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春部落

郑新民 允晨文化
出版时间:

2006年4月  

出版社:

允晨文化  

作者:

郑新民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書以時間為經,以敘事為緯,描寫台灣早期獨裁政權實施「白色恐怖」時期,一個高中二年級的學生被冤屈成囚犯開始,經過審問、判決,受感化教育而結訓、保釋回社會、再求學,服務社會,被治安機關及服務單位人二列管至新政府償債,頒予「恢復名譽證書」止的事實順序敘寫,最後以參透人生做為本書總結。一方面見證歷史,一方面也有待於歷史學家在述寫這段歷史時作選擇史料的參考。

作者简介

鄭新民
1934年生於福建福州。屏東師範、台北師專畢業。曾任高、國、小及救國團等書法社教師。工書法、宋詞、墨蘭 。被邀展出150幅作品之個展!亦喜隨筆散文,散見各報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青春部落 PDF格式下载



  青春短暂,如同一场超现实的梦境,人生忽然转弯,就此开展全然不同的旅程。
  
  1952年元月,隔日就是台中工业学校的期末考试了,郑新民被训导主任从宿舍叫出来,带到校门口一辆黑色吉普车上。训导主任对他说,警方需要核实一些事情,早点回来准备第二天的期末考试。那天,郑新民十七岁又四个月。
  
  郑新民在经历警察闻讯,刑拘,审判,蹲监,以及受“感化”教育2年7个月,再次重返学校,已经是1955年2月了。申请复学的请求被拒,郑新民早已料到。因为训导主任当年将他送到吉普车上的时候,已然知道他不可能再参加次日的期末考试了。
  
  1952年,正值台湾的“白色恐怖”。郑新民被警察带走的缘由,他也不清楚。他以为是前一天的问卷调查:训导主任让大家不记名的写对学校的意见,郑年轻气盛,写了好多“真话”。收问卷时候,大家是把问卷留在座位上,出了教室,老师再收走的⋯⋯但仿佛这些都不至于成为让警察带走的理由。
  
  郑被带到警察局的理由听来简单。郑初中的国文张老师思想左倾,在课堂上经常针砭时弊。郑曾经从张老师家里借过一本《唯物史观精义》。张老师于1951年因左倾言论被捕。从张老师日记中,警察发现了郑借书一事。因此,郑新民被捕。
  
  郑新民在案件审理中写过一份自白书,自白书中称自己曾经看过的左倾电影和左倾小说。法院以“戡乱时期检肃匪谍条理第八条第一项第二款”判郑新民交付感化。被送往绿岛——也叫火烧岛——之前,郑被多次转送到岛内各保安处、军法处,继续被不断审问。期间,他不仅被和小偷、强盗关在一起,吃不饱,睡不暖,同时还要面对“老虎凳”“夹指头”“疲劳审问”等一系列酷刑。当然,他看到了受到各种酷刑折磨的犯人惨状,也看到了半夜不断有人被拉出去执行死刑。十七岁的他,前一日还在面对期末考试,此时此刻却要面对监狱的恐怖、孤独和绝望。
  
  绿岛的东北角设有台湾省保安司令部训导处。郑新民就在这里接受了两年多的“感化”。绿岛不仅关押叛乱犯,也关押政治犯。郑属于后者。这些所谓思想左倾对社会不满的政治犯,或者说思想犯,包括教师、学者、公司职员、大学生、军官等。所谓感化教育,区别于叛乱犯的刑期,均在3年以下,根据感化表现,再行裁决。与叛乱犯的区别在于,思想犯只是对社会和政府具有“潜在威胁”,受“左倾”思想影响较多,需要“洗脑”的人。他们并无实质上的犯罪,只是思想不入流,不够乖。
  
  郑新民因此成为了绿岛最年轻的政治犯。莫名其妙的就成了阶下囚,他的青春,由此转弯。这本《青春部落》就是写这段经历的。
  
  郑新民承认自己“左”,但他认为“左”,在当时,是个普遍现象。但自己的不够成熟青春冲动,也是“左”的一个原因。但没有这个左,也就无法真正成长。坐牢的这段日子,让郑从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知识青年,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更丰富阅历的成人。这一点,在他的另一本《十七岁:火烧岛最年轻的政治犯》,对《青春部落》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加以了补充。由此,这两本书成为一辑关于台湾戒严期间白色恐怖和政治犯生活的真切历史记录。


相关图书