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活與藝術相遇

王蘭生 藝術家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藝術家  

作者:

王蘭生  

页数:

191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言:書寫生活中的藝術/王蘭生  夏夜,站在家裡頂樓平台上看星星,總會回想起作客美國新罕布夏州森林小屋的那一晚。威爾坐在陽台的搖椅上,點起煙斗,他脫掉鞋襪,蓋上薄毯,招呼我一同享受夜晚的安寧。四周靜得出奇,兩人的臉上隱約看得見月光投射林間灑下的葉影,周遭不時傳來蟲鳴,這是一座遠離都會塵囂的心靈庇護所。  原來生活可以如此悠閒,這是我離家遠遊三個月所學到的第一課。  你永遠不會知道,在生命中這一刻出現的人,能夠陪你多久,未來還有沒有機會再見;你也永遠不會知道,在生命中這一刻發生的事,對日後的自己有多深遠的影響,還會不會再度發生。而生命中的一切人事物似乎都像註定好似的輪番出場,這不經意的必然,都會為自己的生命畫布上,添抹一些些喜歡或不喜歡的色彩。  維摩經有言:「心淨,則國土淨」。每到新的地方,不管目的為何,我總企圖放下些牽掛,收拾好心情,用心體會一切。因此,遇見可愛的人、碰上有趣的事、嘗試平常不可能做的舉動,便成為當時不可多得的奢侈與享受,也因此這些地方都是我的淨土,是那麼的特殊與獨一無二。  2005及2006年,連續兩年短暫客居美東波士頓劍橋市,這兩次停留的目的不同,時間不同,但可愛的人、有趣的事、精采的生活經驗卻同樣讓我回味再三。第一次赴美,有近三個月的時間,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選擇,以居住地劍橋市為原點,作計畫性的參訪與旅行,遍訪了波士頓城內著名的歷史景點。我特別著重對建築、都市景觀及社區文化活動的觀察,結識的許多異國朋友,則是豐富我這趟旅程最重要的元素。2006年的再訪,以老學生的身份參加了哈佛大學開辦的一項管理訓練課程,這樣的機緣讓我得以近距離體會劍橋市的人文與學術氣息。於是,走訪公共藝術、校園建築,參與藝術節慶及社區活動,都成了我的自選進修課程,在片段的訪問中用心的體會當地的文化與人情。  文化來自於生活、發端於人際互動、隱身於社區街道而成就都市的偉大。這本集子呈現了個人在短時間內對人、對空間、對活動片段的觀察、體驗與感動。有幸從慣常的作息中抽離,以觀察者的身分參與異國友人的生活,才知道原來用心過活便是藝術;有幸能以從容的步履走訪市街,才明瞭原來磚瓦巷弄之後的故事,叫做文明。於是我驚覺:生活中,處處是藝術!  不確定我的書寫是否對大眾有吸引力;但體會生命中的美、生活中的藝術,應該是眾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吧。

内容概要

  本書以劍橋和波士頓為故事背景,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藝術人」的特性與生活環境,第二部分探討公共藝術的作法,第三部分介紹哈佛大學與MIT的校園建築,第四部分則是討論當代都市美學大師的代表作。作者對每一個人、事、物的介紹都很精彩與富有知識性,讓人讀起來有欲罷不能的感覺。由於每一位讀者的專業興趣與工作經驗不同,本來就很難要求一本書從頭到尾都可以滿足所有讀者的期待。雖然作者自謙本書不知道會被什 樣的人所喜歡,我則認為不管是學生、行政人員還是一般市民,不管是從事文化建設還是都市發展相關領域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得到啟發,特別是對準備去美國留學研習或是觀光考察的人,本書絕對是絕佳的觀光導讀與學習入門。簡言之,這本書適合任何關心台灣文化藝術與城市發展的人閱讀。
  對我個人而言,閱讀本書真是受益良多。茲就四則重要心得分享如下:
  一、良師益友乃是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在本書所介紹的藝術人當中,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當推作者的老師,也就是任教於麻省藝術學院的瑞卡多(Ricardo
D.
Berreto),老師不但指導作者學習「公共藝術」,還熱心的介紹作者認識許多的藝術家,帶領作者實際體驗不同的文化與藝術情境,因此才能產生本書精彩的故事內容。然而,認識瑞卡多老師並不是完全依靠運氣,而是作者在出國之前就已經透過網際網路科技搜尋資訊,並且積極的與對方聯繫,可見用心的準備才能產出美好果實。
  二、文化建設一定要善用民間活力。由於藝術家的生產作業環境及文化藝術產品市場的交易特性與傳統工業生產及商品交易定價模式有很大的差異,其所需要的政府協助方式與一般產業非常不同。從美國的例子可以看出非營利組織(NPO)在這一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功能,甚至許多公共藝術與博物館的興建與經營,也是以民間募款的方式取得支持,甚至成為市民感到光榮的地標。
  三、公共藝術需要用心經營才能感動市民。公共藝術並不只是都市景觀的裝飾品,靜態的擺著好看而已。其實公共藝術也是市民生活環境的一部分,配合適時活動的辦理,融入市民的生活。因此,藝術家的公共藝術創作與布置過程就必須與社區居民發生互動與溝通,而不是當作一個簡單的公共工程採購。
  四、景觀改善是目前台灣都市發展最迫切的任務。對於本書最後三頁「都市發展策略導入環境美學」的主張深表認同,美麗的景觀是城市的公共財,也是文化產業的資本財。事實上,台北市政府目前也正在推動一個整合性的城市景觀改造計畫「台北好好看」,分別透過「增加開放空間」、「減少窳陋建物」、「清洗建物牆面」、「招牌改為平面」、「校園圍籬亮綠」、「綠化閒置空地」、「夜間景觀魅力」、「藝術公共建築」計畫,逐步改變台北市的景觀。

作者简介

  王蘭生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2007哈佛大學菁英領導班結業,2006美國波士頓麻省藝術學院專題研究。
  曾任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工程員、宜蘭縣政府建設局城鄉發展課課長、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秘書,現任文建會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主任秘書。
  喜好騎單車、文學、藝術及攝影。

书籍目录

序---用文化藝術打造美麗的城市(林建元)
前言---書寫生活中的藝術
第一章 他們是這樣生活的
(1)入住劍橋
(2)我的老師
(3)當音速遇見超音速
(4)森林裡的鄰居
(5)滿山都是藝術家
第二章 藝術在人與空間中互動
(1)藝文活動是一種生活習慣
(2)公共藝術活起來
(3)造訪祕密花園─園區裡的公共藝術
(4)結交藝術家
第三章 在名校裡與建築大師相遇
(1)劍橋的名校
(2)甘迺迪政府學院
(3)悠悠查理斯河
(4)走看哈佛與MIT建築
第四章 都市的文化櫥窗
(1)在東西方遇見貝聿銘
(2)方盒、蛋糕還是望遠鏡─波士頓當代美術館
(3)湖畔展翅的白色巨鷹─密爾瓦基美術館
(4)巷弄裡的城市文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活與藝術相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