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曼荼羅
2007/11/26
藝術家出版社
池宗憲
无
茶,用古老飲料的身分,用不同表現的製成,長紅至今。
懂得品茗是一種品味!從茶器的選用,到擺放茶席而成就的高雅情調,豐富了現代人們味覺饗宴之外的精神情調。人們聚在一起品茗創造了儀軌,擴張品茗在社會與空間的範圍,從達官貴人到平凡百姓,無論是品的簡約瀟灑,或以隆重華麗厚實的外顯,都得用心品,才知茶在無邊。
茶席的魅力從何而生?作者借用密宗圖像之一的「曼荼羅」,意為圓輪具足;將茶、茶器聚集,意圖使茶席達到美學境地。本書作者帶您從唐、宋、元、明、清,一路走到現代,窺看歷代茶席風華,聚集每個時代品茗特質和茶器魅力,成為現代人習茶、佈置茶席的美感地帶,並在茶席的穿透愉悅中,建構你我隨心所欲的茶席。本書共有十個章節,每一章再用多個小標題點示精髓,加上豐富圖版對應,當帶給喜愛品茗的讀者從身、心、靈,以及視覺上多種層次體會「茶道」的美妙感受。
茶席的吸引力從何而生?明白茶席曼荼羅的基本圖像就知曉:一次茶席想要表達的指涉程度為何?或在圖像上、用器上創造華麗或優雅沉斂,或用方便善巧單壺孤杯陳列儉樸的茶席,或以瑰麗滿席的茶壺、杯、托…茶器加上花器的幻化,來滿足艷麗的豐盛。
取自茶器各體的審美趣味在哪兒獲得?洞悉歷代品茗風格和製茶之法,深入探索茶器形制釉色的結構,都將連動著茶人內化的底蘊,其實看似無形卻有形,關連了整個茶席美感位置。佈置茶席,因茶人之品味、茶客之需要而異。茶席佈置產生的圖像就如顯現審美趣味,煞是短暫的剎那,如何化成永恆的心靈註腳?進行茶席曼荼羅先得了解如依密宗所規定儀則,如《大日經》所繪胎藏界曼荼羅;然,茶席的儀則可為初入門者得到依尋,但這非學習真意不可道,就如中國無茶道之名,卻已歷經唐、宋、元、明、清至今都已出現一套流傳的「事實茶道」,直至20世紀才以「茶藝」之名,約定出品茗時由置茶、泡茶、注水、倒茶的儀則,但卻都難現茶席曼荼羅。
事實茶道?或以中國茶道茶藝為名,但卻又難和應用「曼荼羅」的觀想、儀則等內容,類比在茶席的外相表現,藉此對照出內化的心靈境界,所帶來的精神愉悅。茶席曼荼羅的因緣,透過精心安排,用輪圓具足的具體茶席來攝眾至盡:茶席是現實的壇城,宛若掌握品茶之宜與不宜;茶席曼荼羅的場域由單席的創造儀軌,以致擴充事實茶道的歸納,才足以築出各式各樣的茶席曼荼羅,或在室內的清供雅集,或在戶外與自然山川的結合…,其實每一次茶席都可由內心隨類賦形、揮灑自如的。
學歷輔仁大學傳播系畢業、銘傳大學EMBA畢業、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經歷 自立晚報記者、組長;聯合月刊主編;聯合報專欄組記者:大成報編輯部總編輯;人間福報新聞總監;茶人雅興電子報總編輯;專業茶書作家。
无
比起这个系列的另外两本书《茶壶》《茶杯》,这本《茶席》似乎逊色不少。写书不过是融百家之变、成一家之言,然而酝酿不足不免给人带来生拉硬扯之感。
身边不少爱茶之人,真正对茶席略有研究的也不算多。买来这本书之前实在期望过高,当读到下面这句话的时候 我实在不敢苟同:“茶器本身没有表现功能,须由茶人通过茶席的设计和演绎,才能将茶器隐逸的文化符号清楚地表达出来。”
借用密宗图像之一的曼荼罗(Mandala,意为圆轮具足),将茶、茶器聚集,意图使茶席达到一种美学境地。透过一种无限大宇宙与内在小宇宙相击的微妙空间,找到一种洗涤身心的力量。
学习茶席摆设,成为体现茶艺的生活美学,也是将茶艺的情调、艺术趣味、糅进审美的观照来体验外相表现,并对照出内心清静的交融。
曼荼罗要义:圆轮,精粹,密集
历代茶席制茶法与流行茶器变迁:
唐代(煮茶) -> 宋代(点茶) ->元代(分茶) ->明代 -> 清代-> 现代
蒸青绿茶(饼茶,团茶)-> 末茶(抹茶)->末茶+散茶->散茶
越窑青瓷->建窑黑盏->青花茶盏->紫砂壶,小瓷杯->盖碗
任何场地都可以办茶席。
茶席邀请函需写明的四大要素:1.时间 2.地点 3.用茶 4.用器
茶席中的禁忌:冯可宾《岕茶笺》便有「禁忌」之说:「不如法,恶具,主客不韵,冠裳苛礼,荤者染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意思是茶席之间若茶器搭配不合宜,主客之间没有共同情趣,要是茶席上摆上败人情緻之物,则全列为禁忌。
原以为会惊艳,却是没有.相比<茶馆>只是多了些更现代的图片和印刷,而茶器图片内容也不是很丰富,几件茶器摆来摆去.含金量不够我的胃口.至少应像马未都的书才显得有专业.看来真的如介绍所说,作者只是喜欢而以,并且愿意出书,因为有名气,所以可以卖得动.
曼荼罗..从头到尾也说得不明白,也不清楚是啥回事.似乎了解了茶席,又不是很明确.按书中写的,茶席又似乎不只是茶器,当然茶器很重要.作者重点介绍茶器,
除了第一章生拉硬扯了所谓“曼陀罗”和茶席的关系,本书里基本都是寻章摘句的内容。文字干涩,唯有观赏图片了。
买到的是三联书店出的版本,很纳闷为什么会如此之差。审稿的老师们难道因为看作者是同行就高抬贵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