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设计是什么

Michael Kroeger 原點
出版时间:

2010  

出版社:

原點  

作者:

Michael Kroeger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  我從1968年開始在瑞士巴塞爾設計學院(Basel School of Design)教排版。保羅.蘭德有次和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一起過來。我很榮幸,能在平版印刷系的地下室暗房裡,和一位享譽國際的設計名人碰面,那時我以為,他是來自一個每村每鎮都聳立著摩天大樓的國家。  蘭德一邊和我握手,一邊問道:「阿敏,這就是那個狂人韋格特?」那時我才二十七歲,只有少數圈內人知道我有個「狂人」(crazy man)的外號,但蘭德無所不知,圈內人的所有祕密他都一清二楚。  接下來那二十三年間,我在瑞士布利薩戈島(Brissago)的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Yale Summer Program in Graphic Design)上,遇到過許多學生。每個學生提起他們的蘭德老師,都有一番故事可說。由於這些故事往往彼此衝突,差異頗大,於是我對這位獨一無二的謎樣人物就越來越好奇。  菲力.波頓(Phiip Burton)是我在巴塞爾設計學校最早的學生之一,1986年,他在耶魯大學教授版面編排和平面設計,於是,我有機會在那年4月,去耶魯開了一個禮拜的課——對象是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保羅.蘭德無法出席我的首堂講座,因為眼睛的關係,開車一事對他變得越來越困難。  不過,波頓收到一個令人驚喜的邀約:蘭德竟然邀請我和波頓去他位於康乃狄克州衛斯頓(Weston)的家裡,為他和妻子瑪莉安(Marion)開一堂私人講座。那棟房子是蘭德設計的,1952年起他便在那裡工作,直到過世。那個夜晚結合了美妙的餐點,在那晚的課程結束後,我腦中與蘭德家族有關的所有故事,全都變得無關緊要。我們的友誼自此展開,並一直維持到1996年11月,蘭德在諾沃克(Norwalk)的住家附近與世長辭,那是一棟高樹環繞的安靜居所。  我們定期在美國或瑞士碰面。在他少數幾次造訪巴塞爾期間,我們有幸兩度邀請他和瑪莉安到學校,與我排版課上的學生共聚一堂。他那機智而幽默的講座,讓這一切達到高潮。  經過這些年的交往,我們發現彼此對童書有著共同的熱愛。蘭德在1956到1970年間,為童書界的傳奇編輯瑪格麗特.麥艾德麗(Margaret McEldery)設計了四本書並繪製插圖,四本書都是由Harcourt Brace and World出版,分別是:《我知道很多事》(I Know A Lot of Things, 1956)、《火花與陀螺》(Sparkle and Spin, 1957)、《小1》(Little 1, 1962)以及《聽!聽!》(Listen! Listen!, 1970)。負責撰寫內文的,都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安(Ann)。我也為約旦和巴基斯坦的小孩們創作了好幾本童書。  湯姆.布倫(Tom Bluhm)是蘭德的學生,也是多年好友,他不時會來我這走走,帶些蘭德為不同公司撰寫和設計的簡報小冊給我。其中一本小冊,描述他如何一步步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的NeXT Computer(位於加州帕羅奧圖 [Palo Alto])發展出公司商標。他利用這些小冊幫助各個公司了解他如何研究不同的字體,然後將這些字體轉變成最後的標誌。他的解釋總是那麼清晰、簡潔、周全,教我印象深刻。即便是用我的菜英文,也能看懂每一個句子。  蘭德對於未來的設計發展以及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所提出的種種諍言,在我看來,是當前最強烈也最重要的呼聲之一。他的態度坦率而直接。我相信他必須說的那些,我們也分享了許多看法。1996年11月初,蘭德在麻省理工學院發表了他的最後一場講座(由前田約翰 [John Maeda] 籌劃)。當天,演講廳擠得水洩不通,蘭德以清晰連貫的口氣,談論藝術與設計中的形式和內容,那也他最後一本書《從拉斯科到布魯克林》(From Lascaux to Brooklyn, 1996)的關注焦點。──沃夫岡.韋格特(Wolfgang Weingart)  我是在瑞士的布利薩戈島第一次碰到蘭德並和他一起做研究,那是1981年夏天,一場為期五週的研討會,那次研討會還包括四場個別講習,一場為期一週,講師分別是菲力.波頓、阿敏.霍夫曼、赫伯.馬特(Herbert Matter)和沃夫岡.韋格特。蘭德班上的指定作業是:以畫家米羅(Joan Miro)為主題,構思一件視覺語義(visual semantics)方案。設計的目標是:利用文字和字母描繪出某個概念或激發出某個意象——說得更明確點,就是利用MIRO這四個字母,讓人聯想起這位畫家的作品。我的解決方案之一,是一個有趣的設計,利用米羅的名字做出一隻貓的模樣。Figure 1是我的最後定稿,蘭德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我很高興能在1995年2月,蘭德訪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時,有機會跟他簡短會談,並和他與夫人瑪莉安共進午餐。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贊助蘭德到設計學院客座,帶領學生針對平面設計方案進行班級討論和授課。我們也讓他看了一些學生的作品,包括湯瑪斯.狄崔(Thomas Detrie)教授的字母造型班和我的視覺傳達班。蘭德對學生作品的評語是:和他造訪過的「其他設計學院不分軒輊」,我把這當成是一種恭維。  對談涵蓋的主題相當多樣,但焦點聚集在「設計」以及當時我正在個人網頁上進行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平面設計教育的基本方針〉(Graphic Design Education Fundamentals)。其他重點還包括:平面設計、設計哲學,以及設計教育。本書的內容便是這幾次聚會的摘錄。

