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李翊菱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

李翊菱  

页数:

256  

内容概要

  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晚上八點鐘,你和孩子在做什麼?」這段時間你和孩子互動的事,正決定孩子的人格與未來!  《講義雜誌》教育專欄作家、教育文章在兩岸三地網路頻繁轉載、演講邀約不斷的李翊菱教授給父母的教養書!李教授認為,在台灣,父母白天上班,孩子上學,而晚上的親子相聚,正是創造有質感的親子互動的黃金時間,但可惜父母不是送孩子學才藝,就是催促孩子唸書,或自己坐在電視機前,讓孩子在旁玩耍,就認為在陪伴孩子。  李教授對父母的12大提醒:  請別把「剩下的」時間分給孩子,請「專心」傾聽孩子的需要、陪伴孩子。  請別把「做功課」視為放學後的第一個要務,孩子需要撒嬌、親近與擁抱。  請多以肢體語言溝通,少用行動電話。?  請鼓勵孩子學習一項能熱情投入的才藝,如音樂、舞蹈、繪畫、攝影等。  請多利用客廳的大桌子,除了共餐,更是培養親子閱讀、談心的好場所。  請及早培養孩子「接受生命挑戰」的能力,不要害怕他們吃苦。  請多與孩子說故事,趁他們還沒長大,一起探討這世界。  請常擁抱孩子,並對孩子說甜言蜜語。  請用「演故事」方式陪伴孩子閱讀,尤其在孩子12歲前。  請讓孩子參與家事並讚美,養成孩子自動自發的性格。  請支持孩子交朋友、參加社團,培養與人相處的能力。  請與孩子一起製作屬於你們歡樂時光的「家庭相本故事」。  強調從生活教育著手,並從中培養孩子各種關鍵能力、積極正面人格、正確價值觀的李教授,為父母們打造出最貼近生命的教養方式,她也期待,溫馨的親子時光,不但是父母,更是孩子一生最無可取代的能量與力量。

作者简介

  李翊菱  奧地利國家音樂學院藝術教育碩士,《講義雜誌》教育專欄作家。十年前就開始在台灣致力於「兒童性格教育發展」推廣的李翊菱教授,疾聲呼籲教養者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文化教育,如此才能落實真正的「品德養成」。因此常以個人的學術研究,不斷設計實驗課程,並實際行動協助青少年、兒童或父母成長等。你也許不認識李教授,但你一定在網路上讀過李教授書寫好讀又生活化,且都是真實故事的文章。她的文章不但在兩岸三地的網路被頻繁轉載,甚至被選入大學一年級的國文文選,成為國中作文教學範本,同時她也是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館藏文章之作家。  她的演講邀約不斷,舉凡園區講座或大陸,或遍及台灣之各大專院校的教師研習會等等。所演講的專題,都是大家關心的教育問題。曾師事名亞洲學者、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學習中國經典系列課程:《論語》、《莊子》、《老子》、《易經》及西洋哲學。李翊菱教授以有系統的哲思訓練,研發並開設專業兒童身心靈教育課程,是一位熱愛台灣的文化教育工作者。曾受聘於教育大學講師、北京大學之講座教授等職。現任自由作家、演講者。已出版《2008藝術哲思日誌》。

书籍目录

【推薦序一】親切而真實 / 費文(《講義雜誌》總編輯)【推薦序二】從家庭出發的價值選擇 / 李文蓉(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教師)【自序】探索心靈的祕密花園Chapter1 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用故事來陪伴孩子閱讀做到的爸媽請舉手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做個支持孩子的父母反叛期孩子的心靈糧食陪伴孩子開心做功課陪孩子在生活中玩想像力如何有效陪伴孩子?把愛還給孩子教孩子說好話珍惜親情,請「專心」聽孩子說Chapter2 大人開竅,孩子才能開竅用心實踐父子情大人開竅,孩子才能開竅身教影響孩子的性格活出孩子的競爭優勢鍛鍊愛的能力你是九十分父母嗎?別讓孩子寂寞長大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父母親都是孩子的老師達文西的教育省思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支持Chapter3 讓孩子體驗美感的生活品味美感的休閒活動再忙都要陪伴孩子培養孩子「接受挑戰」的能力帶著孩子忙年貼心是培養出來的孝順可以很簡單放孩子一條生路孩子的心事我能知我們可以給孩子什麼?培養孩子的人文美學教育Chapter4 欣賞孩子的生命風景考試並非人生的全部寄情絲竹樂──談青少年的修養父母要率先有禮貌讓孩子從小就學習管理自己有耳有嘴的孩子沒煩惱遠離虛擬人生願在有心的地方,都能有愛打造家族的核心價值肯定的力量培養心靜的能力

