何「對黑澤明而言,橋本忍是……不該遇見的人」?
  「看橋本忍的劇本,讓人睜大了眼。」——黑澤明
  1950年,32歲的橋本忍認識了黑澤明,兩人共同寫出《羅生門》。這是橋本忍第一部電影劇本,此片獲得了威尼獅金獅獎,將日本電影推向世界。1952年,他寫出《生之慾》,1954年完成《七武士》。橋本忍僅用四年時間即登上劇作家的頂點。
  除了是黑澤明長期倚賴的編劇,《切腹》、《白色巨塔》、《砂之器》等其他日本導演名作也都出自橋本忍筆下,被推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但與這樣的孤高成就相對的,是橋本忍的體弱多病。這位天才劇作家從小病痛不斷,「身體幾乎沒有一個部位沒動過手術」,但在停筆十年後以八十多歲高齡撰寫本書時,病情卻奇蹟般好轉...
(展开全部)   「若說世界最有名的日本導演是黑澤明,那最知名的日本編劇家就是橋本忍。」
  一個是電影天皇,一個是編劇鬼才,兩人聯手創出日本影史的最高成就。
  但為何「對黑澤明而言,橋本忍是……不該遇見的人」?
  「看橋本忍的劇本,讓人睜大了眼。」——黑澤明
  1950年,32歲的橋本忍認識了黑澤明,兩人共同寫出《羅生門》。這是橋本忍第一部電影劇本,此片獲得了威尼獅金獅獎,將日本電影推向世界。1952年,他寫出《生之慾》,1954年完成《七武士》。橋本忍僅用四年時間即登上劇作家的頂點。
  除了是黑澤明長期倚賴的編劇,《切腹》、《白色巨塔》、《砂之器》等其他日本導演名作也都出自橋本忍筆下,被推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但與這樣的孤高成就相對的,是橋本忍的體弱多病。這位天才劇作家從小病痛不斷,「身體幾乎沒有一個部位沒動過手術」,但在停筆十年後以八十多歲高齡撰寫本書時,病情卻奇蹟般好轉。本書不但是橋本忍獻給日本電影那段黃金歲月的珍貴紀念,更是以驚人執念對影片創作提出的諍言。
  「不單是為了影評人和少數有志從事電影業的人,也是為了喜愛、熱愛電影的龐大電影迷,讓他們看見電影的本質……」
  浪人般的編劇生涯竟是從病床上拉開序幕。從向鄰床士兵借來的閒書上,橋本忍發現了「編劇」這個行業,三年後以第一部作品拜師日本電影大師伊丹萬作門下,並成為伊丹唯一的編劇弟子。之後,他遇見恩師口中「注定要相遇的男人」黑澤明,以《羅生門》一戰成名,展開驚濤駭浪的電影人生……
  《羅生門》之後,《生之慾》、《七武士》等名作陸續將日本電影與黑澤明推向世界。《七武士》甚至被譽為日本影史的最高傑作,成為世界各國電影名校的共通教材。
  黑澤明與橋本忍迎來生涯的最高成就,同時也開始面對創作人的最深恐懼……
  《複眼的映像》,記錄了那些影史名片的背後祕辛,電影公司老闆、製片、導演、編劇等才氣縱橫的電影人共同將日本電影推向顛峰的歲月、電影大師不為人所理解的孤獨時刻……
  一代編劇親自上演的真實人生,情節甚至比電影還精采。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橋本 忍 Hashimoto Shinobu
  與黑澤明長期合作的橋本忍被譽為「日本戰後第一編劇」,黑澤明口中「電影界的賭徒」。他以同樣的魄力投入執導及製片,同樣有驚人成就,為日本電影邁入黃金時期的重要推手。
  除黑澤明的《羅生門》、《生之慾》、《七武士》之外,小林正樹的《切腹》、山本薩夫的《白色巨塔》、岡本喜八的《日本最長的一天》、野村芳太郎的《砂之器》等大導演代表作,劇本也都出自橋本忍之筆。
  1973年成立橋本製作公司,以製片身份推出《砂之器》、《八甲田山》等獨立製作大片,口碑、票房雙收,《八甲田山》更創下當時日本票房紀錄。廣納各大電影公司人才的作法,挑戰了當時由電影公司主導的電影製作環境,為日本電影注入新氣象。
  譯者簡介
  張秋明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譯有《父親的道歉信》、《家守綺譚》、《京都思路》等書