内容概要

  ◆賈伯斯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美國LOGO設計教父最精闢、犀利的經典言談  ◆從商標設計到好設計的標準,道盡設計人該懂的所有事  ◆瑞士新浪潮平面設計運動之父Weingart 撰序  ◆所有設計人不能錯過的大師開講  ◆最一針見血的思考與經驗談  保羅.蘭德(Paul Rand)為美國當今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他為IBM、ABC、UPS、西屋所設計的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他對設計的見解犀利,深信好設計的力量,為業界所尊崇,是美國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與教育家。  1995年2月,亞利桑那大學傑出學人計畫(ASU Eminent Scholar Program)邀請保羅.蘭德到此客座講學,帶領學生思考設計前該知道的所有事。這本書的內容便是這段講學期間的摘錄。從平面設計初學者該懂的事、該看的書,電腦對設計的幫助,與客戶的溝通,到設計是什麼,透過精闢的問答,道出最一針見血,最直指核心的答案,機鋒處處卻有深富教育性與啟發性,讓人不得不佩服大師的智慧。  大師開講 Q&A  Q:設計的定義是什麼?  A:設計是一種關係,一種比例。  Q:對大學設計系的學生來說,教設計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A:必須給所有詞彙下定義。學生必須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Q:這一代設計人最應該研究什麼?  A:了解情況。  Q:初學者應該學什麼?  A:運用雙手非常重要。那正是你和母牛以及電腦操作員不同的地方。  Q:用電腦的好處?   A:你不會因為有了電腦就變成創意天才。  Q:可以做出完美的設計嗎?   A:除非你是上帝,否則不可能有完美的設計。  Q:設計有過時的問題嗎?   A:設計只有好與壞的差別,不必擔心夠不夠新。  Q:我們如何判斷好設計與壞設計?  A:這問題無法回答。  Q:設計商標時要注意什麼?  A:不能從「多大」的角度去思考,要從「多小」去考量。  Q:設計過程的第一要務?  A:思考。你要怎麼做,而不是你要做什麼。  Q:如何與客戶溝通?  A:如果確定你的想法正確,答案只有一個,接受或拉倒。  Q:要如何才能為你工作?  A:為我工作是最糟的,因為你永遠不會有機會做設計。關於保羅.蘭德(Paul Rand,1914.8.15-1996.11.26)  .當今美國乃至全球,最傑出的logo設計師、思想家及設計教育家。賈伯斯讚譽他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設計理念源自包浩斯倡導的現代主義美學,所設計的IBM商標無人不識,蔚為經典。  .本名Peretz Rosenbaum,為避免本名過於猶太風格,增強姓名的辨識度,將名字縮短為Paul,改用舅舅的姓氏Rand,創造了前後都是四個字母的新名字。  .父親不相信做設計能養活人,1929-1932間,白天讀普通高中,晚上到Pratt Institute上課。之後兩年間,又陸續讀了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和the Art Student League。  .在五年有限的學習中,設計專業大半來自自學,透過歐洲雜誌認識Cassandre和Moholy-Nagy等人的作品,並深受德國包浩斯風格和設計師Gustav Jensen的影響。第一份工作是幫報章雜誌設計備用圖庫。  .初出茅廬的他,免費幫Direction雜誌設計封面,以換取全然的自由空間,在業界奠定了所謂的”Paul Rand look”,受到全球的矚目。  .1936年,22歲時得到第一份全職工作,設計Apparel Arts雜誌的專刊,並獲邀擔任Esquire Coronet廣告公司的藝術指導。因為覺得自己資歷未達,婉拒藝術指導一職,一年後才正式走馬上任。  .1941-1954擔任廣告設計,奠定豐富的平面設計經驗與紮實的基礎。  .1954年起,開始參與企業形象識別設計。他的logo設計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包括美國廣播公司(abc)、西屋電器(Westinghouse)、UPS快遞、IBM、耶魯大學(Yale)及賈伯斯創辦的NEXT電腦公司。  .1946年於Pratt授課,1956年起於耶魯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擔任教授,教授平面設計。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麥可.克魯格(Michael Kroeger)  .美國專業設計師,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校。  .1993至1996年間曾任美國平面設計協會(AIGA)鳳凰城支部主席。  .現任聖約瑟夫山學院助理教授。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藝術設計學院平面設計教授。  .曾任教於休士頓、萊斯和耶魯大學。  .1975-1996年間,是耶魯大學平面設計暑期研習計畫的核心教師之一。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  .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設計顧問公司冬屋工作室(Winterhouse Studio)的合夥人。  .認為平面設計是「結合了平衡與和諧、色彩與光線、層次與張力、外形與內容的視覺語言」。著有《保羅.蘭德:美國現代主義者》(Paul Rand: American Modernist, 1998)等書。史戴夫.蓋斯柏勒(Steff Geissbuhler)  .美國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師之一,出生於瑞士。  .巴塞爾設計學院畢業,受教於魯德和霍夫曼。  .1969年同學肯.海伯特擔任費城藝術學院平面設計系系主任時,邀請蓋斯柏勒等人一起進行課程改革,打破打當時瀰漫於美國廣告圈的偏見:「我們把一整套瑞士設計哲學引進到這裡,少即是多,以及字體編排、色彩和圖畫的重要性。」  .除教學外,蓋斯柏勒設計了許多精采海報,並為許多知名企業設計識別商標,包括NBC公司的孔雀標誌,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紅黑藍標誌以及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的眼睛和耳朵標誌等等。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  .瑞士知名平面設計師和教學者。.1947年開始在巴塞爾設計學院教授版面編排原則,與魯德(Emil Ruder)共同為該學系奠下基礎,他也是所謂「瑞士國際主義風格」的領導人物。  .霍夫曼以海報設計享譽世界,強調動態平衡與低調簡約的美學,字體與顏色的使用都很精簡。  .著有《平面設計手冊》(Graphic Design Manual, 1965)等書。戈登.薩喬(Gordon Salchow)  .美國現代平面設計教育的先驅者之一,畢業於耶魯大學。  .1968年負責創立辛辛那提大學平面設計系,對平面設計的相關教學貢獻甚大。