章节摘录

  用故事來陪伴孩子閱讀  自從遷居至一個小鎮後,我便拒絕購買電視頻道。因為通常有質感的節目都在半夜播出,由於正是睡眠時間,曾經在看與不看之間做拉鋸戰,最後以健康為考量,只能放棄午夜的好節目。現在若需要資訊,我就會選擇聆聽收音機的廣播節目。聽廣播節目的好處是不浪費時間,而且可以邊聽邊完成手上的事。若聽到不錯的資訊,我會趕緊拿紙筆抄寫下來,輕鬆地為自己增添常識。由於沒有電視的聲光干擾,反而能夠專心聆聽專家的說法,長期下來我累積了不少思考的材料。  相反的,如果選擇看電視節目,可就要杵在椅子上,任演出的節目內容耍弄著。嚴格來說,台灣電視節目的製作,普遍而言是不負責任的,取巧不經大腦的。大部分的節目毫無深度可言。怎會有人願意把黃金時間,像是著了魔似的,被一群不長進的節目製作,牽著鼻子走呢?卻不利用可貴的時間,去做增進親情的活動或投資個人的身心成長計畫,例如,閱讀、聽音樂、一起品茗等等。  走筆至此,忽然記起一天,我漫步在這小鎮上。走在一排排的屋簷下,看見了這個有趣的畫面。一個家庭在堆滿物品亂糟糟的客廳裡,五個人並肩坐在靠牆的沙發上,整齊劃一的動作引起我的注意。他們每個人身體動都不動的,手端著碗扒飯吃。眼睛全都注視著對牆的電視機,不論大人或小孩,他們一致的動作讓我十分驚訝。  一位名廣播節目主持人說得好:「觀察一個人的生命層次,就看晚上八點,他在忙什麼。」在這個電視與電影的時代,大家幾乎都失去了讀書的習慣。不閱讀,就學的學生作文能力自然低落。不閱讀,造成社會人士不思考。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讀書多而思考少,你會覺得自己懂得很多;讀書多而思考也多,你會清楚看到自己,其實懂得很少。」台灣不讀書的人口眾多,若延伸伏爾泰的說法,是既不閱讀又不思考,怪不得滿街都是「自以為是」的物質追求者。  我親眼看見一個年輕媽媽,下班把女兒接回家後,便盯著電視的連續劇。就像女兒不存在似的,任憑她喧鬧。女兒難得與母親相處在一起,回到家當然希望媽媽是她一個人的。「媽媽,我要吃糖。」小女孩吵著要吃糖,但是兩眼直盯電視節目的媽媽,聽不見也沒有理會女兒的吵鬧,小女孩就自顧著打開糖罐,沒有限制的享受零食。這一幕真人真事的演出,說明一般人認為,只要孩子看得見媽媽或爸爸,就叫做陪伴的誤解。所謂親子陪伴,應是隨時關照孩子內心的需求。這種普遍教養者的迷思,應盡快改善。  許多父母抱怨,孩子長大後不願意與我們說話。其實是做父母的,在他們還小的時候,率先示範了不跟孩子說話的樣子。生活裡可以與孩子對談的話題很多,但不一定要扯上電視。電視時間太多,吸取一些膚淺而虛假的人生百態,會使孩子弄不清人生價值的真諦。有質感的親子互動,應該是利用輕鬆的時間,陪他們天馬行空地胡言亂語。生活創意,就是從這裡開始培養。  我喜歡安東.艾伯特這位十九世紀的畫家,描繪「晚安故事」的一幅畫。  畫中一位母親擁著一雙兒女,躺在床上一起閱讀。男孩表情非常開心地,專注的看著刊物。小女兒則依偎在母親的懷裡,享受著母親身體的溫度,這溫暖是一種被愛的感覺。閱讀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如果生活中常出現,如「晚安故事」畫中的寫景,相信能夠造就出一個生命有安全感又愛閱讀的孩子。


编辑推荐

  《做到的爸媽請舉手》特色  根據專家調查,台灣的爸媽在傾聽孩子上,在全亞洲敬陪末座,而教養孩子,幾乎成為現代父母最感焦慮與無力的問題,兒童教育教授李翊菱告訴全天下的父母,學習做父母是一輩子的課題,在愛孩子之前先愛自己,在培養孩子之前,先培養自己,不僅能教出快樂自信的孩子,更能讓你擁有令人羨慕的親子時光!  ◎聯合推薦  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教師/李文蓉  《講義雜誌》總編輯/費文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校長/林天祐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林新發  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名譽會長/黃崑巖  新竹教育大學校長/曾憲政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