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講台語‧過好節

王華南 序曲文化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10日  

出版社:

序曲文化  

作者:

王華南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傳統民俗節慶與節氣,是古時候一般老百姓日常生活與農民耕作的最高指導原則。其中的十大節日,延續至今,成為全球華人共同的節日慶典。每年都會碰到的節慶,每年都會吃的年糕、粽子、月餅…,你可知道,它們到底是怎麼來的?而台灣傳統年節與美食之間,又有哪些錯綜複雜、神秘又有趣的關係?探究民俗諺語的疑問、尋找台語失落的優雅詞彙,學問盡在本書中。
春節,狹義指陰曆元月初一開始至初四或初五,而廣義則包含到元宵節。在台灣過「新年」又稱為「新正」【sn-chian ,ㄙㄧㄣ-ㄐㄥㄧㄚ】,「春節」一詞,是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之後,才逐漸成為新年的廣泛說法。
夏至,【ha(he)-chi ,ㄏㄚˇ(ㄏㄝˇ) ㄐㄧˇ】是古中國第一個國定假日,這一天白天最長,黑夜最短,清代之前的夏至日,都是全國放假。
中秋節,【di-tsi-chiet,ㄉㄧㄥ–ㄑㄧㄨ– ㄐㄧㄝㄊˋ】。商、周時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記》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中秋節賞月的起源,就是來自上古帝王祭月的禮俗。而祭祀月神的供品,則是現代月餅的最早「祖宗」了。
冬至,北半球這天,晝最短、夜最長。是個很重要的節氣,台語稱「冬節」【d-ch?h ,ㄉㄤ–ㄗㄝ.】。台語俗諺「冬節大過年」是說冬至這天與過年同樣重要。又說:「冬節嚼圓也加一歲」到了冬至等於是過年,吃了湯圓就算多了一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講台語‧過好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