书籍目录

前言序 對話一 設計是什麼?對話二 怎麼想設計?設計師論蘭德美國平面設計教師︱菲力.波頓(Philip Burton)專欄作家和平面設計講師︱潔西卡.荷芬(Jessica Helfand)美國當代最傑出的平面設計師︱史戴夫.蓋斯柏勒(Steff Geissbuhler)美國現代平面設計教育先驅︱戈登.薩喬(Gordon Salchow)瑞士知名平面設計師︱阿敏.霍夫曼(Armin Hofmann)參考書目


编辑推荐

  設計人應該知道這些事,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保羅.蘭德  IBM、UPS 美國Logo設計大師最精闢的言談  「他是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 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  他的犀利,讓人又愛又怕。最基本的問題,最精闢的回答。  每件事都是相對的。設計就是關係,是設計的原點。──Paul Rand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设计是什么 PDF格式下载



  觉得有用的都摘出来了。括号里是备注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
  
  Design is relationships. Design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Design is everthing. Everything!
  
  
  设计是形式和内容的冲突,形式就是那个问题。我指的是,你怎么做它,你怎么展现某样东西,你怎么思考,你怎么说话,你怎么跳舞;舞蹈编排是内容,它是舞蹈本身。(这个定义更适合平面设计。我觉得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设计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这是什么意思?你就是应该这样教。你必须不断教这点,不断教,直到学生无聊死。你不断问问题。(和当初奎哥做的一样,奎哥是问了十节课的消费者想要什么,五到十年后,他们想要什么。同样的问题问一遍和十遍效果完全不同,至少,对我来说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及建筑师瓦萨利曾说:设计是基础,是所有手艺、绘画、舞蹈、雕刻、书写的基础——设计是所有艺术的基础。设计是所有艺术领域里内容和形式的操作。/ 也就是说,设计,平面设计,和会话里的设计并无两样。如果顺着这个想法推到底,你就能确定,设计和会话,或设计和雕刻,其实并无差别,都是一样的。
  