书籍目录

序幕——東京進行曲
第一章 《羅生門》的誕生
 傷兵療養所的戰友
 終身的恩師——伊丹萬作大師
第二章 黑澤明這個男人
 《羅生門》
 《生之慾》
 《七武士》I
 《七武士》II
第三章 共同編劇的光與影
 編劇先行的寫作形式
 一次定稿
第四章 橋本製作公司與黑澤導演
 兩名副導
 《影武者》
 《亂》
第五章 後來的黑澤明導演
 終章
 菊島隆三
 小國英雄
 黑澤明
 解說 加藤正人

章节摘录

  (以下摘自本書第五章〈後來的黑澤明導演〉  得知黑澤先生的噩耗時,我不在東京,而是在長女位於北輕井澤的工作室(別墅)。  從共同通信社開始,各家報紙電視的電訪採訪讓我疲憊不堪。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心情也稍微平靜下來,我走到戶外長廊坐在椅子上,看見淺間山山腳下庭院裡的樹葉開始泛紅。  從椅子上彎下腰,我在松樹林前屈指細數。  對著林間那著上色彩的漆樹、黃櫨,我像夢遊症患者般扳著手指一根根細數。  菊島先生(菊島隆三先生)、井手老弟(井手雅人先生)、小國老大(小國英雄先生),之前過世的圭老弟(植草圭之助先生)、久板先生(久板榮二郎先生),這一次輪到了領隊黑澤先生……黑澤組的編劇只剩我一人,其他成員全都到了另一個世界,誰也沒留下。  感覺蕭瑟的秋風吹進身軀,我形單影隻。  (和黑澤先生一起寫《寂靜決鬥》的谷口千吉先生好像還健在。谷口先生原本的身分是導演,和黑澤先生是自副導演時期以來的好友。谷口先生執導的作品中有些由黑澤先生編劇。會擔任《寂靜決鬥》的編劇,是因為黑澤先生偶然的邀約,所以他應該不能算是黑澤組。)  我感覺一陣焦躁,無來由得想振筆疾書。  可是,我辦不到。自從十年前摘除右邊的腎臟,數次因為割膽結石、胰臟炎、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攝護腺腫大等疾病進出醫院,工作被迫停止……我無法寫字。不對,十年前我就已經無法寫字了。  當身體狀況好轉,我希望可以試著每回寫約二十分鐘,一日至少寫三回……看能不能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在文字處理機上寫作。這麼或許進度如牛步般緩慢,寫出來的也只是零碎片段,但我還是想寫下黑澤先生的事。  黑澤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共同編劇,與其他人一起寫的共同編劇,實際上屬於密室裡的特殊作業,外人不清楚,也無從察知。  然而,如果對此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黑澤作品的批判將流於表面。況且有不少立志成為電影導演和編劇的人都想了解密室裡的作業情況。  不對,不單只是為了影評人和少數有志從事電影業的人,也是為了喜愛、熱愛電影的龐大電影迷,讓他們看見電影的本質——電影是經過設計的展示品,劇本也是經過設計才能成立。電影劇本、其寫法和最後的完成度,都會左右電影的好壞。透過了解日本最偉大電影導演黑澤明的作品編劇過程,相信能讓他們對電影的興趣更廣更深。  然而,再不寫出來,共同編劇的真實情況將永遠埋沒在黑暗中。寫出其中概要,就算只寫下一角也好,我想這應該是唯一還存活在人世的黑澤組編劇該負起的責任吧!  可是我沒有寫。不,是無法寫。虧我還是靠寫字維生的專業人士……不論我如何努力,就是無法寫。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導演 侯孝賢、資深影評人 張昌彥 好評推薦  橋本忍寫劇本並非單憑寫作功力,還加上了求勝負的賭博直覺和設想周到的精密計算。高潮戲因此就像原子彈爆發一般,以難以歸類的破壞力粉碎了吾人胸膛。——日本編劇家 加藤正人  看了一部好電影,常會引發我去看原作或是該導演其他作品的衝動,但從來沒有一次會想到「去看這個編劇的其他作品」,直到我認識了橋本忍。——日本讀者kaizen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複眼的映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