  设计也是一种比例系统,指的是尺寸大小之间的关系。
  (兰德的一大论调是:设计是探寻关系的过程。)
  
  这类关系是没有止境的。这正是设计很难臻于完美的原因之一。因为你做的每一项动作,都有无穷尽犯错的可能。设计是化繁为简的过程。繁的部分充满了各式各样可怕的问题。要试着去评估所有的无难题,然后把他们变简单,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
  
  重点是要知道你在做什么。重点是要界定和有能力界定你的主题。
  
  我总是建议大家读书;很少人想读书。
  
  但我真的认为,除非读过《艺术即经验》,否则不算念过设计。我警告你们,你们很可能会读了第一句就把书放下。但读完全书的人,一定会充满感激。
  
  运用双手非常重要,那正是你和母牛以及电脑操作员不同的地方。
  
  正确思考电脑的角色,然后把它摆在正确位置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你会用电脑,会操作所有系统,会Quark和其他所有软件,这和你身为设计师,了解自己正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比起来,根本微不足道。因为电脑没办法教你如何当一个设计师。根本不可能!你们知道,打字机发明之后,它最伟大的成就,就是摧毁了手写字。如果你们看过打字机出现之前的手写稿,你们就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Graham Wallas在《思想的方法》关于构思想法的见解:
  第一阶段,准备期:先调查问题的所有面向,做出粗略或精细的概要,然后忘了那个问题,总是把它抛到脑后就对了。
  第二阶段,酝酿期:把问题忘掉,让它酝酿。让它在你心里慢慢熬煮。假使我要做某件事,我会先发出各种疑问,然后把它们抛到脑后,各一个礼拜或隔一天再回来想,然后就会有些念头出现。/酝酿期非常重要。/你给它时间,你就能做出决定。
  第三阶段,豁朗期:问题整个浮现。你知道,你等了一个礼拜,然后突然之间,灵光一闪。你有了想法。此刻,你要立刻把想法记下来,看看它是否符合你可能采取的行动。
  (agree. 有过这样的体验)
  
  这就是设计的过程,或说,创意的过程。从问题开始,忘了问题,让问题自己浮现或让解决方案自己浮现,然后重新加以评估。
  
  
  当你把解决解决时,你会觉得置身天堂。可能没过多久就会改变心意,但你赢有过置身天堂的感觉。这种感觉没必要持续太久。你能想出另一份工作,会带给你这样的满足感吗? 解决问题的满足感真是大得超乎想象啊。/ 就是因为这样,你必须了解你在做什么,你必须知道什么时候问题出现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是不是碰到问题了?你看着它,你不喜欢,但你知道有些地方出错了,像是比例、反差、纹理,等等。于是你一一检查。找到了,就是这里!我不喜欢这个比例。这里太大了,这里太小了。
  
  在我们这行,有种暗中危害的东西,叫做“混饭吃”。我们有一堆工作室,养了一大群员工,他们没事可做,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忙,所以不停给案子擦脂抹粉。
  
  你必须用这样的方式去思考这些问题——而不是思考设计。设计是你的思维产物。问题的解决方法会在一秒钟突然浮现,但在这之前,你必须专注在这些想法上,你要做地毯式的思考,因为你在搜索。你在感受。你在寻找某样东西。你不知你在做什么。你迷路了。你被困在迷宫里。所以,思考是设计过程中的第一要务。
  
  我做事情也很快,但我现在要处理的问题是过程——是我要怎么做,而不我要做什么。
  
  你们知道,歌德曾经说一句话,大意是时我们看不到近在眼前的东西。这是真的。当你出现某个想法时,你常会纳闷为什么不是昨天而是今天想到的。昨天你就是想不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藏在问题的某个角落,你知道的,就在某个地方,你得去把它找出来。
  
  (回答时代不同设计不同的问题)我不认为有任何不同。如果你说的是社会问题,或教学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但设计问题并没有什么差别。它们永远是困难的。好设计依然是好设计,不论它是什么时候做的。/ 为什么会这样?设计没有过时的无难题。设计是举世共通、历久弥新的,一个好设计。
  
  这是个愚蠢又荒谬的想法——“新”事实一种特质,和任何东西都不相干。你们不必为“新”伤脑筋, 你们只要担心这件东西是好是坏,不必担心它够不够新,谁管它是不是新的? (哈哈,同意,关键是能不能解决问题,是不是足够好)
  
  学设计,你们要的是清晰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不能随着电脑团团转。
  
  (电脑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但现在这种做法也有问题,它没给你沉思的时间。你没时间坐下来思考,他不断踢着你的屁股走。你知道它一直在踢你。你没法停下来思考,因为它真是该死地快。/ 假使没有电脑这么方便的设备,你的做法就会不同。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差异,也是电脑的缺陷之一。它实在太快了。当然,这也是优点。
  
  问:如果客户想干涉创意决定,但他本身又没有任何设计知识,你会怎么应付?
  
  兰德: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关键在于你有多好,首先,你究竟是对是错。我的意思是,假如你是错的,那你根本没东西可坚持。
  (关键是是否解决问题,而不是是否听客户的。如果客户提出的方法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听? 这都是要回归问题本质去思考的。)
  
  我们不只是设计师,我们还得处理客户,用政治的、社会的和美学的手段 —— 这是个大难题。假如你确信你是对的,恩,这就是某种答案。对你来说,答案只有一个,要嘛接受,要嘛拉倒。这是唯一的答案,正是!还有别的嘛?我是说,假使你确信你是对的,那你只能自求多福喽,那就是你能做的,这意味着,你大概丢了工作。
  
  ---
  
  Jessica Helfand:
  
  兰德是个暴躁、无情、令人难以忍受的人。把优秀的标准不断往上拉,是他的小小骄傲。他热爱形式,痛恨市场调查,深信好设计的力量。他无法忍受笨蛋,没办法高高兴兴地忍受这种人。
  
  (兰德)“ 你靠观察学到大部分事情,但阅读让你理解,阅读让你自由”
  
  我从他那里学到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如何全面观察,彻底领会——深入地看,无情地看,敏锐地看。
  It was this, more than anything, I learned from him: how to really look-deeply, ruthlessly, penetratingly- and see.
  
  ---
  
  Gordon Salchow
  
  他轻轻地推了我一把,让我确信,卓越的生活方式,是成为一名优秀设计者或者教育者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我们对自己的真实理解,并鼓励我们关心我们的所作所为。(同意,一直觉得一个设计师的品位和水平可以从ta的每一个生活细节里看出来)
  


  我的设计启蒙书是《设计中的设计》,因此刚学设计的那两年执意跟随简洁的日式美学,做的东西非常的局限,路越走越窄,到了快走不下去的地步。而如果,这本作为启蒙书,路会宽得多。他教授了设计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可以广泛地进行research的资料。适合作为参考教材,在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设计启蒙时阅读。


   设计是什么呢?是家里地毯的颜色,还是家具的款式,是五官的距离,还是你选择的眼镜的形状?这本很有阅读感的小书,着墨不多,却字字珠玑.作为最杰出的图形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之一的Paul Rand在书中给予了年轻人准确的忠告,也是他对设计深刻的理解和经验的总结......读了好几遍,却总觉得没读完....


  在一个不太重视理论的国度里,更何况主题是务实的设计,自然我们不会买到这本书,还好,台湾有不少出版社,能出版这样短小却精辟的理论书。
  
  我第一次看到这么严厉的老师,可能因为学生大多是已经工作的人,或许与老人家已经厌烦讲解简单的设计问题,或许是实在讨厌美国出现的各类他无法容忍的平面设计。
  
  在记录交谈或讲课的文字间,你可以看到一个平面设计巨匠对设计的理解。而且这是一本难得的小书,文字并不多,保罗的文字更是很少,如果你喜欢看图多过于文字,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如果你要探究设计奥秘,就有点不足了。


我的设计启蒙书也是《设计中的设计》,结果一样,做的东西很单一。。。


谢谢你的推介


哈哈,可能在开始的阶段大家做的东西都会比较单一吧,尝试得多了手法自然就丰富了。


楼主是什么专业的啊?


我买来看看,求楼主再给推荐推荐别的书呀


恩?平面设计?是一本书么?


平面设计是一个专业。。。


那还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启蒙书么?


您好,我想读这本书,请问哪里可以买到或者看到?


广州的话在联合书店有,正在读这本书,有过工作经验后再去理解会更好。


这本是妈妈去台湾前,我从诚品书店的网站上看到,然后让妈妈买的。国内广州的联合,北京的pageone,还有淘宝的水灵都有的卖。


我也是在北京路联合书店买的,哈哈。
Rand把那些系主任问的一愣一愣的,很有意思。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